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燕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消耗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因此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成为许多国家竞相鼓励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也成为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及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2017年6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2—2016年世界各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数据库》显示,2016年世界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055亿美元,年均增长7.4%。其中,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进口额分别达到4738亿和4317亿美元,年均增长8.7%和6.6%;201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69.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302.6亿美元,年均增长10.8%[1]。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但2017年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仅为143.9亿美元,不足贸易总额的1%,且输出引进比高达1:3,存在巨大的逆差[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明确提出增加具有我国主流价值和现代理念的核心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出口总量,对于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贸易的重要性受到了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相继发布了系列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报告(2000年、2005年、2009年、2014年),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G.Schulze(1999)对1990—1994年154个最大艺术品出口国的贸易规模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贸易双方的经济总量、共同语言对艺术品贸易规模有正向影响,距离影响为负[3]。Marvasti和Canterberry(2005)研究了1991—1995年美国对33个国家的电影出口,结果发现文化变量、空间距离、进口国消费能力、保护策略等都是影响美国电影出口的因素,而美国电影产品的竞争力来自明星效应、规模经济与英语语言三种因素的有力结合[4]。从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看,国内专门针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多数集中在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状况描述(孙海鹄,2011;高颖飞,2011)、文化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选择(季琼,2012;余军,2012)、贸易政策和战略的思考(刘日红,2012;罗婷婷,2013)以及与西方文化产业大国的比较研究(关晶,2014;蓝庆新、童菲,2014)等几方面。上述研究一方面系统描述了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蕴藏的巨大贸易潜力、发展前景[5],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各种指标对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从政策法律体系、文化资源的利用、金融抉择力度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探讨了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政策[6]。
同时也能看出,现有实证研究文献中,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进行的量化研究还比较少,臧新、林竹、邵军(2011)选取1996—2009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贸易引力模型的36个面板数据来分析文化亲近、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变量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状况[7];张望、徐成江(2013)采用霍夫斯泰德文化四维度理论对文化的定义,收集了2002—2010年文化贸易数据作为样本,对中国和43个贸易伙伴的文化距离进行回归测度分析[8];邵军、吴晓怡、刘修岩(2014)基于2003—2011年数据以文化折扣和市场规模两个因素为重点,分析了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决定因素[9];涂远芬(2014)以1992—2010年中国与26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10]。
现有文献为本文研究方法选择和影响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变量的选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但也可以看出,上述研究侧重于从文化相似度角度探究影响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因素,选取了部分贸易对象国的双边贸易数据作为样本。本文尝试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采用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国际物流绩效指数作为重点考察影响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因素的变量指标,选取2000—2017年所有与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出口贸易额的212个国家(地区)的相关数据,从中国输出国视角阐述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具体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丰富该领域的实证研究。
关于国家间贸易流量的问题大部分学者通常选用贸易引力模型来进行研究,引力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对国家间贸易流量的解释力很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测算贸易潜力、估计贸易影响因素、鉴别贸易集团效果以及分析边境效应方面,能有效反映影响双边贸易格局各主要因素对实际贸易流的影响程度,对文化贸易领域同样适用。同时由于引力模型较强的包容性和拓展力,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增添新的变量,提高模型的解释力。鉴于引力模型的良好适用性,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以Bergstrand(1989)模型为基础,增添物流绩效指数、净易货贸易条件等变量,将其拓展为:
EXPci=EXPci(GDPci,CGDPci,PGNIci,POPci,LPIci,NBTci)
(1)
1.公式1中,EXPci为模型中因变量,代表我国与所有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对象国(地区)i的出口总额;本文所指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统计标准采用的是我国商务部2011年颁布的《核心文化进出口产品目录》中的统计分类,包括五类,分别是:遗产类(包括藏品、古董等)、印刷媒介类(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其它印刷品等)、录音媒介类(包括录制有音频的唱片、磁带、激光视盘等)、视觉艺术类(包括各类绘画作品以及雕塑、装饰物等其它视觉产品)、视听产品类(包括摄影作品、电影、新媒体产品等)。由于文化服务贸易方面的统计数据较难获得,且暂无统一标准对其进行衡量,故该唯一一个因变量具体涉及的是《海关商品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2007)的第36章、37章、39章、44章、48章、49章、58章、69章、70章、83章、85章、92章、95章、96章和97章,共15章88个一级子目所包含的我国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额。
