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 ,刘 芳 *,李 媛 ,张 倩
(1.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新农村建设基地,北京 100026;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西安,712046)
乳业产业链长、附加值高、产品丰富,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产业。在“后三聚氰胺时代”,中国乳业仍面临市场信心恢复不足、国际价格冲击等压力,乳制品市场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国内乳企间的博弈,而是中国乳企与众多世界级乳业品牌的实力较量。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出台,新形势下中国乳业将进入全面振兴的发展阶段,产业竞争力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奶源基地、产品加工、乳品质量和产品消费4个方面都要得到全面提升,而这些方面的提升均离不开中国乳企的国际化发展[1]。
已有对中国乳业的研究主要从原料奶供应[2-3]、生鲜乳加工与质量安全[4]、产业链发展[5-6]以及国际竞争力[7]等方面展开,基本集中在宏观层面,而近年来更多研究关注于“引进来”对国内乳业发展带来的各种冲击[8]。虽然学界有所关注,但针对微观层面乳企发展研究的文献较少,尤其对于当前国内乳企“走出去”的系统性研究更加稀缺。农业“走出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农业投资、农产品出口及农业对外合作与援助等;而本文中中国乳企境外发展侧重狭义概念,是指中国涉农企业通过资本、技术、产品以及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开展的国际化发展[9]。企业国际化研究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Hymer[10]的特定优势理论为代表,主要基于资源基础和战略选择2条发展路径。随后Buckly等[11]基于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企业会不断内部化中间产品的交易,而这种内部化的跨越国界行为就是企业的国际化。Johanson等[12]根据网络理论,证明企业国际化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市场知识、逐渐接近目标市场。而后国际创业的相关理论[13]的提出使得企业国际化研究理论与框架日益丰富。但现有研究多基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高度市场化下企业国际化背景,并不能直接指导国内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本文针对中国乳企国际化发展开展研究,分析其发展动力、模式与主要问题,并为提升中国乳企境外发展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1.1 乳企内部动因
1.1.1 乳企内部开展“供给侧改革”,扭转被动局面国内奶牛养殖业因养殖技术及饲料价格等问题导致成本高企,2014年国内生鲜乳收购价格平均为3.70元/kg,而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每年基本仅在2.80~3.20元/kg,甚至低于国内的养殖成本[14]。此外,国内原料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使乳企成本溢价风险难以控制。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原料奶价格从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动,收购价从3.5元/kg快速攀升至4.3元/kg,幅度高达23%,导致乳企利润被极度压缩,产能被迫萎缩。直至2014年下半年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原料奶产能过剩,全球原料奶价格跳水,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从4.3元/kg跌回3.81元/kg,下跌幅度达7.1%。虽然原料奶价格回落使得乳企生产成本回落,但原料奶价格的大幅涨跌使得本就脆弱的中国乳业风险凸显。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乳企在着力打造自有奶源基地的同时,也不得不大量使用进口原料。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进口原料奶粉71.81万t,同比增加18.9%。虽然依靠进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乳企内源性成本风险,但进口依赖的增加又带来了外源性风险。2017年进口原料奶粉平均价格为3 020美元/t,同比增长23.4%,中国乳企的成本风险受制于国外大型原料奶生产企业。因此,国内乳企的境外发展首先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选择,通过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以获取海外奶源稳定供应,在促进中间品交易成本内部化的同时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1.1.2 乳企产品线多元化发展,需要逐步开拓海外市场奶酪是乳制品产品线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类。据美国农业部测算,2015年全球奶酪消费量为1 999.5万t,约合700亿美元(按照恒天然给出的平均价格计算),并且奶酪的消费需求逐年稳步增长。虽然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的数据,2008—2015年国内奶酪进口量从1.39万t提升至7.56万t,涨幅达到27.4%,表明国内奶酪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但结合Euromonitor的数据,目前美国每年奶酪消费量约371万t,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3万t和11万t,而我国仅7万t;从人均消费来看,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奶酪消费量分别为2.26 、2.57 kg,我国人均消费量约为0.04 kg,意味着国内奶酪市场还处于初步发育阶段,消费习惯培养尚需较长时间。