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波
(云南中医药大学 体育部,云南昆明 650500)
传统健身功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人体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要素的民族传统运动方法。八段锦是我国古代导引术的代表内容之一,是一套融合了中医的精气神、脏腑、经络等学说,针对一定脏腑病证而创编的独立而完整的练功功法。因简单易学,历来深受人们喜爱。其中每一句歌诀都明确提出动作的要领、作用和目的。功法中前俯、后仰、伸展、摇摆等动作,分别作用于人体的三焦、心肺、脾胃、肝肾、腰等部位和器官,可以防治心火、五劳七伤和各种疾病,并有利滑关节、发达肌肉、增长气力、强壮筋骨、帮助消化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又具有针对性强、适用面广、安全可靠、功效显著等特点,是动静结合、身心互动、健患均益的健身方法。练习时配以优雅的古典音乐,又有语言引导,易学易练。但在这些简练的动作里面,却蕴藏着深奥而丰富的中医理论,令人赞叹,引人入胜。
祖国医学认为,健身气功之所以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独特作用,主要在于人体三调的综合锻炼。习练健身气功既要有循经取动、循经作势、循经取穴等特定的形体运动,也要有深、长、匀、细的呼吸配合,更要有使大脑渐达专一的意念活动,使人体在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中不断优化生命运动。八段锦作为诸多健身气功功法之一,不仅遵循了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固有规律,而且具有自身的功法特点,通过锻炼能使人体大脑皮层不断有序化,皮质下中枢亦得到相应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逐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实践表明,人们长期参加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疏通经络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精、气、神是人生命中的三宝,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于以上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逐渐优化整合机体的自稳状态,自然对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效果。
1.1 导气引体、调畅气血
八段锦的动作比较柔和缓慢,可以让生命机体在充分放松自然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和机能水平提高。八段锦导气引体调畅气血的原理,是通过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来完成的,如此才使人体全身的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舒畅,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坚持练习八段锦,人体的血管弹性有较大改善,心肌收缩更加有力,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提高,血管的充盈度和节律性也更强了。
1.2 松紧结合、增进协调
松紧结合是八段锦的一个显著功法特点,要求练功时要做到松中有紧、松而不懈、紧从松来、柔和拔身。“紧”只是动作中的一瞬间,而松是贯穿动作过程的始终。功法锻炼中,这种松、紧的密切配合和有序转换,有助于刺激调整机体的阴阳协调能力,促使人体经气流通、关节滑利、活血化瘀和强筋壮骨。从现代运动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松、紧交替的运动也是一种小负荷的运动应激。应激是指全身非特异性的反应,当机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刺激时,人体会产生适应性的调节,表现为交感神经的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从而影响人体机体的代谢状态。良性、柔和的持续应激,可以调动全身各脏器组织的准备潜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对血压、心率、血糖、甲状腺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故习练八段锦对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预防疾病能力均有良好的效果。
1.3 强化脏腑、疏通经络
八段锦同祖国医学中的脏腑、经络学说关系非常密切。比如,“双手托天理三焦”中的“三焦”,是人体元气与水液疏布的通道,覆盖五脏六腑。这一势通过上托下落、对位拉伸,有利于元气水液上下布散,发挥滋润调节的作用。“左右开弓似射雕”中左右开弓的动作,有利于抒发胸气、消除胸闷,并能疏理肝气。“调理脾胃须单举”中两手的左右升降对拉动作,符合“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原理,并通过牵拉腹腔对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有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五劳七伤往后瞧”中的“五劳”,一般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伤害。养生理论认为“生病起于过用”,所以五劳七伤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亚健康,这一式通过扭头旋臂可以调整大脑与脏腑的调节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利于缓解和消除亚健康状态。“摇头摆尾去心火”中的“心火”,是由于人的思虑过度、内火旺盛所致,反映在人体上常可出现心烦口疮、失眠多梦、便秘尿赤等症状。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才能水火既济。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可以使肾水得以上升、心火得以下降。“两手攀足固肾腰”通过躯体的前屈后伸和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动作,使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得到充分拉伸,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良性刺激作用。“攒拳怒目增气力”通过马步冲拳、怒目瞪眼等动作,可刺激肝系统经脉,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筋壮骨。“背后七颠百病消”的提踵颠足、收腹提肛动作,内可以按摩五脏六腑,外可以舒缓筋骨。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这一式虽然并非真能有消除百病的作用,但通过颠足确实有助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畅通和人体阴阳的平衡,对整套功法亦是一个很好的整理放松。由此可以看出,八段锦的功法原理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出一辙,是符合人体生理学原理的。
