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翡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多元化的出现,必定让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随之多元化。就是说以前的简单骑马观花式的旅行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代旅游形式的发展,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已然转变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的视野去追求更好的视觉与听觉享受,具体体现在历史、人文及民俗、艺术等诸多方面。所以为适应旅游发展,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应运而生出很多不同形式的旅游方式,比如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美食旅游等等。其中文化旅游方式就是文化同旅游之间进行产业融合的新生物。所谓产业融合其实是另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其独立于产业分化之下。产业融合的产生本质上是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目的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大发展。产业融合详细的解释就是指以前不同的产业,原来是各自独立,但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各自独立的产业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慢慢模糊了原有产业的边界,直到后来边界逐步消失,产生了一种新产业。
实质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是相互耦合的,也是密不可分的。就旅游本身而言其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而且旅游要发展是绝不能离开文化这个契合体。同样对于文化来说,旅游是文化发展的承载体,旅游的发展也同样促进了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目前国内外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上都以相互融合为契机,以做到各自更好的发展。
国外一些学者研究认为产业融合的概念可以通过更广泛的领域来定义。如日本学者植草益认为产业融合是 “某些产品原是属于不同的产业或不同的市场,通过技术革新而使这些产品产生了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从而导致了不同产业或不同市场中的企业出现了相互竞争关系”[1]。还有美国学者格林斯腾和汉纳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一些产业为了增长而使其边界收缩甚至使这种产业边界消失了的一种经济现象”[1]。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方面成功案例很多,以茶文化为例,在盛产茶的国家如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他们把茶文化作为主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生态旅游模式,做到了作为第一产业的茶产业突破自身边界,延伸到了第三产业,如此不仅提升其本身的传统优势,又大大发展了茶产业的经济,然后促使了农村、农业经济向多元化进行发展。
目前国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不多,具有代表性有厉无畏、卢东斌等对产业融合的总体内涵进行了剖析;胡汉辉、邢华则通过研究划分了不同的产业融合形式;张磊和姜奇平分别对信息业产业融合做了相关的探讨。而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则更少了,但目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越来越频繁,俨然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种现象,并且越发明显,大大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所以业界和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同样以茶文化为例,重庆市盛产茶,所以重庆市研究开发出以地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模式,从而达到茶文化与旅游的双赢格局。其模式主要表现在(1)让村委员会、投资开发企业和茶农一起参与的股份制模式。(2)以村委员会、管理协会和茶农一起参与组织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就使得合作方可以一起达成一致,统一开发思路,加强管理规范,共同奋进,最后共同获得利益[2]。
凤阳花鼓发源于凤阳,发展于全国各地,被冠以“东方芭蕾”的美誉,也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原生态的凤阳花鼓表演单一,风格固定,发展空间受限,承受不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已经濒临失传。后来经过几代花鼓人的传承发展,现代凤阳花鼓由原来的内容单一、风格固定、动作单纯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吸取诸多不同的艺术元素,在音乐方面加入了混声音响、打击乐、唢呐;在舞蹈方面加入了杂技、现代舞的动作,使得凤阳花鼓的表演具有了多样化,增加了美感。虽然凤阳花鼓的群众基础很深厚,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凤阳花鼓作为凤阳的一种文化产业并未受到凤阳县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忽视和淡化了对凤阳花鼓的发展和管理,体现在资金的投入,媒体的宣传,配置的人员等许多方面,与其他产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
凤阳县旅游资源丰富,如明皇陵、明中都鼓楼、龙兴寺、韭山洞、禅窟寺、卧牛湖、小岗村、狼巷迷谷及明中都城遗址等,其中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五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小岗村则是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凤阳的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增速较快,特别是滁州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旅游业发展方面提出了“山水醉城,大明摇篮,改革源头,好运福地”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3]后,凤阳县年接待旅游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在逐年增加。虽然如此,但是凤阳县政府在旅游产业上比较重视如明中都古城、明皇陵、小岗村这样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凤阳花鼓是首当其冲。凤阳县在旅游产业方面存在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问题,同时开发形式过于粗放,对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挖掘不够。也可以说凤阳县在旅游产业忽视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未能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阻碍了凤阳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
