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颖 侯广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70)
话语权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党的十九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成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其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有效掌握既是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和中心,大学生被看作教育活动的对象,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对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扬弃与重构。无论是从摆脱传统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需要出发,还是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部署出发,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语境转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体间性是20 世纪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他的《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提出。他认为:“内在的第一存在,先于并且包含世界上的每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就是先验的主体间性,即以各种形式进行交流的单子的宇宙。”[1]胡塞尔从认识论的角度把“主体间性”看成是“自我”与“他我”的沟通,是一种认识上的“共同性”或“共通性”。海德格尔从本体论角度延续并发展了主体间性理论,他认为,主体间性的根据在于生存本身,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以及我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看,主体间性是指“在互动参与者就世界中的事物达成沟通的人际交往中,能够从他人的视角与作为互动参与者的自我建立联系并形成精神沟通的过程。”[2]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的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受教育者当作平等主体看待,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的交互关系。这种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在于,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的特性[3]。
主体间性所蕴含的认识方式的交互性、主体存在的共在性以及主体交往的实践性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1.交互主体性营造关怀式双向互动
交往源于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交互主体性肯定主体性地位,并把主体间性作为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这就要求教育者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把知识的传输看作主体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并把共同认知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落脚点和归宿。与此同时,受教育者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敢于表达、善于交流的话语互动者,双方彼此寻求在双向互动中获得认同。并且,主体交互过程的本质就是主体之间在思想、情感以及认知方面的交流互动。这种交流互动体现着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式的教学以及关怀式的心理疏导不仅会加深教育主体之间的情感,而且能够有效推进教育主体间的话语构建。
2.交互主体性打造民主式和谐话语
诚如海德格尔所言:“此在之独在也是在世界中共在。他人只能在一种共在中而且只能为一种共在而不在。独在是共在的一种残缺的样式,独在的可能性就是共在的证明。”[4]交互主体性在“主体—主体”关系中寻求自我与他人的共同存在,更注重教育主体之间的话语共享,教育工作者可以切实从社会实际生活中与受教育者分享经验,从而在话语内容方面赢得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支持。此外,交互主体性意味着受教育者不再是教育者的教育客体,而是教育主体的共同体,双方共同致力于教育客体的学习与研究。因而交互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厘清教育主体之间的话语权限和角色分配,缓解话语不畅所引发的话语失效,以民主平等的对话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和谐教学环境。
3.交互主体性创造融合式实践教学
在教育领域,交互主体性哲学概念的引入是为了解决教学模式中主体中心和主客体对立的现象,以实现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的交流、互动、融合。交互主体性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贴近实际,更富有实践意义。以人为本既是教育者的自我肯定,又是对受教育者的认可和尊重。主体间性的教学使得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教育的启蒙者,教育者的话语也随之成为受教育者的箴言。并且,交互主体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培养专业素养的学科,其理论最终被受教育者接受并应用于实践。交互主体性的教学思想使得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为频繁,这就为教育者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机遇,也为话语权的取得提供了可能。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尊师重教”早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整个教育领域的固化思维和教学信条,而交互主体性所蕴含的双主体性和多主体性必然打破教育者“居高临下”的教学地位,革新教育者的传统思维和角色定位,从而影响教育者本身的话语影响力。而且,因材施教既是对交互主体性概念中“此在”与“共在”核心内涵的科学解读,又是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正确诠释。但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视同仁”似乎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视同仁”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教学思路和教学案例,并没有进行创新性的改变。因此,两种教育教学理念的冲突必然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来一定的冲击。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型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似乎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流趋势。教育者往往习惯于通过现有的教学方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为前提,互动与沟通是教学方式的主旋律,接受与认同是教学质量的总标准,现有的教育方法不能很好地为之服务,甚至还会成为教育实效性最大的阻碍。并且,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善于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和教育受教育者,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表达,乐于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以一种民主友好的方式获得受教育者的话语认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尚局限于线下的批评与纠正并带有强烈的是非对错观念,因而其话语很难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个人追求与价值则处于从属地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注重对受教育者独立人格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凸显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因而必然会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并且,在这个谁掌握了信息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的信息科技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显然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其教育内容不被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可。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与话语体系的不断完善,善于利用当今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倾向于实现教育话语的共境,因而更受教育者的欢迎和认可。