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在黄土地上的古老脚印
——庆阳传统疙瘩鞋考察

2019-01-19 06:20:58康小花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庆阳疙瘩鞋底

康小花

(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

一、庆阳传统农业文明民俗生活背景

庆阳地处陕甘宁交接地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农业文明发达,汉以降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逐步与先进文明疏离,而远古文明得以保留,古老的工艺技术方法、原始的造物观念等在今天的造物中尚有体现。近现代以来受到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虽然很大,但仍然保留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大量民俗与民间艺术,因之剪纸、刺绣、面塑、泥塑、扎制、布艺、金属工艺等民间美术门类一方面大量地使用于琐碎日常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广泛地应用于诞辰、寿宴、婚庆、春节、元宵、端午、乞巧、开播、丰收、架梁、起屋、乔迁、远行、禳殃、高升、高中等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生产生活等诸多重大事项。由于传承状况相对较好,因而庆阳成为全国多个传统民间艺术类型诸如香包、剪纸等的代表性传承区域。庆阳剪纸中还保留着双头鱼、鹿头花、抓髻人等堪称活化石的古老纹样,面塑中保留着枣山人等远古的祖先遗迹,是祭拜祖先的贡献。疙瘩鞋是庆阳古老女红的一种,目前仍然有少量保留着远古技艺的家庭生产。也有一部分以旅游商品的性质出现,生产技艺也随之变化,生产场域有家庭生产与工厂生产两种。本文讨论的是前一种,使用远古的技艺,以保证产品结实、耐磨,以适应农人下地干活下大力气出苦力的劳动属性,家庭生产,家族成员使用。

二、制作工艺技术及类别

民间美术由于其民间的性质,历来没有专门的整理与清晰的分类。学界目前对于民间美术的研究,尤其是分类研究中[1],不见疙瘩鞋底这个类别,这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民间美术品类。手工布鞋都有纳鞋底这道工序。我们平常所见的纳鞋底都是平针鞋底,鞋底铺排细密、整齐的平针线迹。疙瘩鞋底仅见于甘肃庆阳、平凉以及陕西的陕甘交界区域等地。疙瘩鞋底的线迹要穿插、打结,形成疙瘩,再以线结疙瘩为元素,铺排形成图案。“凡是在织物上用纤维或金属、珠具等作为装饰,因其必须缝结,都可列为刺绣。”[2]刺绣是一种装饰手段,以增加织物的华美程度。疙瘩鞋底的制作技术方法与刺绣相同。仅就制作技术而言,疙瘩鞋底属于刺绣,“疙瘩”是刺绣的针法。

“圣人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疙瘩鞋底制作的首要目的是为穿着的牢靠、结实、舒服,不是为装饰。疙瘩鞋底要将厚厚的袼褙穿缀到一起,浮雕般的疙瘩要形成鞋底的厚度,增加穿着的结实程度。在这个实际功能前提下,才追求装饰性。因之庆阳疙瘩鞋底与一般刺绣在制作目的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就装饰特色而言也不尽相同。一般绣品多以极细的线、极密的针脚、丰富的色彩,强调物象的细微特征,追求栩栩如生的平面绘画般的效果。而庆阳疙瘩鞋底使用粗针大线,线与鞋底选用一色,粗壮的针线、同色的图与底,构成素淡、有力的立体浮雕般的艺术效果。追溯刺绣的缘起,虽然没有远古时期的作品遗留,但是可以推测,与其他原始造物一样,原始刺绣也仅有实际功利目的,不为审美,后来的发展中逐步增加了装饰的性质,并进而发展出纯粹审美性的刺绣。就针法而言,目前所见传世最早的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刺绣实物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绣品都采用了锁绣针法,以走线见长,具有浮雕般的凸起感。直到魏晋,刺绣的针法才逐步丰富起来。刺绣发展到今天,针法已经异常丰富。庆阳本地的民间刺绣闻名全国,针法丰富,而庆阳疙瘩鞋底的针法一直以来都只有四种,并未引入当地丰富的刺绣针法。鞋底的图案基于实用而存在,假如鞋底引入了其他的针法,是对鞋底功能的伤害。因之,疙瘩鞋底属于刺绣的类别,但更多的具有原始与早期刺绣的意义、性质与特色,追求这种针迹产生的牢固性、耐磨性。这与它的生存背景息息相关。

