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教育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耦合性

2019-01-20 16:10周建姿王泽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共生中华师生

周建姿,王泽军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共生教育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共生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工作者审视和解决现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种价值取向、重要途径和实践范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言,共生教育理念成为一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方法论,共生教育为探索二者的共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审视视角.

1 概念解析

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始于生物学领域,最初是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所形成的互利关系进行研究.随着人们对共生现象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出现泛化倾向,由生物学领域拓展到人文社科领域.在教育学领域,日本教育研究者坂田义教等人率先涉猎“共生教育”概念,随后我国众多学者也展开相关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共生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其中学者李燕对共生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共生教育是“以竞争、冲突为前提,基于某些共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向异质者开放的一种结合方式与关系,它体现了创生、发现、保持异质者的生命进程”,并进一步指出此进程是“以人为中心、以生命为目的、以异质为前提、以关系为方法、以交往与对话为途径的生命进程”.[1]

从上述共生教育的内涵框架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共生的内涵,应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差异性的基础上,两个学科之间或学习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对大学生实施教育,从而实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和价值目标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然衔接和融会贯通的教育过程和结果.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耦合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共生的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功能三个方面.

2.1 教育内容的耦合性

“传统文化实质是依托于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思维而慢慢形成的既带有教育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的人生哲学、处事方式与实用知识.”[2]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轨迹,而且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然而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内容,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其积极部分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去.这一部分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珍贵的精华,是经过历史长河洗涤的珍宝,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能够极大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和发展,是“培养师生理想人格的坚定基石、坚定师生文化自信的基本保障、增进师生民族文化认同和适应的助推器”.[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文化精髓、民族的价值准则等传递给大学生,引导其逐渐理解接受、内化为个人的文化心理认同,慢慢固化为个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不断生成和扩展的文化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牢牢地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上,一旦脱离会形同断线风筝.二者在其作用生成过程中,需要创新地共生在一起,以形成一种符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新的思想文化,共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2.2 教育目标的统一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育人目标,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有计划和有目的地实施教育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则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启发其自觉性,使学生的知识、智能结构得到完善,鉴别、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在于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促使大学生的自我身心、个体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儒家非常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追求“君子”“圣人”这种完美的人格,以培养崇高的人格为其教育目标.相对于知识学习,儒家更为重视品德培养和政治智慧的提升,其教育的目的在于以“德性”为核心的“全面教育”.所以两者的指向都是人,两者的核心都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的肯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目标上二者不谋而合,形成共生的内在动力.

2.3 教育功能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表现出其固有的社会属性,体现为鲜明的阶级倾向和党性;另一方面表现出它特有的文化属性,体现为文化育人的文化功能.但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属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生的认知里,思想政治教育变得“面目可憎”,充斥着乏味空洞的道德灌输和政治说教.这种实效性不高的教育困境,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柳恩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4]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却是其文化育人的功能长期以来被遮蔽或忽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育的各环节则较为集中有力地突出“以文化人”的优势和特点,让枯燥严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了一丝生动活泼的气息,从而帮助其教育实效提高到新的层面.文化性的贯通互补,为二者的共生找到了新的契合点,这一方面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和要求,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耦合路径

共生教育视角下,学者柳夕浪立足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了共生教育实践的构想:一是学习方式的整合;二是师生关系的变革;三是教学环境的建构;四是教育节律的调整.[5]基于此构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共生路径可以从加强教学内容的多元整合、优化教学组织、构建立体化共生教育环境三方面展开.

3.1 加强教学内容的多元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之一是促进文化创新和增值,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本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完善课程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整合,加强教学内容的融合共生.

(1)从哲学层面加强教学内容的多元整合.学者张岱年认为,“中国古典哲学中有许多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有相通互近之处.中国哲学中有一个唯物生义的传统,又富于辩证思维,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有相互契合之处,这是应该深入理解的.”[6]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重要和突出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中国古代关于人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的哲学思考,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虽然差距甚远,但某些哲学思想却具有永恒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跨越时空而共生融合.

(2)从文化层面加强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价值理念、道德准则等.在课程载体方面,可以以思政类的通识选修课程和讲座为主,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课程的融合共生.

思政类通识选修课程既可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理性的反思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7]因此,在思政类通识选修课程内容上,应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和人文精神为主导,可以从精神、价值和道德等三个文化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课程设置包括文化陶冶、社会价值、国际视野、生态关怀等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从中体悟并创造性地转化为适合时代要求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3.2 优化教学组织

原有的教学组织是相对封闭的,独立运行和操作.显然,这种教学组织架构已不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合共生的情况,需在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将相关教育组织进行有利整合,建立一种开放协作、和谐共生的教学组织,发挥组织间的共生效应.优化教学组织,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1)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教学组织的前提,具有共生性,其构建表现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师生双主体共生合作关系的建构.共生教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将会呈现新的特性即它并非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也非单纯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它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全方位、全生命的交往与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生成,意味着人的完善.”[8]所以,共生教育理念下的互惠共生师生关系应该具有民主、平等、互动、协作的特点,以体验、对话、交往等形态表现出来,强调师生之间的包容性和异质共存,师生、生生个体的差异性得到尊重和肯定.第二层是师生双主体共生相长模式的建构.师生共生相长是从整体出发,把师生主体双方共同需求和共同发展作为建构的出发点,指向于师生的和谐共生发展.师生、生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是着力于彼此深层次的共赢合作,既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和谐发展,也包括教师的专业和谐发展,并且同时推动教学组织共生系统获得变革和发展.总之,在师生双主体共生相长模式中,教学组织共生系统各个主体都能以和谐发展的目标为指引,以共生相长的视野参与教学活动,相扶相生,共同促进师生获得全面、和谐、优质的发展.

(2)优化教学组织、学习方式.从教育实践的层面优化教学组织、学习方式,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整合教学组织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技术在教学组织方面的参与力度日益加强,影响力也日渐加大,这是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因材施教,选取适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形式,实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与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组合.二是整合学习方式.针对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和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师生互助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式.而教学组织、学习方式的优化整合并不是单独分离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常常是以融合共生的状态呈现.如“混合式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学方法、媒体技术、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的混合.通过共生教育,促成师生、生生之间,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之间,个体自学与合作学习之间、线上与线下学习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协同合作.

3.3 构建立体化共生教育环境

共生教育环境是“实施共生教育的外部环境,是培养共生性人才的外部条件.”[9]构建立体化共生教育环境包括政策支持保障、校园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三个层面的完善与优化.首先,在政策支持保障方面,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视,相继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各高校根据这些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落实,形成制度的共生体,实现宏观的政策制度与微观的教学发展的内在统一,使之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诉求.其次,在校园物质环境方面,包括校园绿化、建筑、教室、道路的整体布局等,建设一个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最后,在精神文化环境方面,包括政治舆论、学术氛围、校风学风等,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借助各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充分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在活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体化共生环境建构,使政策支持提供的制度保障、物质环境提供的资源保障、文化环境提供的精神保障得以共生整合,以共生保障体系来支撑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共生运行.

猜你喜欢
共生中华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