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2019-01-22 04:36杨首华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匠育人精神

杨首华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升其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重要举措,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孕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达到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252-02

工匠精神是指嚴谨、专业、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既是个人素质的萃取,又是优秀文化的凝练。工匠精神的内涵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价值,再加上传统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让二者的融合可以无缝对接,共同育人。

一、工匠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相互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不少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越来越注重求职者的职业素养。高职学生大部分将成为“蓝领”或者技术人员,如果只是拥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却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那么必将导致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出现技术瓶颈、频繁跳槽、作风不良等问题,最终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升职业素养的良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有着相似的内涵,二者相互融合、共同育人十分必要。

(一)有利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工匠精神的内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价值。我国的制造文明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复杂精致的青铜器、赏心悦目的陶器玉器、穿越千年锋芒依旧的冶金工艺等无不显示着在手工时代里的工匠精神。同时,流传《营造法式》《天工开物》《考工计》等制造业、手工业的指导书籍,记录了大量器物制造技术要求、尺寸大小、材料选择等,也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要求的工作态度。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的诚实守信和尊师重道、墨家强调的忠诚坚定和执着坚韧等优秀思想、品格都与工匠精神的内涵相吻合。工匠精神的精髓都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技艺表现出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工匠精神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柱。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根基,其蕴含着培育工匠精神急需的价值观。正是二者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才能为工匠精神的发展提供文化滋养。

(二)有利于实现文化育人,提升学生素质

高职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其有无社会责任感、职业态度是否端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企业的各项事业。当前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可是只重专业技能而忽略内在素质的培养,绝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就算一个人技术过硬,但道德沦丧、有流氓习气,肯定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技艺锻炼需要专业知识,心灵锻炼则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必将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职业操守的培育,为学生成为高技能、高素质型人才打下基础,实现文化育人。

(三)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

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代表了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工匠精神内涵体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能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面,为其传承与创新开辟新渠道。

二、教学中工匠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

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时融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二者融合。

(一)做好顶层设计,树立工匠意识

在新形势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和推广能够有效解决高职学生精神信仰的乱象,如倦怠、迷茫、沉迷游戏等。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时,要将注重技术技能和加强文化素养相结合,摒弃“重技术、轻文化”的思想,充分开发、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汲取职业素养相关因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静心学习、锻炼技艺,从而形成敢于担当、不断超越的精神品德。只有从思想上树立信仰,才能实现让工匠精神深入心灵。

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滋养工匠精神,让扁平、空洞、抽象的精神更加立体、丰富、具体。在做顶层设计时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企业共同培养职业道德、开展体现职业文化的相关活动,将课堂、技艺、环境、活动育人集合于一体,通过文化育人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工匠意识,学会塑造匠心、运用匠艺,让工匠精神不再停留在说说而已,而是真正进入脑海中。

(二)合理筛选内容,融入工匠精神

高职的学制是3年,而实际在学校时间只有2年,专业课程和实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文化知识,从而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涉及教学内容的筛选。文化课不是历史课,不是光讲历史故事、历史事件,而是要充分挖掘其内涵来进行教学。

1.选择与专业有关的内容。每个专业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特征,结合各专业课程的特点,以本专业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选取相关的优秀文化事例来进行教学。比如制造类的专业可以选取古代优秀手工业的例子、医学类的专业可以选择医学领域的优秀事迹等。同时,也要注意联系优秀文化中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在学习文化时还可以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

2.选择蕴含职业精髓文化的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思考、探索职业精神的记载。《诗经·国风·卫风》篇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展示了匠人在制作器物过程中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大学》也有:“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的诗句,朱熹对此的注解是:“切以刀锯,琢以椎凿,皆裁物使成形质也。磨以砂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蕴含匠人匠心的器物、工艺、技术等,让他们在学习文化时还可以思考工匠精神的内涵。

3.选择具有现代因素的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里有些内容与现代科技存在差异,如果生搬硬套的话,会让学生有距离感。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挖掘优秀文化中的现代因素,使其顺应时代特征,符合当前职业精神的需要。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既包含优秀文化知识又展示职业精神的专题片,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匠人和现代匠人所共同蕴含的工匠精神。

(三)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模式

文化类课程在高职里属于边缘课程,对文化课程老师的要求不高,有很多兼职、跨专业教学的老师。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文化类知识缺乏,人文素养较低。因此,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底蕴厚重的文化师资队伍是将工匠精神融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关键。

1.重视教师培训。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专项培训、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实施,对文化类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整体提升教师的人文知识、素质和情怀,让教师能用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传道解惑。

2.做好资源库建设,创新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搜集与工匠精神相关的读本、事例等,做好课程资源库建设。同时,在教学时积极创新:(1)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微课等新兴的教学设备,提升学生的“抬头率”。(2)精心设计,将工匠精神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安排。比如,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游戏法等方式,让学生现场实践、动手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感悟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

(四)借助企业力量,校企共同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提倡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企业需要现代学徒,高职院校在将工匠精神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时,也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让学生提早感知工匠精神。

现在不少高职都在和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等共同培养人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教学。比如,收集工匠精神的现实案例及其体现的精神、充分挖掘企业优秀文化中蕴含的职业因素等。让学生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在个人成长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及早适应该公司的文化和制度

(五)营造文化氛围,体现工匠精神

校园的人文环境在学生精神塑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课堂的教学是有意识地传授知识,而文化氛围的熏陶则是无意识地影响思维。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能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技能文化周”“技术文化节”等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教室、实训室、人文景观等地方,创设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时刻浸润在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中,逐渐让工匠精神“入心”。

三、结语

工匠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文化自信、一种文化信仰,是最具国家意义的文化成果。工匠精神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中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大国工匠的培养基地和摇篮,也必须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传承中国文化相结合,这么做能让学生除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可以增加其文化涵养、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满足我国当前及未来建设的需要,为社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人才。

參考文献:

[1]赵北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7):26-27.

[2]蓝如中.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9):203-205.

[3]张行健.高职院校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为依托的“工匠精神”培育途径[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84-86.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工匠育人精神
90后大工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拿出精神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