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教师核心使命的理论探源与路径选择

2019-01-20 11:23曾维华
铜仁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灵性人格大学

曾维华

( 铜仁学院 教育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教育是国家建设大计之本, 2018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的日子,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指引作用,对新时代的大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寄予了殷切期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关于如何培养好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大学教师肩负着对大学生人格健全、灵魂塑造、新人塑造的核心使命。

一、新时代大学教师塑造学生的着力点

(一)大学教师的文化存在性:对学生的文化塑造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以形而上学知识的传授为主基调,由此产生了形而上学的文化;近代大学主要将形而上学的知识教学转向了知识的研究,由此形成了科学研究文化;现代性大学主要是传授现代知识或者科学知识,由此产生了现代文化或科学文化; 后现代大学(如当今的多元化巨型大学、开放大学、创业型大学等多种形态的大学)则聚焦于后现代知识,由此产生了后现代文化。从大学发展史来看,大学的发展历史从此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知识与文化共进共发展的历史。

文化由人创造,因而人也具有文化存在性。大学作为文化的存在,是社会机构中的文化高地,它承负着传承创新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批判引领文化与保守超越文化的责任,而大学教师则是这座文化高地的主体,因为大学是由一批承担社会职责、探究应用高深学问、传播发展高深学问、追逐求索真理的教师群体或知识分子所组成。大学教师成为了文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大学教师不仅仅引领塑造着大学文化精神,同样也积极地创新推进着大学文化精神,因为大学教师是建设大学文化、营造大学精神、彰显大学力量的主要载体。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内隐或是外显的一种生活样式,即‘教师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2]教师文化是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与成长过程中所形成与形塑的独有的内在精神气质与外在的行为方式,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代表 着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与品质品位,其文化素养主要涵括知识水准、道德修养、人格魅力、人文涵养、科学精神、教育情怀等方面的内容,而大学教师的文化存在性也主要表征在这些文化素养上。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塑造,就是通过这些方面来进行的。大学教师塑造学生可以通过文化,特别是在文化素养上进行塑造,也就是说大学教师要通过选择解析文化、传承传递文化、创新创造文化来涵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播与文化塑造,使大学生成为有修养、有修为的人,促进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更好地担负起传承传递与创新发展文化的使命。

(二)大学教师的精神存在性——对学生的精神引领

大学教师的精神是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与专业化发展的高阶状态,是超越了教师生存际遇的高阶状态,也是大学教师“精气神”的体现。它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创造力,它能够激发教师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它能够丰盈莘莘学子的精神世界,从而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源起于中世纪大学,当时的大学是一个行会(guild)组织,由“学者行会”群体组建。那时的大学教师学者群体不单纯是为了迎合职业培训的需要,只传授职业技术知识来培养职业人员(如培养医学、法学、神学人员等);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阐释和布道社会的终极价值与终极意义,着力于学生精神信仰的守护,这也是中世纪大学“场所精神”的有力体现。中世纪的知识分子更加着重于其精神价值的寻获,这种精神包括学术精神、人文精神、社会担当精神。但是随着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来临,整个大学群体面临着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的熏染,导致现代大学的教师难以坚守大学教师应有的学术、人文与社会担当的精神向度。

也就是说“他们的活动本质上不是追求实用的目的,而是在艺术、科学或形而上的思索中寻求乐趣,简言之,就是乐于寻求拥有非物质方面的利益,因此以某种方式说:‘我的国度不属于这世界’。”[3]大学教师群体是社会的精神高地,他们除了基本的物质得以保障之外,是更加需要注重其精神境界的群体。 在精神领域他们是学术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社会担当精神的合一,他们的生命价值也在于其对学术研究的探索、人文情怀的坚守、科学发现的信仰与社会职责的担当。学术精神即是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真理而真理,为了学术而学术,寻求学问与寻获真理完全是一种出自于“闲逸的好奇”的精神,是对学术的一种执着与信仰,这是一种崇高的学术精神,这是大学认识论哲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大学学术得以繁荣的保障;人文精神即是除了追求其科学研究所展现出的科学精神之外,还有其人文精神的体现,具体表现为对他者与周遭的人文关怀、对人类文明的守护、对人类良知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守护特别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的深切情怀等方面;科学精神即是在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等事业中,他们能对科学有敬畏之心、对科学有信仰,秉承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等的精神,用科学精神来指引科学研究工作;社会担当精神即是不仅仅把自己只是当做一名教师来对待,也要将自己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下,把自己作为教师的同时,也要把自己当成社会的成员,即“公共知识分子”。这就要求其需要有社会担当情怀,要坚守社会良知、守护社会良知并传播社会良知与文明。大学教师对学术精神、人文精神、社会担当精神的守持能用以感召或召唤大学生成为兼具学术精神、人文精神、社会担当精神于一体的人,进而使大学生成为精神高尚、灵魂美丽与人格健全的人。

