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与自主发展路径探究

2019-01-22 04:38徐超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13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新形势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教育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正面临许多新形势。本文首先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作了详细分析。随后,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自主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徐超,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武汉商学院校級教学研究项目“‘MOOC+CBI模式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8N018)阶段成果。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外语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素质,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于一个国家外语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然而,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这集中表现在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国家政策规划以及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变化。新形势下,身为大学英语教育实施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师,其职业发展也将面临诸多挑战,而大学英语教师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将直接决定其职业发展前景,并影响到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及其自主发展路径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1.学科地位不高,感觉被边缘化。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可算是开设范围最广的课程之一。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课程作了如下定位:“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并不能掩盖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学科归属感这样一个尴尬事实。

因为涉及人群如此之多的大学英语教育竟然没有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作为支撑。尽管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最为紧密,但在绝大多数高校,该二级学科的内涵远大于“外语教学”,因为后者仅属于前者的一个研究领域或方向。另外,纵观全国各大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绝大多数为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英语专业在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科专业体系中处于弱势甚至是边缘地位,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英语专业博士点高校数量以及英语专业国家重点学科高校数量看出。当然,这与当前人文学科普遍得不到重视有一定关系,但同时,也与大学英语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有着很大关系,毕竟它只是起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2.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造成了冲击与不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大学英语课堂造成了强烈冲击,使得许多教师深感不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无法适应新形势,而该模式下教师作为“知识提供者”的角色也将受到挑战。课堂教学若成效低下,学生将很可能把注意力转向丰富的在线课程。另外,学生接触外国文化元素的概率大大增加,他们对于外国文化某些方面的了解甚至超过老师。

其次,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为代表的许多新型教学理念或模式相继涌现,给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例如,翻转课堂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流程,弥补了传统课堂的诸多不足,也引发了教师角色、课程模式、评价方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最后,以“智慧教室”为代表的新型教学硬件设施、以“蓝墨云班课”“雨课堂”为代表的新兴课堂教学软件平台以及以“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FIF云学习平台”为代表的各种自主学习平台使得许多信息化素养不高的老师应接不暇,难以适应。他们对于办公软件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或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常常充满疑问,而且大多还不具备主动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功能去解决具体技术难题的意识与能力。

3.社会期待提升以及高校转型,带来了危机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将需要越来越多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因而我国外语教育将被赋予更高期待。例如,2010年安徽大学做了一项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或单位员工英语能力需求”的社会调查,其结果显示:企事业单位最看重的是英语听说能力以及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英语知识。这就要求大学英语课堂除了继续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开设大量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然而,反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状况,绝大多数都缺少英语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专业知识。

另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仅意味着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而且还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额外的挑战,因为他们大多数毕业后直接进了高校,缺乏其他行业从业经验,实践能力不够突出。

4.学生主体发生变化,教学效果难获认可。由于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呈现低龄化趋势,大学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他们对于大学英语课堂也有了更高期待。然而,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仍然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而且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缺乏个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等问题,导致课堂吸引力不高。另外,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效果不易衡量,许多高校简单地用四级过级率来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由此导致许多学生英语学习的功利性,即认为“通过了四、六级,英语水平就达到要求了,就不用再学英语了”,还有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对于四、六级考试没有针对性,辅导效果不佳,因此可以不听”。甚至,有些高校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四级通过率没有明显效果而缩减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另外,根据蔡基刚教授2010年对1246名大二、大三学生所作的一项调查可以看出,认为自己英语水平较入学时“基本没有提高”或“有些下降”的共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0.5%。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效果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这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5.师资结构失衡,形成发展阻力。师资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性别、学历、年龄以及职称四个方面。性别结构失衡体现在“女教师多,男教师少”。众所周知,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多数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她们对于业务的投入就会受到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她们对于读博秉持更为谨慎的态度。外加我国外语学科博士点不多的事实,这就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中“硕士多,博士少”的学历结构失衡局面。而学历结构失衡与“青年教师多,资深教师少”的年龄结构失衡现状一起导致了“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的职称结构失衡局面。因为学历成为许多高校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的门槛之一,另外,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偏弱,而科研业绩是高校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师资结构的失衡阻碍了教学科研团队的建立以及人才梯队的形成,同时还影响到教师个人的发展以及大学英语作为学科的整体发展。

6.科研能力与意识不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在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科研被赋予了很高的权重。一个人的职称能否得以晋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科研业绩,即专著、课题、论文的数量与级别。然而,我国高校外语教师的科研工作总体呈现出“人均科研成果少”“优秀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性研究缺乏”“实证性研究比例偏低”等特点。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普遍遭遇科研上的瓶颈。当然,客观上讲,这与外语学科相对劣势的学科地位、相对滞后的学科建设以及相对落后的学术平台建设等因素有关。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科研能力与科研意识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许多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的教育与训练,尤其是定量研究方面;(2)科研大多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也缺乏资深专家的指导,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也难以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3)大部分教师迫于职称压力才从事科研活动,没有长期从事科研的动力与兴趣,对科研有畏难情绪,而且不能充分认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将两者分离开来。

二、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路径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主要源于学科地位、信息技术、社会期待、高校转型、教学效果、师资结构、科研压力等方面。面临上述职业发展困境,除了呼吁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出台有利政策措施外,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能够从哪些方面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不斷提升个人英语水平,努力做到言传身教。作为英语教师,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即是立身之本,提升个人英语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师拓展自身职业发展路径中最基本的一条。教师的各项英语技能水平、教师的课堂用语、教师自身对于英语学习的投入程度、教师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与实践,这些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另外,教师自身作为一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其英语水平多居于专八及以上,其学习经历与经验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有着较强的指导与启迪意义。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各项英语技能,保证课堂的源语言输入量以及用语规范性,有意识地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如学生竞赛指导、口笔译项目、学术交流、外事接待以及其他跨文化交际活动等。同时,还要以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去仔细体悟英语学习的过程与经验,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若能做到以上这些,那么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将增添几分亲切感、实用性和启发性。

