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营造基层干部宽松工作氛围的思考

2019-01-26 05:59章寿华张小健邓全生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乡镇政府基层干部乡镇

章寿华,张小健,邓全生

(1.南昌市委组织部,江西 南昌 330038;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3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进一步简政放权、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各地“文山会海”现象大幅下降,受到基层干部的一致肯定。但是,目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名目繁多的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以及多头重复召开会议、分解责任、上报材料、填报表格等工作,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既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也会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漂浮作风。因此,营造基层干部宽松工作氛围需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管理,更需要各级机关部门制定贴近实际的工作方案,科学有效地指导基层工作,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减负”“纾压”,让他们从疲于应付中解脱出来,实现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

一、基层干部忙碌工作的表现

走进基层单位办公区,看到大家都在忙忙碌碌,或在工作群回复问题,或在参加视频会议,或在撰写汇报材料。 “5+2”、“白加黑”是他们的现状,“太忙”、“事多”成为如今大多数基层干部的口头禅。

1.“伤不起”的工作群。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高效便捷,在悄然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机关干部严重依赖微信群推动工作的现象。在基层干部的手机里,有上级机关部门建立的各种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几十个,有的部门一个业务口建立一个工作群,而且开展一项工作,就需要加入一个群,机关工作人员随时在群里发布工作指令。由于每天应付各种各样的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让干部几乎没有时间进村入户了解情况,上级需要什么材料,向村干部了解后就通过工作群向分管领导汇报并报上去。疲于应付各种通知导致基层干部脱离工作实际,又造成自身身心俱疲。

2.“开不完”的大小会。基层干部除了要直接面对群众,落实上级机关各个部门的工作部署外,还要参加很多会议。有些机关把“开会”等同于“推动工作”,每安排一项工作,部署一项任务,协调一个事项,都离不开会议,甚至一些简单业务,也要召开培训会。工作之初有动员部署会,实施过程中有推进会,任务结束有总结会。有些机关部门把领导干部参会等同于“重视工作”,无论会议大小,无论会议重不重要,都要求领导干部参加。有时候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在同一个时间段里要参加好几个会议、活动,经常出现“人少会多,到处赶场”的情况,导致他们“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

3.“写不完”的汇报稿。不少基层单位都忙着写材料、报材料。又是工作方案,又是工作思路。另外,还有各种先进典型汇报稿。一些机关部门为了“省事”,对下面报送材料提出过高的质量要求,在时间上又要得很急,往往是召开的会议刚刚结束,就要求上报贯彻落实情况材料,或者是上午刚接到通知,下午下班前就要反馈材料。有时一件事情,被不同部门甚至同一部门反复要求填表汇报,或是同一个资料几个部门都要,按照这个部门要求汇集一次,按照那个部门汇集一次,因为侧重点不一样,相当于同样的工作需要做几遍。

二、基层干部的压力来自哪里

在基层干部看来,真正的“累点”,往往来自于一些花架子、表面功夫带来的困扰,尤其是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一茬接一茬,一项接一项,令他们难以招架,常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以致出现身体不适。

1.应接不暇的检查考核。过多的检查考核让基层应接不暇:扶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工作、基层文化宣传、清洁卫生……往往大检查考核中有小检查考核,小检查中有各科室的检查考核。就拿扶贫攻坚来说,又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前技能培训、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考核项目。各项工作的检查考核都会被细化成分值,比如评价领导是否重视,要看开过几次会、研究过多少次,是什么级别的会布置的,还有的要求每月必须开会研讨一次,每一项都对应着相应的分值。材料是各项检查考核中最重要的环节,于是,每次检查考核来临之前,基层单位都要全力以赴准备很多的档案盒、很多的小册子,有汇报、有文件、有记录、有照片,而且还要做到整洁精美。通常是县里工作组走了市里工作组来,市里工作组走了省里工作组来,这里既有明检又有暗查。如检查不合格,通报一次扣分一回,作为年终评优评先依据。

2.经常变化的部门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是基层干部发挥作用、做好工作的基本依据。然而,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有些政策法规不统一,或者与实际脱节,或者相互矛盾,再加上农村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往往深感为难。有时同样的一项政策法规,在相隔不长的时间内,所规定内容却不断变化,对此很多群众不理解,也给基层干部增加了做工作的难度。某镇政府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的奖补政策组织动员3个村的群众种植油茶,可说好了补贴4年经费的政策,到了第二年就改为了发放生产资料。“举措”一变化,基层干部就需要耗费精力去向群众解释说明,让他们受“夹板气”。