(三)大学教师的社会存在性——对学生的社会职责的导引

大学教师作为独立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个体人,具有着经济人的社会角色,即大学教师享有基本物质与经济基础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他(她)有寻求自身合法合理合规利益的权利;大学教师作为个体的社会公民,他(她)是政治人,具有政治人的社会角色,即大学教师按照法定权利,他(她)享有合法合理合规的政治权利,有权参与诸如民主决策、民主讨论等的政治生活;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其作为学问的传播者与学术研究者,具备学术人的社会角色,他(她)是学术人,有着其合理合法合规地探究学术、创新学术的学术权利诉求,以更好地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经济人、学术人、政治人是作为大学教师不同于其他群体的身份识别码,除了这三种身份外,大学教师还“关心他个人身处的社会及时代的批判者与代言人,是社会时代的眼睛与良心,”[4]所以大学教师还兼具着社会人的身份。他们需要用专业知识引领社会,同时他们将引领社会作为自己专业知识的延伸与专业精神的升华,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担当好其社会职责。

“在日益需要新思想、新观念为社会变革率先开路的文化时代,以创孕新思想、新观念及培育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人才为己任的大学,最有资格担负起引导和发动社会变革的重任。”[5]大学已由社会的边缘走入了社会的中心,不再是“象牙塔”。它必定要关注社会、引领社会、改造社会,因此大学教师的角色也必须发生转变,他们也必须引领社会、关注社会,同时要担负起改造社会的责任与使命。然而,在社会的诸多现象中,大学教师的“社会人”的角色出现了异化的情况。比如:有些教师在公众场合不注意自己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发表不正当言论,甚至有些言论有损社会与国家声誉、社会与国家的公信力;有些教师不维护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发表歪曲事实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损害国家文化或知识体系,进而危害了社会的文明进程;有些教师不以公众利益、集体利益为重,只一味地维护某些群体或者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应担负的职责与使命……因而,大学教师的社会存在性决定着作为有良知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教师群体势必需要担当起维护社会正义、改造社会并引领社会的职责。

大学教师担当其社会职责的有效途径便是发挥好其对学生的社会职责的导引的功用。“真正的教育乃是导正个人的性命,即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特

有的性命,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6]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自我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以此来升华自己的生命品质,大学教师担负着帮助大学生增强生命力量、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职责,促成大学生由个体发展走向卓越的生命自觉,成为有社会正义、有社会担当感的人才,而不是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这是作为大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失职,也是大学教育的一种悲哀。因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完全有悖于大学的教育目标,这对大学生的个体成长不利,更加有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大学教师造就的学生应该是人格健全、生命品质卓越、心灵良善的人,更是有社会公德、社会良知、社会正义、社会责任的人。

二、大学生需要人格形塑与灵魂塑造的可能性

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曾如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认识和堆积。”[7]教育不单单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塑造人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灵魂的升华和人格的健全。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则为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人格形塑与灵魂塑造提供了可能性,这就需要大学教师担负起塑造学生人格与灵魂的重任。

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教授通过研究,得出了教育的“五大公理”学说,即“能动公理(或动因公理)、存在公理(或潜在公理)、反身公理(或自反公理、反称公理)、美学公理(或需要公理、审美公理)、中介公理(或环境公理)。”[8]教育的五大公理学说从学理上与现实性上同样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可为、人格与灵魂的可塑提供了依据。

