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张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本研究源于国家推行“戏曲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虽然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戏曲艺术缓慢的节奏和固化的程式在青年学生中难接地气,在戏曲进校园的推广中遇到困惑。正是由于这一现象,戏曲广播操在2017年应运而生。戏曲的“老酒”放入广播体操的“旧瓶”,打破文化壁垒,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它不但保留广播体操原有的健身功能,同时兼具艺术审美以及文化教育价值。因此,通过大众化的广播体操形式,将传统戏曲文化要素融入到广播操中,“操中带戏,戏中做操”,简化却不简单,让戏曲文化真正能够走近校园、走进学生,推动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促进了体育文化内涵的发展与繁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与文化的交锋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增强现代青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多个文件指出[1]: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活动形式,要以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扩大戏曲的社会影响力。而新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体育更丰富的内涵、更多元的功能,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内涵亟待创新与丰富,需要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激发学校体育的活力,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要提供有效供给。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2017年联合颁布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规划了详细的时间表与实践路径,但在具体实施层面还是遇到不少困境。首先,从推广程度上来看,虽然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已在大、中、小学校开展戏曲社团、工作坊、传承基地等活动,但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和重点学校;从整体上来看,戏曲进校园的现状令人堪忧。其次,从戏曲本身来看,戏曲文化的“阳春白雪”很难适合现代青年学生的口味,同时,戏曲欠缺与时俱进和时代感,也较难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文化认同。
“广播体操”这个曾被誉为中国“国操”的大众体育健身项目,因其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以及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被人们推崇,曾经因其形式单一、缺乏娱乐性被人们舍弃,后又因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象征意义被重新恢复[2]。广播体操在学校发展中,也遇到不同程度的困境。首先,60年多来我国出台的广播体操更新较慢,已难以满足和适应学生日益丰富的、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其次,虽然从第九套广播体操开始,已经注重了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点,但从动作设计上还是相对固定,横平竖直、形式单一,较难凸显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既有先天的缘份,又有后天的拓展,两者都是针对人类身心修炼的活动,都是人类生命文化特征最耀眼的现象[3]。现代体育活动已超出单纯锻炼身体 、增强健康的狭义理解 , 而是被看成现代人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是个人、群体、物种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重要反映。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健与美的统一,是现代体育存在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现代体育源于身体、循于身体和达于身体的必然敞现[4]。新时代的发展赋予体育更多的文化内涵,体育与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体育和文化的双向发展,也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与戏曲的融合在初成时便已相伴而生。戏曲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其中“做”指的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打”指的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戏曲中的武生,峭拔有力,重腰腿功和武打,将传统武术技巧与戏曲唱腔等协调结合在一起,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形成极具感染力的戏曲表演。
戏曲韵律与广播体操的八拍相结合是戏曲广播体操的创编难点。广播体操包容戏曲特点,简化动作中加入戏曲元素,融入戏曲形体和基本功。戏曲广播操中的热身运动与放松运动,结合了戏曲中花旦与青衣的技巧,花旦手眼身段灵巧活泼,青衣的姿态则舒缓端庄,能够有效热身和放松;而腰部、腿部、跳跃运动更需要戏曲中文武老生刚柔并济的气质;腿部运动选自戏曲《林冲夜奔》与《平贵别窑》;扩胸运动改编自戏曲动作拉山膀;跳跃运动改编自《小放牛》中片段;原地踏步动作源于《花田错》的台步。戏曲动作编纂完成后,再交由东方歌舞团专业舞者进行二次改编,打破戏曲动作原有的起承转合,增加舞蹈中的直线伸展,并融合广播体操的律动与节奏,确保整套操既能呈现出观赏性,又能保持在易于接受的中等难度。在配乐方面,我国传统的广播体操配乐以管弦乐队为主,节奏上用小军鼓把控,而戏曲广播操的配乐,选取了京剧花旦的代表剧目《卖水》中的西皮流水腔调作为主旋律,同时融入民族传统乐器京胡等,戏曲的曲韵风流加上西方舞曲的活力节奏,能够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结束部分用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的经典旋律,使得之前部分的流行音乐风格再次回归戏曲传统。
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创新更为迫切,但无论是何种艺术,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活”起来。而戏曲广播体操通过恰到好处的“嫁接法”,在广播体操的载体上,融入了戏曲的文化内涵,解决了广播体操的形式单一、缺少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戏曲的“曲高和寡”难以理解与推广的难题。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讲究唯美、过于程式化的传统戏曲在进校园推广中遇冷,听戏、学戏的现代青年逐渐减少,而戏曲与广播体操的跨界结合,不仅让这项传统艺术接了地气,也唤起大众对戏曲文化和广播体操的重新审视,同时更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这种新的表现形式在保留原有健身功能的情况下,兼顾了文化审美与教育价值,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立足于陶冶情操、普及戏曲知识,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走进校园的平台,对传承和发展戏曲大有裨益。
