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本质与巩固路径

2019-01-26 06:12:13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领导权

张 立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党性教育研究室,江苏 盐城 224007)

十八大以来,党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舆论监管,大力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有效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要明确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本质特征、面临挑战以及巩固路径。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本质特征

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诉求在精神领域的体现,它为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实践提供调节与导向,为社会价值和秩序进行辩护,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意识形态工作是政治工作、思想工作,习近平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3]这表明意识形态工作依归于凝聚民心、引领方向、达成共识。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体现鲜明的阶级性

阶级性是意识形态最鲜明的特征,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立场。马克思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4]这表明统治阶级对社会精神领域的支配有其应然性,但这种“支配”只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想状态,并不必然牢固,需要重视与强化。例如,“社会主义苏联先后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经历了严酷的卫国战争,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胜利,却败在意识形态战场。”[5]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6]

2018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叫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给人类带来了苦难和腐败,所有国家都应抵制社会主义和它给所有人带来的悲惨。”现实再一次警示我们——西方世界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仇视。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了带有严重意识形态偏见的政策演说,他嘲讽中国没有走西方的自由民主,污蔑我国压制言论、扩张军备、危害世界安全。这样赤裸裸的攻击论调令世界担忧“新冷战铁幕”的开启!

实际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制脑权”战场上,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的颠覆与破坏。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由此擎起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等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大旗,却被“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7]遭到污蔑和攻击。毋庸置疑,只要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只要社会主义中国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敌对势力对我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攻击抹黑就会更加猛烈。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具有长期性,是发展、较量、斗争的动态过程

意识形态斗争体现的是不同阶级价值取向和属性的冲突。“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形态,多样化的意识形态总是或明或暗地开展着激烈竞争。”[8]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样的价值观念和多元的价值追求开始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在表达方式、传播途径与内容载体“互联网化”之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更偏重“渗透”与反“渗透”的较量。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民主参政过程中对时间、空间的依赖大大弱化,网络的低门槛和匿名性特点,提高了人们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但也易使理性、辩争、思考,受激愤、宣泄、哄闹情绪的压制,从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三股势力”“藏独”“疆独”“台独”份子更是试图利用网络输出“暴恐思想”和“分裂主义”,威胁国家安全和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另一方面,媒介化的生活方式,加剧了思想统一的难度。当前,人们以媒体、广播、网络等媒介为中心感受社会和新事物,媒介在产生、引领社会话题的同时,又成为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并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例如,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原则,在媒介的大肆宣传中“泛化”了其逐利性特征,波及政治领域和生活领域,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一面痛恨“潜规则”破坏公平正义,一面又希望成为“潜规则”受利者的畸形心态;一些被包装后的娱乐消费观,通过媒介不断渗透,以至于终极享受、娱乐至死、唯利是图、低俗庸俗媚俗等怪象滋生。从意识形态角度看,这些社会上的精神病症,“消解着主流观念的权威感和远大理想的神圣感,暗含的是对政治权威的否定和崇高理想的不屑,冲击着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威。”[9]实践证明,人的头脑一旦缺少主流社会意识,就会被其它意识形态所挤占,因此,要正确认识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长期性。

(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具有复杂性,与管理权、话语权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源于具体的社会,是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反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既充满着发展机遇,也存在时代困扰。面对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指出,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能有任何妥协、退让,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意识形态领导权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道德信仰去灌输、教育、引导人民大众,引领人民的认知与实践并上升为全社会共同意志”[10]的权力,而最大化运用这一权力的前提在于——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是自觉、真心地认同。这种认同的源动力来自中国共产党28年的浴血奋战、新中国70年的艰苦建设、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所展现的成就和生命力。这些辉煌历史和伟大实践,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这既是我们党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底气所在,也深刻表明意识形态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连接,与时代的发展始终处在协调与突破的动态平衡之中,因此,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复杂性不言而喻。

意识形态管理权,一般指“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国家组织机构,科学运用管理手段对意识形态领域思想观念、物质资源以及相关人员开展管理活动”[11]的权力,旨在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促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一是对“软”领域的管理,包括党的使命、理念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内容。二是对“硬”领域的管理,包括宣传机构、新闻报刊、文娱出版等媒介。三是对人的管理,例如,从事思想舆论宣传工作的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

意识形态话语权,一般指党巩固意识形态,引导、支配社会舆论以及为自身“代言”的权力,它“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问题。”[12]相对另外两项权力,话语权主要承担三方面功能:政治层面,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牢固的价值观和道义辩护。社会层面,整合沟通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秩序、社会道德等规范。个体层面,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将意识形态工作渗透到各类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13],为人民群众供给精神“食粮”。

综上,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它们的内涵与外延紧密交叉,彼此巩固支持,共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第一,意识形态领导权为管理权和话语权提供理论基础和政治保证,如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基础与政权支持。第二,意识形态管理权为领导权和话语权提供技术保障和力量支撑,如加强互联网、新媒体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第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领导权和管理权提供舆论支持和现实表达,如大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总之,要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同向发力,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没有休止,“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14]

(一)敌对势力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攻击更加隐蔽

实践证明,只要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就不会改变;只要我国离世界舞台中央越近,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就越激烈。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西方世界,一方面模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意识枷锁”,叫嚣“意识形态终结论”;一方面大肆宣扬“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对其包装、变形,通过多种渠道渗入我国,最终目的就是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稳定。

