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研究

2019-01-19 13:14李月娥
泰山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领导力培育传统

李月娥,刘 伟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3)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冲击下,充分吸收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营养,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范式和路径,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国化、本土化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强化大学生领导力研究的话语权和实效性,推动大学生创新力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相对滞后,本土话语权不强

我国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各项事业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进一步复杂,多元文化元素交流交融交锋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起步晚、基础薄弱、话语权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西方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发源,经过40余年的发展,体系较为成熟。而纵观我国现有研究成果,大多直接以西方领导力理论为支撑进行衍生,或局限于西方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证据寻找。一方面,西方理论的“拿来主义”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环境,影响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前瞻性、方向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这种完全照搬会导致西方霸权领导文化的借机渗透,伴随而来形形色色的陌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冲击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弱化学生对民族领导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二)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体系尚未构建,培训内容不够系统

国外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起步早,在40余年的教育探索和创新实践中,逐步构建了较为成熟的内容体系。同所有的培育体系一样,经典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过程“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不断循环的过程”,[2]是理论认知、实践验证、评估优化等环节的反复建构。反观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仍然处在零散性、片段化、探索性的发展现状,还没有构建起系统、科学、契合的培育体系。一是缺少顶层设计,很多高校并未完全认识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战略价值,没有从学校层面制定出台纲领性的、方向性的指导文件,导致教育实施主体身份模糊、各自为战,缺乏高校的协同配合机制。二是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方向性不明确,培训内容针对性、相关性不强,碎片化、拼凑性特征明显,严重影响教育效果。三是教育方式陈旧,基于短期的“集中性”的强化训练多,长期的“进阶式”的过程培育少,且培训多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互动性、参与性差,缺乏内向性思考,教育实效性差。

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思想理念

我国国情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全盘照搬西方理论,而是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将国内优秀元素和西方经典理论有效融合,大力构建符合我国实际和新时代要求的本土化理论。[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积淀、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领导思想,对当前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以民为本”的领导思想

回顾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虽历经朝代更迭,“以民为本”始终是传统领导思想的核心。《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了人民对于政权稳定的重要意义,民心所向才能强基固本。孔子的儒学以“仁”为核心,强调“仁者,爱人”,就是要尊重人的本质属性,把人放在第一位,作为社会伦理体系构建的基础。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进一步诠释了社会体系中民是第一位的,国家政权次之,有了人民,才有了国家,有了君主,体现了深刻的“民本思想”。即是主张无为而治的道教,也强调君主要将民本放在首位,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深刻体现了这一思想。“天生民而立君,以为民也”“吏为民役”“君客民主”等等诸多言论,均体现了中国古代深刻的“以民为本”的领导思想。

随着历史发展进步,“以民为本”领导思想深化为“以人为本”,更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重要的执政原则。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引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格言,[5]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党一贯坚持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2次,充分体现了我党的人民思想。

(二)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家国担当”的领导意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团队合作中,领导意识泛指领导者积极向上、勇于引领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决定了领导格局的高度和广度。回顾优秀传统文化璀璨历史,敢于担当、勇于担责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节、品行的集中体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深刻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民族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形象地勾勒了中华民族为国奉献一切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为国为民、尽职尽责的民族品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担当”的民族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华夏儿女奋勇拼搏、砥砺奋进,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新时代的担当精神深刻凝练为“五个敢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深刻体现了党敢于勇挑时代重担、勤政务实为民、切实真抓实干的使命意识。围绕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希望广大青年牢记使命责任、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努力成才。

(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以德为先”的领导原则

德不孤,必有邻。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是领导力培育的核心,众多素质和能力中,处于第一位的则是领导者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品行。在我国历史上,庄子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的思想,又被儒家奉为关于人格理想与实现王道政治的核心原则,《大学》进一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刻诠释了为政者要内修个人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将内身修养外化为治国理政的路向和能力。从根本上来说,领导素质包含“德”与“才”两个维度,而“德”又具有根本性的优先价值。“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才则以德为本,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等等诸多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以德为先”的用人观。

到了近代,党在革命实践和改革发展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道德至上”的人才思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成为党选拔领导干部的唯一准则。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为党的干部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要求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德”在领导素质和人才培养中的统领和核心地位。[7]

(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无为而治”的领导智慧

“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中国古代推崇“无为而治”的领导智慧。老子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求领导者不用依附于“管制”,而要通过个体的言行引领和感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无为而治”有了更为精准的解读,“无为”并非不去作为,而是要顺兴自然规律,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办事。