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内容和表达上存在着话语的严肃性、内容的规范性、措辞的固定性等特点,而网络语言表现出话语的随意性、内容的娱乐性、表达的不规范性等特点,两种不同的话语内容与表达必然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也必然影响到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基于网络平台的话语传播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共享性,它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受教育者可以自由地进行话语表达并分享自我的话语主张,以便获得他人的认同;同时网络的去中心化也使得网络话语的传播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点。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传统的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内心诉求和情感表达,导致其滞后于网络话语传播。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主要指非官方的、处于从属、边缘地位的群体以文化为载体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抗议或反叛。”[5]网络语言亚文化与青年学生热情敏感的心理特质及善于接受和创造新事物的独有特征交织在一起,已然成为一种对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产生深刻而持久影响的独特文化景观,如“凤姐”文化、“屌丝”文化、“小苹果”文化、“二次元”文化等。当前教育者对青年学生网络文化缺乏实质性的了解,未能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文化出现断层,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游离于青年亚文化体系之外,教育者无法有效地与受教育者沟通与交流,必然导致两者思维方式的对立,从而为价值观变异提供了温床,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失衡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尊师重道”成为衡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主要标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受教育者处于从属地位。受教育者习惯于教育者的知识权威性,依赖于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判定,因而形成了对教育者言听计从的盲目性。这不仅使得受教育者自身被边缘化,无法意识到自身权利的存在,而且无形中强化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此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较多地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群体的社会价值,忽视了对受教育者个体功能的教育,在内容上更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这使得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受到抑制,无法形成对自我利益和自由的科学认知,进而导致受教育者权利意识的缺失,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霸权的形成。
代际差异主要是指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代际差异主要发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话语差异。作为95后甚至00后的受教育者,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多表现为个性独立和性格张扬。他们出生在网络时代,早已习惯于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情感表达,他们渴望发声并希望获得情感认同。而且网络的发达也让一些原本不被主流社会认同的文化概念和内容跨越城市、地区及国界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生活,不断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年龄差的客观存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互动交往上的距离感,阻碍着话语权的变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在这个人人都是“媒体人”、人人都是“演说家”的社会中,有效掌握话语权成为变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1.交往式话语教育实现教育主体双向平等
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师生之间的精神性交往活动,旨在通过师生之间的客体中介活动实现精神层面的交往。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交往式话语教育实现了交往与主体间性的融合,体现了教育主体之间的双向平等,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教育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交往式话语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交往活动,建立交往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教育者在互动交往中对话语权的科学掌握。因此,交往式话语教育要求教育者由“复制”性文本话语向人本化文本话语转变,即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话语由学术性向通俗性转变,以便使交往话语更加生活化,更富人情味。交往式话语教育更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情感表达,因而也就更注重梳理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这降低了受教育者的防范心理,使受教育者更积极主动地吐露心声,还有利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心和指导。
2.对话式话语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对话意味着教育主体的“和而不同”,意味着教育主体的“博弈双赢”,更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霸权走向均衡。首先,对话式话语教育以承认教育主体之间的“和而不同”为前提,鼓励和提倡自由发声。这不仅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言堂”的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独白”走向“对话”,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主体在精神层面的共赢。其次,对话式话语往往围绕与教学相关联的问题展开,教育者通过问题导向的对话形式吸引受教育者的参与并就受教育者的讨论给予点评,可以有效地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认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趋同。与此同时,受教育者的疑问在讨论与对话中迎刃而解,强化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素养和责任意识。最后,对话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博弈的过程,通过对话,教育者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教育者也可以为教育者的价值观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实现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共性。
3.民主式话语教育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民主式对话教育是教育者指导下的民主,是为了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德性的民主,它遵循的是相互理解、彼此尊重、鼓励引导的人文关怀原则,要求教育者意识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尊重受教育者,从而构建出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和主体间性。首先,民主式话语教育必须基于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制衡,只有建立在对受教育者话语权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管控和监督的权利。其次,民主式话语教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平等,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受教育者的言论自由。最后,民主式话语教育力求在鼓励引导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学习潜能。民主式的话语教育易于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教育者的尊重和鼓励既是对受教育者自身能力的肯定,又是对受教育者不断进步的期许,因而能够自觉地推动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4.引导式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提升
