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争艳,李宁
万争艳,李宁.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14(1):49-50.
作者单位 武汉市优抚医院精神科武汉430023
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指出,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临床发生率高于50%[1]。当患者抑郁症状尚未痊愈时,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并不突出,而一旦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因服用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利于患者继续服用药物,可大大提升抑郁症复发几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控制性功能障碍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已成为临床研究重中之重。本研究将枸橼酸坦度螺酮应用于临床治疗,以验证其在精神药理学理论中的有效性。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或住院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患者38例,纳入标准[2]:符合DSM-Ⅳ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均低于7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已知药物过敏;近期使用过相关药物;合并先天或既往性功能障碍;临床资料不齐全或配合度较低。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平均年龄(33.1±7.5)岁;平均病程(2.9±2.1)年;HAMD-17评分(5.47±1.49)分;服用帕罗西汀12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5例,文拉法辛缓释片2例。②研究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32.9±7.2)岁;平均病程(3.1±2.2)年;HAMD-17评分(5.45±1.51)分;服用帕罗西汀11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5例,文拉法辛缓释片3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给予原抗抑郁药物,具体药物种类和剂量因患者病情而异,研究组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5 mg/粒),固定剂量40 mg/d,每日分2次服用。对照组加用外形和枸橼酸坦度螺酮一样的安慰剂治疗,服用方法同研究组。对患者临床疗效采用盲法评估,在最后1例患者最后1次评分完成后进行揭盲。疗效判断标准[3]:分别于入组时、治疗3周及6周时进行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rizona Sexual Experience Scale,ASEX)量表,共包括性驱动、性觉醒、阴道润滑或阴茎勃起、性高潮及性满意度等5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高到低分别设定为1~6分。不良反应包括恶心、食欲下降、嗜睡及肝功能异常。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入院时ASEX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及6周后,研究组ASEX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对照组发生恶心1例,食欲下降2例,嗜睡0例,肝功能异常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研究组发生恶心2例,食欲下降1例,嗜睡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6.32%。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8,P>0.05)。
表1 2组患者ASEX量表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ASEX量表评分比较(±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19 19入组时19.49±4.18 19.41±4.22-0.059>0.05 3周19.51±4.23 15.68±4.15-2.817<0.01 6周19.47±4.11 12.47±3.05-5.962<0.01
在临床治疗中,抗抑郁药物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如果治疗有效的抗抑郁药因为引起性功能障碍而更换,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在抗抑郁治疗过程中,加入治疗性功能障碍治疗药物已成为临床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临床多采用加用抗胆碱药物、多巴胺能药物及中枢兴奋剂等药物来缓解性功能障碍,但是由于不良反应较大,难以推广使用。研究指出,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有效[4,5]。枸橼酸坦度螺酮作为新型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药物,从精神药理学理论上推测,可能对治疗抗抑郁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有效。但是,一方面,目前尚未发现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另一方面,由于使用剂量偏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能加重患者身体负担,不良反应较大,不利于临床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周及6周后,研究组的ASEX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研究组疗效更好。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枸橼酸坦度螺酮临床用药安全性高。综上所述,枸橼酸坦度螺酮应用于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适宜抑郁症患者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