2.LPIci为国际物流绩效指数,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用以衡量世界各国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由于该指数比较全面描述了被调查国家的贸易物流情况,而且能够指出哪些因素导致了不同国家间物流表现的巨大差异,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用于促进发展中国家贸易便利化改革的政策咨询及实践。虽然文化贸易是无形的,但是文化产品出口实现形式和过程存在着人员、资本、信息不同形式的跨国移动,一国文化产品出口明显受到口岸效率、海关环境、制度环境、电子商务等有关贸易便利化因素的制约。世界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际物流绩效指数涉及如下六个指标:(1)清关效率,即包括海关在内的边境管理部门在清关过程中的办事效率;(2)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即与贸易和货物运输相关的基础设施(港口、铁路、公路和信息技术)质量;(3)国际运输便利性;(4)物流服务(运输公司,报关代理机构)质量;(5)追踪货物能力;(6)货物运输及时性。
3.NBTci为净易货贸易条件指数,代表出口对象国(地区)i的贸易条件情况,贸易条件恶化或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本文中贸易条件的计算方式采用价格贸易条件,公式表示如下: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2)
一方面对象国贸易条件改善有利于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与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对象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国民福利受到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提高,可能与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对象国的贸易条件与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参数符号待定。
4.GDPci代表所有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对象国(地区)i的GDP,说明文化产品贸易对象国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规模等;CGDPci表示我国的GDP,反映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出能力和供给水平;PGNIci表示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对象国(地区)i的人均国民收入,用来反映该国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水平和档次;POPci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对象国(地区)i的人口数量,用来反映该国潜在的市场规模以及消费结构。
为满足线性化估计的需要,并消除面板数据中异方差的影响,将上述模型转化为自然对数线性形式,得出下面面板数据贸易引力模型的对数表达式:
LnEXPcit=α+β1LnGDPit+β2LnCGDPct+β3LnPGNIit+β4LnPOPit+β5LnLPIcit+β6LnNBTcit+μcit
(3)
公式3中α为截距项,β为各变量的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
根据数据可获得性、连续性,为了尽量提高模型估计的精度和可信度,本文以2000—2017年作为样本区间,贸易对象国(地区)选取2000—2017年所有与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出口贸易额的国家(地区),共计212个国家(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度结果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水平及其变化过程。
1.2000—2017年,我国与所有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对象国的212个国家(地区)的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
2.2000—2017年212个国家(地区)的国际物流绩效指数数据来源为物流绩效综合调查,该调查由世界银行联合学术机构、国际组织、私营企业以及国际物流从业人员共同完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合计为一个分数。调查方法和指数建立方法的细节来自Arvis和其他人合著的《2010年连接与竞争:全球经济中的贸易物流》,具体的指数分数来源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统计数据库(UNCTADSTAT),物流绩效综合指数的范围从1至5,分数越高代表绩效越好。
3.2000—2017年212个国家(地区)的净易货贸易条件指数来源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统计数据库(UNCTADSTAT),净易货贸易条件指数为以出口单位价值指数与进口单位价值指数的比率,相对于2000年为基年度量,并以联合国贸发会议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三位数级的上年贸易额加权估算值作为补充。
4.2000—2017年间我国与所有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对象国的212个国家(地区)的GDP数据、人均国民收入(PGNI)、人口数量(POP)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发展指数数据库(WDI)。
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可以解决数据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得到更可靠的参数估计值;另外也可以避免个体异质性造成的回归结果偏差,能够控制不随时间或个体变化的变量。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对面板数据做协整分析,最后选择合适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并阐述各变量系数的经济含义。
1.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报告了所选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各指标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看出,各变量的观察值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变差,这为下文的计量估计提供了可能。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注:所用软件为Stata12.1,下同。
2.面板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伪回归问题,面板数据需要在计量估计之前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检验的方法一般是根据单位根是否相同采取不同的检验方式,分为两类:相同根单位根检验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如果数据是平衡的,则可使用相同根单位根检验LLC(Levin-Lin-Chu)检验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IPS(Im-Pesaran-Shin)检验。(注:对普通序列(非面板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则常用ADF检验),如果在两种检验中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则说明此序列是平稳的,反之则不平稳。
在对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数据平衡性的基础上,运用软件Stata12.1,选用LLC检验、IPS检验两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详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D”表示一阶差分,表里数字分别为检验统计量的值和概率值;检验中的滞后阶数按照AIC标准确定。
表2的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序列的水平值均存在单位根,为非平稳序列;接着对以上面板数据进行差分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一阶差分后的各变量水平值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各变量的一阶差分为平稳过程,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3.面板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Persyn和Westerlund(2007)提出的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error-correction-based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s),对上述变量是否具有协整关系进行判断。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协整检验构造了四个统计量,两个组统计量Gt和Ga,两个面板统计量Pt和Pa。四个检验过程结果可靠性较高,其中Gt检验和Ga检验的原假设为所有样本点上相关变量均不存在协整关系,备择假设为至少在一个样本点上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Pt和Pa检验的原假设与Gt检验和Ga检验相同,但备择假设为所有样本点上各变量均存在协整关系。具体结果如表3。
