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2019-01-24 19:27胡劲松
中国社会保障 2019年4期
关键词:经办全民精准

■文/胡劲松

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广大社保人长期以来的梦想。各级人社部门及所属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全民参保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全民参保登记: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全民参保,从参保登记开始。为了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 2014年至2017年,人社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全民参保登记,这项工作经历了首批浙江等50个地区试点、扩大到全国半数以上地区试点以及全国全面启动实施三个阶段,这是以摸清底数为目标的专项行动,是助力全民参保的基础性工作。

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是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点上,以专项攻坚促“应保尽保”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从街道社区、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广大社保人按照“查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工作要求 ,进行了最广泛的宣传动员,入户调查超过1.5亿人;积极争取、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了比较彻底的数据比对;各级人社部门及所属经办机构上下联动,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数据清理入库,建成了包含13亿多人口信息的国家全民参保登记库,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留下社保人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这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动于社保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社保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全民参保登记的日子里,四川省内江市社保人为了采集20万未参保户籍人员的信息,顶烈日、斗酷暑,“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你而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师社保局的同志们结合入户调查工作,为社区高龄老人排忧解难,将全民参保登记活动变成连接干群关系的纽带;河南省封丘县人社局全民参保登记联络员闫凤凤“轻伤不下火线”,下乡出车祸手受伤后,忍痛用一只手敲打键盘,没有落下一项工作……点点滴滴,感人至深。

全民参保扩面:进展良好 瓶颈犹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推进全民参保工作从人社部门的重点专项工作上升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工作重点也从登记逐步转向参保扩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两字,对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加快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促进和改善民生,解决社会保障领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既是社会保障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受社会保障目标的必然选择。为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人社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8〕76号),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8年,社保经办系统以巩固登记成果、推动成果转化为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着力抓好数据动态管理,全国有29个省份建立入户调查常态化机制,各省全民参保登记库中,已有29个省级库建立起与养老保险系统的接口、26个省级库实现与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的对接,全民参保数据更加鲜活、准确、完整。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手段“找人”,抓好分类推进,助推参保扩面取得新成效。截至2018年底,国家全民参保登记库已有13.4亿人的基础信息,占全国人口的96%;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8亿人、5.24亿人,总人数比上年末增加2692万人,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从全民参保计划的性质看,它是国家集中部署实施的专项行动,有其落地的一般性要求——建章立制是前提,各地普遍建立地方政府牵头的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推动、部门协同等机制;经费保障是基础,争取专项投入,为加强数据库建设和基层开展入户调查等工作提供支持;宣传引导是助力,以动漫宣传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微信和APP新媒体、电视等多渠道、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科学评估保质量,邀请第三方研究机构参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定量评估办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工作质量,有效引导各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改进。

从全民参保计划的目标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是主要目标,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推进工作突出了四个结合——与完善政策相结合,形成促进单位和个人参保缴费的内在动力;与大数据应用相结合,实现动态管理和精准扩面;与优化经办服务相结合,方便群众参保缴费;与服务重点常规性业务相结合,通过溢出效应保持专项工作的生命力。这些推进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路径,在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过程中,要结合新的形势加以总结提升,以更好指导我们的工作。

但是,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数据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地区对数据审核校验工作把关不严,尤其是“未参保原因”信息项不全、不准问题较突出,直接影响后续扩面工作的针对性。二是数据共享机制还不健全。跨部门的信息比对和共享仍存在一定壁垒,相当一部分地区人社部门与教育、司法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困难,部分地区部门间数据交换采取一次一议、临时拷贝的方式,可持续性堪忧。三是重点群体未参保成因复杂,尚需从政策到经办服务多层面的突破创新。一些省市,尤其是外来人口较多的大城市,自行设置了外地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本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此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逐渐普及,新经济新业态大量涌现并快速生长,部分电商平台、网约车平台等互联网新业态平台的企业与从业人员间的劳动关系难以判定,对传统的“企业+员工”参保模式带来挑战。

全民参保计划:向“精准”要成效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上,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强调,全民参保计划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2019年必须进入“倒计时”状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要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向“精准”要成效。个人理解,“精准”发力是当前破解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工作瓶颈的关键,要结合贯彻《关于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8〕76号),全方位抓好落实,形成参保扩面精确管理、精细化服务的闭环。

一是精准定位。“找到人、找准原因”是工作的起点。要依托全民参保数据库,全面筛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精确锁定未参保人员和中断缴费人员。积极探索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参保扩面智能化模型,以入户调查信息为基础,与人口统计、个人偏好、消费倾向、出行和位置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查找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缴费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参保缴费能力,准确分析未参保原因,为精准扩面打好基础。

二是精准施策。结合重点人群的关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好分类推进。对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鼓励各地从政策上打破户籍壁垒,积极探索将非本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参保范围;从经办上转变服务模式,适应流动性需求,让参保缴费能在互联网、手机APP等便民化载体上顺畅办理,打通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对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要落实好社保扶贫政策,及时将60岁以上老年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做好为贫困人员代缴保费工作,尽快实现应保尽保、一个不少。对于新业态从业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与新业态平台的合作,创新精准宣传方式,将宣传阵地拓展到从业人员应用最广泛、最频繁的平台网站和手机APP上,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为他们算一本明白账,解决参保“不划算”的疑虑。另一方面,要立足适应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和人员流动性,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政策举措;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便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缴费、接续社保关系。多管齐下,引导、促进新业态从业人员在年轻力壮、有稳定收入的时候及时参保,为他们在年老体弱时能够享受更高水平的保障打下基础。

三是精准调度。为打好全民参保攻坚战,人社部门已建立起季度调度通报机制,相关扩面统计数据要在国家全民参保库中精准对应到每一个人。适应精准调度的新要求,各级经办机构要切实改进调度方式方法,抓紧建立全民参保数据可视化平台,把全民参保库数据作为下达扩面指标、报送扩面数据的依据,开展全民参保库数据与社保业务库数据的比对核验,强化数据展示应用的调度功能。调度中要加强与医保和税务部门的协作,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四是打牢精准发力的根基。大数据应用是精准发力的根基。要着力巩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坚持纵横向数据比对共享和入户调查登记两手抓,努力使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成为最全、最新、最准的“数据富矿”。部分地区已在探索“省级统一联、各地统一用”的信息共享新机制,而提升共享层级既有利于提高共享协同效率,也有利于保持数据的精准、唯一。下一步,要围绕实现经办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以部级全民参保库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体系,部级层面做好全民参保库与国家人口库等资源的对接,并及时依规推送全系统应用,充分发挥部级全民参保库服务地方、服务群众的功能。■

猜你喜欢
经办全民精准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精准的打铁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