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欧洲文学史上,《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历来被看作是作家的“独立宣言”,该文也被诸多中国译者译成中文,其中流传甚广的有辜正坤白话体译本,辜正坤文言体译本,黄继忠译本,高健译本以及罗珞珈译本。笔者拜读过后,发现此五译本对原文中“I”的翻译不尽相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浅析“I”的翻译,发现对“I”的翻译不应只停留在“我”的层面,英文里的“I”代表的不只是中文里的“我”。
【关键词】《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文化;“I”的翻译;“我”
【作者简介】邢伟菊(199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引言
《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是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书信,明褒实贬,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伯爵的讽刺与不满。文中一共出现了37次与“I”有关联的词(“I”24次,“my”7次,“me”3次,“myself”3次),纵观以上诸位译者对其的翻译,却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译者在同一篇译文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翻译。具体情形详见表1:
从横向来看,并不是每个“I”都被翻译了出来,而且,这五个译本所省译的位置大体相同;其次,同一“I”的翻译不论是在选词上还是在褒贬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纵向来看,同一个译者在对“I”的翻译上所采取的方法都是有一个或者两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另外还存在其他的“同义词”;此外,同一译者在选词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褒贬程度,有些词为中性词(我,本人,余等),有些词则为自谦词(在下,仆,拙等)。
一、“I”与“我”的异同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9)中,“I”的词项有两个:1.“英语字母表的第9个字母”;2.“(指称自己,作动词的主语)我”。在维基百科中,对代词“I”的解释是:在现代英语中,I是主格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单数,用来指称自己并且大写(“the pronoun I is the first-person singular nominative case personal noun in Modern English. It is used to refer to ones self and is capitalized”)。关于“I”的大小写问题,维基百科给出的说明是“I”是英语里唯一一个总是大写的代词,这种惯例形成于15世纪后期,而“i”形成于17世纪(“I (and only this form of the pronoun)is the only pronoun that is always capitalized in English. This practice became established in the late 15th century, though lowercase i was sometimes found as late as the 17th century”)。
同“I”相比较,“我”拥有更长的历史:我,最早见于甲骨文,其甲骨文本义指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后由本义衍生出“手持大戉,呐喊示威”等意;但到了战国时代,“我”字本义所代表的凶器被后起的更优良的凶器淘汰,于是“我”字在汉唐以后便被普遍的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陈才俊(2014:198)在其《说文解字精粹》中给出的释义如下:“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从禾。禾,或说古垂字。一曰古杀字。凡我之属皆从我。古文我,五可切。”简言之,“我”的本义为兵器,基本义为第一人称代词。
由此可见,“I”与“我”在现代语言体系里,都是指代第一人称。但是与“I”不同的是,在汉语里,能指代第一人称的代词却不止“我”一个。根据表1,笔者可以看到,“余”“仆”“在下”“本人”“吾”“自”等词都有第一人称代词的含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又有什么异同呢?
二、细数汉语中广泛存在的第一人称代词
表1一一列举了《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原文与译文里的每一个“I”以及与之对应的“I”的翻译,表2则对这些翻译进行了统计(高频词以及使用次数)。通过表2,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每个译者的选词倾向,为笔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上文中已经对“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接下来,笔者将目光聚焦到其他词语上,一一进行阐释。
余,本身具有多重词性:动词(饱足;剩下,剩余),形容词(剩下的,多余的;残留的,遗留的;次要的;不尽,无穷;其余,此外),名词(闲暇;姓;农历四月的别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又)。
仆,本身具有三种词性:动词(向前跌倒;下坠,倾倒;拜灭;驾车),名词(供役使的人;驾车的人),代词(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拙,本身具有两种词性:形容词(笨拙,不灵活;我的,自谦之词;粗劣;粗俗;短浅;倒霉;质朴无华)和动词(不善于;穷尽,用尽;屈抑,粗暴对待)。
在下,谦词,称自己。古人常用“区区在下”表自谦词,同样“区区”亦能代表“在下”。古时坐席,尊长者在上,所以自称在下。“在下”多用于戏曲中,希见于正史,应该属于不太书面的称呼,另有传说“在下”通常是江湖人士的自称。
本人,具有三重意思:1.自称,说话人指自己(我本人非常赞成这个主张);2.指说话人自己或所提到的人自身(这件事他本人并不知道);3.这人或那人(父亲不知,本人于您孩儿有恩处)。
除表2列举的这些词以外,在汉语中还有好多词也被用来指称自己。例如,吾(书面语,我,我们。),朕(人称代词,我,我的,用于秦统一以前),予(书面语,人称代词,我),自(自己,构成人称代词),人家(指说话人自己)……
据统计,在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我”一共有38种称谓,它们分别是:现代汉语(我,咱,本人,人家);职业(本席);方言(俺,俄,我伲,阿拉,侬,阮,涯);网络用语(偶,禾),古漢语(余,予,吾,洒家,昂);君王贵族(朕,孤,寡人,哀家,本宫,本座),官员(本官,本将,下官,末将);自谦(在下,仆,小人,小弟,愚兄,小生,晚生,老朽,老身,老奴,微臣,卑职,奴婢,贫僧,贫道,草民,小的)……
三、结论
纵观翻译学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语法——语言学——文化这样一种过程,当今的翻译,更加注重文化层面,加入文化因素,从而更加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一种文化交流、文化互通的效果。
《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一文原本就是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塞缪尔·约翰逊对切斯菲尔德伯爵的不满与嘲讽。此书信发表于1755年,当时中国正值乾隆年间,盛行文言体,因此以上译者在对“I”进行翻译时,大多采用书面语的文言体。而从褒贬程度上来看,黄继忠先生所采用的“仆”这一自谦词大大加强了全文的讽刺意味,把约翰逊对切斯菲尔德伯爵的不满与嘲讽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I”以及“我”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I”不应只是简单地翻译成“我”,要从文化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对文本追根溯源,从而筛选出最恰当的翻译。
参考文献:
[1]陈才俊.说文解字精粹[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6(第5版).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9(第7版).
[4]维基百科.
[5]现代汉语学习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