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琴,王子豪,杨娟花,阮 力,许刚波,黄晓龙,马俊成
(浙江音乐学院 公共基础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24)
音乐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学生特点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体育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上,音乐自古就与运动相结合,它们一个是声音的运动,一个是身体的运动,音乐的灵魂是节奏,而节奏也是运动动作的要素之一,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育与舞蹈二者都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都存在“身体培养”的直接目标和过程。舞蹈是体育的艺术化表现形式,体育是舞蹈练习的必然过渡阶段。因此基于体育与音乐、舞蹈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设置,探索音乐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希望可以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音乐学院的整体办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专门人才添砖加瓦。
本课题以全国9所音乐学院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学生样本1 120人,男生222人,女生898人;大一614人、大二506人。
1.2.1 问卷调查法。制定了各音乐学院体育部(室)主任的《音乐院校体育现状调查表》和学生的《音乐院校学生对体育工作认知的调查问卷》初稿,聘请专家对问卷初稿进行了效度检验。再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然后在我院选取了100名学生,使用“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两次调查的相关系数接近0.9,说明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对全国11所音乐学院,通过走访及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学校体育问卷调查表11份,收回问卷表9份,回收率81.8%,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调查表1 120份,收回问卷表1 114份,其中男生220份,女生894份,回收率99.46%,有效问卷1114份,有效率100%。
1.2.2 实证研究法。对全国9所音乐学院进行了调研、走访,分析音乐学院体育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获得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再结合专家、教师与学生的访谈,立足我院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和方案。
1.2.3 文献资料法。利用学校和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查阅搜集有关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关于音乐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沿动态,分析各专业的特点与要求,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4 数理统计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等对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2.5 系统分析法。将音乐学院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以确定最优化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体制应该具有明确的管理目标,使得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系统中得以规范、科学地进行。通过调查,9所音乐学院均采用主管体育的院长负责,由基础部或教务处领导的三级管理体制。但多数由于自身校内体制还不健全或对体育工作不重视等原因,普遍存在体育相关工作开展乏力的情况。其中仅有4所音乐院校设置了院体育运动委员会或院体育运动工作领导小组,占调查院校的44.4%;其余的大部分音乐院校则没有设置院体育运动委员会或院体育运动工作领导小组,部分学校即便设置了也没有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 四个学期共计 144 学时。通过调查,9所音乐院校都按照《纲要》的规定完成了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将体育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开设的。除了按《纲要》的规定设置体育必修课程外,有33.3%的院校在大三大四开设了体育选修课。另据《纲要》要求,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院校都注重体育实践而忽略体育理论的学习,即便有的学校安排了体育理论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在我国各所音乐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中以球类项目居多,由于师资、场地器材、经费等多种原因,民族传统类、时尚休闲类、现代科技类等项目相对开展较少。从调查来看,学生认为项目教学内容陈旧、俗套,学生不喜欢的有28.13%;课程内容少,单调乏味的有37.23%。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较为单一,与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相关性较小,极少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设置协同融合。调查显示,学生希望体育课程内容应该是注重新兴体育项目开发的占45.18%、重视健身和保健手段的占53.39%、注重体育文化含量传授的占26.25%、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占23.48%、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占62.5%、注重与社会体育发展接轨占26.07%。通过相关分析显示,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与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呈显著相关(r=0.337,P=0.000)。
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以“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作为常见的课程模式,也有按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学、活动内容设置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等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9所音乐院校中,有近半数学校开设了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其余的学校沿用传统的随班教学;每所院校中有4~5个体育社团或者课外体育俱乐部,但据调查77.7%的院校对其没有经费支持,大部分是学工处分管,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在对1 114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45.2%的同学认为对体育课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提高上课的积极性,另外有44.3%的同学认为可能会。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对体育教学的课堂流程、师生角色转换以及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具有特殊意义。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完善的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多媒体设施和丰富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另外还需要注重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措施的管理等等,这与目前音乐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显然音乐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落后于时代要求且滞后的。
音乐院校具有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为个性独特,创造力和领悟力强,遵守纪律观念薄弱,重专业,轻文化,轻体育。因此,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尺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不但不影响音乐专业学生的正常学习,反而对他们的专业起到促进、帮助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从调查来看,大部分音乐院校采用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通过相关矩阵分析显示,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程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授课满意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呈显著性相关(r=0.375,P=0.000、r=0.487,P=0.000、r=0.425,P=0.000)。因此,在教学中可改变教学方法,引入心理学理论,如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运用情景、合作、语言、示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独创精神,使学生充分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对不同的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通过建构主义的某些教学方法如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尝试法等让学生建构动作理解的过程,主动学习,培养兴趣、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国务院办公厅(2016)《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26号文件》)和《纲要》中有明确指出要“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因此,积极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热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是音乐院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调查来看,男女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呈显著性差异(P=0.000),认为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对自己非常重要的,男生有46.4%,女生仅28.6%,有32.9%的女生认为不重要或一般重要。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男生多于女生,58.3%的女生每周参加1~3次体育活动,其中包含了一次体育课(表1)。每次活动时间大于60min以上的男女稍有差异,男生的活动时间长于女生(表2)。另外不同性别对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也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女生(表3),这可能与男生的性格特征有关。有7.1%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有5%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表3)。在调查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时有学生认为排练和演出任务繁重,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在专业上,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占40%;怕累、怕脏、怕受伤的占18.39%;另外没有合适的项目的有39.91%,不会锻炼有30.09%,没人指导有30.09%。有35.5%的学生希望大三开设体育课。有24%和49.2%的的学生非常希望和希望结合网络平台开设体育课或参加体育锻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部分学生应用先进的运动软件和手机APP进行科学健身。借助悦动圈或手机APP进行运动数据监测的有32.41%(表4),男女生呈显著性差异,女生高于男生(P=0.005)。