同时,有限的国内奶酪市场份额又被国外大品牌把持,市场门槛高、准入难、竞争激烈。再者,奶酪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乳清,由于国内生产技术限制,乳清处理成本较高,分摊到奶酪上造成国内奶酪产品价格不具竞争力。而在欧美等奶酪主要消费国直接投资奶酪生产线,符合产品生命周期规律。通过有效对接成熟消费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及成本优势。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为国内乳企品牌海外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同时还可规避技术引进限制,直接采用国外最新生产技术降低副产品处理成本,并提升中国乳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1.2 市场外部动因
1.2.1 全球乳业资源加速整合,国际乳业贸易合作愈发频繁和多样化 当前,全球乳制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乳企积极整合国内外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所涉及领域包括奶源建设、技术研发、贮存加工、运输销售等众多环节。在此背景下,国际乳业多边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乳制品贸易商品与相关技术服务贸易的种类不断丰富。面对全球乳业资源分配布局变化,中国乳企在全球化浪潮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全球乳业资源占有水平与整合能力,境外发展已成为必然。
1.2.2 积极适应消费偏好变化,稳定市场份额 尽管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内乳制品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但随着代购、海淘等消费渠道的不断拓展,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偏好(尤其是高端乳制品)更倾向于国际品牌。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国外奶粉品牌超过400个。面对激烈且无序的市场竞争,中国乳企通过收购国外品牌、提升奶源结构、创立新的产品线及品牌,满足了市场对国外品牌及奶源的偏好,增强了市场支配力。例如,光明乳业在新西兰设立研发中心,投资设厂研发生产高端婴幼儿奶粉,其自主品牌培儿贝瑞高端婴幼儿奶粉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迅速提高[15]。
1.2.3 奶粉新政出台导致部分乳企出现短期海外投资行为 2013年1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需参照“药品模式”,按照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等要求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极大提高了乳企硬件准入要求。因此,小规模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奶粉配方注册资格而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但是这些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较小,且建厂多采用干法工艺,目的更多为规避奶粉新政,而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经营,具有较强的投机特征。
2.1 海外战略布局 自2010年以来,中国乳企境外发展涉足欧美澳等地区,大致可分为3个战略阶段,每阶段市场布局的侧重点有较大区别。第一阶段为稳定奶源战略阶段,旨在布局本国市场,周期为2010—2014年。2010年7月光明乳业以3.82亿元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公司51%的股权,开启了中国乳企国际化发展的元年。随后,澳优、贝因美、伊利、蒙牛、圣元等国内知名乳企相继“走出去”,并且在2013—2014年形成了境外发展高潮期(表1),投资与合作活动更为密集、地域范围迅速扩大。这一高潮期的到来主要由于2013年5月以来,国内乳企加快了转型升级、兼并重组的步伐,主线在于控制国外原料奶来源即“海外寻奶”,优质海外奶源成为国内市场竞争的一个宣传点。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中国大型乳企通过直接收购海外乳品生产企业、投资建设海外牧场,稳定原料奶供应,并抢占国内奶粉市场份额。
第二阶段为优化升级战略阶段,此阶段大型乳企基本完成国际化的初步布局,海外奶源建设已经基本满足生产需要,战略定位调整为国内外市场并行发展,但更多着眼于全球市场,此阶段始于2015年并一直持续至今。例如,2015年蒙牛收购多美滋,获得了该公司旗下所有品牌的运营管理权;同年,贝因美收购了Darnum工厂51%的资产权益,扩大了海外产能,并获得品牌的实际控制权;2016—2017年澳优通过收购Nutritio Care公司并与Westland合资,提升品牌的本土化水平。此外,投资重点转向海外研发与技术创新。例如,蒙牛引进源自法国达能全球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FSI),逐步对中国11家蒙牛工厂进行对标升级。
第三阶段为品牌开拓战略阶段,此阶段的战略定位旨在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是中国乳企真正实现“走出去”的未来发展趋势。虽然国内乳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还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企已经在积极准备全球品牌发展战略。例如,伊利赞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皇马俱乐部等,蒙牛与博鳌论坛长期合作并赞助了2017北京马拉松、网球公开赛等重大赛事,2017年底更大举投资20亿元正式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等。这些举措无疑是为了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为下一步品牌国际化发展做好铺垫。可以预计到2025年(根据《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的规划初步完成时间点),中国乳企尤其是国内大型企业将进入该战略阶段,逐步实现自有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表1 中国部分乳制品企业“走出去”情况
