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亚男
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是一所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院校,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国的五个基督教教会在成都华西坝上创办了私立华西协合大学,该大学是中国西南地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95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医学院,1985年又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学校与四川大学合并,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百年以来,这所百年高校无论名称如何改变,却始终都在利用各种媒介资源为教学服务。从最早的绘制挂图到幻灯、电影、电视、VCD和CAI的制作,到如今的集合了各种资源的教学网站,从而给辅助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发展电化教育40周年,谨以此文表达对电教从业人员的致敬。
早在华西协合大学建校后的第四年,美国医学博士莫尔思的夫人用铅笔绘制人体解剖图用于医科教学,弥补了缺乏人体解剖标本的教学缺陷,由此开启了该校在教学中使用挂图、模具和幻灯等辅助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1]。
医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很多的临床病例示教,但是病例不会恰到好处的在教学时候遇到;即使有病例,也不可能让众多的学生观看。而用照相机拍摄这些病例、体征等,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使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而学校较早就引入了幻灯辅助教学(如图1所示)。据学校1934年至1935年的年鉴记载,学校有美国纽约柯达公司提供设备的摄影工作室,该室除了为各学院的教职员提供幻灯片制作以及教学摄影外,还开设了牙科临床摄影课程[2]。
图1 20世纪40年代华西协合大学使用的美国视觉教育社出品的新型幻灯机(李煌 提供)
自20世纪30年代电化教育在中国出现以来,特别是抗战时期,南京金陵大学迁到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带动了华西协合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开展电化教育。
1941年起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与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联合,每周星期三下午4点至5点,在化学馆阶梯教室放映教学电影(如图2所示)。每学期提前安排各学科的教学电影片名与讲解的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上课。有资料显示,1943年全年共放映43场教学电影,学生观看人数达4 572人次[3]。
图2 20世纪40年代华西协合大学使用的美国出品16 mm电影放映机(李煌 提供)
1945年抗战胜利后,金陵大学离开华西坝迁回南京复校,与华西协合大学在电化教育方面的合作关系自然解除。为了继续推进电影教学,1946年2月,经华西协合大学校长、校务长及文学院院长筹划,聘请校内4位教授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同时向英美两国订购电影教学器材[4]。而牙医学院从英国新闻处募集到一台16 mm的有声电影放映机,并购买十多种医学、牙学教学电影[5],并全部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随后,学院把分散在各个部门从事绘图、模型制作、幻灯制作、显微摄影、电影放映、广播等电化教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王谊生、游创新、王锡林、王通若、彭明莹、周申辅、肖利成、秦正元、赖云章、朱纫君、黄永杰、田竟成和王德伟等集中起来成立了教具室。教具室设有摄影室、绘图室和模型室,分别承担全校的电化教育工作,隶属教务处(如图3所示)。
图3 绘图师彭明莹在绘制舌象图(彭明莹 提供)
据统计,1953年至1957年四川医学院有教学电影100多部,幻灯片10 000余张,各种模型1 000余件,挂图数万幅。这里面除了教学电影不是学院自己拍摄外,其余的幻灯片、模型和挂图绝大部分都是由教具室的电教人员自己制作[6]。
为了能够摄制适合医学教学的电影,20世纪70年代初,学校专门派王锡林到上海学习电影拍摄,同时购买了电影摄影机。1974年,四川医学院拍摄了第一部16 mm电影教学片《正常分娩》。该片由医学院妇产科韩字研医师撰稿,王通若担任导演,并亲自为该片绘制动画,王锡林担任摄影。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倡导发展电化教育,教育系统纷纷组建电化教育机构。1979年1月,四川医学院在教具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化教具科,彭汉隆出任科长,迎来了拍摄医学教育电影的高潮。电教科引进人才、购置设备、修建摄影棚,与医学院的教师合作拍摄各种题材的医学教学电影。在随后的几年里,拍摄了20多部医学教学电影,这些医学教学电影除了满足学校的教学外,还向全国其他医学院校发行拷贝700多部(如图4所示)。1980年,电教科用发行医学电影教学片获得的收入修建了一栋1 500 m2的三层电教大楼[7]。
图4 冲洗教学电影胶片(田锦 提供)
拍摄电影是一个投资很大的行业,对于拍摄教学电影而言投资与经济效益通常不成正比,这是很多学校没有拍摄教学电影的原因。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用制作成本相对低廉的录像片代替电影教学片促进了电教工作的发展。1980年,四川医学院电教科购置电视录像设备,使学校的电教事业进入电视时代。电教科新增了视听组,视听组后来成为华西电化教育发展的主要科室。
