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修波
[摘 要] 在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扩大一体化教学试点编写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学材开展教学试点的基础上,与人社部工作页式教材、传统的学科教材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总结使用一体化校本教材、学材给整个教学带来的变化,采用教材与学材相配套的形式更有利于实施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 键 词] 教材;学材;一体化教学;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068-02
人社部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使用的是部颁工作页式教材,每门课程的教材由若干个任务构成,每个任务分解为多个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学习过程、评价与分析等环节。此工作页式教材中没有必要的理论,而多是引导性问题,学生学习时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来获取必要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在使用工作页式教材教学时通常要补充讲解必要的理论,这样学生才能完成相关的实践操作。通过部颁教材教学试点总结,我院在扩大一体化教学试点时组织编写了一体化校本教材、学材,在试点班级教学试点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与学材相配套,更适合于开展一体化教学
(一)教材中的工作活动与学材中的学习活动有机统一,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融通合一
一体化校本教材由若干个任务组成,每个任务主要包括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内容等环节。每个任务实施分为若干个活动,每个活动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描述、相关知识、活动准备、实施过程等环节。一体化校本学材由多个学习任务组成,每个学习任务是由代表性工作任务转化而来,每个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实施、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与分析等环节。每个学习任务实施又分为若干个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实施过程、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拓展、巩固练习等环节。
(二)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两条线,便于学生学做合一
教材按照工作过程编写,学材按照学习过程编写,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分两条线,各自成体系,又相互对应、密切配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站在教学的角度写,呈现结构清晰完整的工作过程,介绍全面系统的工作过程知识,具体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基于学习过程的学材站在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的角度写,紧紧围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设计围绕学习任务的一系列引导问题,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怎么去学、为什么这么学、如何才能学得更好,最后要让学生能够回答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材与学材各有侧重,便于开展一体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材中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展一体化教学,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工作为主要形式。需要必要的理论时,学生可查阅教材,也可由教师讲授,进行答疑、指导。实行教材与学材配套使用,教材重在指导学生怎么做,有实践操作所必需的理论、工艺等知识,教材既是教師用书,也是学生的学习参考书;学材重在提示学生如何做,有具体的工作流程,学材主要是学生用书,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与实践工作过程。教材与学材配套使用,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这样更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的学情,更具独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与单独使用工作页式教材相比,更适合开展一体化教学。
二、采用教材、学材开展一体化教学,表现出“五个转变”
(一)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能力的转化”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通过讲授、板书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要完成某一由生产实际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可操作实践的学习任务,学习最终要有物化成果,最后要完成某一具体的产品等作品,学生在学习完成作品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此时教师不仅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要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师从“讲授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
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而是教与学的组织者。教师既要讲授知识、传授方法,又要组织学生学习、实践,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行为过程进行监控,引导学生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生学与做的过程、物化成果进行评价。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三)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分开的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模仿者,教材为教师、学生共用。学生看似参与了整个教学活动,但这只是一种被动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而利用一体化教材、学材开展一体化教学,教材、学材是指导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要完成什么任务、怎么去做,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要主动思考、探索,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一体化教室、生产实习”转变
理论、实习分离的教学组织形式通常采取班级授课制,学生集中在专业理论教室,教师讲授理论,在实习教室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理论与实习是分开的、脱节的。而一体化教学,其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在一体化教室(或生产车间等场所)完成,其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开展教与学。但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教学场所往往不是固定的,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当学校不具备条件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将教学场所设在企业生产车间。
(五)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
信息时代下的教学不应该还是黑板、粉笔、讲台,而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依托网络、多媒体的开放式的、多种形式共存的教学。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教师将教学用视频、图片、作业、微课等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使用,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三、采用教材、学材开展一体化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实践技能、持有的态度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够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它是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通常包括专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做中学、学中做”的学做合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用人单位往往最关注的就是学生是否具备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采用教材、学材相配套开展一体化教学,学生的学习任务来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训练实践操作技能,还熟悉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很快,到企业就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工作岗位。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
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学生要自己查阅资料、编制实施方案,分组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要进行工作汇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学生在学习、制作产品(作品等),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其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手眼并用协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一般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制订工作计划,选择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法等,可以锻炼学生的方法能力。在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与人交往、沟通协调的能力。所有这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与工作页式教材相比,采用教材与学材相配套的形式,更适合于开展一体化教学,其教与学的内容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和自主学习过程要求设计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使用一体化教材、学材开展一体化教学,更能体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融通合一、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合一”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更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勍.以学生为中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陈李翔.能力·课程·资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陈洁.关于一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J].职业,2010(17).
[4]李紹华.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建设创新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2(7).
[5]刘晓书,孙小蛟.中等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5).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