回到近代,“无为而治”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创新和丰富。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8]“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9]诠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三因三律”思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8次会议上,强调“加强领导总结经验运用规律,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10]深刻诠释了“尊崇规律、无为而治”的治国理政智慧。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契合逻辑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在新时代,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同属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两者在哲学蕴涵、价值旨归、内容体系以及实践走向等方面相融相通、交叉耦合,这为两者交叉互动提供了广阔的契合空间。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价值同构

在新时代,我国处于变革和多元充分激荡的全球化浪潮中,以领导力为核心的人才竞争成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是统一的,两者具有价值导向的同构性。一是从培养目标的维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共同价值旨归。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以“价值引领”为核心的积极领导意识激发为导向,以培养引领社会变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领导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是其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7]文化育人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两者是目标性的高度统一。二是从价值取向的维度,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统一激励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中国传统为政者的共同标准,更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根本原则,两者统一在时不我待、敢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和德在才先、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中,是导向性的高度统一。三是从文化自信的维度,强调认同自信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共同思想准则。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是要引领广大学生重塑对中华文明的认知认同和高度自信,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就是要构建中国化、本土化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学生特点的理论体系,提升本土话语地位,重构青年学生对民族领导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两者是旗帜性的高度统一。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主体同一

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都蕴含着深邃的“以人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两者共有的本体论价值和共生共融关系,两者具备深刻的主体同一性。一是从发展路向来看,广大学生群体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自身发展的主要依托。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广大青年学生即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力量,也必将是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从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角度,广大青年学生首先是受教育者,可以依托培育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全面进步也将最大化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二是从发展目标来看,学生成长成才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自身发展的最终目标。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核心人才竞争力是决定国家兴衰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以人为依托,围绕人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精神、服务情怀、道德情操以及能力素质等方面开展工作,这和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才的定位是相融相通的。三是从认知认同来看,在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推进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更能激发广大学生对本土领导思想的认知认同,从而更好地认可和接受;反之,强化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能让广大学生更加感知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威力和深厚内涵,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将优秀文化基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形成更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交互共享

教书育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托一定的平台和载体,这是实现理论落地、实践内化的唯一路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共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可以在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媒介互通方面建立充分的耦合关系,体现出深刻的平台、资源同一性。一是在资源共享方面,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力理论资源,领导力培育为传统文化拓展全新的发展空间。两者共有的双主体资源——教师和学生,即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主导力量,也是两者教育和实践互动的重要资源。二是从平台共用的角度,不管是传统载体教学设备、活动平台、校园环境,还是新兴的多媒体、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都可以作为两者共有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发挥平台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同向同行。三是从媒介互通的角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都遵循“主体→客体→主体”的实践逻辑,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两者的媒介互通,可以更好地强化教育客体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观性,充分发挥“双主体”的角色互换和交互作用,大力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作为有意识培养领导价值观、领导理论知识和领导能力的系统实践过程,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高校并未完全认识到其战略价值,领导力培育整体上还处于西方话语理论体系下的零散式的、探索性的、小众化的摸索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要素、美学情趣和人文精神,为领导力培育提供了天然的平台和丰富的土壤,可以成为我国本土化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主要实践路向。

(一)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要素,构建本土化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内容体系

理论是实践的旗帜和灵魂,西方高校领导力教育实践离不开科学领导理论体系的有效指导,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创新发展也必然以本土化的理论体系构建为先行。要在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领导力理论的同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领导思想源泉和价值要素,构建中国特色领导理论体系。

一是着力价值观教育,贯通核心价值观主线。领导力是“道”“学”“能”三要素的统一,作为一个理论体系,“道”亦即价值观,是领导力的核心,大学生领导力培育首先在于价值观的培育,其根本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领导价值取向,而价值观在领导力发展过程中又具体体现在领导目标和领导愿景上,这体现了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目标性和方向性。“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内圣外王”“家国同构”等思想,充分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道德”教化作用的重视。在现代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道德教化演化和凝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并具体体现在家国情怀的价值目标、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发展的价值准则。

二是着力心智培育,融合经典文化资源。教育的思想服务于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的教育着力于灵魂的涵养净化。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基本路径是引领学生实现对领导知识“学习→认知→认同”的逻辑建构,并最终内化为健康、系统、科学的“心力智力”的过程。“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兼济天下”,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人文素养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塑造,落脚于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元素、行为准则、使命意识等拓展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课程的教育空间和教学内涵,将传统经典、传统美德故事等凝练重塑,提炼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优秀基因,转化为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课程的人文性、层次性,涵育道德素养,浸染品行底色。