三、针法与图案类型

(一)针法类型

庆阳疙瘩鞋底的针法类型有平针、疙瘩针两类。平针与一般纳鞋底的针法一致,是疙瘩鞋底构成图案的补充针法,也是构成地纹的针法。庆阳疙瘩鞋底最有代表性的针法有四种,即圆疙瘩、枣核疙瘩、荞麦皮疙瘩、拉锁子。圆疙瘩就是刺绣的打籽绣针法。一针完成,针尖挑线绕圈,打结形成疙瘩,穿出即可。枣核疙瘩三针完成,形似枣核,近椭圆形。荞麦皮疙瘩三针完成,形似三角。拉锁子就是刺绣的锁绣,针迹环环相扣,形似锁链。以这四种针法为基础,构成千变万化的疙瘩鞋底图案。

(二)图案类型

庆阳疙瘩鞋底的图案主要是由疙瘩针法形成的,疙瘩有难有易。简单的疙瘩构成复杂的图案,复杂的疙瘩构成简单的图案。“审美快感来自于对某种介于乏味和杂乱之间的图案的观赏。单调的图案难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过于复杂的图案则会使我们的知觉系统负荷过重而停止对它进行观赏。”[3]庆阳疙瘩鞋底图案巧妙地在针法与图案之间创造视觉上的平衡与审美的快感。所以简单的圆疙瘩多构成复杂的图案。而诸如枣核疙瘩、荞麦皮疙瘩,这类疙瘩自身就较为复杂,构成图案的方式一般都是整齐铺排形成四方连续图案。

1.确定针数构成的图案

四针。由4 个圆疙瘩构成。由“四针”再衍化出“四针带水”图案。即在四针图案的圆疙瘩周围填以平针。

七针。以七针为基本构成元素,经过简单的位置变动,可以推演出圆梅花、猫爪印、葡萄串串等图案。圆梅花由7 个圆疙瘩构成,1 个圆疙瘩在中间,周围均匀分布6 个圆疙瘩。猫爪印其实应该是圆梅花的一个变体,图案由圆倾向于扁长。葡萄串串也由7 个圆疙瘩构成,圆疙瘩分为四层,第1 层1 个,第2、3、4 层分别为3 个、2 个、1 个圆疙瘩。图案形似一小串葡萄。

九针。九针图案以九个圆疙瘩作为基本构形元素,通过排列方式的变化与以九作为倍数的变化,形成斜九针、双九针等新的变体图案。

2.针数不确定的图案

水波浪,疙瘩分两层整齐排列成折线。

雪花片片,形如一朵六瓣的雪花。以正六边形为骨骼框架,似蜂巢般相切密集排列。

3.疙瘩图案混合构成新图案

水波浪带梅花。在水波浪图案中再添加圆梅花。与中国传统图案“落花流水纹”等一样,流水潺潺,暗香浮动,具有诗化的意境。类似的图案还有“水带星”,构成方式是一样的。

蝴蝶带风。一只蝴蝶的两侧加饰两道直线,称之为“蝴蝶带风”,美妙的命名使得整个图案都活跃飞动起来。

六角梅。六角梅是由1 个六角星和1 个圆梅花构成的图案,构成图案的疙瘩有91 个。六角星的疙瘩构成正如两个等边三角形匀称相套,形成六个三角部位与一个正六边形。三角部位分别均匀铺排15个疙瘩。中间形成1 个空心的六边形,在其间填1 朵圆梅花。

4.拉锁子疙瘩构成的图案

拉锁子以线造型见长,构成的图案包括寿桃、蝴蝶、万字拐、六叶等,具有相对的具象性,图案构成相对活跃自由,不受针数限制。

5.有限的针法与无穷变化的图案

庆阳疙瘩鞋底的针法与图案只有几种,大量图案还有确切的针数限制,不能变更。太少的元素与太多的程式化的规定,似乎会造成疙瘩鞋底图案整体上的死板单调,泛善可陈。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大量的疙瘩鞋底图案案例中,构成图案的元素只有单色的疙瘩,但几乎没有一双鞋底图案是单调重复的,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充满自由之气!农妇们严格地遵守着图案制作的规约性,同时巧妙地组合构造、经营位置,构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的鞋底世界。

