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019-01-20 15:42刘子婧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人格政治

刘子婧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从十七大报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十八大报告中对“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阐述,到十九大新时期强调“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国家和高校对于有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话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这一趋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从面对“问题”转向面对“品质”,从改变人转向培育和引导人的变化。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之一,其专注于激发积极品质获得积极力量的核心理念正影响和改变着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及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体现在对人的品质之关注和素质之提高,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幸福、快乐的人,因此二者在研究取向和教育诉求上相互契合。

一、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

自1879年成立之初,心理学就早已阐明了其作为一门学科的三大使命,即治疗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发现和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然而,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洗礼之后,心理学界普遍放弃了后两项任务,而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第一项任务上,即成为了一门专门致力于研究及矫正人类问题的学科。这种研究重心上的偏移使得很多心理学家甚至不知道正常的人如何才能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该有的幸福。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已经为我们证实:当人类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时,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抚慰并治疗人们的心灵创伤;但伴随着和平曙光的到来,心理学的使命应该转而研究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积极心理学由塞利格曼于20世纪90年代末发起,主张变革以往以治疗为主要手段的类似于病理学的传统心理学观点,转而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并以此为其研究对象,提出心理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处理人的心理疾病,帮助处于“逆境”条件下的人走出困境,获得全新的生活,更要教导功能正常的普通人学会如何获得主观幸福感,实现自我对于个人价值的追寻。

积极心理学以人固有的、潜在的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们的心理问题,激发人们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人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获得更美好的生活。“积极”二字,体现了其对于传统心理学主导理念的概括,将二战以来的心理学从性质和价值属性上归纳为消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侧重于自身的矫正及修补功能,习惯于从问题视角出发,使得心理学成为一种“医学式”的科学。诚然,这种理念帮助了许多深处困境中的人们获得改变并且生活幸福。然而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并不等于心理健康,消极心理学的问题导向视角忽视了对处于良好条件下的社会成员如何获得使自己的生活更具有幸福感的指引,忽视了心理学本应该具备的其他使命。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同学生的关系如同医生与患者,教师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对学生一言一行中所表露出来的问题予以解决,忽视了学生正常的积极功能与品质的发挥。反之,积极教育理念则强调教育不仅仅是发现和处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追寻学生的积极品质(其中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扩展和加深这些积极品质的影响力,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二、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之一,致力于通过对人积极品质的激发,帮助人们获得主观幸福感。思想政治教育隶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研究,其本质在于立德树人,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同为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伟大工程,在研究取向及教育诉求层面高度契合。

(一)调动积极情绪体验

以积极情绪体验理论为研究核心的积极心理学关于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需要,以及促进个人成为更好的个体的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不谋而合。所谓体验,即人们借助于情绪的表达方式,将受外界刺激而做出的心理反应表达出来,所以又称其为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理论研究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主观体验,其中包括人在感官上获得的享受以及心理上获得的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育和提升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积极主动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积极力量,最终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关注作为个体的普通人,激发其主观上的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帮助其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自我,不仅仅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价值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培养积极人格

“人格”一方面代表个体在遵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而表现出的外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另一方面代表个体内在的、潜藏的、因某种特殊原因而没有显露出来的独特的品质。积极人格教育主张对于人自身蕴含着的正能量的挖掘,通过对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包括显在的和潜在的)的激发式培育和积累式增长,达到帮助有问题的人抑制消极人格,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加美好的目的。培养积极人格的教育理念认为:人格教育应不仅仅局限于对有缺陷的人格的纠正,更要潜心研究良好人格的养成范式。这一观点弥补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自身的修补功能,而忽略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品质的不足。

人格教育隶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心理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乏积极人格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只能停留在思想表面而无法深入人心。因此,对积极人格的培育不仅仅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的视角和趋势。

(三)营造积极社会组织系统

社会组织系统涵盖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学校等主要方面,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构建积极人格的影响因素,也是使得个体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直接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形成从全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把握和根本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积极心理学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位的资源,合力培育人的积极品质的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可参考、借鉴的新视角。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困境

(一)教育过程:忽视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与人格塑造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对大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教育的问题,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直接影响,这正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与实然存在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更偏重于对理论的深度及其系统性的研究,缺乏贴近生活的实践性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受能力的限制,缺乏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思考。虽然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曾在不同时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得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方式及渠道,但在学生心理差异化日益明显的新时期,若忽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一味采取灌输式教育的传统模式,则无异于填鸭式教学,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迫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受传统心理学和教育思维定式的影响,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问题视角”为主导取向,将目光聚焦于处理学生在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即如何寻找学生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缺乏对大学生积极情感培养层面的教育。在宏观的教育模式上,偏向于消极悲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积极社会的建构。因而,在价值引导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话语权,无法调动学生对相关知识获取的积极性;在价值实现途径上,“灌输式”模式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关爱,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在价值互动中,教育者忽视了价值主体的内在诉求,导致教育者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存在阻碍。

