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益民,韩潮峰
(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山西 太原 0300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依赖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人是最活跃、最持续、最有效的发展要素,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依赖于亿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要“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在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一百周年之际,他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对美育作出了明确、系统、深入的阐述。2018年9月10日,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文明素质”、“文明素养”和一系列美育思想,不仅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国民的文明素养、美学素质与促进美学创新繁荣普及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作一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美好生活是在基本的生活条件满足之后,所要实现的更高层次的、更高要求的生活状态。在当前,美好生活状态既包括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状态,又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更高的生活状态。
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工业化、城镇化取得历史性进展的情况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显然,与高速增长阶段更多表现为“数量追赶”“规模扩张”“要素驱动”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质量追赶”,主要途径是“结构优化”,主要动力是“创新驱动”。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涵盖经济发展各领域,也包括社会民生各方面;既涉及生产、流通,也涉及分配、消费;既需要科技创新,也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既是质量变革,也是效率、动力变革;要求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发展质量的全面突破和提升,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新时代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也是美好生活的本质得以进一步彰显的新时代,所以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创造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深化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
所以,“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概念,也是蕴涵着美好之意的美学概念。
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每一项举措、每前进一步都关系全局,必须运用系统思维谋划推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协调性。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质量。习总书记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所以适应新时代,必须在“人”这一关键要素上实现新突破,必须全面改善公民风貌,让向上、向善、向好成为本色,让勤奋、实干、争先成为精神追求,必须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以提升素质为保障,让劳动者更智慧,建设的技能和本领更高更强。
这就要求加强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工作,把学习美学知识、提高美学素质和全面促进新时代发展美学的创新繁荣普及结合起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具有无限的魅力,有着巨大的力量。美是事物具有的某种形式、结构、比例、属性,是主体受客体吸引而产生的愉悦、舒畅、振奋或使人感到和谐、满足,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含内容美与形式美两个基本要素,有自然美、物质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不同形态。美随着创造美的能力发展而发展。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随着生产力、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不仅有着越来越高的物质需求,还有着越来越高的精神追求。审美作为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已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学审美,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指导下,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中所持的态度、愿望、理想、趣味,受社会历史、伦理、价值观念的制约,并直接制约人的审美选择、审美评价和美的创造。美学乃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过去相当长时期,在美学园地关注的是美的本质、审美规律以及艺术形态中的美与丑等问题,而艺术之外的各种美的形态,都是微不足道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把美学局限于艺术领域日益行不通了。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全球经济变革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在总体上走向美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走向高级化、科学化,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消费方式向着舒适化、高级化持续变化。现代生活要求美,各种实用产品不仅要求实用,而且要求有审美价值。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国土规划、经济建设、美化产品、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美化祖国,建设美丽国家,已经成为国际化的主题。于是,关于机械设计,有机械美学;关于技术,有技术美学;关于工艺,有工艺美学;关于商品,有商品美学;关于劳动,有劳动美学;关于经济,有经济美学(人们要求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美的规律来安排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经济美学应用而生);关于建筑,有建筑美学;关于园林,有园林美学;关于旅游,有旅游美学;还有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城市美学、乡村美学、交通美学、生活美学、影视美学、文学与文化美学……美学的明目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美学从少数学问家的书斋里、从课堂上走出来,美学的大观园开始热闹起来,特别是在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尤其是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在报告中,“美”字出现了27次。现在,“美丽”与“高质量发展”词语频见网络媒体和文化书籍。
在国家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引导更多国民学习美学知识,提高美学素质非常重要。
(一)加强科技创新的需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创新,正在引领我国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发扬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美学素质,荡起科学与美学的双桨。由于我们工业化进程时间不长,以往较长时期教育模式对美育重视不够,使得我们公民的美学素质有欠缺。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迫切需要在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的同时,引导科技工作者和公民学习美学知识,加强科学审美修养,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开启智慧之门,点燃创新激情,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二)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的需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更是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40年,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全球化经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制造业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工程师、设计师、技师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学习美学知识,加强审美修养,懂得形式美的法则,如“整齐划一”“对称均衡”“比例匀称”“节奏韵律”“调和对比”“多样统一(和谐)”,重视和遵循创造美的规律,有助于重视用户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审美心理,瞄准国际国内流行趋势与脉搏,高质量地设计和制造适应劳动者工作的优良设备和具有创意的、时尚的精致工具;有助于高质量地设计和制造出适应消费者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层次、多样性生活需求的消费品,使得品种、规格、花色、外形、尺寸多样,在满足需要方面有很强的适应性;有助于高质量地提供全方位的、令人称心满意的、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服务产品。加强制造业学习型企业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学习美学知识,有助于全面提升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提升中国质量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和制造业强国。