通过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初步探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三种: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重组型融合发展模式;渗透型融合发展模式[4]。而凤阳花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比较更适合延伸型和重组型融合这两种发展模式:
1.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延伸型发展模式是指一个产业向另一产业延伸过程中,逐渐模糊了边界,最终打破两者之间的边界,最后融合在一起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这种融合模式中表现为旅游产业向文化产业延伸和文化产业向旅游产业延伸的两种情形。笔者研究发现对于凤阳花鼓文化产业来说适合其发展的是文化产业向旅游产业延伸融合的模式,也就是景区加上花鼓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国内一些景区已经实行,自然景区有像江西婺源、四川九寨沟等;人文景区像江苏南京总统府、湖北屈原故里等,均在景区内增添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舞蹈类、美术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项目,不仅大大提升了文化内涵,增大了旅游者游玩范围,同时也为像非遗项目这类的文化产业提供很好的展示平台。对于凤阳县来说,也可以利用在安徽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景区,加入凤阳花鼓各种不同形式的表演,以达到凤阳县在文化、旅游获得双赢的效果。以韭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韭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地质公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地域范围包括狼巷迷谷、韭山洞、禅窟寺以及卧牛湖。虽说韭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凤阳县开发最早、也是最有名气的景区之一,但其旅游项目没有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形式也仅仅为观光型,这便使得其旅游业的发展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而凤阳花鼓作为凤阳县著名的民俗戏曲文化资源,可以向旅游业延伸发展,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在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各景区内开辟出专门的区域,举办各种类型的凤阳花鼓表演,或在入口处设置凤阳花鼓及其衍生产品销售点,这样既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也必然增加了景区吸引力,那么游客自然纷至沓来。
因此,笔者认为凤阳县应着重凤阳花鼓在景区布局的合理规划,体现区域特色,发挥延伸型发展模式的作用,延伸开发出一条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以拓展凤阳县文化旅游市场。
2.重组型融合发展模式
重组型融合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中另外一种重要的形式,是在产业活动重组的基础上把这两个产业进行融合,其关键之处是把这两个产业的原有价值链打散,直接把这两个产业间的界限打破,再通过形成的新构造把它们各自的中心环节与重要产品进行重组,从而成为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并生产出两者结合的产品,这种融合的产品形式主要表现在节庆活动与会展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凤阳县在实现花鼓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上也做了这种尝试,如在2006年10月创办,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旅游局、中共凤阳县委、凤阳县人民政府主办,凤阳县旅游局承办的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以“敲凤阳花鼓,唱经济大戏”“新凤阳,新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主题的旅游节至今已较为成功举办了四届。通过举办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成功地宣传了凤阳,提升了凤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吸引更多的人来凤阳旅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凤阳花鼓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更好重组的融合。
凤阳花鼓相对于凤阳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知名度并不低,但凤阳花鼓的参与者多以本地居民为主。因此,凤阳县可以依托现有的节庆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吸引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旅游者参与到其中。另外为了进一步发展这种重组型融合模式,也可以集聚凤阳县本地其他传统音乐、舞蹈、戏曲和曲艺,集中力量创办更大规模的节庆活动。或为提高节庆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可在活动中加入邻近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烘托凤阳花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向来自不同地域的旅游者展示凤阳花鼓的魅力。鉴于此,建议凤阳县可以在类似的节庆活动产品上再花大力气,下大功夫,经验上可以借鉴周边地区举办的如安徽淮南豆腐节、合肥龙虾节及江苏盱眙龙虾节等。通过举办更多的此类节庆活动,进一步的加快加大凤阳花鼓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取得在这两个产业上的双赢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凤阳花鼓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彼此相互影响,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凤阳花鼓文化产业发展的是否发达,对凤阳旅游产业的兴衰有着一定的影响,充分合适地开发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旅游产品,也很大程度上关系影响着凤阳花鼓文化产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