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笑 梁志金 梁梦颖 丁利萍 崔劲花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起病、导致患者暂时或永久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每年全球有超过1 500万人罹患脑卒中,是成年人残疾的最常见原因[1-2]。脑卒中因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全球的主要健康问题[3]。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远远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居世界之首[4]。然而,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优化,脑卒中的死亡率在近二十年内呈现下降趋势,但脑卒中的致残率依然高居不下[5],因此,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较为重要。延续护理指医疗机构通过对一系列护理行动进行系统的设计,以确保患者在不同或同一健康照护场所转换时可以得到同一水平的协调性、连续性的照护,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伸[6]。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合理的康复锻炼可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可以指导脑卒中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目前,我国的延续护理模式主要有电话随访、家庭健康教育等,而微信平台因其经济、实用、方便快捷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有相关研究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应用于出院后的脑卒中患者,并比较该方式与传统延续护理的效果,然而现有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收集了相关文献,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以求证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1.1.1 检索数据库
本研究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自建库以来至2017年11月27日公开发表的所有相关的中文文献。不包括未公开发表的灰色文献。
1.1.2 检索词
以中文检索主题词“脑卒中”或“卒中”或“中风”和“微信平台”或“微信APP”或“微信公众号”或“微信软件”检索相关文献。
1.1.3 检索步骤
在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由研究员阅读文章的题目和摘要,如初步符合纳入标准,再进一步阅读全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取舍,并使用“滚雪球”的方式追查该文章的参考文献。
1.2.1 纳入标准
①研究设计:纳入文献都为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18~85岁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经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患者或家属有智能手机及注册有微信号;经住院治疗后,已过渡到家庭康复治疗阶段。③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出院指导,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借助微信管理平台进行监督和指导。④结局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 ADL);康复锻炼;定期复查;规律用药;合理饮食;护理满意度;控制烟酒。
1.2.2 排除标准
①无明确分组人数;②本研究中有无法转化和应用的数据;③文献资料分析有误;④重复报道的文献。
参考Jadad评分标准[7]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评分。根据恰当(2分)、不清楚(1分)、不恰当(0分)为标准对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进行评分;撤出与退出根据是否描述数目和理由分为1分和0分,总分7分。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交叉核对。如有分歧,由第3名研究人员仲裁解决。根据文献的内容制订资料提取表,包括纳入文献、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时间、干预措施及结局指标。
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型变量资料或连续性变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值(weight mean difference,WMD)或标准化均数差值(standardize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果分析统计量,效应分析计算95%可信区间(95%CI)。检验判断各研究间是否存在临床异质性,若P>0.1,I2<50%即认为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若P<0.1,I2>50%即认为各研究存在异质性,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初步检索文献获得368篇,阅读文章和摘要后初筛获得文献26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9篇,最终纳入文献7篇[9-15],共1 014例研究对象。见表1。
根据Jadad评分标准[8]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见表2。
2.3.1 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3项研究[9-10,13]评价了使用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干预3个月的影响,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P<0.001,I2=89%);3项研究[13-15]评价了6个月的影响,各研究间具有异质性(P=0.007,I2=80%),都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其中3个月,MD=6.97,95%CI(2.20,11.75),P<0.001;6个月,MD=11.09,95%CI(6.73,15.46),P<0.001,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表1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注:①ADL②康复锻炼③定期复查④规律用药⑤合理饮食⑥护理满意度⑦控制烟酒
表2 文献质量评价
2.3.2 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
2项研究[11,15]评价了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16,I2=49%),结果显示:RR=2.03,95%CI(1.54,2.68),P<0.001,表明微信平台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
2.3.3 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定期复查的影响
4项研究[9,11,14-15]评价了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定期复查的影响,其中2项研究[9,14]采用连续性变量,P=0.15,I2=5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D=0.98,95%CI(0.77,1.20),P<0.001;2项研究[11,15]采用二分类变量,P=0.91,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RR=2.10,95%CI(1.63,2.71),P<0.001。结果表明微信平台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定期复查的依从性。
2.3.4 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规律用药的影响
5项研究[9,11-12, 14-15]评价了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规律用药的影响,其中2项研究[9,14]采用连续性变量,P<0.001,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D=1.13,95%CI(0.98,1.28);3项研究[11,12,15]采用二分类变量,P=0.04,I2=6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R=1.32,95%CI(1.04,1.69),P=0.03。表明微信平台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规律用药的依从性。
2.3.5 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合理饮食的影响
2项研究[9,14]评价了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合理饮食的影响,且都采用连续性变量,P<0.001,I2=9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D=0.73,95%CI(-0.14,1.60),P=0.10。结果表明微信平台不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合理饮食的依从性。
2.3.6 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控制烟酒的影响
2项研究[11,15]评价了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各研究间无异质性(P=0.88,I2=0%),结果显示RR=1.60,95%CI(1.26,2.04),P<0.001,表明微信平台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控制烟酒的依从性。
2.3.7 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4项研究[9,12,13,15]评价了微信平台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01,I2=98%),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MD=2.76,95%CI(1.00,4.52),P=0.002,表明微信平台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次Meta分析纳入的7项研究[9-15]中质量等级都为低质量,主要与研究方案设计不严谨有关:5项研究[9,10,13-15]在随机分组时未说明随机分组方法,4项研究[9,10,13,14]未使用随机化隐藏。
微信平台是构建医院和患者交流平台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定期发送康复视频和疾病知识,还可以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解惑[8]。本研究主要从脑卒中患者的ADL、康复锻炼、定期复查等7个方面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锻炼、复查、用药和控制烟酒的依从性。微信平台的实施是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但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提高脑卒中患者合理饮食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这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做进一步的追踪与分析。
本Meta分析只检索了中文文献,纳入文献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纳入的7篇文献质量较低,且有些文献的结局评价指标仅有2项可以进行Meta分析,导致Meta分析的规模受到限制,因此对此次分析结果应谨慎对待,并期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此外,虽然微信已被广泛应用,但对老年人而言仍有一定的困难,故通过微信实施健康教育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突破了传统的延续护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为医护人员减轻了一定的工作量,可以有效的对出院患者进行指导、督促等,是一种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延续护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