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超凡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量词是现代汉语实词中不可忽视的一类词,表示计量单位。对方言量词的研究可以提高方言区的人正确并规范地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湘方言是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之一。根据内部差异,湘方言又划分为长益片、娄邵片和辰淑片[1,p3]。祁阳方言属于湘方言中的娄邵片。
今以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中的《现代汉语常用量词应用一览表》(下文中简称为《量词表》)、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后附录的《名词、量词配合表》(下文中简称为《配合表》)和李维琦《祁阳方言研究》中的量词词汇表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以及祁阳方言量词进行统计,共得出205个普通话量词(以名量词为主,不包括常用度量衡量词和复合量词)以及130个祁阳方言量词。
通过对比得出祁阳方言和普通话共有的量词有111个,祁阳方言中没有而普通话中有的量词共有94个,祁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量词一共有19个。这里所说的普通话中没有的量词主要有两类:其一,该词在普通话中不作量词;其二,该词在普通话中作量词,但是和在祁阳方言中作量词的用法不同。本文把这两类都归为祁阳方言的特殊量词,这19个特殊量词分别是:只、它、皮、菢、蔸、擭、捋、柞、转、谢、抓、塘、墱、窠、球、爽、扯箱、调羹。
根据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增订五版)中的量词分类系统表,上述这些祁阳方言特殊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在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之下又可进行细分。这些特殊量词中,除了“转”是动量词之外,其余都属于名量词。
18个祁阳方言特殊名量词中,根据其功能,又可以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单位量词和借用量词四类。
1.个体量词
祁阳方言特殊名量词中,个体量词共有6个,分别是只、它、皮、蔸、墱、爽。
(1)只
《说文·只部》曰:“只,语巳词也。”[2,p50]说明“只”本义是语气停顿的虚词。《说文·隹部》曰:“隻,鸟一枚也。”[2,p76]说明“隻”本义指一隻鸟。可见,用作量词应该写作“隻”。“只”和“隻”本为两个字,记录两个词,后来“隻”才简化与“只”合并。
“只”作量词,在普通话中指“计量飞禽,以及某些兽类和昆虫”[3,p94],如:一只小鸟、两只兔子;也“指某些成对的器官或器具中的一个”[3,p94],如:两只手、一只鞋;还用来“计量某些个体器物以及计量船只”[3,p94-95],如:一只手表、一只船。
“只”作量词,在祁阳方言中使用广泛。除了普通话中能和量词“只”搭配的名词在祁阳方言中都适用之外,还可用于人、植物、食物、器具、抽象事物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位、棵、个、头、匹”等量词的功能。例如:
我有一只朋友要来看我。(我有一位朋友要来看我。)
果只树开花了!(这棵树开花了!)
我今早上恰了两只馒头。(我今天早上吃了两个馒头。)
你恰瓜饭把那几只碗洗瓜。(你吃完饭把那几个碗洗干净。)
我感觉你果只思路蛮好!(我觉得你这个思路非常好!)
“只”在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适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在长沙话中既可写作“只”也可以写作“隻”,现在多写作“只”。在长沙话和双峰话中,“只”在名词搭配上也远远比普通话可搭配的名词多,并且可搭配的名词种类和祁阳方言中非常相似。
(2)它
《说文·它部》曰:“它,虫也。”[2,p285]说明“它”的本义是蛇虺。“它”在普通话中一般用作代词,义为“另外的;其他的”[4],如“它人”;又“指人以外的事物”[4],如“垃圾桶里的垃圾太多了,你把它倒掉吧”。
