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盼,李玉顺,李乐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系, 北京 100875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根本的目标。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逐步走过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期,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一线教师都期待教育信息化能为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提出,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教育信息化1.0阶段,在应用模式上,我国教育信息化先后经历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两个阶段,凝炼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发展理念,以及“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两大基本发展方针,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印证与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2]。从农远工程、计算机辅助教育、“三通两平台”等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是以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形式进入教育领域,各级各类教育职能部门和师生则是最终的消费群体。从产业发展周期看,目前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课堂教学互动产品,以及各类教育APP等均已走过萌芽阶段,正处于诸侯纷争阶段,即将进入产业重组阶段,并向蜕变阶段发展。从产业消费群体来看,一线学校及师生的关注点已经逐步由“信息化对教育究竟有没有实际作用”转变为“如何才能发挥信息化对教育的作用”,由萌芽期的质疑、数量扩张期的尝试进入了质量提高阶段。教育信息化2.0的重点不再是技术设施的基础建设,而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乃至于教育教学的整体变革[2],供给侧发展模式由原来的扩大业务流程覆盖面,转变为提升核心业务流程服务能力,真正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学校及课堂是教育教学发生变革的主阵地,作为需求侧消费群体的一线学校及师生现阶段的需求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升级的关键路标。产业萌芽期及扩张期主要以“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扩大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但教育信息化需求者缺乏更直接和更广泛的需求反馈渠道,特别是限制了底层师生对不同需求的直接传达[3]。因此,产业转型期需要基于一线用户的使用反馈与需求,明确整个产业在转型期的发展方向。
该次调研选取经济薄弱地区11个学校,包含6个小学、5个中学,涵盖城市市区、城市郊区、县镇、农村等多种地域类型。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展开,每所学校有三个考察环节:①硬件环境评估;②信息化教学应用情况调查;③教学管理者及教师需求访谈。该研究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调研的一部分,在数据分析阶段,仅对信息化管理者及教师的需求访谈采用综合主题式编码和开放编码,学校实地参观及学校介绍内容仅作为理解访谈内容的“情境”。结合教育信息化2.0中“一大两高三全”的基本目标及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特征,访谈内容中提取出17个子主题,分属不同层次,又可归纳为7个主题,每一子主题在访谈中出现频次可体现其受关注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信息化需求侧访谈主题编码表
认知失调是指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须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与旧认知相互冲突的状况[4]。现阶段,大多数学校均已认识到信息化是目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另一方面,却又因信息技术可能会为学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担忧。很多教师反映,“学生不会克制自己,晚上乱看电影信息,与陌生人交友,带手机的话孩子就容易熬夜”“关于计算机进宿舍的弯路,学生访问不良网站”等。未成年学生缺乏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技术使用的自控能力,使校长和教师在面对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性时选择了更为保守但稳妥的做法,“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或其他个人终端进入学校”。
在信息化教学的师资培训中,强调最多的是教会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但是在访谈中发现,校长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调动、保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积极性。在经过初期尝试探索的好奇与兴奋后,教师开始反思信息技术是否如预期般能为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期待与现实的反差带来的认知失调,是教师产生懈怠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导致了教育信息化产业在由“应用”到“融合创新”的转型跨越缺乏后力。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由最初的无纸化办公,逐步深化到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深入核心业务流程是抓住消费群体刚需的关键所在,而信息技术能否由“应用”转为“融合创新”亦在此一役,而在访谈中发现师生的满意度极低。
师生在日常教学使用过程中关注资源的可用性与针对性,“一些系统的资源需要收费,而免费的资源深度又不够”“缺少可分层推送的个性化资源,缺少切中要害的资源”“教学设计不符合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云平台无法使用手机登录,缺乏趣味性,互动也不方便”“每堂课都用电子白板,效果不是很显著,让学生上来操作,又没有足够多的操作空间”“每个教师都有很多教学支持平台的登陆账号,比较分散”;真实的教学情景相对复杂,“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公司很难满足”“通过QQ、微信平台传送不方便,学生选择自主性不强,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在语、数、外科目上,教师希望有一些数据化分析功能,通过数据反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结果,目前也无法实现”。
相比于其他产业主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的推动则体现了教育信息化产业的特殊性。信息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是否参与可完全由企业及消费者自主决定,但教育信息化产业中师生应用乃至融合创新的效果则直接决定了学生乃至国家的未来,因而受到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但始终欠缺实用的、客观的、明确的评价指向。