2.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与教育信息化素养。这一点对于中青年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其教学生涯还很长,如不及时做出调整,将很难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学生主体与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在新形势下僵化地沿用老旧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去开展教学,而要了解当前主流的外语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知晓时下流行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并积极尝试将这些新的理念、模式、方法与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努力做到与时俱进、继往开来,集各方之所长,服务于自身教学实践。

具体说来,教师要转变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教学理念。例如,教师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方面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还可以做以下尝试:(1)利用国外慕课平台(如Coursera、Udacity、edX等)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听力材料来源;(2)利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将知识性较强、授课重复率较高、互动要求较低的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然后在课上进行针对性练习与讨论活动,以促进学生对于某一知识或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而这即是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探索;(3)利用语料库技术来建立某一特定用途的小型语料库(如四六级真题语料库),生成词频表、某一特定词汇的搭配词表及索引行,以辅助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与句式结构教学;(4)利用智慧教学软件平台(如“雨课堂”)对课堂进行高效的过程管理(如考勤、随机点名提问、课件已放映页面的共享等)与结果反馈(如课堂小测成绩的班级排名、学生各小题答题的具体情况等)。

为了主动地去转变自己的一些教学理念,并习得各种时兴的教学方法、技术和手段,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教学类培训(无论线上、线下)或研修班,与同行切磋、交流,向专家请教,同时,广泛阅读与外语教学和语言学相关的文献,包括传统的、经典的理论著作,以帮助自己认清语言教学实质,厘清各种教学方式(或模式)之间的异同与各自利弊,进而加以选择性运用;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实用的线上教学资源与教学工具。

3.积极参与教学研讨与教学观摩,坚持进行教学反思。如果上一条建议相对宏观的话,那么,本条建议就属于比较微观的层面,即对某一特定课程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或教学反思。这对于每一个旨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教学研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积极参与教研室例会;组织或参与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等活动;自行组建教研兴趣小组;加入外语教研组织(如“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等)。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就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或个性问题与同事、同行展开研讨,集众人智慧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也可以建立个人教学资源库或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并实现共享;还可以在教学竞赛参赛、学生竞赛辅导、四六级辅导、教研项目申报、课程团队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教学观摩可以分为线下、线上两类。线下,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或现场观看英语教学大赛等方式,观摩本校或本地区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线上,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全国各类英语教学大赛(如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等)官方发布的获奖者比赛视频,观摩全国优秀教师的课堂,也可以通过检索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网站中的录课视频,观摩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观摩时要重点关注被观摩者的教学风格、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提问方式、教学机智等,然后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之比对,汲取其好的做法,加以运用。

教学反思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日志(或学生的学习日志)、课堂观察、教学录像(或录音)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学生评教结果分析等形式实现。反思的主要方面包括: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匹配度、课堂内容的取舍与重难点的处理、课程教学进度与课堂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学的实效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学生个体差异及其应对策略等。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结合实际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如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要善于和同事、领导或同行专家交流探讨,以寻求应对之策。

4.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为课程多元化做好准备。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作了如下说明:“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應的三大类课程。”其中,通用英语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各项语言技能,是每所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通用英语后续课程,旨在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以及工作的能力,具体包括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类,研究型大学可侧重学术英语,应用型大学可侧重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也是通用英语后续课程,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并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每所高校均可开设。

因此,这就是大学英语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教师要顺应这一趋势,主动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为本校大学英语课程多元化发展做好知识技能储备,并适时开展教学实践与探索。尽管相对于前面几条而言,本条建议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毕竟,像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涉及另一学科领域,但是,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拓宽自身职业发展路径非常有益且极为重要,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因为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国大学对于国外课程引进的力度也不断增大,学生需要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进行过渡,才能更好地理解全英文的国际化课程。

5.努力提升科研能力,积极寻求深造机会。尽管对于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而言,科研是职业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教师而言,这又是其不得不重视的一点。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夯实理论功底。了解本学科领域内经典理论,研读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方面外文专著;其次,要钻研外语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掌握本学科领域常见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研究工具(如统计分析软件SPSS、语料库检索分析工具AntConc、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等)、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发表技巧、课题申报技巧等;最后,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教师可以从培养研究兴趣和选定研究方向开始,勤读相关领域学术期刊,追踪学科前沿及热点问题,主动参与(或组建)学术团队或研究小组,积极开展论文撰写与发表、课题申报、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另外,教师也可以从教学中发现研究问题,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争取做到科研服务于教学。当然,如果有参加科研专题培训或者国内外访学、进修或深造的机会,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争取,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如果他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学历,顺利取得博士学位,那么,其科研能力将会得到系统的提升,职业发展空间也将会更大。

三、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新形势下,尽管大学英语教师面临各式各样的职业发展困境,但是,只要从语言功底、教学能力、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维度做出相应的努力,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空间将会无限宽广。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75.

[2]胡学文,吴凌云,庄红.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外语,2011,8(5):12-17.

[3]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5-8.

[4]汪晓莉,韩江洪.基于实证视角看中国高校外语教师科研现状与发展瓶颈[J].外语界,2011(3):45-46.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新形势
浅析空间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术沙龙: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