引导式话语教育,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手段诱导出受教育者的心理预期和既定目标,并引导受教育者为实现预期和目标而不断努力的互动过程。引导式话语教育注重区分受教育者的性格特质,因而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各有不同,观点各异,因而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大相径庭,这种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引导式话语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引导式话语教育注重运用综合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手段,捕捉教育受众的“尖叫点”和“引爆点”,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强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例如,“安徽女大学生称扶老人被讹事件”“宁欢辱母事件”等社会热点事件,都曾受到青年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教育者如果能够借助这些网络事件或社会热点来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价值观,那么它所产生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教育者的直接灌输。
1.消除话语差异,实现交互性主体话语融合
话语差异的形式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差异主要包括:代际差异、文化差异、“独白式”话语等,这些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因此,在主体间性视域下,要消除话语差异,教育者就要走入大学生生活,了解和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和价值诉求,从大学生的角度设置话语,实现与大学生“共境”。一方面,根据受教育者热衷于网络的心理特质,教育者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走进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搜集受教育者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并加以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内心诉求和情感表达。同时有针对性地关注受教育者的网络心理倾向,尤其是涉及学生群体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论,教育者要善于觉察受教育者的心理动态及情绪反应,善于借助舆论引导或心理辅导正确引领受教育者的心理走向,协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心理层面赢得受教育者的信任。另一方面,教育者要重点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叛逆性格和猎奇心理,充分认识到这一性格与心理是形成主流文化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根本原因。教育者只有深刻了解青年学生叛逆性格及猎奇心理的成因,才能肯定、接受并学习带有亚文化色彩的流行文化并以此为切入点走入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做到与青年学生在同一语境下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主体之间的话语融合,从而消除代际差异影响下的话语差异,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境”。
2.适度话语放权,搭建人性化互动交流平台
话语放权是为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式、命令式的话语,为受教育者营造自由话语空间,进而培养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利意识的一种方式。话语放权并不意味着教育者话语权力的消失,而是让教育者的话语权得到真正有效发挥。适度话语放权可以实现话语自由,要彰显话语自由,就要搭建人性化的互动交流平台。
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校园网络互动交流平台的搭建。受教育者对网络的热衷使得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只有善于整合校园网络资源,设置思想教育理论专栏,创新思想理论宣传,充分借助微信、微博、微社群、校园BBS等平台,增进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与交流,才能引导受教育者把课堂中想说但不敢说的话语分享给教育者,实现教育主体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其次,高校应丰富和完善校园的人文生活,搭建人性化的话语交流平台。人性化的课程设置虽可以实现话语自由,但无法充分彰显话语自由。高校只有通过定期地举办校园实践活动,弘扬人文精神,利用主题演讲、名师访谈、学术讨论、自由辩论、实践调研等创新形式吸引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才能改变受教育者对学科的固有偏见,调动受教育者的交流热情,进而彰显受教育者的话语自由。
最后,高校应设置人性化的舆论监督机制,维护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利。舆论监督既能保障受教育者的话语自由,又能防止话语霸权的滋生。高校通过舆论监督有效地倾听受教育者的批评与建议,可以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话语权利意识,进而为学校搭建人性化的互动交流平台提供参考。
3.革新教育理念,营造民主性教育教学环境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现 “以师为中心”向“以生为中心”方向转变。所谓“以生为中心”,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此同时,教育理念的革新也需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自主性和发展性,切实做到以发展学生为理论基础,以服务学生为工作导向,组织结构专门化,管理风格民主化的教育教学之风,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民主性的教育教学环境,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式话语权的掌握。要革新教育理念,就要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做出相应改变,特别是涉及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方面,需要做到变权威性教育为民主性教育,变功利性教育为发展性教育,变理论性教育为研究性教育。教育管理者尤其是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性研究,切实地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不断为现有的教学管理注入新的灵魂和思想,确保民主性教育的观念化、制度化、规范化。此外,教育者还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体,注重受教育者生命质量的培养,关注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教育者要“以生为中心”不断变革与创新教育内容,切切实实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生命为中心的增值性教育,实现受教育者从理论素养到实践能力的真正改变。
4.培养创新意识,构建新时代高校话语体系
在主体间性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仅要立足教学实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密切关注受教育者成长、成才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首先,教育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要做到把握前沿动态,创新理论话语研究。一方面,教育者要善于从思想政治理论视角洞悉和观察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热点动态,实时解析国家的政策演变,善于将社会前沿热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融合。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切实以自身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为起点,在充分学习和理解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前提下积极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坚持做到“以生为本”,转变角色地位,实现教育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与民主交流。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创新,需要立足教学实践,创新教学话语研究。一方面,教育者要立足自身的教学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适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话语,形成自身独有的教学话语特色。同时教育者也应不断借鉴其他优秀教育者的教学经验,并在彼此的经验交流中丰富自身的教育话语,创新自身的教学话语研究。另一方面,教育者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觉察教学话语在受教育者群体中的反应,时刻反省教学话语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影响,反思教学话语所折射出的教学心态和教学理念,清醒地意识到现有教学话语的缺陷与不足,并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及时修正,在立足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