有些机关部门出台惠民政策,下拨资金时往往需要基层投入一定数量的配套资金,给一些本来财政状况紧张的乡镇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伴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能职责逐渐增多,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3.身心俱疲的一票否决。乡镇政府除了要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工作外,省市县直机关部门的大多数工作也与乡镇密切相关。虽然很多“垂直工作”乡镇政府无权管理,但为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工作质量,几乎每项工作又要以下达任务或签责任书的形式责令乡镇政府来做。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征地拆迁、纠纷调解……这些大事小事本已耗尽基层干部的心力,在“属地管理”的名义下,不少由上级机关部门担负的职责纷纷“甩锅”下来,其中多项是考核干部时“一票否决”的“硬指标”。在一项工作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纰漏,就会影响整项工作;在众多工作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会面临“一票否决”,影响全盘工作,随之而来的就是问责、处分,让处于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干部感觉“压力山大”。

基层单位“一把手”每年都会签订几十份责任状,厚厚的一摞责任状,表明了他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通常一个乡镇政府只有数十人,每个基层干部都身兼数职,对接的上级机关部门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科室,每一项工作都要兼顾好。对于乡镇干部来说,信访维稳已成为他们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维稳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一说起这个话题,一些乡镇干部就有倒不完的苦水。“突出工作重点,给干部压担子,并没错。但现在,动辄就与‘一票否决’挂钩,让人觉也睡不安稳,做的尽是恶梦。”当然,基层干部面临的压力远不止这些,其中有些是潜在性、碎片化和随意出现的,都不可避免导致乡镇干部身心俱疲,难以安心和放心。

三、努力营造基层干部宽松工作氛围

对于基层干部由于工作量过大而形成的种种压力,作为上级领导,不仅要正视这种压力对基层建设的影响和对基层干部成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的困扰,而且有责任在“压力源”上加大管控和干预力度,在政策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或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基层干部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1.撑起“保护伞”,规范政府工作职能。县级上级党委、政府要依据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着眼依法用权、依法行政,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对当前乡镇承担的各项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制定乡镇政府权力清单,划定责任边界,规范责任事项,把一些专业性强、非强制性手段不能治理的行政事务,交由上级党委或政府统管,以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管理为主。对一些非由乡镇管理不可的社会公共事务,将相关职能机构划归乡镇直接管辖,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强化乡镇行政责任。对一些与乡镇施政功能密不可分,但又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派驻机构齐抓共管的行政事务,探索建立乡镇与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协作机制,扩大乡镇对这些机构的工作考核意见权、人事任免建议权,增强乡镇对这些事务领域管理的指挥协调能力。对权力和责任清单之外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明确乡镇只承担协调配合等工作。对于没有行政执法权限的工作,不能因“属地管理”而一概追究责任,切实改变乡镇因“属地管理”而承担无限责任和全能政府的现状。要严格控制“一票否决”的数量和评级,未经省级党委和政府批准,不得对乡镇设置“一票否决”事项,尤其要降低“一票否决”的处罚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清理现有不合理责任,取消没有法律政策依据、权责不对等的责任状。

2.把好“指挥关”,优化政府工作环境。上级党委、政府及其机关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办《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带头自查工作流程是否合规、决策是否符合基层实际、工作质量是否经得起检验,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将乡镇的会议数量、文件、简报数量划出一条红线,定下一个硬杠杠。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整合检查项目和力量,实现一次性“体检”,防止多头考核、交叉考核、重复考核的现象,对那些导向不明确、非全局性的考核一律取消,不能随意扩大检查考核指标范围,更不能擅自增加考核内容、变更考核办法和调整考核分值。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把对乡镇的各种考核建立在平时,从基础数据的录入开始,按时间进度执行,将平时掌握的情况,折算为年度考核分数。原则上,只需要检查工作现场,无须过多的文字图片类材料支撑。工作成效遵循“有事法则”进行举证扣分,不再要求检查台账。严格实行报送材料准入审核制度,除年度(或半年)工作报告外,上级机关部门不得要求基层单位报送无实质性内容的工作材料,最大程度压缩基层报送材料数量,降低报送频次。机关部门还要善用、慎用、实用微信,将基层干部从无孔不入的微信群,交叉重叠的“朋友圈”中解放出来。

3.设置“减压阀”,建立干部科学评价体系。乡镇工作不好干、干部压力大,上级党委、政府就要多替他们着想,多理解他们,把缓解工作压力作为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实际举措。在乡镇干部政绩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要看数字无法反映的东西;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在考核方式方法上要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特别是要树立群众观点,提高群众在政绩考核中的参与程度,努力使考核结果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乡镇干部的实绩。同时,构建科学有效的容错纠错机制,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敢于作为。在失责必究时,一定要谨慎负责,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违纪违法性质,恰当予以处理,做到既宽严相济,又有震憾力,切不可为了给上级一个交待,而草率行事,委屈了基层干部,寒了他们的心。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为基层干部减压减负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形成合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上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使命担当,采取有力措施,给基层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宽松氛围,让他们能够真正沉下身子、甩开膀子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乡镇政府基层干部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乡镇政府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探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敷衍了事”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