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助推社会包容
——评纪录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2019-01-20 19:10张久珍韩豫哲
图书馆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分馆图书馆员纽约

张久珍,韩豫哲

2017年9月4日,刚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著名纪录片导演雷德里克·怀斯曼(Frederick Wiseman)执导的《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Ex Libris:New York Public Library)[1]在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并获得了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该影片又接连获得了第27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第52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提名等奖项。

自1967年关注精神病院的《提提卡蠢事》,雷德里克·怀斯曼持续观察和拍摄美国的各种公共机构,在2017年这位87岁的著名导演将视角放在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的体量远超其过去拍摄过的公共机构,尽管这会给拍摄造成巨大负担,但怀斯曼仍坚持以纽约公共图书馆为拍摄对象,因为他认为人们能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看到多样性、平等机遇、自由的思想、真正的教育。2018年10月5日,该影片在我国首映,反响热烈,尤其是引起了图书馆行业、纪录片行业和相关爱好者的关注,人们在关注纪录片艺术的同时,对图书馆在公共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新的探讨。

如何能够经常让图书馆话题进入大众视野?如何让图书馆在大众的学习与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让大众更多地参与到图书馆事业中来?这是图书馆业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影像记录表达图书馆形象是让图书馆话题进入大众视野的一个极佳渠道。笔者看了《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深受启发,谈几点感受。

1 镜头里的图书馆价值

1.1 实体空间的价值

影片虽然没有直接介绍纽约图书馆的建筑,但各种镜头下展示的图书馆实体空间足以让人目不转睛。纽约公共图书馆总馆位于第五大道,是1911年落成的大理石建筑,整座建筑以19世纪法国建筑风格为主,兼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在场景切换时,多次聚焦的大厅、走廊、穹顶、大理石地面、门口的狮子、拍照的游客等画面都不言自明地让人感受到图书馆建筑的古典美感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纽约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了纽约著名的地标,门前的两头石雕卧狮,在大萧条时期,为了鼓励市民战胜经济危机,被取名为“忍耐”和“坚强”。这座图书馆在影视作品里的出镜率很高,《新绿野仙踪》《蜘蛛侠》《后天》《蒂凡尼的早餐》《欲望都市》等都曾以纽约公共图书馆为背景进行拍摄。一些公司年会、发布会、新人拍摄婚纱照等也在此地进行。纽约公共图书馆在纽约民众的心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

在实体建筑所展示出的美感和历史文化地标意义之外,实体空间的价值还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建构上。影片展示图书馆的实体空间时,聚焦的是实体空间的人们,人们在图书馆里学习、交流、互动,参与政治、社会、文化、艺术、新技术等议题的思考和表达,加入兴趣社团,结识他人。图书馆在实体空间之上构建了一个公共空间,给公民诉求、公共议题、公民参与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

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使得图书馆成为知识的殿堂、学习的乐园、文化休闲的中心、思想交流的平台、社会网络的节点、人与社会的桥梁。纽约公共图书馆成为地标不仅是因为其建筑美,更是因为其公共空间的价值发挥,在这里与他人、与社会联系互动。

1.2 教育中心的价值

图书馆不单单是保存图书,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图书中所含的知识传递给民众。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图书馆也被称为“不设围墙的大学”。蔡元培曾说:“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已成为共识,公共图书馆教育中心的价值也日趋彰显,职能愈加重要。

纽约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第一点就是激励终身学习(inspire lifelong learning),影片当中也很好地展示了图书馆的这一使命。通过影片,我们能够看到低幼儿童在父母的带领下听图书馆员读书、讲故事,孩子放学后在图书馆员的指导下看书、写作业,在更加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获得知识;青少年创客们也可以参加创新实验室,学习编程,制作机器人,享受创意成为现实的快乐,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2017年纽约公共图书馆早期教育服务人次达74.7万人次[2]。

目前公共图书馆对成年人的教育支持相对薄弱。对这个问题,纽约公共图书馆开展了针对成年人的职业教育服务,他们可以在这里学习职业技能,比如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计算机的使用,从而获得工作机会。影片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展示了布朗克斯图书馆中心(Bronx Library Center)的第五届年度职业博览会(5thAnnualJobExpo),有招聘、职业介绍、求职培训等,当然这些职业技能教育服务同样也是免费的。此外,图书馆还有针对不同群体的教育服务,比如移民在这里接受语言文化教育,贫困人群在这里学习影视技术,盲人在这里学习盲文。