1.3.1医学视听教材制作中心四川医学院于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电化教具科也改为视听教育中心,为处级单位,一直热衷于参与制作电教教材的医学院心脏内科医师陈鸣被任命为主任,有医学背景的电教摄影兼编导的彭子京出任副主任。一些内科、儿科、妇产科、口腔、外语等科室的医师和教师也调到视听教育中心从事专职的医学视听教材编导工作。同时一批专业的电视制作团队也组建起来了,整个中心在编人员51人。同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把视听教育中心建成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制作中心,为此学校修建了180 m2的电视制作工作室(如图5所示)[7]。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医学视听教材制作的热情,1986年3月,中心举办了第一届教学片兼职编导学习班,有1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华西医学电化教育顺利地从拍摄教学电影模式转向制作教学电视录像片,从此迈向开展医学电化教育新天地。
图5 利用银行贷款建成的华西医大电视制作工作室一角(彭子京 提供)
到1990年,视听教育中心共拍摄了200多部电视教学片。其中,诊断学系列教学片和英语系列教学片是视听教育中心投入最大、收效最好的两组系列教学片。为了拍摄诊断学系列教学片,临床医学院派出了7位医学教授与中心电教人员组成5个摄制组制作《全身体格检查》《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心脏检查》《肺和胸膜检查》《胸廓检查》《腹部检查》《脊柱与四肢》和《肛门直肠生殖器检查》教学片;学校专门聘请了两位美籍教师全职参加英语系列教学片的摄制工作,制作了24部英语教学系列片以及多部医学英语口语教学片(如图6所示)[7]。
图6 美籍教师汤姆和玛莎在录制电视英语教学片
由于华西医科大学视听教育中心的电化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4年及1995年学校被四川省教委评为“四川省先进学校”和“四川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9]。
1.3.2医学电子教材制作基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电化教育在教学中遇到了瓶颈。在时任视听教育中心主任张林的带领下,提出了“以技术为先导,以成绩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的口号,中心抓住时机把多媒体技术第一时间引入电化教育中,从而走向了数字化电化教育时代。
视听教育中心的技术人员李煌利用新面世的VCD 2.0,研制出具有交互功能的VCD课件,使常规电教设备用途单一、缺乏交互性的问题得以初步解决。1998年,中心制作的《四时养生》教材,获得国家教委举办的首届教育VCD 3.0大赛一等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资30万在华西电教中心组建电子教材制作基地,仅2002年就制作78部VCD教学片。
1999年,视听教育中心与临床医学院合作承担“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制作临床诊断学“检体诊断”系列CAI课件。该系列课件结合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成果,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专家的教学思想、标准规范的检查方法及大量的重要体征,用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最终研制出《全身体格检查》《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廓肺和胸膜检查》《腹部检查》《脊柱与四肢检查》《肛门直肠生殖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CAI课件,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系列CAI课件荣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二等奖。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视听教育中心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建“华西医学教学资源网站”,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学校投资30万元购买服务器,教学资源部在李煌的带领下组织了网站建设团队,进行网络资源开发。同时,设计开发了同步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该系统既可自动录制全程上课视频,又可以通过网站同步转播上课视频,远程收看。2000年,中心率先在国内医学院校开办了医学教学资源网站。
同年年底,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两校的电教中心也就合二为一,成为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校以后,华西医学教学资源网站继续不断地建设,系统化大规模地制作网络课件。截止2006年网站已初具规模,其中教学课程库录制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学、儿科、口腔内科学、人体解剖学、病理科、药物化学等41门授课课程,共计1 500学时;教学录像库收集了15个分类,共计400部医学影片;医学图谱库有5 000多张医学图片;建成5个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网上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库523篇;网上视频报告、视频讲座71个;网上课程直播是该网站的一个特色栏目,每年约有400学时的医学、口腔和药学等课程可在网上同步收看课堂教学;“老华西”则是宣传华西医学历史文化的人文栏目。
