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机遇挑战及策略研究

2019-01-21 01:46陆祉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陆祉亦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

一、绪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且已写入十九大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的国家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既是有效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深层次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新时期,在党中央高度注重及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导与扶持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借助其独特的海湾地理优势,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也带动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在此过程当中,对于粤港澳地区职业教育而言,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浪潮之中,如何才能够在其中有所发展、有所作为,这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的重要课题。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可谓是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的有效选择、理性选择。当然,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有效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倒逼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发展形式,构建适应现代经济体系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职业教育有效应对挑战的总体策略。

二、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机遇——基于职业教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者间关系的角度解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二者间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讲,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助于改善与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及更多的可能性。反过来讲,职业教育获得了发展,又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进而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所以,职业教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者之间具有潜在的互动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互动

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是一项具有明显社会性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其主要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而也就具有上层建筑的特征。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可以说,当社会经济获得了发展,会产生社会的盈余财富并流向教育,推动教育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也会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可以说,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是教育得以形成及发展的动力所在。相对应来讲,教育对于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也同样存在着影响作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增长,而人力资本则包含有人力之“质”与“量”。其中,“量”为劳动者的数量,而“质”则为素质,即劳动者的素质。基于教育,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品格修养与创新能力等。而这也正好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高素质、全面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可以说,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潜在的、客观的互动关系。

(二)职业教育与大湾区建设间的互动

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之中,职业教育与大湾区建设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互动关系。总体来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也是资源高度整合与有效利用的过程,其中就包括人才、资金、信息等各个方面。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培养与供给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相对应来讲,随着湾区经济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又能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1.职业教育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用

就职业教育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用来讲,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培育与输送高素质劳动力。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其是实现湾区内互联互通的基础工程,当然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据《广东省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计划在“十三五”期末时,广东地区要在城际铁路、港口以及航空等多方面实现以广州为中心、辐射整个大湾区的“新交通圈”。而这项庞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大量的劳动力。另据《2018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共有在校生73.7万人,占全国的8.5%,人数规模居全国第一位。同年,广东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237657名毕业生。其中,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202111人,占比是85.04%。与此同时,2018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342297人,就业学生数335451人,就业率98%。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为湾区输送了几十万的毕业生,大大缓解湾区建设过程当中的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第二,培育与输送优质型技能人才,相较于纯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兼备文化传播功能,注重文化课程的教育,以此来实现全面型、优质型人才的培养,为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与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第三,提升并保障了社会劳动力的活跃性及可持续性发展。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无论是在校学生,亦或是在职者、实业者乃至广大农民,都可以通过参与继续教育来实现自身职业技能、思想道德以及文化水平的提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独特性优势,使职业教育始终能够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使之能够在时代发展的过程当中更新观念、增进学时、掌握技能、与时俱进,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当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的需求,进而贡献自身的智慧与力量。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职业教育的作用来讲,同样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湾区建设过程当中,为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就需要建设强大的产业集群带,通过对地区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实现湾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这也将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分配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伴随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也在积极寻求适应性调整过程当中,比如近年来各大院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湾区经济的带动之下,各专业对口企业越来越多,也越发成熟,同时企业内部人才数量也大幅提升,这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场地环境支持、实践操作保障以及教学资源供给。第二,随着湾区经济建设的深层次推进,对于职业教育的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就需要更多优质型劳动力的参与,而这都将作用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第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之下,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对于毕业生而言也有诸多利好,比如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选择。

三、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挑战——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角度解读

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之下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实现自身发展、推进湾区建设发展以及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然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际性需求的角度来审视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其中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其在湾区建设过程中的功能发挥,也对粤港澳大湾区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构成了阻碍。对此,我们有必要针对问题来做具体分析,进而为职业教育更好地应对挑战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一)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技能培训并不到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教室水平较为不足,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及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仍较为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落后;(2)实训环节较为欠缺,实训教学不仅依赖于专业师资队伍做指导,还依赖于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条件,现阶段职业院校内部发展层次不齐,某些院校在实训环节教学中甚至还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3)培训方式较为落后,某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传统,比如采用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来进行,并不能够符合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

(二)专业布局与湾区发展的匹配程度不高

无论是结合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参考其未来发展的战略步骤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产业结构正在有效、有序的调整过程当中,并将逐步形成和确定“三二一”的结构布局,即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尽管现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仍较大,但是湾区第二产业也处于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高新制造业为主的内部结构过度过程当中。对此,职业院校必须要适时、适当地调整自身专业布局,以密切与湾区产业结构的关系。但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与湾区发展的匹配程度并不高。具体来讲,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多职业院校现阶段仍热衷于传统专业建设,比如商务英语、会计等专业,同时商务英语与会计也依旧是、仅仅是两个招生过万人的专业。第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的专业建设难以跟进,相关专业建设较为薄弱,专业投入严重不足。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金融与老年保健等专业在校生人数不足50人、专备制造大类各专业当中至少有5个专业未进行招生、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不足20人。第三,交通运输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而各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相关专业建设却较为落后。