图书馆教育支持的人群范围从婴幼儿、青少年到中老年人,内容从阅读、基础教育、创新教育到技能培训,等等。在这里,人们充分享有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1.3 服务多元的价值

大多数人对图书馆的印象,可能第一反映就是书,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图书馆远远不仅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场所,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它更是一个知识分享、思想交流、智慧启发、文化传播的地方。该片没有直接展示高大的书架,但《谷登堡圣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一扫而过的镜头已经充分展示了馆藏的丰富和珍贵。影片更多地展示了书以外的东西,展示了图书馆多元的服务:图书馆员回答“到底有没有独角兽”“《谷登堡圣经》能不能借阅”的参考咨询服务;读者利用电脑浏览信息,甚至玩游戏的网络服务;林肯中心举办的音乐演奏;作者见面交流会;理查德·道金斯等人的演讲;讨论《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读书会;版画展览;租借设备;盲文服务……这些多种多样的服务,不仅让我们感到原来图书馆还可以开展这些令人惊讶的服务,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图书馆服务的边界在哪里?哪些应该是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呢?纽约公共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认识,其多元服务是以人为中心,孩子放学后需要有地方读书写作业,成年人需要工作技能培训,老年人需要文化休闲,应对这些需求,相对的服务便应运而生。我们不是常谈“服务导向”“用户第一”吗?图书馆服务要以人为中心,那服务边界就是人们对图书馆需求的边界;需求没有边界,服务便没有边界;需求不断变化,服务就要不断响应。

人们在图书馆不仅仅是读书看报,还可以听讲座,看展览,欣赏演出,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幼儿、青少年、中年人、老人各得其所,有色人种、少数族裔、移民等群体各取所需。有了这些多种多样满足人们需求的服务,人们怎么会不愿意去图书馆呢?怎么会不喜欢图书馆呢?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服务机构,要想使图书馆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在人们生活中显得更加重要,就需要图书馆及时地响应社会的需求,在图书馆定位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在被社会需要当中存在和彰显。

1.4 社区中心的价值

纽约公共图书馆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总分馆体系,拥有88家社区分馆,基本实现均等服务和全民覆盖。镜头里展示的几家分馆各有特色,其最大的特点是融入了当地社区,成为当地社区活动和交流的中心。比如,影片展示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体系中最小的分馆——麦库姆桥分馆(The Macomb’sBridge Branch),一位读者认为该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的瑰宝,因为“有这样的面向社区的项目,供我们对话和交流”。他们在这里讨论生活和教科书中的种族歧视问题,其中有一位在图书馆学习影视技术的非洲裔人士就表示“我们要团结……作为一个集体……要互相照顾”,让人感受到了图书馆凝聚社区、支持社区的力量。

公共图书馆的分馆嵌入社区、根植社区,不仅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增强了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性。一方面,图书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人们需要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获取、文化休闲、交流活动的社区中心;另一方面,政府、社会组织或企业进入社区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图书馆作为渠道,这些分馆成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信息流通、公众参与的节点,并与总馆一起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这些分馆之所以能够成为社区中心,与图书馆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比如,帕克切斯特分馆的图书馆员讨论如何让青少年有归属感。在图书馆员内部的讲座上,几位演讲者都强调主动融入社区的重要性,提出“以社区为出发点”“人们关注那些主动参与的人,如果不参与,人们就不关注我们,所以公民参与很重要,要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永远证明自己的重要性”。这些分馆正是凭借主动服务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

2 图书馆价值实现的支撑

在镜头里展示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实体空间、教育中心、多元服务和社区中心的价值之外,我们不禁思考这些价值实现的背后支撑因素。这么多的活动,经费从哪里来?这样先进的图书馆,领导团队是怎么样的情况?这么多元化的服务,图书馆员又是什么情况?这些在图书馆实际运营中的关键问题,影片中的解答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2.1 经费

对图书馆从业者来说,上述镜头里的价值付诸实践时,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虽然政府拨款仍然是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最大收入来源,但政府拨款是不稳定的,再加之开展如此多样化的服务,我们不禁要问经费是如何支撑的?根据纽约公共图书馆2017年年报显示,在公共图书馆收入里,纽约市下拨经费占78.3%;研究图书馆收入中,这一来源只占31.8%[2]。政府拨款以外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捐赠。