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受其人格发展境界高低的支配,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心理性前提依据应围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人格需要展开。从细微之处着手,从“问题”到“品质”,实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野的价值回归;从“灌输”到“关爱”,实现教育者同受教育者之间的价值互动;从“无助”到“乐观”,实现受教育者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价值归宿。

(二)教育视野:欠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单独学科的时间并不长,研究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虽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范式”,但却面临“范式危机”。这说明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和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所面临的问题及成因是复杂多变的,对原有的单一学科的研究视角的反思是迫切的。埃利亚斯曾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作为远比道德教育内涵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改变传统的单一性学科研究的狭隘视野的同时,以多学科的交叉协同研究视角出发,丰富自身研究领域的层面同样适用于该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创始之初就具备多种学科背景,具有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意识形态型与价值导向性,归根结底是教育人的工作。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作为前提和起点。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的跨学科视角,既是二者思想的融合,也是教育方式的综合。以跨学科的视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不但有利于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困境,还有利于以崭新的研究视角推进学科的新的增长点的出现。

(三)教育环境:缺乏高校与家庭、社会的积极互动

近年来,频繁出现有关大学生自杀、残杀或者故意伤害事件的报道,这是由于人格心理不健全发展造成的。人是教育与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个体的成长及生活态度的获得体现在其与环境的双向互动之中。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个人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又恰巧是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受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弊端的诱惑是其前所未有的经历。一方面,社会大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影响的因素是多变且不可控的,大学生对于外界环境的诱惑抵抗力有待加强,容易滋生扭曲的价值观和堕落的思想品质。另一方面,大学校园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且没有升学带来的压力,导致家校沟通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呼吁联合家庭与社会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而不仅仅是学生在高校中出现问题时才与家长取得联系。

四、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用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积极心态面对教育中的问题与困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问题视角出发,将“改变人”作为研究重点。这种教育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向学生传递了负能量,强化了问题意识,忽视了学生应有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弥补了传统心理学中过于注重问题的解决的片面性的不足,从真正意义上回归了心理学最初的使命及功能,即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并加以适当的培育,最终使其获得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视野。教育者受到全新的心理学的理念的启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侧重于挖掘学生的积极潜能,以更加欣赏和开放的心态面对受教育者,改善了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积极教育并不是整天拍手称好地喝彩,教育的功能也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理应包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预防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前期性的预防引导,将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作为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的工具,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也是对人性的理智理解。

(二)强化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与认知方式

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心理波动反应,这种心理体验一旦形成,就能够转化为可以推动人行为动机的心理能量。人的心理情绪是一种主观性的体验,具有方向性和强度的特点。分别意指情绪可以是积极的、乐观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被动的。情绪又是动态的,具有强度大小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种情绪,不同情境下强度的不同,其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考虑到情绪的上述特点,情绪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受教育者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正负效应的关键。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思想的转化和共鸣,而消极悲观的情感体验则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深入和内化。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单向传输理论知识的过程,而且应该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从知、情、意、行层面由内而外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和培养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根本出发点,把育人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才能满足人的成长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缺乏培育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和认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入脑、入心。反之,一旦理论知识教育真正被心灵所感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愉悦,触发大学生主观意识上对于真理的追求进而升华其思想境界,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三)创新教育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崇尚标新立异的个人体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被强制性地施加以理论知识的教育,这种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方式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的借鉴策略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价值取向层面:从“失衡”到“平衡”,实现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的价值变奏。注重对于个体的自我潜能的挖掘与塑造,在肯定个人固有积极品质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个体的价值取向。这种充分尊重个体,倾听学生的个人意愿,解决学生主观诉求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当前大学生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同时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其次,方法层面:从“被动”到“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体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多主要以榜样教育、说服教育等形式展开具体的理论教育活动,尽管这些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因其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缺乏实践意义,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生实现自我调节的内化过程,强调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就是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既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知识传递施加影响的过程,也要让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个体的积极鼓励,这一点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上的参考,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方法层面注重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挖掘学生的积极品质相结合,将“灌输式”说教的理论和“引导式”尊重理论相结合。

最后,实践层面:从“文本”到“现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定位。将学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教育主体参与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外在的客观活动对其个人心理品质的影响。与此同时,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可以触发其主观体验上的认同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开展有关于积极心理的拓展训练,引导学生正向的积极品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充分关注并尊重大学生个体情感价值的诉求,培养其积极独立的个体人格,

(四)优化教育环境,激发教育对象积极心理品质与潜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二者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环境限定并影响着个体。因此,要注重培养良好的环境,以促进人的进步和发展。积极的教育环境是培育积极品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加强个体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来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个体成长最密切的现实环境载体,和乐融洽的家庭环境氛围有利于个体积极人格的养成。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奋进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个体政治素养和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学生最终都将步入社会,从人的社会化进程层面,过度依赖于学校教育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目标。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三者间的良性互动,通过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规训”到“感染”,实现社会组织环境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构建。

猜你喜欢
心理学人格政治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