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尤拉·肖开提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3))
[内容提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中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要求,新疆于2016年10月部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笔者以伊犁某扶贫开发重点村为例,在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理逻辑与行动路径作初步分析之后对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出了建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由多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组成的“大家庭”,费孝通曾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总结了中国56个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1]长期以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国家致力于总结国内外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创造性的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取得明显成效。进入新时代新疆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总目标全面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对促进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伊犁等扶贫开发重点村为例,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治理逻辑与行动路径初步分析。
在2010年西藏和新疆先后召开的第五次和第二次工作座谈会中,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由此可见,增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的前提条件。新疆作为典型的多民族聚居边疆地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增进群体间的信任感,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民族关系。[2]著名学者金炳镐认为民族之间的交往属于社会的整合过程,民族的发展肯定是通过相互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彼此互动合作实现的,民族关系在民族交往中形成。[3]所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新疆在建立稳定互信的民族关系过程中,需要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指出,新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因此,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2016年新疆在全疆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该活动以家庭为互动情境,通过“一对一”的形式结对认亲,建立相互信任的民族关系,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进一步开展与实施路径,笔者从2016年至2019年初,对伊犁某扶贫村进行了田野调查。该村距离市中心88公里,周围有大山环绕,全村共445户、居民主要为哈萨克族。2014-2017年前该村有131户贫困家庭,2017年脱贫126户,2018年脱贫3户。笔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获得的一些经验材料中了解到,该村大多数哈萨克族居民在2016年以前,处于封闭的自我边缘化状态中,很少与其他民族群众接触,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模糊,不了解国家主流文化,社会适应能力差。在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后,该村居民通过与不同民族的党员干部“一对一”认亲交友日常交往中,共享信息,互帮互助,提高了对中华民族身份与角色的认识,牢固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成功共建了信任的民族关系。
近年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为边疆社会治理体系活动的一部分,形成了由党委领导、政府协同、党员干部落实、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本文认为,该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家庭作为社会系统一个的子系统,是由几个成员构成的小群体。齐美尔认为,小规模的群体间直接的交往能够更能体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5]家庭的交往一般是非工具性的无利益之争的情感性交往行为,尤其是中国作为伦理社会,将家庭的”义务“放置于首要位置。[6]所以,选择以家庭空间为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情境,为建立相互信任的初级社会网络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本文认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发挥了家庭的日常生活支持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的功能以及保持家庭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功能。
21世纪初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其他各类帮扶战略,给新疆的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极大的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要求每位结亲的干部要做到“两帮两贺一慰问”,即:当自己结亲对象的家庭遇到重大节日、婚礼仪式、生病住院等红白喜事、难事、大病的情况时要提供帮助,服务基层群众。显然,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各民族的帮扶,不仅仅是提供基本物质方面的需要,还包括了精神方面的支持和心与心的交往。
由此可见,“民族团结一家亲”不仅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效果,起到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脱贫的目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情感互动方式促进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更便捷有效的解决了基层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日常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基层对国家政府的信任,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与社会融合。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实施方案中提到要开设关于国家政策、民族理论相关的专题专栏,宣传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使基层群众掌握国家重要会议所传达的精神,了解党的民族理论、国家形势政策等。“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家庭空间的日常互动中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文化宣传。该活动通过影响家庭的文化氛围,使少数民族家庭成员在持续的群际交流互动中自我反思,接受社会信息、规范行为,提高认知能力,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家庭作为微观层次的社会系统,对新生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承担着生、养、教化的作用。[7]所以,通过家庭环境宣传我国政治文化、政策、民族理论很具优势。一方面,将政治学习带入家庭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影响家庭中不同年龄段成员的思想,使其掌握国家政策,规范政治思想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基层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具体化基层群众对国家的想象,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爱国意识。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就已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该村的居民通过对政治文化的学习,提高了自己对国家的认同、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国家政党的认同以及制度认同,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本文认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体现了我国文化上的兼容并包,政策上的科学合理。各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内化国家知识,共享中国文化,减少社会距离,形成彼此依赖,共同进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该活动宏观层面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社会治理方针,微观层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建立了情感导向的信任关系,同时,“一对一”的结亲交友方式,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了解具有实际影响。
从社会学视角看人类发展的常态,人类社会一直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中随时代而变迁运行。中国的民族关系是历史上各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通过不断互助、互利培养出来的。中国的民族关系历来秉持着平等、团结、互动、和谐的原则,“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立足于新疆区情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一对一”认亲交友,开展嵌入性互动和交流的模式,取得了以下治理效应:第一,使基层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规范化了基层各民族群众的政治思想和社会行为,提高了他们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知和认同;第三,地方政府全面收集群众的基本信息,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基层群众生活质量,而且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整体素质。笔者认为,今后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人与人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促进个人与群体的潜能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防止人类越轨行为的出现。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人员能积极动员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减轻贫困、处理社会矛盾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改善社会中脆弱者的社会参与情况,达到使社会和谐的目的。[8]本文认为,个体的自我表达能力有强有弱,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参与观察互动中双方的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因参与者沟通不畅引起的距离感,指导互动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
实现长治久安离不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若要可持续性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持良好的民族关系,不能仅依赖于政府的帮助“搭便车”,还需要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我协调能力。本文认为,地方社区或村委会“两委”班子应当凝聚当地的社会力量,建立以邻里交往为主的互助管理模式,强化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爱国意识,同时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提高其生活质量,解决区域性的脱贫。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国家政治、法律、民族理论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重要实践内容,也是影响个体社会化,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适应社会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通过激励机制,基层群众的学习热情能被更好的调动,从而使其内化国家文化。笔者建议负责“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工作部门,可以根据群众的学习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以设立“优秀学员”排行榜的形式,进一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完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