“它”在祁阳方言中用来计量成团、成块状或其它形状的东西。比如:一它肥皂、一它泥,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块”“团”“滩”等量词的功能。普通话中“坨”和祁阳方言中“它”的用法类似,用来计量成块状或团状的东西,如:一坨熟面、一坨黄泥。但是能和普通话中量词“坨”搭配的名词,范围要小于祁阳方言中的量词“它”。
可见,祁阳方言中“它”和普通话中“坨”所计量的物体相似,用“它”而不用“坨”是受到方言字音的影响。除了湘语,其它方言未见“它”用作量词。“它”是湘方言中比较常见的量词。与祁阳方言不同的是,双峰话中的“它”和普通话一样也写作“坨”,如:一坨肉。长沙话中有“它”也有“坨”,“它”可搭配的名词有:肉、屎、墨水印子、蛋糕、煤。“坨”可搭配的名词有:毛线、泥巴、大蒜子、石灰、水泥。长沙话中“它”“坨”搭配的名词,在祁阳方言中都可以用“它”搭配。
(3)皮
《说文·皮部》曰:“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2,p67]可知“皮”的本义是剥取兽皮。
“皮”在普通话中没有量词的用法,常用作名词和形容词。“皮”在祁阳方言中常用来计量一些形状扁平,薄而成片的东西,主要与名词“瓦、叶子”搭配,可说:一皮瓦、一皮叶子。普通话中计量平而薄的东西用量词“片”。祁阳量词“皮”和普通话量词“片”的用法很相似,但又有差异。只有名词是“瓦、叶子”时“皮”和“片”可以互换,其余名词一般不能互换。如普通话中说“两片生姜”,这里的“片”在祁阳方言中不能换成“皮”,祁阳方言中没有“两皮生姜”的说法。比较特殊的是“皮”也可以和祁阳方言里的名词“调羹”搭配,“调羹”专指瓷质短柄小勺子,普通话中称“汤匙”,但在普通话中“汤匙”并不专指瓷质短柄小勺子。比如“一皮调羹”,意思就是“一个小勺子”,可以知道“调羹”并不是形状扁平,薄而成片的东西。现在“一皮调羹”上了年纪的祁阳人说得比较多,祁阳年轻人中很少有这种说法。
湘方言中的长沙话和双峰话中,“皮”都可作量词使用。陈丽湘在《双峰量词初探》中提到“皮”这个词,和“皮”搭配的名词是“树叶”[5]。郭瑜在《长沙方言名量词研究》中列出“皮”可搭配的名词是“菜叶子、树叶子、瓦”[6]。
(4)蔸
“蔸”在普通话中作量词,用来“计量带根的植物,相当于‘棵’、‘丛’。如:三蔸禾;一蔸菜”[3,p105];作名词“指某些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禾蔸”[7,p330]。《现代汉语量词手册》中与之相搭配的名词是“稻秧、棉花、白菜”[3,p129],还可以和“胡子”搭配,和“胡子”搭配时则是方言用法(不是指祁阳方言中的用法)。
“蔸”在祁阳方言中作量词和普通话中作量词的用法差不多,指植物一棵或一丛,常用来计量带根的植物,可以说:一蔸草、一蔸树、一蔸黄瓜(瓜苗)。但“蔸”在祁阳方言中还有另外一种用法,可以用来计量有相同血缘关系的人,一般指有直系血亲关系并住在一起的一家人,例:
贺喜你一蔸人过甲闹火年!(祝贺你一家人过一个热闹年!)
但也可以指有旁系血亲关系不住在一起的人,又指姓氏相同的人,例:
都是一蔸人果客气做尼高!(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干什么!)
你也姓尹,啊我一个是一蔸人啊!(你也姓尹,那我们是一家人啊!)
这种用法可能是受“蔸”名词意义的影响。在名词意义中“蔸”这个词的意义和“根”的联系非常密切,而“根”这个词有“事物的基部、初始或本源”的意思,因此在祁阳方言中才有了上面这种用法。
长沙话中“蔸”作量词可搭配的名词有:包菜、白菜、莴笋、秧、笋子,也说“一蔸人”。但和祁阳方言不同,长沙话中的“一蔸人”指一群人,只是简单的“人的集合”的意思。双峰话中,“蔸”可以计量带根的植物,也说“一蔸人”,但只指有直系血亲关系并住在一起的一家人。
(5)墱
《玉篇·土部》:“墱,小坎也。”[8,p1941]“墱”在普通话中没有量词的用法,《汉语大字典》记录“墱”有3种意思:“小坎;栈道;排水管。”[9,p490]
“墱”在祁阳方言中用来计量台阶楼梯的数量,适用范围比较少,与之搭配的名词只有“台阶”和“楼梯”,如:一墱台阶、两墱楼梯。普通话中用“级”来计量台阶、楼梯等层次。普通话中的“级”和祁阳方言中“墱”的量词用法很相似。但仔细比较发现,两者又有不同,普通话中的“级”除了有数量之分,还有等级秩序之分,即层次之分;而祁阳方言中的“墱”只是计量台阶或楼梯这种事物的数量多少,没有层次之分。
《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墱”字,黄宣《祁阳方言个体量词研究》谓:“‘墱’是祁阳方言里特有的量词,在普通话里没有与其相对应的汉字。”[10]“墱”在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都没有量词的用法。
