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承红色家风的价值及路径探究

2019-01-26 06:13马苗心曹立中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风红色大学生

马苗心 曹立中

(喀什大学 新疆 喀什844008)

[内容提要]红色家风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家庭风尚。体现着忠党爱国、忠于信仰的家国情怀;严己修身、廉洁为公的清廉本色;从严治家、一脉传承的历史责任。大学生传承红色家风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此,高校要利用好自身优势积极整合红色家风资源,充分利用思政课堂、网络新媒体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促进红色家风与当代大学生的良性互动,发挥红色家风的育人效用。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标识,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理想价值和道德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多次讲话中强调新时期要高度重视家风教育和家风建设。2016年12月12日,习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会议上指出,家庭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他勉励人们要尤其注意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2],让红色家风的基因融入民族血脉,让红色精神迸发出团结向上的力量[3]。高校作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应积极开展红色家风教育,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红色家风的内涵

(一)忠党爱国、忠于信仰的精神内核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是指引人们前进的无形力量,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的共产党人都坚持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彰显出高尚的家国情怀。[4]战争年代,夏明翰抛头颅,洒热血,一颗红珠寄相思;澎湃为支持农民运动当场销毁“鸦飞不过田产”的田契,杨靖宇为阻击日寇,白桦果腹,血洒疆场等等。和平年代,彭德怀让侄女彭刚报考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让家族后辈献身于祖国的国防事业;曾山尽管身居高位但并没有骄奢忘我,他教育子女要吃百姓吃过的苦,坚持让儿子工作在一线;甘祖昌放弃优厚待遇,投身于祖国最需要的农村地区等。诸如此类,都体现出共产党人在家庭教育中无论何时都以国家事业为重、教育子女要具备丹心报国的国家意识,他们不仅在战场上身先士卒,还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红色家风,强大的精神内核,这是激励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是实现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竭动力。

(二)严以修身、廉洁为公的清廉本色

严以修身的家风观是家庭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5],同时还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思想源泉。良好的家风影响着人们外在的行为风格,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清白做人、务实干事,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中华民族严以修身、廉洁为公的清廉本色。毛泽东给自己定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称腰”[6]三条原则,告诫自己在处理亲情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之间,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好表率作用;彭德怀经常教育侄子“严是爱,松是害”,在担任全军军衔评选负责人期间,他坚持原则,不以权谋私,故意压低彭启超一级军衔;吉鸿昌把“做官即不许发财”烧制在吃饭的瓷碗上以明清白廉政之志。这无不体现出共产党人严以修身的铁律和廉洁为公的光辉形象,彰显出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风范。

(三)从严治家、一脉传承的历史责任

《礼记·大学》中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从严治家、一脉传承反映着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老一辈革命家在家风建设方面,一直秉持着严以齐家、一脉传承的治家方略,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他们在从严治家方面不仅以身作则为子女作好垂范,同时还严格要求家人传承好红色家风,培育优良社会风气。贺龙经常告诫子女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做有用之人、行大义之事,他的儿子贺晓明继承父志,在退休后专注于公益事业,创立“贺龙体育基金会”为贫困地区送去温暖;孙继先把满是弹洞的毛毯当做传家宝,他的五位子女在其影响下均献身军旅,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红色家风精神对广大群众的家风观念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寻常百姓家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态提供强大的引领力、号召力、带动力,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迸发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红色家风教育的价值

(一)红色家风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沂蒙革命老区代表张淑琴时强调,我们的教育事业要重视传统文化,不能教出一批数典忘祖的人。[7]红色家风从根本上讲是共产党人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最终形成了“温、良、礼、让”的为人之道,“崇德、节俭、勤勉、诚朴、廉洁”的崇高品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家风教育益处良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红色家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赋予了其新时代的内涵。十九大报告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汲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优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红色家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因此,实施红色家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表现为一个民族更基础的、广泛的、深厚的自信,红色家风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条件中所逐渐形成的家庭文化,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没有断层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也体现出红色家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积极的去弘扬、传承、创造红色家风文化,不仅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肯定,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表现。

