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镛
自7年前老伴生病后,我便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做早餐更成了我每天的头等家务。现在老伴病愈,身体康健,但习惯已成自然,家中还是由我打理早饭。
每个清晨,我同时用上4只锅。小电锅里煮鸡蛋,不锈钢电饭煲里烧饭泡粥;煤气灶的两个灶头上,高压锅里煮着红薯或芋头,另一蒸锅里有馒头、包子或年糕。小厨房里热气腾腾,我手忙脚不乱,眼观电子钟,耳听锅盖泄气声。
多火并燃,要分别看准时间。有的锅煮开后需焖几分钟,有的先大火后小火,有的先小火再中火,开开关关、看看听听、旋旋转转,一会儿观察、一会儿动手,气、火、指针观察到位,条理分明、准确无误。哪样要熟而不烂,哪样要烂而不糊;有的食材火候不到味道就不对,有的火候过了味道就差劲。不但要心中有数,还要视觉、听觉、手感、脚步样样到位。在稍许等候的时间里,我还能看一看前一天报纸上的标题内容。
4个锅灶一般40分钟搞定,接下来便是判定由锅盛到碗里的时间差,轻声走到老伴房门旁听她睡醒与否的气息声,以便保证两人用餐的习惯,老伴要的是热的早餐,我要的只是温的。我们的早餐既参照养生书上的教条,又不丢失几十年来的老习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搭配齐全一样也不能少,也算是科学又营养了。
改革开放前,江南小城镇及周边农村中人们的早餐没有什么特色,更不要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吃饱是老百姓的最高需求。在一般平民家,一碗稠稀饭加一小块自制酱瓜是最常见的了。在农作物收获的不同季节里,或许再煮上嫩玉米棒等不同时新的食材。
再以前,县城或镇上大户人家的户主或纨绔小开每天早晨要下面馆,吃一碗有浇头的汤面,焖肉面、爆鱼面、鳝丝面、鸭腿面、羊肉面……小康家庭隔三差五买一档大饼油条或粢饭糕或块头糕或定胜糕。但这些食品店里的早餐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也许只能在亲戚来往中偶然享用一下。1962年8月30日的早餐是我刻骨铭心永在心头的记忆,一碗玉米糊糊,一个四两的大馒头,一小碟扬州咸菜,这是我上大学的第一餐,几年来从来没有能吃得这样饱,吃得这么香,大学的味道是这么的美!难怪我这个一直坐在教室里第一排的小个子一下子蹿成1.73米的中高个。
而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日俱进。现在上班族的早餐大多是在街巷的小餐馆、马路旁的小推车边解决的,其内容从海南岛的椰汁到黑龙江的东北饺子、从美国的麦当劳到德国的汉堡包样样齐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特色点心饮料应有尽有。
生活继续着,早餐不能少,而且还要好。老伴,你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