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产生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2019-01-17 06:00成建永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转化策略后进生

成建永

摘 要:立足于小学教育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小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转化策略,旨在让后进生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产生原因;转化策略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令一线教师颇为头疼的一件事,他们往往苦于没有对策,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后进生产生原因及转化策略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

一、小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部分小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学习时得过且过,学习态度与积极性较差,长此以往,其与他人在学习上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导致慢慢步入后进生的行列;还有一部分学生未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不太好,久而久之,学习成绩逐渐下滑,学习基础也日渐变得薄弱,慢慢地被划分成了后进生;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己缺乏良好的自制力,极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越来越少,不会的内容与知识越来越多,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后进生。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格外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当家庭发生某些变故时,学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父母不恰当、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不少学生失去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不愿学习也不会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原因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在教学中不尊重学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仅仅是照抄照搬教材,将知识倾倒给学生,这导致有些学生不理解,当不理解的知识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下降,学习热情也势必会被磨灭,从而不愿意再积极、主动地学习,慢慢地便成了后进生。

(四)社会原因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诸多不良诱惑。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分辨能力差,对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往往难以辨别与抵制,极容易受到影响,像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很难集中精神与注意力认真学习,慢慢便成了后进生。

二、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

(一)学生方面

小学教师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便要从学生自身入手。我们要教给他们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轻松实现对所学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当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时自然便会愿意学,也能主动学。此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自制能力,这样他们才能不轻易被外界事物所诱惑、所干扰,也才能在意识到学习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同时制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并能朝着这一目标慢慢努力、持续进步。可以说,做好了学生自身的工作,便很好地保障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家庭方面

鉴于家庭在学生成长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小学教师还必须同家长形成紧密的联系,家校合作,共同努力。教师可以同家长加强沟通,教给他们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师在校也要密切关注学生,时不时与他们谈谈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善意。如此一来,就实现了有效的家校合力,更有助于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目标更好地迈进。

(三)教师方面

教师担当“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其在后进生转化工作者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小学教师有必要且必须积极改善、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既要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征入手,适当采取一些新颖、有趣的教育策略,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并不是那么枯燥的事,相反有著别样的趣味,当对学习充满了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时,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难度自然会大大降低。另外,教师还应当时时刻刻给予后进生以关爱与呵护,当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时,转化工作往往也能开展得更顺利。

(四)社会方面

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社会方面的努力也必不可少。比如国家规范网络的使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净化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诱惑;再比如社会改变对后进生的轻视态度,不再一提到“后进生”便认为他们很难转变;又比如改掉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模式而以过程性评价给予学生公平、公正的评价……这些社会上所做的努力与改变也能推动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效落到实处。

以上仅是我个人关于小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的些许认识与感悟,一家之见,还望教学同仁多多指正,不吝赐教,为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出更多、有效的方式方法,如此,才能让后进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也能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婕,尹华美,付昭伟.试论小学教育后进生转化思路[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2018.

[2]郑保灵.关于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33-34.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转化策略后进生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