(二)社会思潮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冲击更显严峻

2017年,有权威媒体提醒人们警惕“民粹主义、分离主义、种族主义、极端主义……”[15]等10种有较大危害的社会思潮。对我国而言,这些思潮的泛滥或将联动、助推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影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与传播。当前,国内一些西方“理论代言人”力推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和改良性,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一些人打着“宪政民主”“思想自由”旗号鼓吹司法独立、军队独立、三权分立,攻击我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经济模式的历史选择和立论基础,意图动摇我国的国体与政体;还有一些自由主义势力竭力搅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一面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作用,一面反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民粹主义则“周期性”炒作社会热点,通过网络鼓动仇外、仇官、仇富等极端情绪。由此可见,社会思潮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冲击更显严峻。

(三)互联网的发展增加了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的难度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16],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毫无疑问,互联网现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流行,人们的偏好兴趣、喜怒哀乐、嬉笑怒骂通过“朋友圈”“头条”“热搜”等媒介迅速扩散传播,这些“微表达”大多缺少辩证思维和远大理想,充斥着自我、偏激、功利等情绪,在大量的传播中形成了引诱、导向能力,使更多的人追逐而行,大大挤占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给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带来新挑战。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路径

习近平用“九个坚持”总结了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首条认识即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这为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形成了极高的地位和威信,是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重要体现,闪耀着理性光辉和人格魅力,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首要任务:坚决维护党的领袖的形象与权威

1.拥护党的领袖,坚定“两个维护”。一般而言,西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攻击,必先始于意识形态领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又必先始于对领袖的丑化、否定和诋毁。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浴血奋斗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历程中,塑造了模范、先锋、担当的优秀形象,其中,党的领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精神品质,感染、激励着人民,因此,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始终维护好他们的形象,不允许借机矮化领袖的形象。实践证明,领袖的核心地位非常关键,如果党内缺少核心,会弱化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信息不对称、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应对层出不穷的挑衅和进攻。毫无疑问,要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就必须坚定“两个维护”不动摇。

2.凝聚改革开放的社会共识。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17]改革开放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接力跑”,要一棒接着一棒坚定不移地跑下去,并且每一棒都要跑出好成绩,为下一棒奠定基础。在“接力跑”过程中,更要摒除干扰、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度过“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才能跨过“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18]的重要关口。当前,厘清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凝聚人们对“改什么”“怎么改”的共识与合力,有助于全社会的发展稳定,有利于我们党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

(二)打基础谋长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建设全社会牢固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重要稳定器,它把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超越社会阶层、集团、群体之上的全民族价值、规范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共产党与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相结合的深厚逻辑,发挥着引领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重要作用,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发展、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宝贵资本。

2.加强思想教育和社会道德教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第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产生活、家风建设深度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将其从熟知熟记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第二,要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感召引领作用,使群众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影响力。第三,强化道德教化,通过媒体、互联网等各类宣传渠道,传播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娱作品,用具体、生动、形象、传神的表现形式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值得鼓励,什么必须制约。第四,要始终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丰富营养,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提供文化根基和力量。

(三)基本保证: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1.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为一定的社会道路和制度提供合法性支持和道义辩护,也是其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当前,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能否落实这一任务,党的领导以及党员干部的态度起着关键作用。习近平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19]要严格贯彻落实《党委(党组)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各项要求,明确制度约束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党组织、党员要始终站在意识形态战场前沿,积极管理、勇于斗争,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确保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稳固。

2.增强政治能力和阵地意识。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要有决心,更要有阵地。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迷惑性很强,无论是研判,还是处理都要求一定的政治能力和方法,善于从实际和大局出发,增强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要深刻领会中央对意识形态领域“三个地带”的划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认真贯彻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绝不给任何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和机会,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提供基本保证。

(四)紧迫课题:重视信息传播渠道的发展创新

1.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传播渠道和途径更加先进,人们的连接程度更密切,交流更便捷。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谁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传播更广、更深、更快,谁就能占有战场主动权。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要加快融媒体、全媒体的建设和发展,确保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能力紧跟时代创新升级。习近平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

2.推动媒体融合的跨越发展。当前,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推陈出新,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产生深刻变化、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压力,第一,党报党刊要积极发展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信息服务,推送党的声音到群众耳边,努力掌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为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助力。第二,要认真总结新鲜经验,优先建设移动传播,让党的声音围绕人民身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根本在人才,根本靠队伍。”[21]第二,要强化人才支撑,深化思想宣传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相“加”到相“融”,形成结构合理、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五)时代要求: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治理

1.正视互联网的活力和变量。今天,互联网已成为社会信息大平台,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沟通交流,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包括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态度,这也正是意识形态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直接原因。能否顶得住、打得赢这一挑战,关系党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执政安全。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既要强化网络空间治理,推动这一“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更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习近平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2]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第一,要以对人民、对国家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治理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强化网络宣传,着力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因为“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23]第二,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尤其要把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与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各级党政机关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积极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同时,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画好同心圆,为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助力。

(六)重要途径:重视红色精神的宣传教育

1.大力彰显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价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90多年奋斗历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下,“不断开辟中国发展道路的奋斗历程,是围绕党的目标使命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的发展过程。”[24]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党凝聚出了众多宝贵的伟大精神,例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它们犹如精神谱系中的“结点”和“坐标”,在历史的长河中鲜活的串联着党的奋斗历史,彰显着党始终如一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过程中凝聚人们团结一心、干事成事的强大精神动力。

2.从党的辉煌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党历经磨难走到今天,传承下来的正是血脉深处的红色基因,失去了红色基因,精神血脉就割断了。习近平指出:“正确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前途。”[25]因此,要更加重视红色精神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领导权
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重温《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1:18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探析
学术论坛(2018年4期)2018-11-12 11:48:34
论领导权结构、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法治视野中党的领导权规范化分析
法大研究生(2017年2期)2017-04-18 09:05:54
论列宁、葛兰西领导权思想的比较研究
浅议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新路径——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
论文化领导权与毛泽东对中国现代新闻思想的改造
民营上市公司领导权分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管理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1-23 02: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