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疗效评价

2019-01-22 04:38胡淑芝高学萍史玉君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眼压心理干预

胡淑芝 高学萍 史玉君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04月-2018年12月)接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n=88)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4,实施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n=44,实施常规护理),对88例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眼压评估。结果:心理状态:实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实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眼压:实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价值显著,既可降低眼压,又可改善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干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眼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情绪激动、气候变化、长期近距离阅读、季节更替等引起的前房角突然关闭、眼压急剧升高的眼病,以眼痛、视力下降、同侧偏头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需及早实施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该疾病病情发展较为迅速,且致盲风险较大,患者心理压力大,易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临床需在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避免其影响整体治疗效果[1]。本次选择8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评价其心理状态、眼压,现汇总课题研究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04月-2018年12月)接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n=88)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数字表),即每组44例样本。

实验组:男(n=26)、女:(n=18);年龄:23-70(平均:46.2±22.0)岁;左眼患者20例,右眼患者16例,双眼患者8例;

对照组:男(n=27)、女:(n=17);年龄:20-74(平均:46.5±26.0)岁;左眼患者21例,右眼患者14例,双眼患者9例。对比2组(n=88)基础资料,P>0.05,可比。该研究课题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患者/家属均知情,且自愿签署入组同意书。

排除:

(1)其他可致盲性眼病患者;

(2)精神疾病患者;

(3)智力障碍患者;

(4)沟通障碍患者;

(5)依从性较差患者;

(6)高血压患者;

(7)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8)自愿退出本次研究患者。

纳入:

(1)配合能力较好患者;

(2)接受手术治疗患者;

(3)无认知障碍患者。

1.2 方法

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一、常规护理:眼压及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用药反应、合理体位、饮食指导、患者安全管理等。二心理护理:

(1)分析:护理人员待患者入院后,便需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并对患者心理状态、性格特征进行评估、分类,结合其家庭情况、受教育背景的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以定位大致护理方向。再通过深入交流,引导患者自诉内心想法,以明确具体心理护理方法[2]。

(2)实施:①环境干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患者营造一个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环境温馨的住院环境,在实施各操作时,需尽可能减少噪音,避免影响其休息质量。②护患关系建立:待患者入住病房,护理人员需为其详细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病房环境。此外,护理人员在与其沟通中,需保持亲切、温和态度,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还需定时巡视其是否存在不适,提高其对医务人员依赖感[3]。③情绪干预: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情绪与病情康复之间的关联,指导其学会自我情绪疏导方法。此外,还需告知该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手术及护理目的,提高其对临床各操作的认知程度,在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提高其配合程度[4]。

(3)情绪监测:若护理人员在实施中发现患者情绪好转,则可继续进行心理护理,若实施后无明显变化,则需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心理疏导目的。

对照组:常规护理:眼压及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用药反应、合理体位、饮食指导、患者安全管理等。一旦护理中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师。此外,手术实施前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提高其临床配合程度。

1.3 分析指标

1.3.1 心理状态评估

参考汉密顿量表评价抑郁、焦虑状态,分值:50分,得分、心理状态呈反比。

1.3.2 疼痛程度评估

参考疼痛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分值:10分,得分、疼痛程度成反比。

1.3.3 眼压评估

对患者入院时、治疗后、出院时眼压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计量资料(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眼压)用t进行检验、平方差[()]进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88例患者心理状态评估,详见表1。结果: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 疼痛程度

88例患者疼痛程度评估,详见表2。结果: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組低于对照组,P<0.05。

2.3 眼压

88例患者眼压评估,详见表3。结果:入院时无差异,P>0.05;治疗后、出院时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较快,加之眼睛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一旦其受到损伤,会明显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负担,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不良情绪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重要诱因,故需在实施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干预,避免不良情绪加重病情,影响整体治疗效果[5]。

常规护理从病情监测、健康教育2个环节进行护理,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干预,无法避免该疾病诱发,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6]。心理干预从分析、实施、监测三个环节进行,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与其沟通、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在结合其自诉准确掌握其心理变化过程,从而制定有效护理措施。实施从环境、护患关系、情绪疏导等三个环节进行,在对不良情绪疏导同时,采用鼓励、健康教育等方式缓解其焦虑状态[7]。此外,护理人员需注重医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最后,根据心理护理实施效果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確保该措施可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压力,达到降低疼痛程度及眼压的目的,避免影响整体手术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出院时眼压较对照组低,故心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价值得以证实。

综合上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的价值显著,对降低治疗后、出院时眼压及疼痛程度,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江焱.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122.

[2]李婷婷,赵晓旭,邹丹,等.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及疼痛情况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03):179-181.

[3]梁博.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0):3814-3815.

[4]孔一帆.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1):3302-3304.

[5]陈凤明.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1717-1718.

[6]王艳丽,陈玮.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215-216.

[7]郑桂文,张晓曼.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8):186-187.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眼压心理干预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眼压正常为何还得青光眼?
24小时眼压监测:多此一举还是必要之举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