(6)爽
“爽”在现代汉语中没有量词的用法,《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明朗;清亮,如:秋高气爽。(性格)率直;痛快,如:豪爽。舒服;畅快,如:人逢喜事精神爽。违背;差失,如:屡试不爽。”[7,p1277]
“爽”在祁阳方言中用来计量截断的较短部分的条状物体,能搭配的名词较多,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常说的有“一爽路”“一爽电线”,意思是“一段路”“一截电线”。“爽”可对应普通话中的“段”“截”“根”等量词。
黄宣说“爽”是祁阳方言里特有的量词,在湖南其他方言文献材料里未发现用例[10]。据调查,湖南双峰话里“爽”也有量词的用法,如:一爽路、一爽电线。
2.集体量词
祁阳方言特殊量词中,集体量词共有8个,分别是菢、捋、擭、谢、抓、笼、窠、球。
(1)菢
“菢”的本义是孵化,简写作“抱”,用作动词,“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7,p52]。可见,由“菢”简化而来的“抱”并没有量词的用法。而简体字“抱”在普通话中用作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p52]。
“菢”在祁阳方言中既可作动词,又可作量词。常用来计量卵生动物的卵蛋或者幼雏,可说“一菢鸡崽崽(小鸡)”“一菢鸟蛋”,此时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量词“窝”;可以用来计量张开双臂环抱能拿下的东西(根据拿东西那个人张开双臂环抱能拿下的东西的多少)。例如:
你喊甲果个崽崽人黑,几劳一菢柴有好多来。(你叫一个小孩子去,他/她拿的一菢木柴是没有多少的/拿不了多少木柴。)
也泛指东西多,可以是同类的东西,也可以是不同类的东西。例:
今里超市酸奶打特价,几买了一菢大高(酸奶)。(今天超市酸奶打折,他/她买了很多酸奶)。
今里几到超市黑,几买了一菢东西,有苹果、牛奶、薯片……(今天他/她去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有苹果、牛奶、薯片……)
还可以用于人,泛指人多。例:
阿当一菢人围到在做尼高来?(那里围着一堆人在做什么呀?)
双峰话中“菢”写作“抱”,和祁阳方言中作量词用法非常相似。陈丽湘《双峰量词初探》谓:“量词‘抱’最初从动词借用而来,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量词,表示双臂合抱拿得起的东西的计量单位,也指出生的禽兽单位,运用也很广泛,如‘一抱禾(稻子)’、‘一抱鸡崽子’等等。”[5]长沙话中没有量词“菢”,“蛋、蚂蚁子、蜜蜂子、鸡崽子、狗崽子”等名词用量词“窝”来搭配。
(2)捋
《说文·手部》曰:“捋,取易也。”[2,p252]可知“捋”的本义指用手指取物轻而易举。
“捋”在现代汉语中用作动词,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如:捋麻绳。”[7,p891]二是“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如:捋起袖子。”[7,p899]
“捋”在祁阳方言中常用来计量串在一起的一组果实或其它东西,数词多用“一”或“几”。“捋”后可接形容词“大”,如“一捋葡萄”“一捋大高(葡萄)”就是“一串、嘟噜葡萄”“一大串葡萄”;又如“几捋锁匙”,就是“几串钥匙”。
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都没有用作量词的“捋”。
(3)擭
《说文·手部》曰:“擭,搫擭也。一曰布擭也;一曰握也。”[2,p254]可知“擭”的本义是指动作。“擭”在普通话中的基本意思是:“捕取;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9,p1966-1967]
“擭”在祁阳方言中,用来计量用手一握之多的散碎物,例如“一擭米”“一擭砂子”,普通话中一般说“一把米”“一把砂子”。李维琦在《祁阳方言研究》中说:“乡下保留了这种说法,城关就老年人说。”[1,p117]说明该词自1988年后就用得很少了。由于祁阳方言中也有“一把砂子”的说法,现在“把”这一普通话量词应用比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祁阳方言的量词“擭”可能会消失。长沙话和双峰话中没有作量词使用的“擭”字,一般都说“把”。
