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本相伴一生的书?

2019-01-25 07:36梁永安
南风窗 2019年3期
关键词:纳言吉诃德牛车

梁永安

近日一位读者问:“您说过一个人应该有三四本伴随一生的书,那您的书是哪几本呢?”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回答,虽然有些书虽让人难忘,却都属于求知或审美的范围,写的都是在我生命之外的世界。伴随一生的书是另一种存在,它融入了内心,推动了命运,没有它,人生可能是另一种样子。

想到这里,聊聊我那三本书:高尔基的《在人间》、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太熟悉高尔基,然而对我来说,《在人间》却奠定了自己对底层大众的基本感情。书中的少年阿廖沙干过各种苦活儿,相识相伴底层社会的各色人等,洗衣妇、厨师、低级士兵、船员、建筑工、画匠……这个爱看书的孩子,“看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听着这所有的谈论,感到莫名地紧张,引发他隐约地不安。描写平民、反映平民生活的书他读过不少,但书中与实际生活中的平民相差甚远。书中的平民的命运是不幸的,他们的思想也是贫弱的,可是生活中的平民,是不幸与万幸的交织,是善良与凶恶的中和,他们全都出奇的有味,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灵魂,都是朦胧的,让你永远也捉摸不透。”

一本《在人间》,让人触摸到金字塔社会最宽大的底部,感受到人类凸凹不平的生存真相,读过之后,再也不会用一个简单的词去描绘人世间的百般生存。

《枕草子》成书已经1000来年,是日本散文的发源之作。一本20来万字的书,聚集了300多篇随笔,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碎片化写作的典范。作为日本天皇宫中的女官,清少纳言的活动范围很小,但她用俳句的写作心情记下了一个个瞬间,化虚无为灵动:“本来是隐藏在心里的事情,以为不会说出来的,可最后还是说出来了,正应了那句诗,‘因为流泪而泄露了心事。”

她的文字宛如魔法,从僵硬的日常中撩起了心底的漪涟,唤起性灵的呼吸。阅读《枕草子》的感觉有些怅惘,每一篇读起来都不难,仿佛人人可写。但细细地品味,却是很多人每天失去的东西,近在眼前却很遥远,如同这一段:“在月亮特别亮的夜晚,驾着牛车从川上经过,牛车经过的地方有水波漾起,像是破碎掉的水晶一样,看上去十分美丽。”读《枕草子》的年龄有点儿晚,是念硕士生的时候,读了以后忽然明白:生活是一种潺潺流动,每一秒都晶晶闪亮。我们的心却像一个大筛子,让大量的珍贵不知不觉漏走。生命的第一要义是感受力,而满世界急匆匆的脚步,只让人们走马观花。若是能经常读一读《枕草子》,我们的心情还会那么表面?

《堂·吉诃德》是本令人不敢直视的书,因为其中写出一个历史的秘密:“疯子”堂·吉诃德完全脱离了生活的常规,手持长矛挑战一切不合理。从大概率上说,这样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会惨败,《堂·吉诃德》的结局也正是如此。

但这本书的奇特,是有个人居然相信堂·吉诃德会成功,还因此赌博般地跟随他浪游四方。这个人就是桑丘,他期待堂·吉诃德打出天下后給他一块儿封地,分享超额财富。桑丘看上去傻乎乎,但其实精得很,堂·吉诃德失败了他毫发无损,无非回家继续干活儿。堂·吉诃德胜了呢?那他就发了大财。堂·吉诃德与桑丘合在一块儿,俨然一部人类历史:一个个“堂·吉诃德”冲锋陷阵,绝大部分死于风头浪尖,一代代“桑丘”随时等待,一面嘲笑着倒下的勇者,一面准备收获侥幸成功者带回的果实。这听上去好像残酷,不幸的是这恰好写出了人类本色。

最难办的是放下这本书的那一刻,人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当一个堂·吉诃德,还是桑丘?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却会缠绕人的一生。

猜你喜欢
纳言吉诃德牛车
惹祸的牛车
赶牛车
成功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勇气可嘉
清少纳言:山抹微云真意趣,少女情怀不敢忘
运大米
堂·吉诃德传奇之走火入魔
论《堂·吉诃德》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夏洛特·伦诺克斯《女吉诃德》中的“逃离”意象
牛车之“牛”
爱情开卷,我抄袭了那道本不属于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