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研究

2019-01-26 07:14王可煜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总书记理论

王可煜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青海 西宁 810001)

[内容提要]善于发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不仅能更加深入地学习总书记的相关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能从更高的视域去把握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更好的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要求。本文尝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重要论述进行哲学理论梳理,以求达到深化认识、指导实践的目标。

[内容提要]习近平 意识形态 哲学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有效地扭转了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上一度被动的局面。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

笔者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方面作为切入点,分析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必须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为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及其方法论为指导,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深入学习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良好范式。

(一)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条原理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问题新特点,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因此,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意识形态相关政策、推动相关工作。目前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事实是我们认识当下、谋划未来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制定意识形态政策、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基点,偏离这个事实就会犯错误。另外我们也要重视发挥意识的反作用,即必须毫不动摇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关工作。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是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一个突出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缺少理想信念。历史一再证明,即使物质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只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发愤图强,也能创造出很多的人间奇迹。

(二)联系的观点和全面整体的思维方式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当中。因此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大宣传”概念:“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这就给我们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具体工作带来了启示,即意识形态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宣传部门或者哪一个部门来做,应该是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全党参与,这样做才能形成合力、动力。

另外,“四个全面”理论的提出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动力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四个全面”理论正是体现出了联系的、全面的观点,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三)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其重点是要有创新思维。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如此。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加,并且影响力日益扩大,使得“网上舆论工作”成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热点。如何深入学习互联网舆论的发展特点、抓好新媒体工作,是党在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一项重大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①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时代在发展,针对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形象,依然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②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等突出问题,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当然不能再简单挪用列宁的“灌输”理论。在新的时期,我们对待“意识形态工作”这样的“老话题”,也要使用新的方式方法: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学会应用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以达到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良好效果。

(四)以“问题意识”凸显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在工作、思维方式上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实际上这转化为哲学原理就是要注重矛盾的观点。注重突出问题意识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

“两个巩固”的提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清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明确了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到底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问题导向。这对于针对当前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诋毁攻击,应对一些对全国民族团结实施分裂破坏的现象等等,做到了有的放矢。

此外,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告诉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在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相关的所有问题中,毫无疑问,最需要重视和坚持的“核心”与“关键”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于这一点,实际上不仅是十八大以来,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已经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③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创新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我们要坚持实践是第一位的原理,这是理论创新、认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要注重总结经验、总结规律,深化认识,以理论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实践。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但是把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提升到“极端重要”的高度来加以突出强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论述的一个重大变化。同时,也体现出总书记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上的不断深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论方面的一个创新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论和“三个事关”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优良传统的忠实继承,更是在新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我们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第一,并且深化认识,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发展意识形态理论。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作为马克思两个重大发现之一,指导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分析、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以及“意识形态工作为了谁”等重大问题,给我们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树立了信心。

(一)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1845年的《评李斯特手稿》中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而找到了理解历史进程的钥匙。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我们称之为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工作是一项中心工作”,这说明总书记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经验,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认识到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本原理;但是习总书记同时又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另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也就反映出总书记对包含“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充分重视。

我们很多人包括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唯GDP论英雄”,这固然有其历史合理性。但是邓小平当年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也要看到邓小平所说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为“唯一”。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就已经针对“经济决定论”进行了多次严厉的批判:“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给其他各方面建设带来了诸多好处,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等等。但是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地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群体性事件、社会矛盾频发,这些都不是只靠发展经济就能解决的。这也正应了邓小平所预见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因此说,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是说只要经济搞好就行了,精神上丧失群众,也会出问题。而我们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是重视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的体现,以积极适应我国社会的变化,不断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阐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党之所以能推进改革开放,并且经过近40年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就是因为我们党根据我们国家发展的社会存在为基础,提出和制定了各项正确的理论、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也正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物质条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党情国情世情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并且站在哲学的高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原理出发,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指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我们知道,新时代所体现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提上日程。“美好生活”的含义包括很多,但总体上我们可以把“美好生活”中的“好”看作是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美”则可以看作是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期盼,这里当然也就包括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而且意识形态还不只关系着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关系着我们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关系着我们党我们国家的“颜色”问题,因此说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我们党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加彰显了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突出特征。总书记提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论断,这是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新发展。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本来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常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一部分党员干部在这一方面上产了认识模糊等问题,类似于“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调子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我们党的形象,这是我们意识形态思想工作需要认真解决的地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学问,可以给我们带来大智慧。我们要善于运用哲学原理阐述政治理论以及分析中国现实,要以鲜明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意识形态理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总书记理论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