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失独老人养老现状和对策探究

2019-01-21 01:46陈培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常州市子女养老

周 飞,陈培珏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失独老人是指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独身子女家庭中失去独身子女的60岁以上人口,其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这类家庭是国家生育政策调整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失独老人响应国策,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承担了家庭风险。由于独身子女的死亡、伤残,失独老人需要面对养老照料、生活保障、大病医疗、精神慰藉等多方困难,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

一、常州市失独老人生活现状

常州作为全国较早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的地区之一,独身子女因意外或疾病死亡的家庭逐年增加。据初步统计,常州市现有失独人口已逾3000名,每年以约15%的速度递增。虽然常州市已经针对失独群体的出台了一些政策,内容包含经济补助、精神慰藉等方面,但是失独家庭的养老依然困难重重。

(一)养老政策保障范围狭小

《全国独身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中指出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2)女方年满49周岁。(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常州市结合本市实际工作,要求扶助对象符合以下条件: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且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可以看出,对于失独老人的扶助资格审核很严格,需要同时满足多项条件才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同时,扶助多注重经济层面,对于老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注度较弱。

(二)心理空虚,精神养老匮乏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的寄托,独身子女的离世催毁了老人的精神支柱。失独老人由于对子女的思念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抑郁,多表现为封闭自我、沉默寡言、精神低迷;因看到别人家子女承欢膝下而伤感,从而减少人际交往,抵触社会,不愿意融入社会。同时,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花满堂”是老年人梦想中的晚年图景,而独生子女的死亡意味着“断子绝孙、后继无人”,老人自我难以接受无人送终,社会层面也是不认可的。

(三)婚姻关系恶化,家庭凝聚力下降

计划生育的推行普及了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独身子女成为家庭的关注点和凝聚力,独身子女的离世导致家庭焦点消失,凝聚力下降。充当家庭关系调节器的独身子女死亡后,“父——母——子女”三方关系变成“"父——母”双方关系,一些家庭夫妻相互埋怨导致家庭矛盾升级,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尤其女性失独老人普遍年龄偏大,再生育机会要远小于男性,承受更大的伤痛。

二、常州市失独老人扶助措施

(一)较完备的扶助政策

常州市201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女方年满49周岁未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对象扶助金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400元、500元。自2016年起,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对象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700元。扶助金额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动态调整,有利于失独老人更好适应当地生活。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对象,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遭遇意外事件、重大疾病及其他原因生活出现困难的,可申请临时救助。

(二)较完善的智慧养老体系

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外包、惠及百姓”的思路,常州市政府、钟楼区政府构建了12349为老便民公益服务平台。2015年与该市电商联手,探索政府向电商购买公共服务模式,整合线下服务企业,推进“互联网+养老”进程。服务内容包含便民服务,居家养老、为老机构、为老用品、长者育乐、长者旅游、长者咨询等,涵盖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为智慧养老的实现提供了技术的支撑,通过线上信息智能化处理和线下服务监管执行的无缝衔接,有效整合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社会养老存量资源,同时通过市场化运营发挥最大综合效益,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

(三)较高的自救互助意识

对于失独者的救助应采取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差别救助。同时,根据年龄和健康情况进行分层次服务。2015年,常州市以覆盖全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邻里守护”工程,鼓励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子女无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目前,在社区培育组建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队伍已有700多名,通过“时间银行志愿管理”系统,协助社区以志愿者自治化管理开展邻里守护、精神慰藉、医养结合、社区共治建设等服务,内容涉及社区文化教育、社区志愿互助、社区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社会公众服务,并制定出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服务模式。

2018年志愿服务时间已经全部对接录入“中国志愿服务网”。当志愿者自己需要相关服务时,可以从中支取同等时间额度的服务。现推出的“时间银行3.0版本”,通过“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设计研发,实现“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异地转存、支取、转赠服务”等,为失独老人的养老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常州市失独老人扶助对策分析

失独家庭的养老需求主要体现在经济物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仅依靠政府无法满足其所有需求,应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提高个人自救互助意识,构建全方位的养老保障体系。

(一)完善救助政策,扩大保障范围

首先,《全国独身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应当适当降低扶助门槛,例如把“未满49周岁丧失生育能力的已婚已育女性”也纳入扶助范围。

其次,政府要根据失独老人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制度、简化相关办理手续。例如,对于需要住院手术治疗的失独老人取消子女签字许可,改为直系亲属签字许可;对于想入住养老机构的失独老人,免除子女担保的规定,改为直系亲属或所住地居(村)民委员会担保;对于有意愿收养子女的失独老人,放宽条件,出台特殊的收养政策;针对《继承法》对于遗赠抚养协议要求抚养主体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规定,可以细化为失独老人与旁系血亲或者所在居(村)民委员会签订相关协议,由旁系血亲或者所在居(村)民委员会承担老人的生养死葬,老人离世后将个人所有合法财产赠送给抚养人。

此外,对于失独老人,可以由政府出资购买意外、医疗等相关保险;鼓励企业为独生子女家庭购买附加商业保险;可以建立独身子女死亡保险,为失独家庭分担相关风险。

(二)发挥市场调节,发展老龄服务产业

针对失独老人经济、生活、精神三方面的需求,可以引入以房养老、长期护理保险等创新性养老服务产品。

1.以房养老。随着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将该保险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以房养老指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方式,以房养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独老人经济来源问题,位老年人提供了新的养老解决方案;同时,失独老人没有子女继承房产,不存在遗产分配的问题,增加了实施的可行性。

2.长期护理保险。随着2016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发,通过全国15个城市两年来的试点运行,在筹资机制、服务项目清单、费用报销标准方面基本确定了政策框架。常州市可以借鉴相关城市成功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将失独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具体如下:(1)扩大参保对象。可以将失独群体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对象范围,不要求年龄一定要60岁;(2)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人可自愿申请参加长期护理保险;(3)资金由个人负担部分,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或居民医保统筹基金中调剂部分资金,同时政府财政给予补贴;(4)建立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等级享受相关服务;(5)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减免保险公司经营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个人或企业购买相关保险可以税前列支等。

服务内容以上海为例,长期护理险提供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住院医疗照护,其中居家照护包括但不限于清洁照料、睡眠照料、饮食照料、排泄照料、卧位与安全照料、病情观察、心理安慰、管道照护、康复照护及清洁消毒等项目,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护理服务人员和团队作为保障。常州市可以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育一批专业养老护理员;政府联合学校面向社会闲置人员开设养老照护基础技能班,通过考核后发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证可以上岗;针对已经从事养老照护的一线护工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开设强化班,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养老服务理念;基础照护扶助机构安置在社区,由社区进行统一管理。只有优质的养老护理服务为支撑,才能保障长期护理保险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大挑战,需要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的扶助体系,从经济物质、生活照护、精神慰藉等方面对失独家庭进行开展救助,提高失独老人自救互助意识,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猜你喜欢
常州市子女养老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养老生活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