四、庆阳疙瘩鞋的审美特质

(一)有用美

有用和美,本来是没有关系的,美是无用的。农妇们的作品不是为陈设而作,大都伴随着生活使用消耗了,但是不能否定其作品具有高超的技艺与天然的美感。美观是庆阳疙瘩鞋底没有使用时的样态,农村人泥里水里趟下来,鞋底上那些耗费了女人们太多精力的纹样就模糊不清不复存在了,但结实牢靠是始终要保证的。疙瘩与图案具有实际的功能,功能体现出美感,即“有用美”,美的价值客观上存在于内容与外形的融合统一[4],因用而美。庆阳疙瘩鞋底具有“厚重的、坚固的、健全的属性……能够忍受粗暴使用和酷热严寒”[5],没有虚饰,秉持着民间造物有用美的审美特性。

(二)浮雕般的质感、触感、美感

尽管庆阳传统疙瘩鞋底采用纳鞋底的方法构成图案,并未使用雕塑的雕凿手法、塑加手法,但是它具有显著的雕塑感。庆阳传统疙瘩鞋纳鞋底只用和鞋底颜色一致的白色棉麻线。布料和棉麻线材本身是柔软的,当经历了纳鞋底这个过程之后,材料的质感属性发生了变异,由柔软变得坚硬,在同色的鞋底上,图案立体、凝固地凸显出来,成为具有三度空间的造型,具有浮雕一般的质感、触感、美感。雕塑是一门极为重视材料特性和质地美感的造型艺术,玉石温润,钢材冰冷,泥塑朴实,各有其美,材质的变化令美感迥然不同。传统疙瘩鞋底充分调动了布料与棉麻线材的质地美感,温和,朴素。

近年来也产生了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彩色疙瘩鞋,白底搭配鲜艳的红色、蓝色、绿色……构成异常艳丽、鲜明的色彩关系。彩色疙瘩鞋图案仍然是浮雕一般的存在,但是由于强有力的色彩对比,浮雕效果让位于色彩效果,视觉上更像是针迹造就的平面图案。前者是立体的、突出的触觉效果,后者是弱化立体的、突出的视觉色彩效果。当原有的功能消失时,形式的变化在所难免,多色、杂色的品种自然产生,随之产生的审美属性也相应变化。

(三)民间美术中优美精致风格的代表

厚重、坚固、健全的属性是通过精湛的技术与实在的造物之心保证的,“缺少装饰必须以优质材料和精湛技艺作为补偿。……外形越简单,表面的处理就得越仔细,选材也得越精良。这些品格是庸俗的风格和不加鉴别的风格所不具备的。因此,它们成了真正的优美精致的标志。”民间美术确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材料低廉易得、装饰繁杂饱满,花中套花,无限填饰,七彩斑斓,大不同于外形简单,表面处理精细,选材精良的工艺作品。但是这不排斥庆阳传统疙瘩鞋底具备真正的优美精致性质。首先是材质。民间美术的材料,没有昂贵的。疙瘩鞋同样使用低廉的布料、普通的棉麻线材,但低廉的材质具有结实牢靠的质地,加之密实饱满的针迹,都天然吻合鞋底的功用,不同材质的统一色调,不同于一般民间美术大红大绿的材质色调与视觉刺激,体现出健实、简素、肃穆、宁静的美感,而成为民间美术中优美精致风格的代表。

猜你喜欢
庆阳疙瘩鞋底
航天员的鞋底竟然藏着小秘密?
军事文摘(2023年16期)2023-09-04 07:10:38
木疙瘩山上的岩
趣味(语文)(2021年5期)2021-10-14 07:55:56
Our Best Friend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小红薯成为金疙瘩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2
画与理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28
安安琪琪的故事㉑咦?为什么我没有红疙瘩?
妈妈宝宝(2019年3期)2019-03-27 07:35:16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