影片中毫不避讳地提及了捐赠话题,也多次展示了图书馆对资金捐助的讨论和努力。纽约公共图书馆分馆在2017年经费开支达1.89亿美元,有0.8%的专门经费用于筹款。纽约公共图书馆下的研究型图书馆2017年经费开支1.29亿美元,其中也有6.75%的开支用于筹款[2]。在影片中,图书馆馆长呼吁大家为图书馆捐款,举办捐赠人晚会,闪过有以捐赠人命名的大厅、图书馆分馆等。图书馆员向社会组织讲述图书馆理念和故事,吸引社会关注。

纽约公共图书馆获得的捐赠资金非常可观,2017年捐赠基金达到11.8亿美元,年内500万美元以上的捐赠就有7笔[2]。在其官网上设有捐赠的栏目,有捐赠成员、公益活动、企业和基金捐赠、遗产捐赠、一次性捐赠或定时捐赠等方式,而纽约公共图书馆会给予捐赠人建筑命名、图书馆年度报告展示、桌椅等设施冠名和纪念礼品等不同的荣誉。

影片中,纽约公共图书馆的馆长认为该馆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典型,私人捐赠鼓励纽约市政府投资,而市政府的支持又反过来鼓励私人捐赠。纽约公共图书馆通过价值和理念的展示吸引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又能够使得图书馆更好地将价值和理念付诸图书馆服务当中,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有着较大金额的捐赠资金,但是纽约公共图书馆在经费的使用上仍然精打细算。影片第一次的馆长会议,管理层讨论如何在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设置优先级、保证质量缩小规模等方式将分馆建设为教育中心,反映了图书馆对经费支出的慎重。管理层的经济会议,图书馆员对外筹集捐款,讲解图书馆收入来源的场景,让观众了解了纽约公共图书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系统的运转。

2.2 领导团队

影片导演怀斯曼在影片中铺陈了大量纽约公共图书馆馆长办公会的开会过程,我们看到决策层在有限的财政预算下,如何根据民众的疑难杂症来优化种种细节考虑。该在数字还是实体书上投放更多资源?该不该争取一周六天开放?该不该多买畅销书?这些图书馆精神和实践的争议问题都会在理事会进行讨论。在该不该多买畅销书(因为借阅率会很高)的问题上,纽约公共图书馆的馆长认为:“我们当然可以把钱用在买畅销书上,但是我们更应该购入一些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文献,这样也许十年以后,有人发现别处都找不到的资料,就可以在我们这里找到。”这很好地阐释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从图书馆管理的角度看,纽约公共图书馆拥有成熟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理事会制度,决策过程公开、民主。理事会由主席、副主席和纽约各界代表组成,图书馆高级行政领导由理事会任命,并接受监督。高级领导机构成员包括馆长、财务主管、秘书长、12个副馆长,分管对外交流、营销、战略规划、资本规划、数字信息技术、公共活动与终身学习、人力资源等业务。这些事务都有各自的委员会,如执行委员会、预算委员会、资本规划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等。此外,还有一些由馆外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包括馆长顾问委员会、财务顾问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律师委员会、小狮子委员会,等等。理事会制度下的分权制衡、内部监督,以及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监督也使得图书馆管理决策透明、公正。

从图书馆价值来看,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层一直秉持免费、平等、共享、包容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人文关怀。

2.3 图书馆员

除了经费的支持之外,图书馆员也是影响服务效能的重要方面。开展丰富多样的服务,不仅要求图书馆员的数量,更要求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热情。纽约公共图书馆拥有2300多名员工,1600多名志愿者[2]。从招聘广告中可以得知图书馆员的学历要求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证的硕士,足见其对馆员专业的高标准要求。志愿者的数量也透露着图书馆工作的吸引力,这些志愿者或教授技能,或协助筹办活动,或参与社区口述史项目,不仅充实了图书馆服务,也为图书馆增添了温暖和关怀。

