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

2019-01-20 02:08天津市咸水沽第三中学张宗玲
天津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参与度教学活动思维

天津市咸水沽第三中学 张宗玲

参与是一种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和提高交往能力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学生的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

由于每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行动能力都有不同的需求与发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三个方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课题组确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为研究方向,按学段不同,研究出相对应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促进七年级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策略研究

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经历从数到式的变化,经历从数与式的运算到图形的逻辑推理的变化,因对这些变化不适应,很多学生容易出现抵触数学、对数学失去兴趣的现象。针对七年级刚入学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数学学习有信心且成绩好的学生占24%,感觉困难但愿意学的学生占52%,不愿意学的学生占17%,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占7%。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前提。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参与,就是发展主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发展的全过程。

参与度是指学生参与的程度。它包括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深度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深刻性,包括参与是否是主动的、积极的情感参与,参与的认知层次等多方面。广度是指参与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多少,参与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学生的参与是指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三方面的组合。

三、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从内心生发的兴趣是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参与活动中,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1.情境导趣,激发参与热情。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数学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

例如,在七年级教材“合并同类项”一节有这样一个问题: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讨论如何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翻译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

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展开本节课学习,思维始终围绕着问题学习,以疑引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不断思考。

再如,在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家庭经济收支情况,通过所学的统计方法,明确生活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数学。又如,第一章“正、负数”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在活期存折上存入为“+”,支出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当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愿意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时,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就会感悟数学的真谛。

2.互助促趣,培养参与意识。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有一种现象,数学成绩越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往往没有学习动力,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安排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被激发出来。

在教学中要平衡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所以可以采取“师徒学习”,让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答疑解惑,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对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互助活动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喜悦,对自己也是一个促进、提高的过程。为了让程度较好的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为这些学生准备一些思考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设竞激趣,增强参与信心。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开展一些合理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对所学的材料保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机,有时需要利用外在的某些刺激,如奖励、竞赛等一些活动。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是枯燥乏味的,如,数学习题课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索然无味的,此时就要为学生制造一种氛围,增加一些其他的元素——竞赛讲题,先把习题分成题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抽签比赛,学生组内先要将所要讲的题目进行研究,然后进行讲解,每组派一个学生进行打分,最后评出表现好的组。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为了全组的荣誉都在努力,学习气氛浓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增强了自信,愿意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根据数学课的内容,教师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方式,以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活动的设置是依据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荣誉感强、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从参与的三个方面都可以预防学生厌烦情绪的发生,对学生的参与能力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4.活动诱趣,促进行动参与。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学生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是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被激发出来的。”学生愿意表现自我,教师就要多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最大化地参与到学习数学中,大大提高参与的程度。

例如,每章教材最后都安排课题学习,这个内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学习中,可先让学生编写调查问卷、完成全班的调查数据的整理,再用条形图、扇形图描述出来,由数据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是主角,他们的兴致非常高,收到的效果很好。

教师要精心挖掘数学教材中这样的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此时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就会变得有趣生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就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5.问题引领,促进思维参与。

问题是学生展开数学思维的航标,运用问题串将学生的思维聚拢起来,学习有方向、有系统、有层次地进行思考。美国数学教育家哈尔莫斯指出:数学的心脏不是理论、定理、定义、证明、概念、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置具有思维含量、有层次梯度的问题,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情感方面、思维方面、行动方面都能够有收获、有发展。

一节新概念数学课是以问题贯穿的,始终体现着以“问题引领”为核心,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让问题牢牢套住学生的思维,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中发言踊跃,这样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一节数学课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探索,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有能力的学生又能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效地发展。

四、小结

学生的课堂参与是与学习兴趣紧密相连的,是反映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指标。只有参与进去了,畏惧数学、放弃数学的现象才不会发生。学生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为数学的核心素养找到归属地。

学生智慧的产生源于数学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有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去寻找、去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策略,为今后学生学习数学打好情感参与、思维参与、行动参与的基础,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交流、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的场所,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和增长智慧的重要阵地。

由于每一届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素养等多方面差异,课堂上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很多。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显得至关重要。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尤其是培养起始年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是数学教学值得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参与度教学活动思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