华西医学教学资源网站的运行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模式,引起学校的重视。2005年12月5日,四川大学议事纪要第128期,专门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办的医学教学资源网站做了批示,“率先在该校建设医学教学数字化支撑平台,取得经验后在全校其他学科推广”。
然而,当时这种网络教学模式由于各种因素的原因并未在全校其他学科推广,直到2012年学校启动了“课程中心”建设。2013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正式开通了该校基于网络的课程建设、教与学互动、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源共享的课程中心,由此使川大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数字化的网络时代。
回顾百年华西医学教育技术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所学校教育技术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因为没有教学资源就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早期的医学解剖课程,由于缺乏人体解剖标本,教师只有借助手绘挂图来辅助教学。
在抗战期间,由于南京金陵大学迁到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不仅能自己拍摄制作教学电影,而且还从美国批量引进教学电影来充实教学资源,大大增加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科学知识的机会,教师授课有依据,学生学习更容易。受启发的华西协合大学在抗战胜利后,立刻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向英美两国订购电影教学器材,加强教学力量。所以,学校支持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保障。
教学资源建设除了学校的重视外,还与国家教育改革战略密不可分。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后的四川医学院,为了制作更多的教学资源供教学使用,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从事绘图、模型制作、幻灯制作和显微摄影等教育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起来,成立了教具室,承担全校的教育技术工作。仅4年的时间就制作幻灯片万余张,制作模型上千件,绘制挂图数万幅。而让华西医学教学资源建设有突飞猛进的增长是在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倡导发展电化教育这一国家战略方针后。仅十年,拍摄制作了20余部医学教学电影,200多部教学电视片,成为了卫生部医学电视教材制作中心。
教学资源建设还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及时地把先进科技新成果引入教育技术,对教学资源的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开拓新类型的教学资源。华西医学教育技术是较早在医学院校里开展使用电影和电视制作教学片的,因而拍摄制作了大量教学需要的活动影像,极大地满足了实践性很强的医学教学。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多媒体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华西医学教育技术又及时的研制出了具有交互功能的VCD课件和CAI课件,不仅增加了教学资源的内容,而且为教学提供了新类型资源,同时也使华西医学教育技术走向了数字化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华西医学电教看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创建了“华西医学教学资源网站”,这种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的网站使资源的使用更加快捷、方便。
教学资源建设除了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支持,以及随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外,必须得到教师的配合甚至直接参与。华西电教制作的教学资源,基本上每一个作品都有医学专业教师的参与,学校为教师开设了教学片兼职编导学习班,还专门抽调教学及临床一线的专业教师到电教中心工作,他们参与稿本创作、选体征、操作表演等工作。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体现了教学资源建设的价值。学校宣布“供校内使用的视听教材,按文字教材同样对待;在国内、外发行的视听教材,按发表论文对待;在国内、国际获奖的视听作品,按科研成果对待”[8]。号召全校教师参与视听教材的制作和使用。
回顾百年来华西医学教育技术发展的历程,华西医学教育技术紧跟科学技术发展,从最初教师讲课时使用手绘教学图发展到现在师生可以随时登录教学资源网站,华西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辅助提高教学质量是华西医学教育技术百年来永不改变的使命。
(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是不同时期的称呼,为同一个观念,文章也根据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