(三)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新时代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村结合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信息技术和美学知识,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引领,推进农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在打造质量品牌上下工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从种养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物利用无害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农村产业绿色发展的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各地在乡村振兴中迫切感受到人才的缺乏。这几年,在很多地方,一些打过工的青年回到村里担任基层干部,这些人见多识广、有胆量,常常能带动一方发展。“80”后农民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从农村出来,接受了职业教育,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最有可能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对这批人进行大规模培训时,加强科技知识、绿色发展和美学知识的培训,他们中的很多人定能在农村大显身手,打开“美丽”之门和幸福大门,实现乡村发展梦与人生价值的统一。
(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在全社会普及美学知识,有助于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大众创业、创新、创造,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休闲、文物与工艺品收藏、传统工艺美术、美容、娱乐业等,发展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向美学要价值,向知识要财富,向文化要发展空间。尤其是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做好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的开发建设,前景广阔。到2020年农民工预计将达到3亿人。农民工绝大多数从事中低端劳动,他们改变现状、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实现梦想的空间很大,关键在于加大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他们的技能素质和美学素质,用工匠文化唤醒一批批专心致志的技能人才成为工匠,其中的优秀者成为高级技师乃至大师。
(五)塑造城乡环境美的需要。城乡普及美学知识,提升大众美学素质,对于城乡环境美的塑造也是非常必要的。努力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格局,让城市与乡村、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始终要注重的目标之一。城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不仅为人们的生理需求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而且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健康而愉快的文化空间,创造生动形象的城市景观,给人优美的享受。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城乡居民学一点城市建设美学,提升美学素质,有助于城市的建筑群、交通网、生产与文化设施、地形地貌、园林绿化与市容形成整体形象美,把城市建成“大景区”;有助于提升城市景观的风格和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竞争力;有助于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有利于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在全社会普及美学知识,有利于高质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方面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绿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生态系统保护任重道远。加强对公民的生态文明与美学知识的普及,将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在政府积极推动下,使企业和居民广泛自觉参与,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美好家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的美丽不仅包括自然山川的秀丽与壮美、江河湖海的深沉与包容,也包括人文风光、民俗风情,还有那人间的温暖、美德的滋养,以及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鸣与共生。学习美学,普及美学知识,是充实滋润人的心灵世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健全人的文化心理,塑造完善自我,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民主权利和自由,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可以说,学习美学,提升美学素质,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新时代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需要学习美学知识,提高美学素质,树立科学的审美观。这就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发展美学。美好生活是包括经济生活、生态生活、社会生活、文化和精神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等广泛生活领域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要构建的新时代发展美学,其内涵大致包括: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经济美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美学,以构筑中国精神为内核的文化美学,以和谐社会为追求的社会美学,以风清气正为导向的政治美学。
经济美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交叉学科,它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以经济为研究对象,阐述经济领域中美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美学思想的核心。所谓美好生活,从美学上讲,是作为主体的人民大众对作为客体事物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产品和经济现象的审美体验和感受。美好生活是民生福祉与民族复兴、生活憧憬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审美评价,不仅包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审美需要的满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十九大报告以及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美学思想。他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全面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问题,回答了经济发展美的内涵与怎么实现美的路径。
习总书记常常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你有我有全都有,消费是一浪接一浪地增长。现在“羊群效应”没有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习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习总书记强调,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用好人才,还要用好企业家,企业家有十分敏锐的市场感觉,富于冒险精神,要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事业,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他们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习总书记强调,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一是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二是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三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四是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搞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习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要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约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更好保障农畜产品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点是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目标是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脱贫攻坚战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关于共建“一带一路”,习总书记说,就是要再为我们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习总书记说,“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人民幸福安康。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
