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秦二世胡亥

2019-01-21 02:02王辉
文史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秦二世

王辉

关键词:秦二世;两诏铜版;秦的速亡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秦汉时期”的展厅中陈列着这样一件特殊的展品——两诏铜版。铜版原来是嵌在度量衡器上的,上面刻有秦始皇和秦二世父子的两份诏书,故名两诏铜版。两份诏书大意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老百姓得到了安定,因此就确立了皇帝的称号,下诏书给丞相隗状和王绾,把全国不统一而混乱不清的法律、度量和各种制度都明确统一起来。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诏书强调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功绩,并表示要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继续推行下去。值得注意的是,这件铜版背面也刻有诏文,存有完整的“帝”“兼”“诸”三字和残损的“廿”“尽”“首”等阴文大字。据研究,该铜版原是铸造大字诏版的铜范。大字铜范铸造的诏书并不是嵌在度量衡器上的,而是悬之国门或布之郡县,作为皇帝颁发的布告全国的诏书。大字诏版铸造完毕,铜范不再保存,便截成若干小块,另作他途。[1]根据现存文字可以推断出原来的大铜版应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阴文反书)的全文。而诸如此类的旨在强调统一度量衡制度的“父子诏”也被刻在其他度量衡器上,如1967年甘肃省秦安县垅城乡汉墓出土的“秦安两诏16棱铜权”、1982年陕西省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出土的“北私府铜椭量”等。

为什么秦始皇父子对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推广如此不遗余力呢?战国时代因各诸侯长期割据,度量衡制各不相同,这对统一的秦王朝显然是不利的。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加强各地的联系,秦统一中国后,即“一法度衡石丈尺”,统一度、量、衡。统一的方法是在原战国时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嵌、刻诏书铭文,或另由朝廷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通行全国。秦的度量衡制度十分严格,朝廷设有专门机构来校正官府及工所用衡量之器,每年平正一次。度量衡器如有误差,则需追究相关责任人,具体的处罚措施在《睡虎地秦简·效律》中规定得十分详细。而在两代秦朝皇帝的努力下,秦代统一度量衡制度执行得非常到位:秦代标准器除在陕西等秦故地出土外,在山东、江苏、辽宁、内蒙古、河南等其他六国故地均有发现,这说明统一度量衡制度确实推行于全国各地了。

史书中记载的秦二世是一个“恶行累累”、几乎一无是处的人,而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这件铜版或许能为他予以些许“正名”。从这件诏版来看,尽管有这么多的“黑历史”,秦二世在继续推广统一度量衡制度方面,却是有所贡献的。而近年来涌现的一些新材料为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仅有3年皇帝命的秦二世提供了新的视角。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18子,也是最小的儿子。据记载,胡亥童年时,有一次始皇帝设宴款待群臣。胡亥与其他兄长一起赴宴,宴席完毕,诸公子纷纷退席,胡亥最后一个出来。他看到满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于是玩性大发,把每只鞋上都踩上一脚。胡亥的直率顽皮,同其兄长扶苏、公子高和公子将闾等中规中矩性格的人不同。可能由于这种天真直率的性格,再加上是幼子的缘故,所以胡亥深得始皇帝的喜爱。胡亥成年后的公众形象也不错,曾收获“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辨于心而诎于口”等颇高的评价。始皇帝十分重视胡亥的教育,命令精通律法的赵高来做他的老师,教其“书及狱律令法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一生中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这次巡游他除了带上自己宠爱的幼子胡亥外,同行的还有左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掌管宫廷乘舆车马与印信的宦官)兼胡亥老师的赵高。而正是这次出巡彻底改变了胡亥的命运轨迹。巡游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巡游队伍到达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时,秦始皇病倒了。秦始皇于是给扶苏写了一封诏书,让其火速赶回咸阳,准备料理后事和即位事宜。然而诏书未经发出便被赵高扣压了,因为赵高并不想看到扶苏即位的结果。一来,赵高的大仇人蒙毅正是扶苏信任的大将军蒙恬的弟弟,如果扶苏即位,势必对赵高不利。再者,作为胡亥最信任的的老师,他想要借助胡亥即位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而当胡亥被赵高游说参与“沙丘政变”时,他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说:“废去长兄而立幼弟,是不義的举动;不奉行父亲的诏令,是不孝的行为;才能浅薄,依靠别人来取得成功,是没有才能的表现;三方面都违背了道德标准,天下人不会服从,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危险,更保不了江山的长久。”可见,当时胡亥对自己的才能和处境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只是后来在赵高的一味唆使和鼓动下才同意了赵高的计划。“沙丘之变”的结果是扶苏被逼自杀,二世即位,成为秦王朝历史上的第二代皇帝。