(二)红色家风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仅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还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胡耀邦同志从青少年时期起就立志高远,要做新制度的建设者[8],为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陈云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一生为了西藏的发展呕心沥血、倾尽所有,和志虹以一根羽毛的方式承载着和平心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和平诉求……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都在用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诠释理想信念、爱家爱国的高尚情怀,红色家风中蕴含的思想价值、独特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所传承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脊梁。红色家风为个人成才提供思想保障,对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新时代红色家风教育应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完善,用优秀的红色家风文化熏陶、感染和鼓舞当代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红色家风教育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传承好、弘扬好红色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证。一方面,好家风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红色家风中所体现的革命情谊是现在社会风气建设的重要参考。在革命年代,缺衣少食、生死难测,革命者相扶相助拧成一股绳为国家事业携手共进。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向革命前辈学习,团结互助以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好家风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红色家风是共产党人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红色文化,它具有强大的自信力。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如若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风文化影响和熏陶,不仅难以为民族复兴效力,而且还容易被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俘获,成为社会的隐患。红色家风正是大学生要学习的,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并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这是标杆、是榜样、是力量,更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

三、高校实施红色家风教育的路径

(一)有效整合红色家风资源,创新红色家风实现路径

红色家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效整合红色家风资源是高校实现红色家风教育的重要前提。家风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存在物,其呈现的实物形式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些载体是我们整合家风资源的重要切入点。一方面,学校应广泛搜集现存的家风材料使之模块化和系统化,尤其要重点关注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如革命前辈的家书、治家名言、影像资料、书籍语录、革命传奇故事等材料,用最真实、充分的证据来诠释和证明红色家风。因此,高校要秉持三维度搜集整合红色家风资源。第一是时间维度,要贯穿于从共产党成立之初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第二是范围维度,不仅要关注革命家、政治家、英雄人物的家风,还要体现在三百六十行中各行各业的优秀模范者的家风中。第三是内容维度,内容的选定不仅要体现在有益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还要体现在对家庭个人发展有利的微观层面。另一方面,对红色家风资源有效整合后,学校要深入挖掘其背后潜藏的深层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以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创新红色家风教育的实现路径,但就目前来看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红色家风资源缺乏理论化、体系化和系统化。

(二)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拓宽红色家风教育载体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高校是当代青年汇聚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红色家风中蕴含着忠党爱国、严己修身、公而忘私、从严治家等丰富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具有目标一致性。[10]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文明的作用和功能不断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责任和义务加强红色家风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宣传和讲解关于红色家风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发展历史,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家风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重视红色家风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新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将红色家风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中,并不断拓宽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载体,实现“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11]

(三)重视新媒体的传导作用,搭建红色家风传播平台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到来,微信、微博、QQ 等社交软件广泛地被注册,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然而部分媒体为了追求利益而背弃职业道德向公众输送错误的舆论价值导向,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受众,他们的思想自然也会受到错误舆论的影响。对此,高校应该积极抓住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加强巩固舆论阵地,将红色家风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导向。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和二级单位网站,将红色家风文化编入学校官网吸引学生点击,发挥平台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二是利用学校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布红色家风的有关事项,让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和领悟红色家风的深刻内涵。三是在学校公选课中开设红色家风为主题的网络课程供学生选修,从而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红色家风教育,增加大学生学习家风的趣味,达到利用新媒体教育学生、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目的。实施红色家风教育准入新媒体,不仅是抢占舆论阵地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新发展的创新之举,新时代高校应利用好网络新媒体这一传播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家风教育。

(四)发挥校园文化陶冶作用,丰富红色家风教育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增强高校红色家风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在物质文化方面,应注重红色家风文化标志性符号的设立,充分利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持久地、全面地、深入地进行红色家风的宣传工作,校园媒体如校报、广播、官微等要利用各渠道开办专栏或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红色家风事例,增强红色家风的影响力。第二,在制度文化方面,应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注重红色家风建设的人文关怀,高校领导和教师应言传身教弘扬优良家风,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家风并付诸于行动。第三,在精神文化方面,红色家风中蕴含的共产党人智慧结晶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很大启发,高校应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高度赞扬先进个人,促使大学生养成红色家风自我教育的习惯。新时代高校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和丰富教育活动有助于提高红色家风教育工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增强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结语

好家风造就好民风,好民风成就好国风,家风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意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红色家风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因此,传承好红色家风,不仅需要高校的努力,积极整合红色家风资源、综合运用思政课堂、新媒体和校园文化等载体并辐射到学生家庭。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传承好、弘扬好、领悟好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精神实质,形成红色家风践行的宏观环境,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家风红色大学生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家风伴我成长
追忆红色浪漫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