“我说,你记不记得跟我一起上过课?”她说,“不好意思,我无意冒犯,但即使我们一起上过课,我可能也不记得了。对我来说,所有无私者看起来都一样。我是说,到现在他们还那样,但你选择加入无畏派,你已经不是其中一员了。”
1.4 松静自然、调摄精神
八段锦虽然是以外形肢节躯干的伸展开合为主,但不同于一般的体操运动。体操运动往往动作比较刚健有力、直来直去,运动节奏比较单一,不讲究呼吸与意念的配合。而八段锦要求练功时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动作柔和、刚柔并济,尤其强调在松静自然状态中徐缓舒展肢体、吐故纳新和意念集中的协调运动。因此八段锦的锻炼方式是身心一体式的运动,并特别突出对情志的调摄。良好的情志应该是恬淡宁静、祥和愉悦,也是人体保持健康身心的良好基础。
1.5 天人合一、身心和谐
八段锦的“调摄精神锦”,是指华贵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意味着整套功法练习时如丝棉般柔顺连绵、丝滑流畅。因此,《遵生八笺》中说八段锦是“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古人还提到,练功必须“遍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这样“勤行无间断”,才能达到“身心和谐”的效果。八段锦很好的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古典养生思想贯穿其中,这可以从整套动作的编排次序看出来。功法的第一势为托天式,然后从上到下依次调理心肺、脾胃、肝胆、肾和泌尿系统,最后以颠地式为功法结尾。这种动作编排次序,不仅从上到下对人体的筋骨器官进行了全面梳理,而且成为三才合一整体观的生动写照,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也符合现代养生学的理念。
2.1 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八段锦丰富的功理知识,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八段锦的信心。
2.2 掌握要领,提高功力
人们常说“不得要领,难得其法”。加强功理的讲授,能使学生明确和掌握每一式动作的特点和要点,掌握了要领,就能学好功法,提高功力。
2.3 通达功理,科学练功
学习八段锦必须通达功理,以功理为指导、为核心,才能做到科学练功。加强功理的讲授,使学生明确功法为什么这样做?功效为什么这样好?从而把所学的知识、技能上升到理性高度,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4 练养结合,身心兼修
通过功理教学,使学生通达功理,懂得养生的重要性,把养生放在首位,重视情志的调整,加强精神修养,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2.5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重视功理的讲授,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动作规范到位才能真正起到健身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6 为学习传统保健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八段锦功理的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功理知识,对今后学习其它的传统保健体育,不论是在功理知识的融会贯通方面,或兴趣爱好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7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受益的体育观
掌握八段锦丰富的功理知识,把知识技能上升到理性高度,懂得如何养生防病,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受益的体育观,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2.8 培养学生“学有所用”,与未来职业相结合的意识
在八段锦功理讲授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整套功法植根于深厚的中医理论之中,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紧密结合,从而较容易地树立“学有所用”的思想。
3.1 教师应对理论知识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功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健身气功理论知识,从而能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了解健身气功。教师不仅要吃透功法理论,甚至应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在功理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
3.2 由于功理的讲授在整个功法教学中极为重要,故应增加理论知识教学时数。
3.3 相关教研室可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八段锦功法理论知识或进行理论教学的演示和探讨。
3.4 将功理教学贯穿于整个功法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课课不离功理。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功理知识在同学们的大脑里深深扎根。如:除正常教学外,还可进行课前提问或课后作业。
3.5 评定成绩时,除对动作技术记评外,还应将功理知识纳入考核中。可采用书面或随机抽题口答的方式进行考核。
传统体育健身功法作为传统的健身、长寿的有效手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很好的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体育健身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在八段锦教学中注重功理的讲授,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仅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健身气功理论知识,从而能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了解健身气功,较好地掌握了功法要领,提高了教学质量,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信心,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精神修养及科学锻炼身体,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