首先,教育的潜在公理揭示了大学教师,大学生存在着其可以发展的潜质或者潜力,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灵、精神、人格具有得以培育的潜力。因为人的发展具有未成熟性,所以人与生俱来就需要有外界正能量的力量对其进行培养、培训、导引,这就意味着人是需要进行教育的,特别是要接受高等教育,才能使其成为有教养、有修养、有涵养、灵 魂高尚和人格健全的人。大学生正是一群心灵需要健全培育、灵魂需要塑造、人格需要健全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他们生命精神、良善人格、心灵品质锻造最为关键的时期,因为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除了以专业知识奉献社会外,更要以他们健康积极的精神姿态与健全的人格来引领整个社会,这些都为大学教师塑造学生灵魂、健全学生人格提供了可能。

其次,教育的能动公理意味着学生发展具有能动性、可塑性,学生是通过其主观能动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来展现其能动的能力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与消极的主观能动性之分,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导引学生以积极的生命姿态、整全的心灵、健全的人格走向健康积极的人生道路而造福人类与社会,反之亦然。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需要作为大学教育者的教师进行引导,这也为大学教师为学生的能动性的塑造提供了积极的动力条件。

再次,教育的美学公理为学生灵魂的美丽与人格的高尚提供了“养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其中学生审美教育或美育却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美学教育能够形塑学生的美丽心灵,锻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能够提高其人文素养,提升其人文涵养,更能够以美育来辅助其良善德性与人性的锻造,达致“以美辅德”的目的。人都有美的需要与美的追求,通过追求美而促成自己有修为,通过追求美而促成自己有涵养,通过追求美而促成自己灵魂高尚、人格健全。美育为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养料”,大学教师站在人才培养的全局去审视美育,这对于大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正视美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素养,促成学生成为灵魂高尚、人格健全与品德良善的人。

第四,教育的反身公理为学生的“思悟”、“反思”等活动奠定了基础。反身就是自我对象化和对象自我化,藉此通过反思与思悟活动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人有反思的本领,通过人的自反性能够进行自我改革、自我生成与自我建构。人的这种自反性为大学生的自我卓越性成长成才奠定了基础,大学生的这种反身活动是自我心灵、灵魂和人格的升华。通过将自己每天的行为与他者或外界的行为来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哪些行为或者处世方式是合理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合乎道德修养,反思哪些是不合理的行为而加以改进,也就是说大学生能够将需要改造和认识的对象或事物从外部世界转向自身世界进行自我反思与思悟。这就告诫大学教师要成为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引路人。因为高等教育并非仅仅是高级或高等级的技术技能训练,高等教育更加需要人的审美情操、审美价值的追寻,这就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省思、自我思悟、自我评价、自我塑造。

第五,教育的中介公理为学生灵魂塑造与人格锻造提供了“力量来源”。在人的反身活动过程中,需要有中介力量的存在,也就是需要借助环境来实现其自反性,因而在大学生的反身性活动过程中,环境是普遍起作用的中介力量,尤其表现在和谐的心灵环境上,大学生的美丽灵魂与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有良好的环境系统作为中介力量。在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要应对多重环境的挑战,如物质欲望的诱惑、道德底线的拷问、心灵变化的调适、人性的追问等等,这些无不冲击着大学生高尚灵魂的锻造与健全人格的形塑。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美好的心灵品质与健全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有必要依凭环境这一中介公理来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灵品质与健全的人格。最为重要的是为大学生营造追求心灵美的和谐的环境,唯有大学生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心灵中闪现美的姿态,心中有大爱大德大美,其心灵才能显现出和谐的无限美,以和谐的心灵环境来激发大学生积极上进的生命姿态,促成其有动力去追求美、崇尚美、建构美,促成其主动践行崇高的道德品行,使其高尚的道德理性得以养成,从而形塑其高尚而优雅的人格与灵魂。

总之,教育的五大公理为学生灵魂塑造与人格形塑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也提

供了实践参考,这种可能性则需要作为教育者的大学教师去引导好大学生的灵魂塑造与人格形塑,让大学生能够用其潜力、潜质以及主观能动性等存有的力量去发展自我、形塑自我,促成其生命与灵魂的良善成长、人格的健全养成。