影片展示了很多图书馆员工作、交流的镜头,让人感受到图书馆员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工作是丰富多彩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业务熟练的图书馆员做参考咨询服务,回答读者关于如何查找Hermann Herzog从哪里移民到来的问题;看到分馆图书馆员们讨论如何吸引家长和孩子,凝聚社区;看到图书馆员耐心地教导孩子“写完作业再读书”,给残疾人做培训,为盲人制作有声书;看到图书馆员借还、整理、扫描图书等常规工作。影片中的图书馆员,从管理层到一线图书馆员,都让人感受到到浓厚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来自于他们解释独角兽时的认真、专业;讨论如何与人建立深的联系,如何帮助由于现代技术而处境更糟的人的热情、爱心;来自于图书馆员在内外演讲时对图书馆和对于图书馆员职业的自信、自豪。

图书馆员通常不是高薪职业,但是拥有较高的精神满足。在服务当中,图书馆员能够获得帮助他人的精神奖励,读者的正反馈会增强图书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吸引人们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比如,在朔姆伯格中心(The Schomburg Center)90周年庆典上,该中心主任讲述一位耄耋之年的志愿者的故事时说:“在我们的大楼里工作,是她前进的动力。”

3 图书馆作为社会包容的助推器

整部影片的信息非常丰富,给人的启发也是多角度的。透过这些镜头内外展现出来的价值,我们认为影片主要展示给我们的是图书馆的包容理念和助推社会包容的实践。在影片当中,一位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是社会包容实践中最重要的机构,因为图书馆是社区中心,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免费、平等、多元化的服务。

图书馆助推社会包容,是其作为实体空间、教育中心和社区中心价值的体现,也是图书馆多元服务的价值目标所在。

作为实体空间,图书馆提供开放的场所,包容大众,创建公共空间,人们或驻足聆听演讲,或在活动室内迈开舞步。作为教育中心,图书馆给每个人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在学习和交流中理解不同的思想。图书馆为公众的思想表达提供了平台,借此公众可以与人结识、发表观点、倾听各种不同的看法。思想的启迪是更高一层的教育。作为社区中心,图书馆融入社区,促进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打造社区和谐、包容的氛围。在服务方面,图书馆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开展多元化服务,服务不仅平等、免费,而且更加重视弱势群体,为照顾每一个来图书馆寻求帮助的人而努力。而领导团队、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与水平是助推图书馆的社会包容理念和实践的基础。

影片以著名的进化论捍卫者、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森开场,随后陆续有伊斯兰教与奴隶制、犹太移民、摇滚、朋克、黑人的生存等话题的演讲,演讲者有学者、诗人、歌手、作者等。这些争议性的话题在图书馆里得到了充分的包容。此外,影片中充满着大量值得关注的细节,以独立镜头出现的《在世界与我之间》,读书会选读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在教授手语时选择的《独立宣言》,图书馆员录有声书选择的是纳博科夫所著的《黑暗中的笑声》,一位演讲者提起的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黑小子》……这些关于书的不经意的镜头,都在向我们强调图书馆是保存和展现多种思想文化的精神圣地。

在影片中的一次馆长会议上,管理层讨论流浪汉的问题,表明了“在图书馆里,我们不疏远他们”的态度。最后馆长提出是依赖政府解决问题,还是干预社会政策,影响城市文化的问题。这不仅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包容精神,也体现了图书馆推动社会包容,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

美国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着各自的社会基础和社会问题,但是,其实体空间、教育中心、多元化服务和社区中心的价值对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来说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公共图书馆与社会、与社区、与个人的联系会更为密切,更多地响应社会需求,承载社会议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应当具有社会包容的精神,并积极推动社会包容。影片导演怀斯曼说:“在我看来,图书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被需要。”同样,呼唤图书馆的传统价值,树立和践行免费、平等、共享、包容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也同样比以往更加重要、更加需要。

4 结语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全面展示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感受到图书馆在聚集知识的同时,也聚集着人和社会,聚集着温暖、感动和正能量的情感。此片的展映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图书馆,探索图书馆,思考图书馆在当今社会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今天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舞台是波澜壮阔的,我国图书馆界在发生的事情非常值得记录和传播。讲好中国图书馆故事,消除公众对图书馆的刻板印象,让图书馆更多地进入公众视野是我们的使命。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推动我国民众理解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猜你喜欢
分馆图书馆员纽约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我把纽约搬走了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正确审视“纽约假期”条款
纽约往事
纽约,纽约!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