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馨月,秦澎润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感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表述,即“自觉将分内之事做好的心情”,在学术界责任感也通常被理解为与责任有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取向或者是情感体验,这种观点成为多数学者的意见。如此,就将责任感限定于情感的范畴之内,与责任认知、责任意志以及责任行为并列开来且相互影响。
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生态这一特定责任对象所产生的价值认同、态度取向以及情感体验。在生态责任感这三方面的表现上,当代大学生主流是积极进步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当下大学生具有生态责任认知,对其进行接纳就产生了生态责任认同,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还不成熟,道德素质尚待提高,支流中也有对不认同生态责任的情况,比如,部分大学生受“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影响,认为生态的价值不在于它们存在本身,而在于为人类做出贡献,因此,反对动物保护协会禁止穿着皮草的倡议,并指出对动物的过度保护已经侵犯了人类的审美自由。生态责任价值认同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均可从认知到认同这一过程中找到蛛丝马迹。第一,生态责任认知不足。未对生态的价值有一个完整正确的了解,仅凭借个别生态理论便对生态责任产生错误的刻板印象,导致生态责任价值认同缺乏有效源头。第二,生态责任认知转化不良。生态责任认知不等于生态责任价值认知。具体来讲,大学生在具有高水平的生态责任认知的情况下,受教育者知行不一、社会享乐主义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并不认同自身生态责任认知的实际效应,故而产生了“知情脱节”的现象。
生态责任情感中的态度成分既有正负之分又有方向之别,表现为喜好和厌恶、亲近与冷淡。生态责任态度是生态责任认同的进一步深化,责任主体只有产生认同的“共鸣”心理才能持有积极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具有对生态负责任的态度,但是被动心理所占比重不小。部分大学生对植树节、劳动节以及日常校园环境护理持淡漠态度,除非硬性规定,否则对环保活动的参与不积极甚至倦怠。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恶生态责任”和“冷生态责任”态度,主要是受个人主义与功利性的影响产生了注重个人利益忽略社会责任的倾向。部分大学生对生态责任甚少或从不关注,认为肩负生态责任对于个人发展并无损益之处且占用大量个人时间、精力等。正因如此,“无利便是有害”的观点导致当代大学生在生态责任感中呈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性,要么不屑参与,要么即使参与到了生态保护活动中,在态度上也是被动参与,热情程度明显不足。
体验作为一种情感,具有时高时低的强烈起伏性。大学生生态责任情感体验也不例外,即大学生环保热情时而空前高涨时而若有似无。生态责任体验主要受到生态责任意志的调节和生态责任行为的反馈两个方面影响。生态责任意志的作用是主体凭借自己的主观力量保持责任情感的自制性、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和挫折以达成预期心理目标;生态责任行为的作用是实现“强化”,不断促进生态责任情感的稳定与成熟。具体来看,大学生在认同生态责任价值产生良好生态责任态度后,就会进行试探性的行为实践,若实践结果成功就会得到积极反馈,受到正强化的生态责任情感在日后将反复出现进入“高潮”,反之陷入“低谷”。陷入低谷后的触底反弹需要责任意志在思想和行动中通过坚强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其他心理倾向,避免陷入盲目自我否定的怪圈才能在进行生态责任活动中始终保持稳定性的情感。而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遭遇了生态责任实践的不成功,又缺乏坚强的意识品质,生态责任情感便出现了波动、消弭,甚至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的现象。
人类的情感成长有一个逐步展开、加深的过程。在人生长河中早期出现的基础性情感会为日后高级情感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幼年时期表现出依恋感、亲切感、主动感和羞耻感等情愫时得到应答反馈,成年后才有可能相对应地拥有比较高级的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与荣辱感。生态责任感作为责任情感的重要类属,也在不断地应答反馈中成长。到了大学时代,这种社会性情感的形塑终将影响生态责任践行的实际水平,后者的结果又会对生态责任情感产生或正或负的反作用。一旦大学生生态责任情感得到积极反馈而满足,就能够进一步促进情感的成长与成熟。
十九大后,“美丽中国”愈发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为中国梦想的画卷又添瑰丽一笔。“美丽中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中每一分子的努力,这可以从唯物史观中得以确证:人们自己创造历史,未来书写历史的笔墨丹青者就是当代大学生。这就要求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生态责任感的主体,明确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以一个正确的姿态和视角关注国家甚至世界生态环境的未来走向,用大学生群体力量影响家庭生活观念并带动社会环保风气,将个人的生态理念与“美丽中国”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高等学府身负家国的期许,具有使用学校和社会公共资源教育学生并使其成为具有科学知识和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的职能,这既是高校专业学科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拥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避免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红利”而得到巨大阵痛的现象,并看中“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这一作用,以期以线带面影响全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用。
从高等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虽然大学的出现源自于对专业性人才养成的需求,但科学知识、专业能力的提升始终只是教育中的一个侧面,对人才责任担当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创始的本意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表面上似乎并未对专业人才的道德水平做深入考量,但有一点却是十分明确的,即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职业操守并最终服务于社会而非个人的需要的,以此溯源不难发现,大学创始之初思想政治教育便与专业教育捆绑在一起,这也为高校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感提供了具有启示性的途径。时代发展到今天,经济、科技和信息的力量已经无孔不入,仅凭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大学生生态责任感已呈独木难支之状,大学教育必须使大学生将生态责任感与未来职业选择相承接。比如,以“两山论”向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传达可持续发展理念;把自然古迹保护性开发方式教授给历史考古专业学生等。
环境对于激发人的情感和行为往往能够起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用。因此,大学生所处校园文化环境对他们的生态责任感养成有着润物无声的作用。校园文化具体包括校园亭台楼榭、花鸟绿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学校的规范守则、历史传统等制度化形态的内容。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所高人文环境的物质依托,能够传达给学生舒适与力量,学生反过来会把校园当做自己的栖身之所,珍爱一草一木;有力的制度文化将校园制度作为固化的行为规范,能够对大学生生态行为做出硬性规定,为“是”与“非”树立了一个标准;隽永的精神文化是对校园文化的无声诠释,它看似无法触摸,但却时刻彰显着学校强大的人文力量。生态保护之风气能够吹入每一位学生心中,这是对“以文化人”本意的实现。
教育者不仅仅是常规意义上的高校任课教师,还包括辅导员老师和领导干部,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感需要三者的共同努力。第一,任课教师要具有真挚的生态责任情感。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语、观念、动作甚至情态都会成为学生自觉或不自觉效仿的对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又持久深远的影响。教师生态责任情感最终通过外显的责任行为被学生感知,因此教师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感的提升能取得怎样的教育成效,自身的生态责任情感共鸣与责任行为示范比浅表层的言语传递更显力量。第二,高校辅导员和领导干部组织、支持生态保护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中、课堂上的生态知识不转化为实际行动,而只能是流于形式。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好统筹规划,辅导员应根据教师教授的内容和领导干部的宏观规划制定相应的生态环保活动。只有如此,才能够形成高校内部教育者的合力,以强化大学生生态责任感。
大学的存续源自于对专业性人才养成的需求,但专业能力的提升始终只是教育中的一个侧面,对人才责任担当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必然能够为解决大学生生态责任感出现的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