“教师信息化素养评价方式,不能做客观评价”,无法对教师目前的信息化素养、信息化教学水平进行评定,教师没有明确的能力晋级路线,导致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自我内驱力不足,也是无法形成相关激励机制的原因之一,造成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上课时很感兴趣,也很开心,但是发现下课后什么都不知道了”,“无法形成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对课堂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教育信息化究竟为教育及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缺乏足够说服力的评价工具及证据。
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一大优势,体现在“大数据”和“智能化分析”上。“大数据”是生命线,因此,很多大公司愿意免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以此获取数据。但“公司不愿意将过程性数据反馈给学校”,这在信息化产业市场发展中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带来“垄断”或“消费者被绑架”的情况,目前尚不明朗。
产品服务需要根据教师、家长的需求进行不断地调整,部分创业型公司才愿意这样做。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过一些非常优质的资源,通过学校和公司的沟通,把资源市场化,但在版权所属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校、企合作可以综合教学和技术两方的最大优势,因而,从一开始就是教育信息化产业的重要发展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合作已逐步产生成果,如何处理成果牵涉多方面,急需相关的引导及规范。
解决消费者“认知失调”带来的懈怠乃至停滞不前的问题,是教育信息化产业在转型期的攻坚战。教育信息化2.0中强调“示范引领”,打造示范案例,以“引领”为途径实现“三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有需求、有购买力和发展潜力的消费群体,即为产业的目标消费群体,以目标消费群体为突破口,是实现转型跨越的重要战略。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定位是“创新融合”,目标消费群体应该是有消费动机和发展潜力的学校师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技术在教育中的融合创新,需要教育发挥类似于“道”的指引。教育变革逐步走向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道路,这对教师在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方式选择、个性化评价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有限的精力,必须借助技术以减轻负担,技术则可以对标准化流程进行优化而成为课堂变革中不可或缺的变量。如:对基于学生学习特征开展教学的教师来说,可利用试题分析、学情监测、数据统计等[5]技术从学情分析的苦海中脱离出来。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增权的关键工具,从而改变传统与教育者权威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自主、自助的形式扩展自己的知识容量并达到教育目的[6]。因而,在知识容量、教学方式、师生交互方式等方面主动探索变革的教育,才有对技术的“刚需”,技术可在其“道”指引下与之实现创新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技术的本质是中性的,只能在现有的框架下理解与解决问题。目标消费群体与教育信息化产业的互动,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当需求仅限于学校无纸化办公时,产品不会使课堂发生本质性地变化;当基于“满堂灌”的课堂流程提出需求时,信息化产品只会更加强化教师的权威。目标消费群体决定着产品的设计需求,用户体验反过来会影响产业产品的发展演变。依据认知盈余理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点,在有限的认知中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研发,进而获得参与感和获得感[7]。同时,这一点对于企业进一步地改进产品能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
基于教学变革的需求是教育信息化产业升级最为需要的,其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理解能够为教育信息化产品提供“内核”,而技术工作人员则能够精简服务内容。借助双方各自优势,将以深入理解用户习惯的产品呈现与精彩的教学设计、优质的教育教学理解结合,才是符合教育信息化产业“市场定位”的教育信息化产品。
教育信息化产业本身有其独特性,“目标消费群体”并非“纯粹”的消费者,深度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是教育信息化产业转型期的必然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会牵扯到规范性、利益性等问题,有待教育信息化供给侧深度改革的机制支持,以保障目标消费群体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有待更新,既需要对师生信息化素养进行评价,也需要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效果进行评价。在信息技术进入企业初期时,计算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基于原有收益评估模式而导致“大投入没有大产出”的“悖论”。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悖论”是否也存在评价方面和评价方式的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信息化教育中,评价不是为了评价学生的成绩好坏,评价是为了发展,目的在于让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8]。教育信息化带来教育的变革,不仅仅指向现有评价框架下的学生成绩,而是面向整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由“应用”逐步到“融合”再到“创新”,该文是基于薄弱地区展开的需求侧调研,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其所面临的问题涉及我国教育信息化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既反映了教育信息化1.0的建设进入饱和阶段,也说明教育信息化2.0面临的情境更为复杂、更为多层次多维度。需求侧的情况表明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还远未建立起来,而教育信息化产业的特殊性使得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界限很难界定,更增加了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建立的复杂性。文章抛砖引玉,希望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精准匹配目标消费群体的教育信息化生态建设开展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