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资助”育人模式构建探索

2019-01-21 01:28赵建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资助精准育人

钟 鸣,马 英,赵建淦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当前,以微信、抖音为代表的微媒体已经发展成大学生群体信息传播的“主力军”。所谓的“微资助”育人模式,就是利用各种微平台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这是一种创新学生资助工作路径的有益探索。在此背景下,构建高校“微资助”育人模式,是创新学生资助工作方式方法、推进学生精准资助、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提升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微资助”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开始习惯于使用微信、抖音等微媒体来获取信息,这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微资助”作为一种全新的资助育人模式应运而生。“微资助”是指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确立资助育人理念,通过搭建资助“微阵地”、运用资助“微媒体”、实现资助“微转变”,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科学、有效、多元发展的育人活动。

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微资助”相对于传统的资助形式,是一种相对隐性的育人模式。学生资助工作者在利用“微资助”进行资助工作时,一般将扶贫目的隐藏起来,通过渗透式教育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实现以“扶志”“扶智”推动“扶贫”的资助育人目的。这种以微媒体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契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征,而且这种育人模式以其快速、高效、公平、互动等特点,更加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客观需求,更容易被这个群体接受。

二、“微资助”育人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

(一)“微资助”推动资助共享

借助微媒体平台,高校可以实时宣传各级各类资助政策、育人活动,使受资助者快速了解信息,及时申报参与,加强资助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拓宽资助信息的范围与渠道,避免信息传播的孤岛效应,减少受助学生与资助信息之间的距离感,实现资助信息的高效传播。同时,在“微资助”过程中,高校资助工作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微资助”提升资助时效

传统的学生资助模式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很难实现资助信息的动态管理。由于大部分受助学生家庭所在地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传统的走访、电话等形式掌握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和相关资助信息,对高校资助工作是一种挑战,所以如果能合理利用“微资助”平台,实现与当地扶贫办、民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将有效提高精准资助水平。同时,通过信息双向互动,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节约时间成本,规范资助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微资助”创新资助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准资助,就是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高校传统的资助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精准资助的要求。“微资助”可以将精准资助关注点落在学生在校的实际状态上,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在精准认定资助对象、精准确定资助标准、精准发放资助资金等过程中学校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变传统的资助工作者“独唱”为学生“合唱”。

(四)“微资助”丰富资助内容

传统的资助内容以简单的文字通知和政策传达为主,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微资助”育人内容对受助学生更具新鲜感、贴近性、丰富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可以采用利益引导机制,及时掌握受助学生所思所感,并结合不同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资助主题、讨论方式和发布内容。同时,还可以密切关注受助学生在微平台上的讨论内容、关注热点,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和后期反馈。

(五)“微资助”促进资助多元

传统的学生资助服务主要以学生上门咨询等线下形式为主,而一些性格内向、欠缺沟通能力的学生不愿意上门咨询,使得资助工作存在死角,无法全面、有效开展。“微资助”使得学生资助环境呈现多元化,资助管理服务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媒介从单一的口头、转变为多样化的微媒体,使得高校拥有学生资助的话语权,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三、高校“微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探索

目前,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大学生可享受到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的资助,保证“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但“微时代”的到来又为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应对“微时代”,构建资助育人的有效机制和实现路径,成为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必然趋势。

(一)提高服务水平,抢占资助“微阵地”

相比传统的资助育人模式,“微资助”简化了资助工作业务流程,提升了工作实效。因此,要抢占“微资助阵地”,加强“微阵地”建设,通过“微阵地”开展资助业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奖助学金申请、勤工助学活动、学费减免等工作推进到“微阵地”上,既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又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同时,通过“微阵地”可以更好调查学生基本信息和需求,缩短工作周期,实现动态管理、人性服务、客观监督。

(二)增强育人实效,精确管理“微数据”

目前,运用大数据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对资助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统计和管理,可以有效指导资助育人工作。如,利用微媒体开展家庭经济情况和资助工作调查,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档案”,进一步做好数据分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做好后续跟踪管理,形成“微数据”,实现精准资助和有效育人的有机统一。

(三)强化思想引领,有效开展“微对话”

信息不对称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最大盲点。新媒体的出现,为此开通了一个有效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在微信、抖音上开展具有思想性、正能量的“微对话”,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饮食起居的点滴小事中进行思想引领,通过隐形方式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思想状态等,加强诚信教育,规避道德风险,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强化感恩意识,适时开展“微公益”

通过开展“微公益”活动,搭建志愿服务“微平台”,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志愿服务的经历,扩大资助政策宣传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资助育人实质,引导受资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践行服务精神,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地区、灾区,通过抖音、快手等微媒体直播支教、义诊活动,教育引导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珍惜当前的学习生活,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五)增强宣传报道,培树身边“微榜样”

高校要注重对品学兼优、有特殊事迹的贫困大学生的挖掘和培育,在各级评优表彰中设立自励自强学生的评选,利用微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让优秀自励自强学生成为校园“微榜样”,让他们的先进事迹鼓舞更多的贫困学生向上向好发展,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踏实工作、积极生活,努力成为新的自励自强“微榜样”。

(六)转变思维理念,创新资助“微理论”

资助育人模式创新要以理念创新为前提,高校资助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掌握运用微媒体能力,善于使用“微言微语”,创建公正平等的资助氛围,引导学生成为资助育人的“微主体”,在微平台上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同时,资助工作者要从传统资助模式中的信息“转达者”的角色,转变为信息“发布者”,成为资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资助育人理念、资助活动设计、信息发布渠道到资助数据、资金管理等各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微资助”理论。

“微资助”育人模式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资助的主体与客体将更好地实现交互对接,改变传统资助模式点对点、孤立被动的情况。高校既能为受资助者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和辅导,又能根据受助者的实际反馈及时调整,使资助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受助者的角度,“微资助”育人模式能容易被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躬身实践,培养自身良好意识品质和自立自强精神。从资助者的角度,“微资助”育人模式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微媒体和微平台的使用,营造积极向上、晴朗和谐的微生活氛围,在学生中传递正能量。

猜你喜欢
资助精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