2.2 中国乳企境外发展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2.2.1 收购 收购是中国乳企早期“走出去”的主要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为光明、澳优两大乳企。中国乳企通常是以收购对方股权或资产收益的方式,获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所有权或控制权,进而直接获得对应的品牌、市场份额和产能。光明一直以来主打海外收购模式,实现了寻求进口奶源以及引进先进养殖加工管理技术的目标,并进一步推进了海外投资资产的证券化进程。澳优与大多数中国乳企不同,具有“天生”的海外身份,以全进口奶源作为品牌的发展根本,通过国外贴牌生产走国际路线。所以,澳优的海外收购主要是进一步稳定海外奶源基地,同时强化自身进口乳制品品牌形象。除上述2家乳企外,蒙牛、贝因美也采用了收购模式,其中蒙牛主要是看中多美滋品牌在国内长期积累的品牌价值,而贝因美主要是扩大海外产能。
2.2.2 合资 合资是包括伊利、蒙牛、澳优、贝因美等几大中国乳企海外投资的重要模式,同样也是中国乳企海外发展的主要渠道。与收购模式主要体现企业的单方面诉求不同,合资更多体现了双方企业的合意与选择。合资双方通过共同经营、共同分享股权及管理权、共担风险,实现了乳业全产业链合作。根据表1信息,当前中国乳企合资模式投资的主要方向是产业链上游基粉生产,并且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生产的基粉中一大部分返销中国市场,但具体比例各公司并未公开。通过合资模式,中国乳企提高了高端奶源的控制力,于海外合作伙伴而言则是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2.2.3 独资 独资模式对企业资本要求高、投资周期长、管理风险大,但乳企对于经营管理具有完全控制权,可以独立支配所得利润,以伊利大洋洲基地项目、蒙牛旗下雅士利新西兰奶粉厂与圣元卡莱梦工厂为典型。伊利大洋洲基地投资高达30亿元,基地建设包括年产16.2 t功能性乳蛋白牛乳深加工项目、年产8万t UHT奶项目、年产5.6万t全脂奶粉生产项目及年产3万t婴儿奶粉项目等子项目。雅士利投资11亿元投建新西兰加工厂,奶粉基粉产能可达5.2万t/年以及奶粉成品包装产能2.5万t/年。圣元自2013年开始总计投入15亿元,建设10万t产能的现代化婴儿奶粉的卡莱梦工厂。综上,中国乳企采用独资模式主要目的是建立海外奶源基地,但由于资本门槛较高,只适合于大型乳企。
2.2.4 战略合作 与其他中国乳企相比,伊利与蒙牛两大乳业巨头更倾向于采用战略合作的模式“走出去”。战略合作也称为国际战略联盟,合作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迅速开拓海外新市场、获得新技术、实现节本增效,谋求战略性竞争策略,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但战略合作模式的局限性在于要求企业本身具有足够的行业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意大利斯嘉达CEO也明确表示,与伊利达成战略合作主要考虑到伊利的品牌影响力及其背后的品牌资源与管理能力。伊利、蒙牛主要在欧洲各地开展战略合作,合作领域主要为高端乳制品研发与生产。较上述“走出去”的模式,中国乳企选择战略合作模式是更具优势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既能获得合作方品牌资源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同时规避了海外收购的高昂成本与可能的失败风险,还能通过合作品牌的国际美誉度进一步夯实国内市场占有率,并逐步为自有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打通通道,逐步扩大在东道国的影响力。
3.1 政策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加重融资困难 政府给予中国乳企海外投资的融资项目与扶持政策较为缺乏,大多数乳企海外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国内母公司的自有资本,难以获得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外部资本基本都来自于商业银行,融资成本较高,并且有严格的外汇政策和资金使用方向限制以及其他附加条件。因此,中国乳企“走出去”资本动力不足,缺乏持续性。另外,海外投资尤其是海外奶源基地的建设遵循农业生产的周期规律,较一般工业投资而言资金回笼周期长、见效慢,又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资金链负担,不利于中国乳企的国际化发展。
3.2 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且难以规避政策风险 由于当前中国乳企在海外知名度较低,同时受“三聚氰胺”事件等影响,目标企业对中国乳企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信任度低。再者,中外企业文化及社会背景有较大差异,所以对收购后是否能有效地治理目标企业、合理整合资源等,被收购方对中方企业信心不足。例如,光明在对Yoplait的收购一案中,虽报价更高但仍败于美国通用磨坊,主要就是由于被收购方对光明的审批流程及自身技术水平的认可度不足。另外,目标企业常常是涉及东道国大量行业资源与基础农业资源的重要公司,所以“国资”背景的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容易面临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又由于投资重点在于乳业领先技术与国际著名品牌,考虑到对知识产权与行业的保护,进一步加重了东道国的排斥心理。
3.3 企业海外资产经营管理风险成为境外发展的最大挑战 中国乳企“走出去”不仅在收购等环节历经艰难,对收购后的企业资源整合与海外资产经营管理成为更大考验。虽然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角度来看,海外投资是利好的,但短期如果对海外资产处理不妥,反而会影响公司业绩。例如贝因美在大规模海外并购之后,2014年开始公司业绩出现连年下滑。根据 2016年公司财报,贝因美全年实现营收27.64亿元,同比下滑39.02%,净亏损达7.8亿元。此外,近年来中美汇率波动与贸易摩擦等问题也使国内企业面临更高的汇率成本和更大的海外投资经营风险。