(4)谢
《说文·言部》曰:“谢,辞去也。”[2,p53]可知“谢”的本义是辞去、离开的意思。
“谢”在普通话中常用作动词,和本义相近的意义有:“表示辞去;拒绝;表示道歉,认错。”[7,p1509]在口语中常“表示感激、(花或叶子)脱落、用作姓氏”[7,p1509]这三种意义。
“谢”在祁阳方言中既可作动词,又可作量词。“谢”作量词使用,一般和自然气象类的名词搭配,例如“雨、雪、风”等,且“谢”前多与数词连用,如“落一谢雨”,表示“下了一阵雨”。
“谢”除了在徽语中有量词的用法,其它方言中并无量词用法。邢福义认为:“从跟客观事物的语义联系看,大部分量词具有理据性,少数量词是习俗性量词。这类量词的使用主要决定于‘习俗’,很难说出明确的理据。比如‘人’称‘个’,有的方言里却称‘只’,说不清为什么。”[11]祁阳方言中的“谢”当属于这种习俗性量词。
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都没有用作量词的“谢”。
(5)抓
《广雅·释诂》:“抓,骚也。”[8,p865]说明“抓”本义为抓挠、抓搔之义。
“抓”在普通话中主要用作动词,常用的意义有:“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捉拿,捕捉;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抢着做;吸引(人注意)。”[7,p1758]
“抓”在祁阳方言中作量词用来计量丝状物,如“一抓毛”,就是“一撮毛”的意思。
郭瑜在《长沙方言名量词研究》中列出与“抓”搭配的名词有:“葵花子、花生、糖粒子、蚕豆、黄豆子。”[6]可见“抓”在长沙话中常用来计量颗粒状的东西。双峰话中“抓”的量词用法和祁阳方言中的用法非常相似。
(6)笼
《说文·竹部》曰:“笼,举土器也;一曰笭也。”[2,p97]说明“笼”的本义是盛土器。
“笼”在普通话中常用的意义有两大类,当读音是lón g时,有以下几个义项:“笼子,指用竹篾、木条、树枝或铁丝等制成的器具,用来养虫鸟或装东西;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蒸笼;把手放在袖筒里,可说笼着手。”[7,p880-881]当读音是lǒn g时,有以下两种意思:“笼罩;笼子,指比较大的箱子。”[7,p881]“笼”在普通话中作量词时读lǒn g,“计量用笼盛放的东西,如“一笼衣物”“四笼书”[3,p112]。
“笼”在祁阳方言中计量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里的东西,如“一笼包子”“一笼鸡”。跟普通话中“笼”的量词用法不同,普通话中“笼”用作量词时读lǒn g,那么这里的“笼”应该指笼子也就是比较大的箱子,上文“一笼衣物”“四笼书”应当是“一箱子衣物”“四箱子书”的意思。读作lón g,普通话中“笼”没有量词用法。“笼”在祁阳方言中作量词读lón g。
(7)窠
《说文·穴部》曰:“窠,空也;穴中曰窠,树上曰巢。”[2,p152]说明窠的本义是孔穴,(鸟类)穴中居住的地方叫窠,树上的叫巢。
“窠”在普通话中作量词“计量聚集在一起的鸟蛋或幼小的鸟兽:一窠小猪崽;一窠鸟蛋。”[3,p110]现在常用作名词:“指鸟兽昆虫的窝,如:蜂窠、鸟在树上做窠。”[7,p769]
“窠”在祁阳方言中主要用作量词,较少用作名词,作量词常用来计量成群的昆虫,例如“一窠蜂”。“窠”在吴语和赣语中也有量词的用法。“窠”在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都没有作量词的用法。
(8)球
《说文·玉部》曰:“球,玉声也。从玉,求声。”[2,p10]以“球”本义为玉石撞击之声。段玉裁则认为:“球,玉也。按磬以球为之。故名球。非球之本训为玉磬。”[12]以“球”本义应是“玉”。
“球”在普通话中只作名词,不作量词。常用的意义有:“以半球的直径为轴,使半圆旋转一周而成的立体;由中心到表面各点距离都相等的立体;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物体;指某些体育用品;指球类运动;特指地球。”[7,p1123]
“球”在祁阳方言中做量词,可以搭配的名词主要是“玉米、棉花”,可说:一球玉米、一球棉花。从这一点看,“球”似计量紧簇成圆球状的东西,但也不完全如此。大蒜也是一瓣、一瓣紧簇成圆球状的东西,但在祁阳方言中不用“球”这个量词来计量,而是用“它”。
黄宣认为:“‘球’是祁阳方言里比较特殊的量词,在湘语地区的文献资料中均未发现其量词用法。”[10]据查,“球”在长沙话中也能做量词,可说“一球葡萄、一球辣椒”,即一串的意思。双峰话中没有发现“球”作为量词的用法。