习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习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实现更大突破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论遵循。他强调,增强把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增强运用创造美的规律的能力,以更好地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提出的问题,实现生产方式美、产品设计美、工艺技术美、劳动过程美、劳动产品美、经济运行美、高质量发展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美学思想中,大写的“人”字贯穿始终,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美好图景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一部人类文明史,既是一部人类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也是一部人类憧憬美、追求美的历史。生态美学以人的“诗意的栖居”为宗旨,研究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构建了中国特色生态美学的重要理论框架。生态美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生态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在《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习总书记说,“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总书记关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当代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的审美观。习总书记讲,“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突出了自然美、生态美与家园感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美学追求和人文情怀。习总书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将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关照,既是对自然美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反映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审美要求。中国古典美学追求天人合一,崇尚中和之美、自然之美。重视自然美、生态美,对于在美学维度上实现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和东方美学智慧探索中国特色美学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总书记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的追求。我们学习实践习近平中国特色生态美学思想,有助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审美观,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时代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注重提高人民大众对中国文化的审美能力。叶朗、朱良志著的《中国文化读本》,写到孔子的《论语》、儒家的哲学、《孙子兵法》,写到中国人的智慧和信仰,写到紫禁城、天坛、兵马俑、民居建筑等一处处有形实物,又写到书法、绘画、园林、京剧、瓷器等一件件艺术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愿望和追求。从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生活情趣,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审美的人生追求。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人民大众的文学应始终以创造文明和弘扬道德为己任。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秃废萎靡之风。文艺要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时代前进的号角,就必须坚持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的中华美学传统,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作高扬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道德之美的优秀作品,推动文艺由高原向高峰迈进。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文化遗存,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前行。要通过文化美学的研究和构建,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更好地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毫无拘束的快乐的气氛,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平静、安乐、和谐生活的一种满足的心态。美具有社会性,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审美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对于美好社会生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也包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审美需要的满足。这其中应包括人民对社会建设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的期待和追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美丽中国。这几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建设肩负着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使命和功能,即解决好民生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都能分享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社会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35年通过加强社会建设,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以更好地拓展民主渠道,拓展人民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建设肩负着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使命,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方面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社会文明与其他文明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清晰,当然任务也相当艰巨。我们构建新时代社会美学,就是要以审美尺度来衡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从社会生活中发现美、倡导美、引导美、追求美,这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孕育者。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以勤劳、创造、奋斗收获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开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新时代是追梦圆梦时代。进入新时代,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挑战还很多,需要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倡导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美学,有助于织密一张张民生保障网,筑牢一道道人民幸福和安全线;也有助于有效地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抵御各种懒散、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用劳动和奋斗开创幸福未来,自觉做社会文明的推动者、奋进者、搏击者,自觉做社会和谐的坚定者、践行者、建设者。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人民群众和我们党始终追寻的政治生活目标之一。《人民日报》2013年1月9日“人民论坛”栏目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让崇清成为一种风尚》,文中写道,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习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引用了这几句话,诠释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深刻内涵。中共十八大后,习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多次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结尾时援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王冕咏梅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他在讲话中说,“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政治生态事关党心、民心。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就能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人心就会涣散、弊病丛生。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既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增强党的创造力战斗力的需要,也体现了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政治美学追求,体现了在登高望远、居安思危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力量。梅花是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花朵之一,入画入诗众多,成为历代文人颂咏的对象。在2018年3月7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称赞进城务工人员的奋斗人生,表达自己的美德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美是在艰苦奋斗、严格自律中磨砺出来的,是在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中磨砺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打铁必须自身硬”(十九大报告语,之前有“打铁还需自身硬”语)。“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唯有为政有德、清廉于世,坚持“三严三实”,才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这一方面要加强党性修养,激励党员领导干部追求心灵美、道德美、人格美、廉政美;一方面要建立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织密“防腐网”,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让一切贪腐丑恶现象无处藏身,通过持续不懈努力,最终换得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从而实现美政善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美学搭建了理论框架。推进中国特色政治美学的建设、研究和普及,有益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汇聚起无比磅礴的中国力量,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持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美好生活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离不开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高的系统工程。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美学知识和新时代发展美学的创新学习研究,促进气象万千的美学繁荣普及,有助于新时代美好前景在中国大地上持续生动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