三是着力匠心培育,融通现代产业文化。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领导力培育在本质上是领导能力素质的培养,其体现的是领导价值观的外在具象和领导知识的实际应用,诠释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价值旨归。要增强文化的时代感和创新性,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文化互融互通,积极探索“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深挖各类产业、行业、企业文化要素,融通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厚植工匠文化,实现文化育人,大力培养具有突出文化素养、鲜明文化特质和闪亮时代特色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构建“三全”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环境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领导力培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培育实践的具体过程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领导力实践项目,而国内高校主要通过课程教学、集中培养、项目实训以及自我教育等方式开展实践探索。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遵循规律,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育人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汲取优秀文化人文精神,打造领导力培育“文化场域”,形成全时域、全过程、全媒体的文化育人效应。

一是文化进校园,全时域育人,强化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文化自觉。基于前文分析,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属性,客观上要求培育过程必须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不同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多样多变,必须抢占文化话语权,形成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高校要充分引入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优秀基因涵养校园文化,积极打造主流文化生态,创建文化产业园、孔子学堂、非遗体验馆等文化载体,构筑软硬结合的文化环境,形成处处有文化、时时讲文明的内隐式、浸润式环境育人体系,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本土领导力培育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是文化进课堂,全过程育人,创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文化载体。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在本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媒介平等深化交互的过程。而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属性,尊重人的需求、尊严和精神生活,实现主体价值最大化。高校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教与育融合,构建“四位一体”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大力研发涵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产业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文化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文化精品超市。开发“德融课堂”“文化课堂”等文化浸入的专业课、公共课,使课课有文化、堂堂有养分。

三是文化进网络,全媒体育人,创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文化协同。在互联网、全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育面临更加开放、复杂、多变的环境,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转型和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高校要以互联网为媒介,建立网络、文化、领导力培育协同育人机制,按照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思路,不断构建各类人文教学资源库,充分运用视频、动画、VR等全媒体技术,构建课程、微课、国际交流等全媒体资源,强化网络思政和网络育人,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同向同行。

(三)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情趣,创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实践模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论创新的主要依托和最终落脚点。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体系,必须遵循从整体到部分、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演绎规律。从理论升华到实践落地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参与兴趣、参与意愿、参与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美、内涵美、艺术美的化身,蕴含着厚重的美学情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充当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客体“主体化”的催化剂。高校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深入探索互动式、体验式、情境化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效应,引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求知与践行充分融合,不断丰富创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实践模式,提升培养实效。

一是深化课程主课堂引导、认知体验,创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文化艺术手段。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课程要注重文化艺术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审美艺术、行为艺术、舞台艺术以及语言艺术等文艺表现形式,提升领导力培育课程的美感和活力,增强教育客体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接受力。高校要建设课程美学文化,打造素养课堂,构建实操型、交互型、合作型素养课堂,使课堂不仅是知识、技能学习的场所,更成为认知体验、成长成才的舞台,让广大学生在情境体验、合作探究中,激发职业兴趣,锤炼匠心匠技。

二是深化实践大课堂躬行、行知体验,创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文化实践路向。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是基于实践、从行知践行中实现素质能力提升的过程,要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情趣,使教育客体在身临其境的感知和物我观照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收到文化的浸润和感染。高校要大力构建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培育课程,设计文化素养学风,纳入学生教学培养方案,常态化开展、全员性覆盖,使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课程“活”起来。广大学生兴趣任选、快乐体验、滋养心智,在实践体验中实现由感知到深知和真知的逻辑进路,知行合一。

三是深化网络新课堂陶冶、乐知体验,实现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主客体的文化精神共鸣。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既是理性认知过程,又是情感内化过程,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其教学过程的实效性,体现在教育主体、客体和载体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精神共鸣。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属性,能够较好地发挥粘合剂作用,使主体、客体和载体实现同向同行和交互共鸣。高校要构建网络文化平台,构建传统文化虚拟体验社区,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文化、实境礼仪等线上模拟体验,在视听、触摸、体感、穿越的角色互换中更好地领略内涵精神,达到修身、正心、立德、端行的教育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7]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共同载体和平台,要将二者充分融合,在借鉴西方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资源和价值优势,系统构建时代性的、民族性的、本土化的大学生领导力培育体系,不断推进大学生领导力培育自身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领导力培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