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杨素芬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 甘肃 定西 743000)
定西市安定区(原定西县,下同)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总面积3 638.7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 306 km2,占总面积的91%。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80 mm左右,水面蒸发量高达1 500 mm以上,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区)之一。“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曾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百姓广种薄收、艰难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存条件,逐步摆脱贫困面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战略性举措来抓,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建立了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1997年,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审视县情,把防治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水保立县”的发展战略,并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逐步确立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同台唱戏”的建设管理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工作格局。
多年来,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防治水土流失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流域综合治理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水、土、钱、粮”上做文章,按照“改造提升创精品、组装配套抓整合、调整结构兴产业、保粮增收惠民生”的思路,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实行农林牧副综合开发,取得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流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特色产业得到有效开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的好效果。特别是以马铃薯、草畜、劳务和蔬菜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为扶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壮大了县域经济总量,推进了生态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改善生态脱贫致富的安定特色发展之路。
安定区以国家投资为主体,采取财政挤一点、部门投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整合生态建设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使用效益。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积极推行群众投工投劳承诺制,弥补了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的不足。通过争取社会援建帮扶、职工捐款献爱心、驻定单位开展义务植树等活动,使全社会形成了共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同时,实施“科教兴区”战略,院、校、地联合,产、学、研结合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提高了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先后有16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市、区科技进步奖,创立了径流调控理论和综合开发利用体系,建立了梁峁、坡面、农田、沟道、村庄、道路为骨架的径流调控体系,在防治水土流失、有效利用水土资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安定区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坚持依法行政,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路子,建立了区、乡、村三级预防监督执法体系。一是先后出台了安定区水土保持规划、关于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区域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的公告等10多项地方性文件和制度,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政策,林草管护和生态补偿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加大防治措施落实力度,严防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三是将淤地坝运行纳入政府管理体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四是全方位开展法制教育进机关、进村社、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进流域的“七进”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全民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自觉性。
多年来,对于如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发展旱作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安定区各级党政和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经历了尝试探索、综合防治和完善提升三个阶段,探索出了一条由不得温饱—基本解决温饱—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迈进的自然条件严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可以说,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创业史,就是一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史。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民群众能够直接受益的民生工程,是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的富民工程。通过实施梯田工程,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走出了一条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通过荒山造林、坡地种草、封育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调节了气候,还通过舍饲养殖促进了草畜产业的发展,使全区走上了农牧结合、种养互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筑坝拦蓄,有效遏制了沟道下切,发挥了淤地坝滞洪、拦泥、蓄水、行路、抗旱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取得了对位配置、径流调控、集蓄利用等水土保持科技成果。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防治,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改善生态、发展生产的目标。
1998年,全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09年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问题,2019年将脱贫摘帽实现小康。近年来,全区种植马铃薯面积连年稳定在6.67万hm2以上,年总产量稳定在8.67万t以上,农民人均年收益达1 800多元;2018年全区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395.6万头(只),出栏203万头(只),人均牧业可支配收入达2 500多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以上,年销售量达到80万t,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年输转劳动力稳定在11万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15亿元以上。与1982年相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8.3元提高到2017年的7 122元,增长250倍以上;全区年生产总值由5 280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80.8亿元,增长152倍。截至2017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570 km2,其中兴修梯田12.47万hm2,营造水土保持林9.4万hm2,种草留床3.8万hm2,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55座、小型拦蓄工程1.08万座、集雨水窖19.2万眼,通过国家验收的重点治理小流域155条,治理程度达到77.7%,林草覆盖率达到36.3%,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 640 t/(km2·a)减少到2 340 t/(km2·a),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 052万t下降到852万t,土壤侵蚀量减少58%。安定区保水土、保生态就是保发展的成功实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定区先后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等荣誉称号,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水土保持工作成为“全国水土保持战线的一面旗帜”。
多年来,安定区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走出了一条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在水土保持发展理念、技术路径、治理措施等方面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归纳总结为“三个坚持、两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转变和一个强化”。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水保立区”战略不动摇。就是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始终纳入政府责任目标管理体系,严格进行考核奖惩,为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二是坚持“三苦”精神不动摇。“三苦”精神是广大干部群众为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年复一年,战山斗水,与严酷生存环境作斗争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三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技术路线不动摇。就是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依据径流调控理论,对位配置生物、工程和农艺措施,力求做到“上水上拦上蓄上用、中水中拦中蓄中用、下水下拦下蓄下用”,使有限的水土资源得到充分运用。
“两个创新”。两个创新是指创新形成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同台唱戏”的工作机制和“荒山封禁造林、坡地退耕种草,梯田覆膜种薯、沟道筑坝拦蓄,村村路电畅通、户户窖池配套,家家建棚养畜、人人创业致富”的治理开发模式,促进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四个结合”。四个结合是指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
“五个转变”。五个转变是指由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向大示范区建设转变,由单一型治理向防治结合转变,由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转变,由综合治理向治理与开发并重转变,由分散型治理向全社会参与转变,即通过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绝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生产,真正以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强化”。一个强化是指强化民生水土保持理念不动摇,致力脱贫攻坚,“输血”与“造血”并举,一方面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强化全民搞水土保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积极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格局。
近70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始终坚持“水保立区”战略,把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坚持政府引导、综合治理、多方融资、依法行政,探索出了“三个坚持、两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转变和一个强化”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资源利用率、环境容量大幅度提高,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有效推动了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