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1-19 06:08林迟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林迟生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新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079

一、通过实验改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促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为了有效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平时的授课中,笔者将一些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实验或精心设计一些趣味实验,如“喷雾显字”“清水变葡萄酒”“魔棒点灯”“晴雨花”等,将学生带入无比美妙、神奇的化学迷宫,使学生从这些妙不可言的现象中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之情,并在实验中做到看、说、想、做、写相结合,这样不仅加强了技能训练,又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以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初中化学中,大部分演示实验都不太难,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教师在化学演示实验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既要精选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现象鲜明清晰度高的、操作安全成功率大的实验,又要在示范操作中体现规范性、榜样性,并注重将绿色环保与节约意识贯穿于操作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记录、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鼓励。通过加强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不放弃不忽视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演示实验步骤不但能提供直接、原始、第一手的感观材料,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原理,更加直观地学会化学实验。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发现能力、解决能力,学会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和科学理念的意识。演示实验同时也是教师以自己在演示实验中的规范操作让学生学会规范的实验操作技巧和技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实验习惯的教学。在演示实验时,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更好地观察和学习实验,往往学生对那些比较好奇、刺激性强烈的化学实验兴趣浓厚,但很容易忽视本质上的内容。这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去观察,将学生的注意引向实验教学。同时,教师也要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记录在案,为以后实验做铺垫。

三、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可适当地对某些课堂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增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对于初中生,可从简单实验入手,如讲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这一物理性质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 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2. 证明“H2比空气轻”的演示实验是如何做的?3. 能否根据同样的原理设计一实验证明“空气比CO2轻”等。此时,学生思想很活跃,纷纷提出各种改进方案,教师归纳、分析、引导,最后师生共同设计出一个改进方案:在大烧杯中放进一只充满空气的小气球,小气球沉入杯底,然后往烧杯中倒入CO2气体,气球很快上浮。此实验直观、有趣、醒目,又能与前面知识相联系,学生感受很深。这样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听”的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讲解纯理论知识点时,只是空洞说教学生往往是难以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补做一些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补充下面的实验:1. 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反应进行很快,但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没有气泡产生。2. 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物一会儿就反应完了,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结论,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样,在讲解《燃烧》一节的内容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笔者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水,然后再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剧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再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我们再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尽量设法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实验過程充满启发性和思考性。这对当前“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更有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武宁县官莲初级中学   332300)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