文丨■ 余志勇
脱贫攻坚离不开作风攻坚。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高度关注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持续深化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世间事,作于细,重于实,成于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怕的是党员干部不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怕的是对存在的问题“退避三舍”;怕的是脱贫成效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急躁症”;怕的是对扶贫资金滞留、挪用、挤占、套取、虚报冒领等问题,进而守护好群众“奶酪”,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保障。
聚焦精准监督,守护好群众“奶酪”。监督“实”一点,老百姓的“幸福感”就真一点。严实作风哪里来?得益于帮扶举措,关键要准;帮扶过程,考核必严;帮扶效果,关键在实。得益于执纪监督只紧不松,制度笼子越扎越牢,紧盯关键点,把控风险源,用长效机制预防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将制度建设的笼子越扎越牢。保护好扶贫资源,规避不公平问题,不让“钻空子”者得利,导致真正有需要的群众得不到帮助,伤了群众的心。以过硬、扎实的工作作风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如何将扶贫政策的落实、扶贫资金的分配、扶贫项目的推进、扶贫资源的集结……党员干部起着决定因素。诚然,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直面扶贫领域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必须首先打赢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攻坚战。这就需要相关监督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以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促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打通正风肃纪反腐“最后一公里”,增加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使扶贫攻坚干在实处。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守护好群众“奶酪”。当然,让扶贫攻坚的作风建设成为一种自觉,得健全完善监督制度,拓宽违规问题发现途径,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利用专项治理、行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热线等载体,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对违反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得严肃追究直接人员的责任,并依据规定“一岗双责”,对有关领导进行问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守护好群众“奶酪”,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狠抓落实,抓好脱贫攻坚的监督,就是把住了脱贫攻坚的关键。唯其如此,这一场特殊的战役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