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俊,韦瑞瑞
(1.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建立德育队伍的一项关键措施,也是高校辅导员制度得以落实的创新手段。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关部门颁发了相关政策,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然而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实现造成了阻碍。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掌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分析视角,推动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座谈中强调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内容,具体如下:(1)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人生导师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朋友,负责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辅导员要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其中包含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理论素养、鲜明的政治态度与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是其工作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其本身肩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对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细化,分为道德准则品质、职业情感情操两个部分。其中道德准则品质包含爱国守法、育人为本、为人师表几个基本素质;职业情感情操则包括敬业爱生、终身学习两个基本素质。
对于辅导员而言,基础业务能力是其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衡量其是否合格的标准。《标准》对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了明确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积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扩大知识储备量,掌握政治学、哲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
近几年,为了提高辅导员职业技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以及辅导员论坛征文等活动的积极开展,其中也反映了拓展性职业技能对于辅导员的重要性。第一,需要具备通用能力,能够和学生展开积极的沟通,做好相关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发挥学校与学生沟通媒介的作用。第二,辅导员要具备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这一意识,应用效率高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
通过对近几年各个省市以及赛区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题研究,发现大赛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赛题都是围绕辅导员知识储备量来展开。高校辅导员需要掌握基础知识,为之后的环节奠定基础,若辅导员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学生管理规定了解不深入,那么和学生的谈话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立足于比赛基础知识,通过得分可以了解到辅导员职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可以在业余时间学习,深入掌握职业基础知识。
案例解析环节是辅导员参加职业能力大赛中一个环节,需要辅导员应用具备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等,对所给案例进行阐述,并且提出解决办法。题目中的案例一般都来自于平时的工作,所以考察的也是辅导员临场反应以及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通过对实际参赛过程的分析发现,对于案例分析这一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参赛辅导员面对案例无话可说,或者只是机械性地背诵。结束比赛之后,参赛的辅导员们经过反思总结规律,以平时工作为背景,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
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当中,这一环节最具观赏性。参加比赛之前,辅导员需要提前10分钟选取题目,通过情景再现这一方式与对手展开交流。当前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这一环节更像是表演,并不看辅导员的能力,但是“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展开思政工作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谈话过程中和学生保持在统一语系,使用能够让学生接受的形式将问题解决。
通过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其范围非常广泛。正因如此,全国各地的高校为了培养更多专业职业技能高的辅导员,也在学校范围内展开了选拔,所有辅导员都纷纷参与到基础知识环节竞赛中,以此代替训练以及平时的练习,调动辅导员学习的积极性。在参赛过程中,所有辅导员都能够齐心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中,组建主题沙龙,在业余时间翻阅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到讨论中,使比赛与工作紧密结合,展现辅导员个人风采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参加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高校辅导员都会有收获,若学习与交流仅限于比赛,这与教育部举办比赛的初衷不符。不管比赛的范围如何,辅导员参加比赛都可以和其他同事就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展开积极交流,通过比赛的方式促进学习。辅导员一方面可以积极参与校级职业能力比赛,与同事及时交流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该比赛中涉及到的人员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刚刚入职的新辅导员,又包含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辅导员,在比赛中促进学习,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凸显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这一特点。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最初参加职业能力大赛都是持拒绝态度,但是真正参加了之后才认识到比赛的意义。只有经过激烈的比赛,才能够真正懂得那份“担当”,才知道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全国范围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般都是历经层层选拔,真正进入到总决赛的不足50人。因此,要想通过辅导员职业大赛提升职业能力,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另一方面则要高校支持。学校内部可以设置校级比赛,根据全国比赛的形式设置环节。这有利于辅导员实现自我发展。辅导员本身作为参赛者,需要设定初步目标,但同时也承担着团队寄予的期望。因此,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选手潜能,将自身能量发挥到最大,也就是所谓的催化剂作用,使辅导员职业能力真正进入到螺旋上升的阶段。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将全国高校所有辅导员进行了统一,在相同的平台内展示自己的职业能力与形象,全面提高辅导员对于这一份工作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职业能力大赛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中心设置了六个比赛环节,是教育部门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所建设的专业平台。此外,也开发了一些其他的平台,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评选、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全国辅导员骨干培训、高校辅导员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评选、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等,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教学方面的支持。
高校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十分多样化,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接受更为丰富的知识,还能够解决因为职业生涯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果高校辅导员掌握的技能较为单一,很容易出现倦怠期,对学生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辅导员需要全民提高职业能力。第一,积极参与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在这一类平台中提高职业能力,创建优秀的辅导员队伍,树立榜样,在其带领下推动高校教育的顺利进行。第二,为队伍中的所有成员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组建相应的长效学习制度,保证辅导员可达到“一专多能”的境界,突破职业瓶颈,长此以往,便可以有一支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综上所述,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校辅导员则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是一座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这就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有专业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则要具备责任感。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只有具备职业能力,才能够做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通过参加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经验,实现资源与知识共享,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属于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所以需要辅导员正确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