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2019-01-19 20:48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颉庄乡水碾头小学彭立轩
天津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知识游戏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颉庄乡水碾头小学 彭立轩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等,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少,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学习这门学科时面临较大的挑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无法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往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弄懂题意,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受到心理上的打击。为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活动的参与感,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某一知识点。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合理利用游戏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教学。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解答困惑,从而增强教学质量。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成为主流的教学目标。这种形式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不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寓教于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疑惑,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情景,通过做游戏了解数学知识,获得新的感悟。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身心发展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并确保游戏的逻辑性与层次性,进而引导学生的思考逐渐深入,使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游戏化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

(一)直观性

游戏能够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定理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知识。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依靠单一的课本等教学材料进行讲解,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足只能将相关内容记住,这种记忆是表面的,容易在短时间内遗忘。游戏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其数学精神。

(二)循序性

数学知识的讲解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游戏的层次性能够保证数学探究逐渐深入,便于学生实现从单纯了解某一知识到会在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转变。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及生活实际,确保游戏的难度适宜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的设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弄清含义相似的概念,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小学数学应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游戏导入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尽管这一环节占据的时间较短,但是其直接关乎上课质量。只有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正式授课环节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全,在游戏方面的兴趣较大,且活泼好动,因此在上课前状态难以及时调整。为此,教师应设置趣味性强且涵盖数学知识的游戏,将学生的精力集中于课堂中,便于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

如,在教授《认位置》时,可以设置口令游戏,教师喊出相应的口令,学生据此做出动作。教师说:“向左迈一步,两手放胸前;向右迈一步,两手放身后;向前迈一步,左手摸嘴;向后退一步,右手摸头。”在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前、后、左、右”的具体含义,并让其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内容。这一口令游戏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便于其尽快调整好学习状态,从而更快地理解课本知识。

(二)利用游戏探究新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学生发现问题后依靠自身所学知识以及他人的帮助成功解决问题并从中了解到新知识的过程即数学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需主动思考,因此其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深入,且对探究学习的热情较低。教育改革要求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改善课堂氛围,依据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结合能够使学生了解问题并分析得出解决方法,进而加深对某一知识的印象。

如,教授《千克与克》时,可以设置“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思考一千克的铁相比于一千克的棉花哪个更重一些。部分学生认为铁块重;部分学生认为棉花比铁块多,所以支持棉花重;部分学生认为两者一样重。由于学生间的观点存在差异,因此会进行激烈的讨论以说服对方,并且产生对正确答案的好奇心。在其具备求知欲望后,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实际探究。学生利用天平秤进行比较,发现上述二者一样重。

通过这种游戏,学生对背后的数学知识有较大兴趣,并会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进而真正掌握相关概念。

(三)利用游戏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讲授

在教学大纲中对知识有一定的划分,教学重、难点则是一节课中的核心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均能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往往是抽象的、难度较大的知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且会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需要提前熟悉这部分内容,通过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力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

如,《有余数的乘法》这一课的内容与之前教学知识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提升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甚至可能会造成概念及方法上的混淆。为此,教师可以设置“分糖块”的游戏,便于学生理解公式的应用方法。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该游戏,且不同小组的人数相同。教师向每个小组分发不同数目的糖果,五个小组获得的糖果数量分别为:2 块、3块、4块、5块、6块。之后小组内部平均分配糖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发现问题:部分小组分完糖果后有剩余,部分小组每个人获得一样的糖果后没有剩余。这一游戏使学生接触到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对其而言不再是抽象的,因此便于其理解掌握,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四)利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增添课后练习的趣味性

对小学数学而言,课堂中需要一定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巩固并应用新学的知识,同时提高其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然而,一些数学练习属于单纯的计算题,学生利用公式便可求解,不具备趣味性,因此这种练习一旦增多便会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其在做练习时态度不认真,最终失去了练习的作用,反而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避免布置大量的枯燥练习,而是选择具有创新性的练习形式与内容,充分发挥练习在巩固知识、加深记忆方面的作用。将游戏应用于练习中可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达到复习的效果。

如,教授《元、角、分》后,教师可以设置“购物”游戏,让学生了解元、角、分的具体含义。游戏中教师构建一个购物商场,包含生活用品、学习工具、玩具等五个柜台,每个柜台均有一个学生担任售货员的身份。其余同学均分为五组,每组的活动经费均为20 元,之后各组去不同柜台购物。这一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元、角、分的认识,而且帮助其练习使用人民币。选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避免陷入重复训练,保持其学习的热情。

(五)利用游戏检查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在完成某一数学知识的讲解后,教师需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其存在的疑惑以及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如,讲授《认识人民币》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快速识别人民币”的游戏,教师在桌子上放置不同面值(包括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角)的人民币,并从中随机抽取让学生识别,学生将答案写在纸上。不断进行抽取与识别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尽管这只是一个小游戏,但它能够有效判断出学生对这一课程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实践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其学习热情,改善课堂氛围,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需转变教学模式,在知识导入环节、新知讲解环节、课后巩固环节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作用,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知识游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