(三)创新创业教育亟需“升级”

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中明确指出,大湾区要以建设物流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贸易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为目标。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以及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型人才。然而,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是各职业院校的短板所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具体来讲,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阶段职业院校仍倾向于创业类课程设置,而有关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的课程却比较缺乏;第二,缺乏明确、可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指导,难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目标来开展针对性、有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四、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正如上文所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之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机遇,当然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两者间具有不可磨灭的互动发展关系。其中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的逐步推进,地区环境及市场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有不断调整才能够抓住机遇,只有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谋得发展。

(一)加快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为更好地适应湾区建设发展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与效果,就必须构建与产业转型相适应的专业。与此同时,随着区域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与升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还应该具备动态调整机制。如此一来,基于专业对接产业的思路,来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总体来讲,为科学设置专业并实现动态调整,需要落实于“社会调查——确定人才培养路径——确定是否设置新专业——专业规划——指定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资源——上报审批备案——专业实施”八个步骤来进行并按照步步推进的原则来进行。其中,第一步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步,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等重要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与分析,进而得出最新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动向等方面的重要数据资料,这将对职业教育实现精准化专业设置提供更客观而有效的指导。具体来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还必须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落实:

1.主动适宜湾区产业结构调整

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过程当中,除了要考虑到经济社会效益及科学合理性因素以外,还应考量专业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之下,第三产业不仅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会,而且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对此,职业教育应加速构建第三产业发展的学科,比如物流、保险及旅游等专业,同时也需要适应第二产业的结构转变,在面临从传统的以钢铁、能源等为主导的向航空、生物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相应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及时跟进。

2.创设交叉学科门类

湾区内职业院校可以逐步尝试并构建交叉学科门类,即“一转多科”或者是“一系多专”的专业体系。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突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功能性及实用性。当然在此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注重专业内涵的拓展与挖掘,基于职业院校自身特色出发,来对包括传统学科及新兴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深度与广度加以扩展,以此来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对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性学习,最终提升人才综合素养的同时,提升其社会适应性。

3.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

区内职业教育应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在对地区市场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最新需求加以及时而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以此为指导来进行人才需求预测,进而针对性地设置与调整专业结构,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最终提升整体教学有效性及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与输送更多适用型、应用型人才。

(二)加快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任何教育形式的确立及发展应始终秉持自身的独特性,进而将之转化为自身的优势性。其中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应着重于构建职业培训体系,而非学历培训体系,切不可用学历培训来完全替代职业技能培训进而陷入“重学历、轻能力”的误区。对此,职业教育应加快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将最新的产业经营思想、市场运作模式等融入到职业技能培训当中,使职业教育培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劳动力,进而使社会劳动力在市场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总体来讲,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低端劳动力为主的岗位将会越来越少,相对应的高度服务型、技术性岗位将会越来越多,届时会导致原有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将面临实业,而企业高端岗位则会陷入招工难的尴尬境地。对此,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要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生态变化并作出果断调整,加快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具体来讲,职业教育应依托于良好政策,积极开展非学历型技能教育与培训,通过人才技能的转型升级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进而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另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对接湾区现代经济与产业体系,着重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将新业态、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基于职业教育培训传受给劳动者,以此来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同时,打造具备先进型、适应型、全面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三)加快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新时期,粤港澳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以及旧金山湾区被称之世界四大湾区。纵观其他三大湾区,其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本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精心栽培。比如旧金山湾区内就有80多所大学以及五个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对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同样需要也必然需要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应加快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来讲,一方面需要大力借鉴和学习香港地区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良好经验与做法,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如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组织带动之下,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来培养适应新时代、新产业、新技术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外,各职业院校还需积极参与大湾区多种形式及内容的青创孵化器项目的建设与引进,基于对产学研资的深度挖掘与链接,来整合区内优质产业资源、产业资本,充分发掘并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价值的同时,使之真正能够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青年人及创业者。而这也正是职业院校加快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路径。

五、综述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职业教育,应紧抓湾区建设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勇于承担职业教育对湾区建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发挥出重要作用,以构建适应湾区建设新生态、新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以有效应对职业教育在湾区建设浪潮之下的诸多挑战的同时,为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