抓好戏曲广播体操创新与发展的校园平台,学校是推动戏曲广播体操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是促进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青少年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只有从学生抓起,才能使戏曲文化在不断传承与发展中拥有经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够有效避免戏曲文化成为历史记忆与“博物馆陈列品”。苏州、北京、武汉、扬州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戏曲广播体操引入到校园日常课间操的锻炼中,普及戏曲知识、锻炼身体的同时,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文化自信。
有效播撒戏曲文化的“种子”。首先,要加强第一课堂的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将戏曲广播体操纳入素质教育内容,以戏曲广播体操公选课为主、戏曲文化辅助课程渗入的形式,积极搭建学习实践平台。戏曲广播体操公选课的开设,旨在以形体化的方式传授学生戏曲文化,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动作功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另一种全新的方式了解戏曲、欣赏戏曲;而戏曲文化辅助课程是发挥第一课堂戏曲教育的又一途径。在文化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可以适当渗透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并做适当延伸,介绍戏曲广播体操所涉及的戏曲剧目,使学生了解戏曲在当代发展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同时,鼓励编写戏曲广播体操的普及教材,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特点开展戏曲教育。其次,组建戏曲类社团,通过戏曲广播体操把戏曲文化教育深化到第二课堂中。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鼓励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能够吸纳有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戏曲广播体操的推广普及活动,促使学生自发形成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学校组建戏曲社团,是保证戏曲教育得到深化,真正进入日常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5]。
厚植戏曲广播体操的传承与发展“沃土”。戏曲广播体操发展的“种子”要更好地落地生根,就必须要在切实可行的行动中厚植戏曲文化的“沃土”。在中小学中,建设戏曲文化传承基地,开展融合当地特色的戏曲广播体操发展“六个一”建设,即建设一座戏曲活动设施、开发一批戏曲广播体操教学课件、举办一系列专业戏曲讲座、举办一次戏曲文化节、设置一块网络戏曲文化墙、开展一系列戏曲文化研讨;在高校中,举办能够覆盖各学部、系科的戏曲广播体操比赛,促进高校戏曲艺术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比赛内容以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原版动作为主,同时,为鼓励学生传承与创新,可根据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中的动作元素,结合传统戏曲剧目,进行动作的重组编排。戏曲广播体操也可纳入大学生体育运动会的展示与表演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中,同时对各学部、系科的展示进行评分,计入学生体育运动会的总成绩中以增加活力与竞争力。
着眼长远发展,鼓励打破文化壁垒的创新改编。戏曲广播体操不是通过推陈出新的创意改编来“凑热闹”,而是要借校园平台真正推广出去,以摆脱近年来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昙花一现”的命运。只有让传统艺术主动走出“象牙塔”,广泛发动青年大众参与其中,才能让诸如戏曲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6]。鼓励进行创新与改编,着重突出时代感的理念,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主流口味,以开放的视野,促进戏曲与话剧、音乐剧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沟通、交流,加强不同艺术类型之间的观念与元素融合,同时也要适当融入现代的流行元素与流行思维,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不断增加戏曲广播体操与青年学生的亲和力。在戏曲广播体操对经典戏曲剧目的动作进行精简和改编的同时,不可忽视戏曲元素与广播体操动作的有效、紧密结合,以及改编后动作的难度与可接受程度,促使戏曲与广播体操融合得恰到好处。
融入地方特色,既要进校园,也要出校园。以苏州市为例,苏州传统地方戏曲和曲艺种类较多,昆曲、评弹和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苏州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戏曲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昆曲、苏州评弹、苏剧、苏式滑稽戏、锡剧等苏州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和扶持力度。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累计演出近1 600场,观演学生达30万人次[7]。但即使像苏州这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推广戏曲进校园中也遇到不少困惑。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外来人口流动频繁,文化交流日益丰富,作为正宗吴侬软语的苏剧也逐渐被观众冷落。苏州滑稽戏的贴近现实、滑而有稽的噱头也时常让人大呼看不懂。广播体操规范和统一的动作最易普及,如果将苏州地方戏曲的元素融入广播体操的载体中,让传统文化变得“好看好玩”,这更有益于戏曲走进校园,培养青年学生受众。而地方戏曲文化在校园中有效普及和推广的同时,也是一种实践与孵化,最终做到走出校园,形成一套在社会上可推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广播体操,能够体现城市的人文精神,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也是传统体育与文化获得新生的可行之路。
搭载网络文化平台,融入日常生活,引领学生传承与创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兴媒介层出不穷。近年来,移动短视频平台进入爆发式增长。以抖音为例,在世界戏剧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抖音发起名为#我要笑出“国粹范”的挑战,传统文化借助短视频和挑战的形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目前抖音的用户主要由一二线城市24岁以下的年轻人构成,其中24岁以下用户超过85%。推进戏曲广播体操进校园的创新与发展,应当把握当下青年学生的关注点,将戏曲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短视频等网络文化平台,引领学生通过平台,以创新的活动形式、多元的表达方式以及丰富的戏曲文化元素进行广泛、深度的参与,为戏曲广播体操进校园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活力。
新时代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与体育运动内涵的丰富,造就了戏曲与广播体操恰到好处的跨界融合。它既兼顾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又保留原有的健身功能,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二者获得创新与发展的可行之路。开展戏曲广播体操进校园活动必须要立足校园沃土,着眼长远发展,既要走得进来,也要走得出去。需要更科学、更完善地将地方特色融入戏曲广播体操中,需要更有效、更及时地使用新兴网络文化平台引导学生传承与创新。戏曲与广播体操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