表3 Pedroni检验结果
基于上述检验结果,说明研究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方程回归残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此时的回归结果是较精确的。
4.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及回归结果分析
常见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有三种:混合估计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其中,变系数模型强调个体解释变量的系数可以不同,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总体上说明我国对所有核心文化产品贸易对象国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不是检验所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对象国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不选用变系数模型;混合估计模型是假设所有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与个体无关,所有样本个体有共同的截距项和变量系数,与本文的研究目的相符;变截距模型是假设所有样本个体的解释变量系数相同,但截距可以不同,又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基于以上考虑,计量回归的思路是先分别运用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然后进行模型设定检验,从而确定回归结果,具体的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面板数据三种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t检验值。
在用Hausman检验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选择过程中,发现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干扰项和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设没有得到满足,也即表明Hausman检验的前提假设得不到满足,因此放弃选择随机效应模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因此下面的分析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展开。
从统计意义上看,模型整体拟合度较高,达到73.67%;对方程变量的系数进行联合检验后,F统计量P值的概率为0,远低于1%,说明自变量在模型中对于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规模的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回归方程总体线性显著程度也非常好;所有解释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下面重点进行各变量系数的经济意义阐释。
(1)反映国际物流绩效指数的变量LnLPI,回归系数为0.771,即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对象国的物流绩效总体水平每提高1%,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增长0.771%。说明国际物流绩效水平的提高不但对传统货物贸易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包括海关在内的边境管理部门在清关过程中的办事效率、与运输相关的基础设施(港口、铁路、公路和信息技术)质量、国际运输便利性、物流服务(运输公司、报关代理机构)质量、追踪的货物能力以及货物运输的及时性对我国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也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2)反映对象国贸易条件的变量LnNBT估计系数为负,说明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对象国贸易条件的改善,虽然促进了本国贸易利益的增加,引起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的上升,国民福利受到负面影响,对我国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会带来消极影响。
(3)我国GDP变量LnCGDP的估计系数为正,表明经济的稳步增长将会有效提高核心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这对促进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会产生积极影响;所有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对象国(地区)GDP变量LnGDP的估计系数同样为正,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规模越大的国家或地区,生产和消费文化产品的能力越强。
(4)反映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对象国(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变量LnPGNI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对于核心文化产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均相对更强,对象国居民的购买力提高,会显著增加对中国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口需求,从而促进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增长;反映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对象国(地区)人口数量的变量LnPOP估计系数同样显著为正,且影响系数在所有解释变量中是最大的,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随着对象国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市场潜在的规模以及消费能力将会显著增加。
我国和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对象国(地区)双边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市场的潜在规模以及旺盛的消费需求有助于保持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良好势头,仍然是促进文化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清关效率、国际运输便利性、物流服务质量、货物运输的及时性等物流绩效水平的提升对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重要影响也非常显著,当前需要转变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物流绩效相关指数反映的贸易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推进文化产品的出口;从降低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水平的角度来看,对象国(地区)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我国贸易条件发生变化,应引起重视。
基于以上认识,产业层面必须要继续巩固和深化消费者购买能力强、市场规模大的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地区),提升文化产品出口档次和质量,多方面持续创新,以适应其不断攀升的需求偏好;也应当重视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地区)潜在的消费需求和旺盛的市场潜力,加强对这些市场的深入分析,适时调整和优化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结构。同时应从战略高度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加快推进WTO有关贸易便利化的谈判进程,促进与贸易伙伴国在提升国际物流绩效各方面的交流,切实采取行动,加大双边在货物运输便利性、物流服务、海关监管和市场信息交换和共享等方面的沟通协作,简化通关手续,从建立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做起表率,参与和推动货物运输和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降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成本,扩大出口规模,实现文化产品贸易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