三、新时代大学教师塑造学生的途径

(一)以“文”化人——学生道德人的培养

大学教师是具有知识水准、道德修养、人文涵养、科学精神、教育情怀等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样也体现在知识水准、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等方面。所以学生道德人的塑造,其着力点就在于学生文化素养上的养成与锻造。

首先,在知识水准上,塑造学生成为具有知识素养的人。大学教师是掌握着高深知识(或曰高深学问)的知识分子群体,大学教师群体通过深入探究高深知识而提高其知识水准。大学教师“拥有了高级、复杂、可靠的知识,也就拥有了责任。”[9]大学教师是集教育者、研究者、知识分子、学者等身份于一身,高深学问是大学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特质,大学教师掌握着高深知识就意味着需要担负起其所要承担的使命,也就是需要其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即通过高深知识的传授来涵养学生的知识、形塑学生的知识品味,塑造学生成为具有知识素养的人。

其次,在道德修养上,形塑学生成为具有美丽心灵与良善道德的人。人之所以为人,其高贵之处就在于人是一种高贵性的存在,大学教师在大学里的伦理身份应定位于道德人的角色担当。“身正为范”是教师作为师者的体现,道德楷模是其作为师者的典范,做具有道与德的教师也是其作为道德人所需要秉承的为人行事的准则。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威廉·克拉克曾言:“教授的职位是勤勉地教学,同时在知识和道德上给予青年教益。”[10]大学教师不仅仅需要塑造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学生培育成为具有美丽心灵与良善道德的人。一方面,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有教育情怀。因为“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11]。唯有大学教师拥有教育情怀,他们才会坚守崇高的教育理想,以高尚的教育精神来践行教育理念,担负起培养学生成为有美丽心灵与良善道德的人的重任。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贯穿教育性与艺术性。赫尔巴特曾言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贯穿教育性、艺术性。随着全国教育大会、一流本科教育论坛等会议的召开,国家越来越倡导需要作为道德楷模的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灵魂的塑造、人格的形塑。本科教学除了要体现教学的学术性、前沿性、思辨性、研究性、应用性外,还要兼顾教学的教育性与艺术性。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知识的讲解与探究上,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的教育性、艺术性能够辐射到学生身上,即让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明白什么知识能够促成他们成为具有良善道德、高尚情操与人格整全的人。

再次,在人文涵养与科学精神上,要锻造学生成为人文底蕴与科学情操兼具的人。人除了是物的存在外,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的存在。人文与科学是大学的一体两翼,二者缺一不可。大学教育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统一体,二者也不能只重其一端,而轻其另一端,在大学教育中需要平衡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就要承担起平衡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二者关系的职责,促进教师自身成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具的人,即成为人文底蕴厚重、科学素养丰满的人。大学不是记诵之学,也不是技艺之学。学生在大学求学问不仅仅只是为了掌握一门科学或者一门技艺,更为重要的是当他们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时,能够成为有人文修养、人格独立、修为自觉的人。所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人文情操与科学精神的人,也是大学教育的旨向。从此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及科学素 养是大学教师传道授业的职责的彰显。促进大学生不仅掌握科学技术、科学知识,更涵养人文底蕴,使大学生通过科学与人文的融通而成为能关心他人和社会、尊重他人和社会、理解他人和社会、欣赏 他人并悦纳自我的人,是作为新时代大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精神成人——学生灵性人的培育

2018年6月21日“一流本科教育论坛”在成都召开,达成了“成都共识”,形成了“成都宣言”。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建设教育强国以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随后,9月17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文件,这系列讲话与文件精神无不述及到了大学教育要塑造大学生的心灵与灵魂、健全大学生人格、涵养大学生精神风貌、促成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大学不仅仅是一以学术为其立命与安身的学术组织,还是一具有灵性的学术组织,同时也是需要在大学进行灵性教育的学术组织,大学只有充具着灵性,大学只有进行灵性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才会有灵气,而不是书呆子气,培养出的大学生才会具有其应有的智慧。”[12]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着力于本科人才培养,并且是作为重中之重的使命来抓,大学教师则成为了这一重要使命的承载人。新时代的大学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健全学生人格与生命的职责,也承担着培养灵性人的重要职责。塑造大学生的灵魂与人格,最重要也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灵性的大学生,而不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书呆子气”之人,也不是培养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超越知识智慧、技能智慧、智力智慧等基础之上的灵性人,让大学生在大学精神的滋养下成为灵性之人。

