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分析。方法:本课题研究小儿肺炎护理效果,所以选择200例肺炎患儿为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采取优质护理方法的对照组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炎患儿治疗期间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可以改善传统护理方法的不足,提高患儿治疗期间的依从性,也能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肺炎;治疗依从性;护理方法
肺炎作为常见性呼吸道类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小儿抵抗力较弱,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容易出现肺炎征兆,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等,尤其是随着病情发展诱发其他疾病,影响到患儿生命安全。临床上小儿肺炎治疗多为抗生素联合祛痰、吸氧等,但患儿治疗依从性普遍不高,使得治疗与护理难度增加。患儿治疗期间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质量,现将研究结果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分析小儿肺炎优质护理的效果,所以研究对象选取儿科收治的200例肺炎患儿。分组依据为患儿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各有100例,患儿治疗均为同一医师。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儿家长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出其他严重疾病,2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肺炎患儿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并向家长解释治疗过程,获得家长配合;做好治疗期间病房环境整理,做好室内空气流通并保证温湿度,做好消毒清理;全面观察患儿治疗期间病情变化,根据医嘱用药。第一步,全面评估。对影响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评估,并总结归纳影响因素的原因;第二步,制定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及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第三步,实施落实。根据制定好的计划全面落实,保证实施过程中不出现偏差;第四步,总结反馈。对比执行结果与要达到的目标,观察是否存在偏差,没有偏差的话总结成功经验并将其运用在下一个护理循环中。如果出现偏差分析成因并制定措施,在下一护理质量循环中运用。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方式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2.2 观察组肺炎患儿治疗期间采取优质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措施。患儿年龄小且患病后身体不适,治疗期间不配合、哭闹不止。护理人员针对此保持和蔼态度,以安慰、拥抱等方式消除恐惧、害怕等心理。可通过在病房内放置玩具、播放动画视频、音乐等方式缓解患儿不良情绪,促进治疗配合度的提升。
(2)退热降温护理。小儿肺炎最显著的症状就是发热,治疗期间最主要的就是退热。期间护理人员对患儿体温变化密切关注,一般2h左右测体温一次,如果患儿体温不超过38摄氏度,选择物理降温方式即可,如冰袋、酒精等。降温时控制降温幅度,避免体温短时间内变化过大诱发其他病情。准备好治疗所需的药物、器械及设备。仔细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记录体温变化,当患儿出现惊厥时,要帮助患儿选择侧卧位,并将衣扣接口,及时清理干净口腔、鼻腔内分泌物,保证呼吸通畅。利用压舌板避免患儿出现咬舌。并及时将患儿表现反馈给医生
(3)呼吸道护理方法。肺炎患儿通常嗓子有痰,当患儿嗓子痰浓度较高时,基于雾化吸入联合吸痰处理治疗。当患儿出现气促、发绀等症状时,立刻给予吸氧治疗。指导患儿选择卧床休息,确保呼吸道通常。
(4)出院指导:给予患儿家长健康宣教,告知其肺炎主要特征以及预防方式,加强患儿的自觉性,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建立微信或QQ群,若患儿有问题或发生异常可以直接询问,以提高患儿家长对小儿肺炎的认识,改善不良习惯和饮食。
1.3 评价指标
体征指标对比、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调查,通过每月测评表(100分)进行,合格≥95分,满意不扣分、一般扣1分、不满意扣5分。护理满意率=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合格例数÷测评患儿护理满意度总数×100%。
护理综合质量评估:护理部评价、护士长检查评价、自我评价及护士间评估。
(1)护理部季度大检查、每月小检查、随机也查房,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措施;
(2)每周一次,护士长与质控小组检查;
(3)护士个体自我检查及互相检查,及时发现不足并学习长处,实现整体进步发展;
(4)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对优质护理督查,实现每季度全面覆盖,根据计划科护士长测量2分、质控小组测评8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肺炎患儿各项体征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4.23±0.58)d、体温恢复(1.61±1.17)d、肺啰音消失(5.36±1.62)d、住院时间(5.13±1.18)d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6.54±1.01)d、(2.67±0.56)d、(7.19±0.59)d、(8.49±1.31)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肺炎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肺炎患儿,差异显著(P<0.05),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2.2 肺炎患儿治疗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2组肺炎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肺炎患儿不满意2例(2.0%)、满意45例(45.0%)、非常满意53例(53.0%),护理满意率98例(98.0%);对照组肺炎患儿不满意6例(6.0%)、满意60例(60.0%)、非常满意34例(34.0%),护理满意率94例(95.0%)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数据如表2所示。
2.3 2组患儿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对比
优质护理实施前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对比(P>0.05),优质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者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3 讨论
儿科治疗期間小儿肺炎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气喘、肺啰音等,治疗不及时容易诱发肺气肿、呼吸困难等,威胁到患儿生命安全。同时,肺炎患儿抵抗力变弱、免疫功能降低,治疗后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小儿肺炎治疗期间,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体温恢复、肺啰音消失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肺炎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肺炎患儿,差异显著(P<0.05)。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可以辅助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对2组肺炎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肺炎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方法实施后,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可以辅助治疗缩短康复所需时间。
总之,儿科肺炎患儿治疗期间辅以优质护理方法,可以改善与弥补常规护理方法的不足,缩短肺炎患儿治愈时间,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元玲.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0):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