3.4 影响乳企境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国际型人才匮乏目前中国整个食品行业都存在严重缺乏拥有跨国集团发展、收购、企业文化及相关法律背景的国际贸易人才。由于在收购比例、国际收购运作战略细节、谈判顾问团队构建等方面均有所欠缺,导致在海外投资项目中不能精准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例如,光明在收购澳大利亚糖企CSR一案中,由于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不当且对竞争对手信息搜集不足,造成定价略低于竞争对手新加坡丰益国际,导致收购失败。另外,在收购过程中利益风险谈判能力不足,不能提出有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也导致伊利、光明等中国乳企多次出击海外却铩羽而归。
4.1 对境外发展乳企的建议
4.1.1 以品牌国际化替代资本国际化,树立国际形象考虑中国乳企在海外投资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以及国内乳制品消费与奶源供需情况,下一步再大规模投建或收购海外奶源基地风险凸显。同时,国内大型乳制品企业近几年来基本完成了海外奶源布局,接下来应更多思考如何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根据乳企国际化三阶段发展规律,下一步“走出去”的着力点应转向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国际品牌建设内容丰富,但首先要打开国际知名度,使中国品牌走向国际,主要通过品牌的国际化宣传与营销来实现。近2年来,伊利、蒙牛已经在此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其效果会在未来3~5年内显现。
4.1.2 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为中国乳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不仅有助于中国乳企在中东、中欧等地建立新的奶源基地,也有助于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加速中国乳业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形成。在这一方面,伊利、蒙牛、澳优等大型乳企积极响应倡议,如伊利在新西兰的大西洋基地二期启动,蒙牛与白俄罗斯乳品企业签订经贸合作框架,澳优加快拓展越南、马来西亚市场等。此外,随着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且行业更加多元化,中国乳企要与其他行业的中国企业协同推广、相互扶持,提升海外东道国政府及市场对中国企业的整体认可度和信任度,优化中国乳企“走出去”的氛围。
4.1.3 提升国内生产技术水平,打造智慧型乳业 全球实体经济已经进入智能化生产阶段,中国乳企也要加快技术创新研发与推广,必须加快推进国内奶源基地与加工厂的智能化,从根本上提升中国乳业的生产效率。更要进一步加强技术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摆脱国外大型乳品企业的技术垄断,真正提升中国乳企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我国乳制品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国内乳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有效降低,乳制品质量得到保障,还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信心的进一步恢复,推动国内乳制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4.1.4 加强国际化人才引进,培育跨国管理团队 中国乳企需进一步加强海外跨国企业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具有并购经验和行业及市场专业知识的高端管理人才及团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乳企“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解决“重并购、轻整合”问题,形成完整的海外投资战略定位,对海外经营中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对接海外市场与经营管理团队,这些还需要通过国内大型企业长期培养国际化人才资源,通过市场优化人员配置、人才聘用等方式快速建立。
4.2 对政府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建议
4.2.1 拓宽中国乳企的融资渠道,完善政策扶持配套措施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针对中国乳企“走出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配套扶持政策体系。尤其是针对乳企融资难等问题,展开深入调研,逐步出台并完善相应的鼓励海外投资的国家支撑项目等。另外,在各地方政府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政治商务类活动时,为中国乳企进行品牌宣传与合作机会洽谈,并积极带领本地乳企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各类跨国商务活动中。
4.2.2 促进行业标准的完善与提高,加强国内食品行业的监管 中国乳企“走出去”对中国乳业是利大于弊,但对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冲击也不能忽视。中国乳企大规模开展国际奶源基地建设必然会影响国内的原料奶收购价格,进一步压缩国内奶牛养殖行业的利润空间。在目前国际奶源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的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生鲜乳标准,彻底禁止使用还原乳,对于国外进口奶粉、大包粉等乳制品实行分类进口限制,即对冲击小的品类可以自由贸易,但对影响国内原料乳价格较为明显的大包粉等应实行一定的进口配额。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国内食品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重振国内消费者信心,为中国乳企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