如今,二世篡位的说法似乎受到了新材料的挑战。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在9号古井出土的简牍中,有一枚秦二世的文告,文告是二世继位后第一年的第一个月颁布的,亦可称为“秦二世登基诏书”[2]。这份诏书中有一句最要害的文句——“朕奉遗诏”四字。有人据此四字断言秦朝末年的政治史可以改写了,二世皇帝的即位是合法的。[3]而北京大学藏西汉简牍中的《赵政书》[4]似乎也印证了二世即位合法说的成立。北大竹简《赵政书》存竹简50余枚,近1500字。书中围绕秦始皇之死和秦朝灭亡,记述了秦始皇[简文称之为“秦王赵正(政)”]、李斯、胡亥、子婴等人物的言论活动,其成书年代应在西汉早期。《赵政书》中与秦二世诏书可以对比的记载大意如下:秦王赵政(即始皇帝)出游途中病危,召集大臣讨论立嗣之事。丞相李斯、御史冯去疾等人建议立胡亥为帝,始皇帝表示赞同。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二世的即位合法性问题呢?有学者指出,在充满了政治斗争的时代氛围之内,政治家越公开宣示的东西,就越有可能是出于需要而编造或者是曲说的东西。假如秦二世即位之后,社会上没有出现其权力来源是否“合法”的不同议论,秦二世没有必要以诏书的名义来向社会宣示或强调即位的合法性。如此刻意地提及“朕奉遗诏”委实令人生疑。其次,《赵政书》属小说家言,史料价值也不宜估计过高。[5]最后,如果二世即位真是合法的,“问心无愧”的他又怎么会“做贼心虚”,残忍杀害诸公子、公主及先帝故臣呢?1976年,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队在秦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西探出墓葬17座。在对其中的8座墓葬进行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墓葬均为同时埋葬,墓中随葬品均出自宫廷,且墓中有烤火留下的木灰痕迹,很多尸骨身首分离。再结合文献推断,这些墓葬很可能就是被残忍杀害的诸公子、公主的坟墓。以上种种,说明史籍所载的秦始皇—秦二世之际的基本历史叙事框架,还不能轻言改写。

即位后的二世皇帝在短暂的执政生涯中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首先,二世曾有过勤政的表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他遵循秦始皇远巡的踪迹东行郡县。这次出行,时间虽短,行程却十分遥远。秦二世及其随从由咸阳东北行,抵达碣石,又沿海岸南下,至于会稽;又再次北上至辽东,然后回归咸阳。这次出行的总路程几乎接近1万公里。其出巡春季启程,四月就回到咸阳,虽具体行期不详,但按历时百日的保守估算,平均每日的行程至少达到90公里。在当时十分简陋的交通条件下,秦二世无疑创造了连续高速行驶的历史纪录,这也是对其父始皇帝所谓“夙兴夜寐”“视听不怠”“每日审阅以衡石量书”的勤政风格的继承。[6]其次,二世在秉承祖训、保障法律、制度的贯彻执行上是不遗余力的。如前所述,秦二世在保障度量衡制度贯彻执行上,是有功绩的。岳麓秦简中有两则秦二世时期的令文[7]也表明秦二世审时度势、复用其祖父秦庄襄王时期的法律,以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领域问题的决心。