3.度量衡量词
祁阳方言中表示度量衡的特殊量词,目前只有一个,就是“柞”。《说文·木部》曰:“柞,木也。”[2,p116]说明“柞”的本义是树名。“柞”在普通话中常用的意思有两种:“指树名,柞树”[7,p1829]、“地名,柞水”[7,p1707]。
“柞”在祁阳方言中作计量长度单位的量词,一般只和数词一起用,如“一柞”就是指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普通话中也有计量类似长度单位的量词,写作“拃”。《玉篇·手部》:“拃,摸拃也。”[9,p1853]说明“拃”是摸的意思。指“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如:五拃宽、十四拃长。”[3,p120]
“柞”在中原官话中也用作量词,“通‘拃’,表示从拇指到中指伸长的长度”[13]。“柞”和“拃”表示同样的计量单位。
4.借用名量词
祁阳方言特殊量词中,借用名量词共有3个,分别是塘、扯箱、调羹。
(1)塘
《说文·土部》曰:“塘,隄也。从土,唐声。”[2,p290]说明“塘”的本义是堤岸,堤防。“塘”在现代汉语中没有量词的用法,本义也一直沿用,除了堤岸,堤防之外常用的意思还有“水池;浴池”[7,p1328]。
“塘”在祁阳方言中用作量词也和池子有关,一般用来计量面积不大的池子里的东西,可说“一塘水”“一塘鱼”,普通话的意思就是“一池水”“一池鱼”。
(2)扯箱
罗盺如说:“‘扯箱’一词未见于其他方言,可能是湘南土话特有的词语。”[14]因此“扯箱”是从名词借用来的量词,在祁阳方言中计量放在匣子里的东西,作量词时前面通常加数词,如“一扯箱零食”“三扯箱书”。
在祁阳方言中,一般桌子、柜子等家具中放东西用的,有底、没盖,能抽出来推进去的匣子叫扯箱,普通话中则称为“抽屉”。祁阳方言词“扯箱”衍生出量词用法,和普通话中的“抽屉”计量一样,属于异名同实的特殊量词。
(3)调羹
“调羹”是从名词借用过来的量词,在祁阳方言中“调羹”最初专指材质是瓷质的短柄小勺子,现在意义范围有所扩大,其它材质的短柄小勺子也可以称为“调羹”。在祁阳方言中用来计量一些能用调羹盛装的东西,一般和食物有关,通常与数词连用,例如“一调羹盐”“三调羹汤”。
“调羹”在普通话中没有量词的用法,而在祁阳方言中,“调羹”从名词中借用过来又发展出量词的用法,和普通话中用“汤匙、汤勺、勺子”等计量单位一样,属于同名异实的特殊量词。
祁阳方言中的特殊动量词,目前只发现1个,即“转”。《说文·车部》曰:“转,运也。”[2,p302]说明“转”的本义是用车运输。“转”在普通话中作量词:“计量绕圈的次数,绕一圈叫一转:绕三转;转五转。”[3,p122]不作量词常用作动词,意思有:“改变方向、位置、形式、情况等;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7,p1788]“旋转;绕着某物移动,打转。”[7,p1791]
“转”在祁阳方言中作量词跟普通话中不同,不计量绕圈的次数。祁阳方言常说“走一转”,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量词“趟”。但是两个词又有不同,普通话中“趟”计量的是一来一往走动的次数,祁阳方言中“转”计量走动的次数,指“走”这个动作的次数,可以是一来一往走动的次数,也可以只有来或者去这种单方面的走动。也就是“转”包括“趟”计量的一来一往走动的次数,但又比“趟”计量的范围大。“转”在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都不作量词使用。
19个祁阳方言特殊量词中,大部分的量词具备普通话中两个以上量词的功能。例如祁阳方言特殊量词“捋”是祁阳方言中独有的量词,“一捋葡萄”对应普通话中的“一串葡萄、一嘟噜葡萄”。而祁阳方言中通用型的量词“只”对应的普通话量词就更多了。
祁阳方言具有湘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如“它”这个词是湘方言中常见的量词,虽写法上有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一致的;又如“皮”,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都有这个词,都可作量词使用;同时祁阳方言特殊量词又具有湘方言内部的差异性,例如“谢”是祁阳方言中比较特殊的量词,长沙话和双峰话中都没有出现过用“谢”作量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