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飞
1. 引言
传统的英语故事或小说教学主要集中对于故事内容,如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对故事的叙事形式或策略方面少有解读。分析故事情节过程也只是围绕故事发展的几个阶段,如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思维品质无法得到提高。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小说阅读教学,有助于教师在更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小说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文本探究能力以及思维批判能力。
2. 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冲突
冲突是小说的一个必要的元素。剧作家伊利亚.卡赞把冲突比喻为“两条狗抢一根骨头”。威廉.福克纳提出冲突既存在于角色本身,也存在于角色之间。换言之,冲突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阻碍故事主人公前行的外部障碍;另一种是潜在于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因此从“冲突”这一角度解读小说,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更深刻地读懂故事。
3. 案例分析
以英文小说《一个国王的爱情故事》中的一个章节为例,该故事讲述了爱德华,一位未来的国王,爱上了一位与自己身份地位有很大悬殊的普通女子,为其放弃自己的王位,结为夫妻的凄美爱情故事。笔者以故事冲突的起因(人物的渴望)、冲突的开始、冲突的加剧以及冲突的解决几个阶段呈现教学过程。
3.1分析冲突起因,了解故事背景
Lead-in: Talk about Prince Harry and his wife
Q: Who do you think can be Harrys wife?
[设计意图]该导入是为接下来的故事冲突提前热身,通过大家都熟知的英国王室“哈里王子”,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王室的妻子,自然地切入本文的人物“爱德华”的故事
Task: Divide the whol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and tell us where/who for each part
[设计意图]该任务让学生对该故事的情节内容有大概地了解,通过找到每个部分的人物和故事发生地点,并且关注每个部分发生的事,引导学生概括出本文的大意,即, Edward gives up his crown because of the woman he loves.从而了解故事冲突的原因,也就是故事的背景。
3.2进入故事场景,直面冲突
Scene1:Mr. Churchill and Edward in Buckingham Palace
Q1: Whats Edwards ambition as a King?
Q2: Why he couldnt realize his ambition?
Q3: How did the King feel? Find out the expressions conveying the Kings feelings.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细读文本,了解Edward的“抱负”,以及实现抱负的障碍,在该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矛盾。这也是冲突的其中一个层次—存在于角色本身的矛盾。这就是本文第一个冲突Conflict1:Ambition VS Love
Scene 2: His family and Edward in Buckingham Palace
Q4: Does Edwards family understand him? Why do you think so?
Q5: Faced with his familys objection, what did Edward do? Whats Edwards attitude?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爱德华家人的态度,同时在文中找出爱德华的回应,引导学生体会爱德华与家人在爱德华爱人这一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是故事冲突的另一个层次---阻碍人物的外部障碍,即存在于角色之外的矛盾,也就是本文第二个冲突Conflict 2: His family VS Edward
3.3转移故事场景,解决冲突
冲突的解决并不是只有一个结局。中国近年小说里冲突的解决,多半追求的是让矛盾双方和谐共处(C·托罗普采夫,1988)。然而该故事中爱德华与其家人的矛盾并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应该可以说是两方因冲突而决裂,爱德华必须放弃王位,离开家国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
Scene 3: Edward in Windson Castle
Q6: What did Edward do finally?
[设计意图]最后一部分主要是故事冲突的解决,故事的结局。通过提问,让学生找出人物面对各种冲突所采取的行动。
3.4生成故事场景,填补冲突
故事的冲突解决以爱德华放弃王位为结局,笔者在结局时设计了一个场景写作,伴随着爱德华的离去,想象一下爱德华母亲当时的情绪。
In front of the windows stood Mary Queen. D______. D ______. D ______. (1.use thre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her feelings) She (said)______, (2.use another word to replace “said”)
“______.” (3.use repetitions—Example: Tonight,______lose______, ______lose______.)______. (4.add characters actions) The rain pattering (嗒嗒地拍)and dripping on the windows was just like ______(5.use simile). She opened the windows, Edwards voice from the radio echoed in her ears. Maybe it was the last time she could listen to his speaking.
[设计意图]通过该场景的设置,除了巩固前面笔者输入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对冲突解决进行了横向延伸。作品的结束常常以矛盾的結束来象征故事的结束。矛盾结束的方式主要有以矛盾双方和解而结束,以矛盾第三方的介入而结束,以矛盾双方分裂结束等,本文以最后一种冲突方式结束,笔者设计了Mary Queen情绪的场景描写,使结局更加饱满。
4. 结语
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本文从文学作品中的冲突着手,挖掘故事中各个要素彼此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剖析故事的框架,欣赏故事的艺术之美。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分析故事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故事内容,也需要从故事的叙事形式或叙事策略,如叙事角度、叙事时间、矛盾冲突等分析文本,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从更全面的视角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C·托罗普采夫. 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冲突类型[J]. 亚非当代文学, 1988.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