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玉芳
进入小学阶段,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已经发展到
定的程度,有能力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如自理生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解决与同学的冲突等等。
挫折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由于孩子生活范围的扩大,面列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在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孩子会出现敏化或钢化效应,或让孩子从此产生害怕的心理,或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保护罩、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度的挫折很重要。如果家长因为担忧孩子受到伤言,或没有能力应对困难而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家长无法随时随地保护孩子,明智的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让孩子坚强起来,自己保护自己。但孩子遭受的挫折如果超过孩子的承受极限,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如长期摆脱不了的失败,容易便孩子获得
种无助感,形成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对小学阶段孩子抗挫折能力的资源进行了总结。以下内容是培养儿童中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资源。
懂得放手,敢于放手,让孩子在挫折中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相信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他们能应对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孩子需要面对逆境,也请相信孩子能从中学会成长,并提高自己的抵抗能力。不要过度保护、溺爱孩子,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不要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只有经历过挫折和不利,才能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在必要时应该及时介入和疏导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在孩子面前,不要过分夸大挫折的负面意义,但也不能否认挫折带来的痛苦,而应积极地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在成长过程中,挫折是磨刀石、是考验。注意不良因素(如挫折、失败等)对孩子的影响,必要时及时介入,帮助孩子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悲伤),这可以避免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在不断累积。
创设锻炼的机会,帮助孩子体验挫折,学习应对挫折
有意设计一些障碍,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帮助孩子体验挫折、直面挫折。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包括爬山、做志愿者、学习新技能(学习游泳、自行车)。并给孩子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并将这一刻的喜悦转化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给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不但懂得疏导自己的情绪,还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挑战自我。当孩子遭遇挫折是由于自身不足所导致时,跟孩子一起商量解决办法,直面问题。
以身作则,教孩子学会应对挫折。家长也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看待事情,努力;中破困境。在孩子面前,不经常抱怨、不流露出对现状的绝望和无助。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会懂得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挫折,永远对生活怀有希望。为孩子树立在逆境中前进的榜样。除了家长自己言传身教外,还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他们同龄人抗挫折的榜样,让他们从中学习如何应对挫折。
情绪调节能力是指管理和改变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之一。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是孩子社会情绪发展的核心部分,对孩子未来的情绪、个性和心理健康均有重要影响。
情绪会对大脑功能、学习效果、环境适应方面产生影响。例如,长期沉浸在抑郁的情绪中,孩子对事物的看法会改变,容易将失败和问题都归因于自己。同时,处于恐惧、焦虑、抑郁、敌意等负性情下,学习效果下降。而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心境乐观、遇事积极。情绪失调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适应不良的表现之一。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女孩容易感到焦虑,而情绪调节能力较差的男孩则常常充满故意,往往表现出暴力和攻击行为。
学龄前的孩子主要通过社会支持和寻求成人帮助来调节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能独立调节情绪、处理相关问题。如高年级孩子可能考试考砸了,他会告诉自己“还有下一次呢”,然后转身投入接下来学习。
小学生已经知道不少直接、间接调节消极情绪的策略。
按照调节策略和途径,所有情绪调节策略都可以划分为以问题为中心和以情绪为中心的两种应对方式。低年级孩子已懂得使用以情绪为中心的调节策略。例如,他们在不开心的时候,会玩游戏、吃东西。随着经验的累积、社交能力的提高,高年级孩子更倾向于使用建设性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策略与孩子的个性也有关系。即使面对相同的压力情境,不同性格的孩子情绪调节的策略、调节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外向型的孩子更可能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法、寻求他人的支持等;而内向的孩子可能会采用逃避、远离等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
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与大脑发育程度有关。年幼的孩子由于大脑皮层抑制过程比兴奋过程弱,大脑的兴奋过程占主导。因此,学前儿童以及小学低年级孩子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掩饰性低,自我调节情绪能力较弱。
与男孩相比友孩更善于调节情绪、向他人寻求帮助
研究发现女孩调节情绪的能力高于同龄的男孩,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但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与具体的情绪有关。女孩更善于自我疏导情绪,直接发泄情绪、寻求帮助,更可能掩饰自己的愤怒情绪。对男孩来说,他们更可能掩饰自己的痛苦情绪,较少向他人寻求帮助、独自承受。
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反应、关于情绪的谈话、自身情绪调节能力会影响孩子调节情绪能力的发展
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反应、亲子间关于情绪的谈话、父母自身调节情绪的能力三方面因素会影响孩子调节情绪能力的发展。父母比较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比较敏感和热情,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好,情绪唤醒过度较少。如果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情绪反应,孩子也会逐渐养成关注自己情绪的习惯。如果家长比较严格控制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慢慢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家长倾向于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方式调节情绪,他们的孩子使用相同的情绪调节方法的能力较强。相反,如果家长总是通过吵架、摔东西来发泄自己的愤怒,那/厶孩子容易认为以类似的破坏方式发泄消极情绪是合理的、可以被接受的,从而形成坏习惯。
重视培养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鼓励孩子多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重视小学阶段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育机会。进入小学后,孩子面临的情绪调节问题和需求增多,此时是锻炼孩子调节情绪能力的机遇。家长不应剥夺孩子练习的机会。例如,孩子一发脾气,家长就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没有机会训练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愤怒。鼓励孩子多使用调节情绪的策略,而不是沉浸在情绪中。虽然孩子情绪调节能力受到大脑成熟程度的限制,但是孩子经常调节情绪,能刺激大脑相应脑区的快速发展。这反过来也会促进孩子其他能力的提高。
根据孩子的特质,引导孩子学习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
根据孩子的特质,教孩子学习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于外向的孩子,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有关于情绪变化的倾诉,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直面问题,从源头入手,解决问题,调节情绪。对于内向的孩子,家长需要让孩子渐渐意识到逃避、远离等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暂时缓解不良情绪。要慢慢引导孩子直面问题。
帮助低年级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高年级孩子学会直面问题
由于低年级孩子调节情绪的依赖性强,家长需要耐心,给予及时的帮助。当孩子过度陷进消极情绪中时,家长应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对于低年级孩子,教给孩子正确发泄情绪、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等孩子情绪过去以后,再开始跟孩子一起商量怎么解决问题。对于中高年级孩子,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调节情绪策略。当孩子在使用远离、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时,家长应该提醒孩子思考“什么引起了这种情绪”“应该怎么解决这件事”,引导孩子直面问题。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分享调节情绪的方式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情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在整理自己情绪的过程中也能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當家长发现孩子容易沉浸在某种情结中时,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再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情绪调节的方式适合他,从而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调节方式。
做心理放松操——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吐气,连续深呼吸几次,放松心情。
宣泄情绪——做运动、向亲友倾诉、在适当的场合大声叫喊或痛哭。
转移注意——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自己喜欢的节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