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路
摘 要: 本文将以二十世纪美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埃里克·费舍尔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根据他艺术生涯几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来分析他的艺术理念,并通过费舍尔所处时代背景与成长环境,探究二者对费舍尔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的影响。并且揭示出费舍尔的艺术在美国新表现主义画家中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探究费舍尔的艺术理念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埃里克·费舍尔; 艺术创作理念; 时代感 ; 题材
1 打破禁忌携带的紧张
童年的成长环境,成年后的放纵生活以及后来的旅行都对他的绘画理念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在性解放运动之前的美国社会是非常保守的,即使在性解放运动之后,人们虽然可以公开谈论关于性的话题,但是很多关于性与禁忌的问题还是不会公开于大众,人们似乎还是在这样的问题面前带有紧张感。费舍尔的早期作品中,有很多是关于性与禁忌的描绘,画面中的人赤身裸体的在私人空间或公共场所,看似戏剧的场景中,带有着强烈的紧张感,费舍尔的绘画就是想打破这样的紧张,让人们能直面这样的问题。他的早期代表作中,有两幅画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这一创作理念,《梦游者》和《坏男孩》。
2 直面欲望性别等人们无法逃避的问题
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所处时代的背景以及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经历。按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人的创伤性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性经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悲惨的童年经历,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都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不论治疗身体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应考虑患者童年发生的事。那些发生于童年时期的疾病是最严重、也是最难治愈的。创伤性经历对人格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电影导演等等,每一个创作者的作品中似乎都或多或少带有这样的经历或者经验。童年的成长环境更加深深的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例如泰戈尔的诗,川端康成的文章,黑泽明的电影,巴赫的音乐,费舍尔的绘画也不例外。七十年代的美国面临着种族问题,女权问题,人权问题。童年的郊区生活,中产阶级的家庭,母亲的醺酒,直到意外去世,对费舍尔有着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后来成年的他在大学退学去参加嬉皮士运动,一度陷入颓废。虽然美国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中产阶级的生活得到改善,社会的包容性极大,但是面对如此多的问题与矛盾,还是影响了很多人的生存状态,此时的费舍尔在这样诸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作品必定传达出所处时代的样貌。他用看似随意的大笔触,强烈的光影对比,仿佛写生一样的真实感来感染观者。他的画面尺幅都比较大,里面人物和真人等大小,让观看者有代入感,仿佛置身其中。而他用特殊的视角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生存状态,是美国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写照,很多戏剧化的场景虽然是他虚构的,但是这些看似虚构的场景,聚会,都来源于他童年成长的切身经历。他看到的是人们在得到物质层面的满足时,却越发的表现精神层面的空虚,心灵深处充斥着矛盾与痛苦。
3 艺术必须反映艺术家所生活时代的真实
在费舍尔的画面中总是能感受艺术家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态是那么的充满激情与活力,他似乎在传达给观众一种生命与生活的强烈情感。画家就是希望用这样的创作方式要让其观看者也感受到绘画的这种强硬的生命力。现代艺术的出现使艺术家更多的开始关注身边的生活,开始真实的反应艺术家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费舍尔曾表示希望他的绘画能真正让人有所感受与体会,让人们真正的参与进来。这就是他要画这些最富戏剧性的人和事物的初衷,它触及情感状态、心理、欲望、需求、性别认同等这些所有人都必须直接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都是不可逃避的问题。艺术的根本问题变为审视真实的世界,看清事物的本源,费舍尔的绘画理念更是坚定的要反应所处时代的真实感。费舍尔认为艺术应该是艺术家借用艺术手段去表达对世界的认知,是关于爱的创造。艺术不是高冷无情的,艺术有感情有温度,是反映艺术家炽热的情感,是艺术家把自己的思想理念传达给观看者的方式,艺术应该是亲密的分享,而不是疏远的,孤立的。纵观费舍尔的艺术创作理念,从早期的关注自己身边的中产阶级的生存状态,到后来的关注人性,人权,种族问题,到再后来的旅行绘画,费舍尔的艺术观念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他的绘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而时代人们中所面临的矛盾,困境等一系列问题,都在费舍尔的理念中转变为优秀的艺术作品。
费舍尔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深刻描绘,揭露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掩盖下的精神空虚,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人性的冷漠无情,脆弱和虚伪的批判。关于种族问題,人权问题的揭示来削弱人们之间的界限。我们通过费舍尔的作品看到了美国社会各阶层在面对困难时候的处境,艺术家突出了这种存在现实社会的矛盾,也表达了自己身处这样的社会中的无奈。
4 结语
费舍尔用绘画把自己的艺术理念真实的再现,他的作品中带有的理性批判精神,对于新表现主义绘画以及美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H·H阿纳森著,曾胡等译.西方现代艺术史·八十年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3]布莱恩·沃利斯,宋晓霞等译.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对表现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罗伯特·休斯,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