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小A和小B是同班同学。一次数学考试,小A和小B考得都不太理想,小A很沮丧,他因此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材料。而小B却进行了一番思考,他认为:我还有一些知识没搞懂,我要在数学上多努力一些,争取下次能够考好。
之后的一天,老师布置了有一定难度的阅读作业,小A心里不高兴地犯嘀咕:真讨厌,作业这么难,我肯定不可能全做对了:而小B想的是:今天的作业是一个挑战,我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又过了一些时间,班里竞选班长,小A和小B都参与了竞选,但他们两个都落选了,小C当选。小A很气愤地想: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讨厌小C!而小B却告诉自己:大家选了小C而没选我,小C肯定有比我做的棒得地方,我要向小C多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讲师,我经常会遇到父母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很有畏难情绪,对自己可能做不好的事情,一点儿都不敢尝试。怎么办呢?孩子竞争意识特别强,如果他没有争得优胜,就会有很大的负面情绪,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过于敏感,一点儿批评都承受不了。孩子偏科,数学就是不行,真是急死人了……看似不同的问题,其实都指向同一个症结——孩子是否具有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概念。她对人如何才能取得成功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进而发现了影响成功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有何不同?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相信与生俱有的才智和能力,倾向于回避挑战和失败。他们会避免面对挑战,想要维持聪明的形象;在遇到障碍时,有畏难和放弃的情绪;他们对努力很不屑,认为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需要努力;他们忽略别人的批评;别人的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威胁,容易把比自己優秀的人当成假想敌。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与之正相反,他们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每个人都有无限潜力。当他们在遇到挑战时,会非常兴奋,渴望学习,并敢于迎接挑战;遇到障碍时能够百折不挠;他们认为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改善,于是他们努力造就成功;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别人给予的批评,将批评作为反馈,成为提升自我的渠道;当他人成功时,他们能够视他人为榜样,向其学习。就像上文故事中的小B一样,面对每一次失败,他都能够找到自己进步的空间。
几年前了解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后,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它很好地解释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遭遇了同样的失败后,为什么有人能够更加奋起,而有人却会一蹶不振;当身边存在着比自己优秀的人时,为什么有人会产生强烈的嫉妒,而有人却能以此为榜样,鞭策自己更进一步;当面对困难时,为什么有人信心满满,而有人却信心不足。很显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结果乃至不同的人生际遇。
我发现如果家长们的思维方式不改变,沟通方法也是很难奏效的。比如说,当孩子又有了错题,有的父母的本能反应就是沮丧和愤怒,他们认为孩子要么学习态度不端正,要么学习能力不足。在这样的认知下,要他们控制好情绪,去积极鼓励孩子是很难的。而在同样的处境下,有些父母会有不同的想法,他们认为分数只是一个反馈,错题预示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孩子投入更多的练习。错误帮助我们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很显然,持这样观点的父母能够更加心平气和,积极地帮助孩子查漏补缺,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举个例子,当孩子因为某件事情做不好而灰心丧气,大叫“我永远也做不好”,从而拒绝继续尝试时,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你能学会”的信心。怎么做呢?
首先,认可和欣赏孩子付出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看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帮助孩子把关注点从结果转换到过程上。接下来,帮助孩子理解犯错是大脑学习和成长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当自己为困难而感到挫败时,他的大脑正在成长。之后可以帮助孩子回忆他有什么事情是从不会到会的,也给他介绍那些成功的人也是失败了很多次付出了巨大努力才成功的。最终帮助孩子建立新的认知,从“我学不会”到“我还没学会”。整个过程不需要采用枯燥说教的方式,我们可以给孩子看大脑结构图,让他理解大脑的可塑性,也可以给孩子看篮球运动员乔丹的视频,听他讲述他失败了多少次之后,才获得了成功。
帮助孩子,以及帮助自己建立成长型思维——不惧挑战,持续成长,终身成长。
苏菲美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HTT认证讲师。
NO.1
有些事情我永远都做不好。
NO.2
当我犯错误时,我会试着从错误中学习。
NO.3
当其他人做得比我好时,我会觉得受到了威胁。
NO.4
我喜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NO.5
当我向别人展现我的聪明或才能时,我很有成就感。
NO.6
我会因他人的成功受到启发。
NO.7
当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时,我会感觉很好。
NO.8
你的才智是有可能改变的。
NO.9
你不必试图去变聪明——你本来就聪明或者不聪明。
NO.10
我喜欢接受我不熟悉的新的挑战或任务。
以上的奇数问题中,回答“是”越多的情况下,说明你固定型思维越强;
以上的偶数问题中,回答“是”越多的情况下,说明你成长型思维越强。
此测试引自《成长型思维训练: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