然而尽管有过些许成就,二世的统治总体来说是极其失败的。他在赵高的怂恿和唆使下,一步步滑向命运的深渊。一方面,他听用赵高谗言,诛杀兄弟姐妹,杀害蒙恬、蒙毅、李斯等故大臣。另一方面,他残酷剥削、压榨广大劳动人民。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将大批劳力投入到建筑始皇陵园的劳动中。据统计,修建始皇陵的人数最大时达到70万人之多。而始皇陵园中的封土、内外城墙、四大俑坑、防洪水堤等土方量至少达到1300多万立方米,需10万人干一年才可能完成。骊山陵园的石料,来自长安西北100多公里的甘泉山。当时曾流传着“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唱,万人讴”的民谣。如今,考古工作者已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了当时修陵时的石料加工厂以及修陵人的墓葬,这些都是秦王朝繁重徭役和严酷刑法的真实写照。除了修建始皇陵外,二世还继续兴建秦始皇统治时期未竣工的阿房宫,还不断地“治直(道)、驰道”,又征发人民戍边。“赋敛愈重、戍徭无已”的统治搞得民怨沸腾,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秦风暴风起云涌。

秦瓦当

秦依靠法家兴盛。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不懂得改弦更张,依然奉法家思想为治国的不二法门,推行严刑峻法,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秦的速亡。二世即位后,如果能够实现政策的及时转变,是有可能避免秦覆亡的结局的。可惜的是,二世“登基诏书”中所宣示的“仁惠之政”只流于空言。他在重蹈秦始皇覆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二世的悲剧与其早期教育、性格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秦皇室早期教育中对“狱律令法事”的过度强调,致使胡亥的知识结构严重失衡,这为其日后执政理念上的偏执埋下了祸根。而胡亥对崇拜的人极其依赖和盲目跟从的性格特点,也是其残暴统治的动因之一。秦二世的一生,最崇拜和依赖的是始皇帝和赵高二人。在二世眼里,秦始皇的一切都是值得他顶礼膜拜的。他仿效秦始皇巡行郡縣,继续大规模营造秦始皇陵,修造阿房宫、修驰道等,对始皇帝的所有政令不论对错,一概继续推行。为了表达对始皇帝的“孝心”,二世甚至下令始皇帝后宫无子者,一律为始皇帝殉葬,成为秦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人殉。始皇帝死后,他把对始皇帝的情感又投向了自己的老师赵高。沙丘之谋、杀兄弟姐妹、杀故大臣、身居宫中而不见群臣等几乎所有赵高提出的主张,二世一概照单全收。二世对赵高的信任无以复加,甚至在临死前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想见一下赵高。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其女婿咸阳令阎乐率领1000多官兵包围了秦二世胡亥所在的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二世怎么也想不到他最信任的老师会加害于他。在“为郡王”“为万户侯”“为庶民”等三个愿望均遭拒绝后,仅仅作了3年皇帝的胡亥在葬送秦王朝之前先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

注释:

[1]史树青:《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及其大字诏版》,《文物》1973年第12期。

[2]张春龙等:《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九号井出土简牍概述》,《国学学刊》2015年第4期。

[3]赵化成:《北大藏西汉竹书<赵正书>简说》,《文物》,2011年第6期。

[4]马瑞鸿:《秦二世胡亥继位说考辨》,《文化学刊》,2017年第7期。

[5]孙家洲:《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书〉与〈史记〉纪事抵牾释解》,《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6]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中信出版社,2017年。

[7]陈松长:《岳麓秦简中的两条秦二世时期令文》,《文物》2015年第9期。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秦二世
从“沙丘事变”前国内矛盾的萌生与发展看秦朝覆灭
指鹿为马
韩学极盛与秦二世而亡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背后有什么故事
“指鹿为马”面试秦二世
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书》与《史记》纪事抵牾释解*
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