对大学生进行灵性教育在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将会成为重要的课题,培养灵性人也是一流本科教育不能回避的课题。灵性教育可以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路径,因为灵性教育能有力地促进灵性人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应该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文化体系,让大学生在大学所独有的精神文化的浸润滋养下,用厚重的大学精神来引领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大学要将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标准,作为衡量其工作的着力点、出发点,始终以思想政治建设、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等为抓手,将大学自身所具有的人才观、科研观、文化观、服务观等办学理念,贯穿、融合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全方位的办学治校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教师除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外,更要注重其灵性培育,将灵性思维力、灵性想象力、灵性创造力等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促进大学生灵性人培养目标的有力达成。

同时,在灵性人培育过程中,要以教育教学课堂为主阵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也离不开教师;这就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方位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要贯穿教育性、学术性、研究性、思辨性、前沿性、思想性、应用性、艺术性,积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成长、专业发展、人格健全与生命塑造的主阵地,促进学生思想、人格、生命等各领域全方位发展,以此更加夯实大学生成为灵性人的基础。

在对大学生进行灵性培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打造灵性的校园文化来涵养学生的灵性。灵性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大学的精气神,进而涵养了大学生的精气神。大学何以为“大”,除了有大师、有大家、有大学生、有大楼,有大学问之外,还要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才可谓“大”。大学是一因文化而具有理性与温情的魅力的场域,是一充满着文化灵性的 人文场域,大学生在具有灵性的校园文化里学习、生活,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在大学校园里,有馆藏十分丰富的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生态化的校园建筑与校园环境等等所构筑的充满温情魅力的校园文化,使大学校园成为具有灵性的文化载体。只有大学校园充盈着灵性的文化氛围,才能赋予大学生文化、智慧与灵性的熏陶,使学生成长涵养了精神、滋养了心灵,让大学生的思维力、感知力、认知力等具有生命活力与生命活性,使其思维力、感知力、认知力等更具有灵性;因为灵性思维力、灵性认知力、灵性感知力、灵性想象力等构成了大学生灵性力的有机整体。

(三)实践育人——学生智慧人的塑造

高校是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的学术组织,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社会服务是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社会服务也理应成为这五大职能之统摄性职能,因为其余四项职能都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来体现其成果的价值性或效用性。

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相关实践活动,以实践育人敦促大学生成为智慧之人,即大学生成为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相统一的人。智慧一定是高于知识的,大学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智慧,这也是大学教师应该拥有的教育智慧。

实践育人则意味着大学教师不仅自己要从事社会服务工作,也要带动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工作中。比如大学教师的社会服务或社会实践项目就可以让学生作为项目组成员,让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项目工作,并且在完成相关项目的过程,指导学生申报市厅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每年在市、省、国家相关网站平台发布的大学生市厅级、省级、国家级创新项目公布立项名单中不乏有大学生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也可具有较强的创新力。大学教师同样也可以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制工作等等,国家专利中也不乏大学生的专利。

实践育人是大学将社会服务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的。在服务社会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意识,也是学生思想、人格、灵魂等健全的有力体现;通过服务社会,能将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为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相统一的人,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据此,促成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智慧型人才,这也是高等教育所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313-315.

[3] 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13.

[4] 眭依凡.改造社会:未来大学新职能[J].上海高教研究,1995(3):4.

[5] 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2):7.

[6] 卡尔·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7] 张楚廷.教育基本原理——一种基于公理的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M].徐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 威廉·克拉克.象牙塔的变迁——学术卡里斯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M].徐震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81.

[10] 刘捷.大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其达成——以中国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20):4.

[12] 曾维华.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灵性拓展[J].铜仁学院学报,2018(1):39.

猜你喜欢
灵性人格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天津市2 057 名护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大学求学的遗憾
氤氲灵性画图开——傅抱石四十年代绘画展览综述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