表1 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频次一览表(%)(N=1 114)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 学生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时长一览表(%)(N=1 114)
表3 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一览表(%)(N=1 114)
表4 借助悦动圈或手机APP进行运动数据监测一览表(%)(N=1 114)
3.1.1 协同理论。了解体育课程教学的协同效应,我们须首先熟悉“协同理论”。20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教授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和观念,并把协同学的理念随后向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延展。其理论观点是:不同系统中的子系统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其在宏观结构上的质变行为,即由旧结构突变为新结构的机理却是类似或相同的,它们都遵循某种共同的规律。这就是协同理论的雏形。
协同效应是协同学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其含义是指在复杂的大系统中,“系统内部各要素、子系统和要素以及子系统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而这些联系通过系统内部的协同机制发生作用,系统在这些联系的作用下所具备的功能超过了这些子系统的功能的简单加总,也被表述为‘1+1>2’的效应,”。也就是指系统具有整体的规律性和有序性,这种特性是由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所共同影响和产生的,这种协同的效应适用于任何一种复杂的整体系统。
3.1.2 体育课程教学的协同。体育课程教学作为整个课程教学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具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但除了其本身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方式之外,还存在着与音乐、舞蹈专业等这些教育因素的契合点,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不应当将其完全的割裂开来,应充分发挥其相互所具有的协同关系,建构体育教学这一整体系统与专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形成体育与专业两大课堂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根据音乐院校的专业设置,如音乐类、舞蹈类、戏曲类等各种专业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效地协同,调动体育教学资源,综合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各类课程,不仅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目标,而且还能够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等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补充手段,相互作用,相互支撑,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3.2.1 建构协同理论,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体育认知是指个体获得外部体育的有关信息,并把外部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音乐院校学生的体质状况从测试数据看普遍较弱,而学校女生居多,女生大多不好运动,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较低;另外因其专业原因,很多学生怕参加体育活动受伤影响其专业学习;音乐院校更加注重专业教学,学校对体育的认识和支持不够;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体育认知的主要因素。但事实上,音乐与体育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音乐和体育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在节奏性规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内在联系。音乐节奏通过影响和控制运动节奏和动作节奏来实现它与体育运动的紧密结合而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整体,从而达到利用音乐自身的节奏规律来控制体育运动中的节奏性,以实现利用音乐的节奏性规律来参与体育运动,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同时对于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协调肌肉与神经活动的联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相反体育运动也对音乐学科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音乐艺术领域中无论是钢琴演奏、指挥、舞蹈、戏剧表演等等,都需要表演者有健康的体魄,结实的肌肉和强健的骨骼,有足够的体能和身体力量才能较好地完成演出和排练任务。因此,根据音乐院校专业特殊性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建构协同理论,树立体育与专业的协同发展认知,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明白体育运动可以助力其专业的发展,将体育作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和生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校培养一到两项体育项目作为自己日常体育锻炼的专项特长,养成健康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同时也要提高学校管理层的思想认识,改变体育仅仅是一门公共课的固守思想,明确学校体育的管理目标和育人价值,制定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机制。
3.2.2 紧密结合音乐专业,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音乐与运动的密切关系,远古时期人们就会根据声音来摆动自己的身体。体育与舞蹈二者都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都存在“身体培养”的直接目标和过程。舞蹈练习中经常会借助到体育运动训练的某些方式方法,尤其我国的古典舞蹈作为一项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我国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借鉴了很多道家哲学和太极文化。
因此基于体育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将音乐院校体育教学与专业培养的协同设置,创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将体育运动中的太极、舞蹈、瑜伽与音乐融会贯通,创编太极舞蹈、太极瑜伽等项目,进行普修教学安排。另外音乐院校的学生如声歌系、管弦系、国乐系、流行系、舞蹈系等多个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都需要具备较好的肺活量、胸腹肌力量、体能等身体素质,尤其是声乐演唱、吹奏乐器等,不仅需要身体和肌肉的力量,更需要较大地肺活量支持,肺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表演者的水平,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尽可能的增加肌肉力量的练习和肺活量的练习,如12min有氧练习、健美操、核心力量训练等。如弹奏乐器,即通过手指协调来进行连贯的双手动作,因此对于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锻炼尤为重要,在安排体育教学活动时可设置手指操、手眼协调能力的拓展项目等等。另外各专业的学生在演出过程中都需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自信坚韧的毅力、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等,在体育教学中安排不同形式的团队素质拓展课程等。根据音乐学院不同的专业,重点进行不同的身体素质的强化和智能型线上和实景线下素质拓展的探索。通过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内容,遵循学生专业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加强保健和健康知识的传授,助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3 拓展教学模式,促使课内外两大课堂齐力协同。根据《26号文件》精神:“高等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课外锻炼。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定期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要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两大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课内体育教学和第二课堂组织各项课外体育活动,也是音乐院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本研究关于学生认为如何推动其进行更好的体育锻炼的调查中,有67.4%的同学选择开设课外体育俱乐部、54.1%的同学选择举办体育比赛。同时有83.4%的同学表示愿意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因此从音乐院校实际出发,改变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发多样化、开放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第二课堂课外体育活动,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成绩的组成部分,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根据体育与音乐、舞蹈的协同效应,课内体育教学积极改革专项选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课外阳光体育锻炼与活动,包括院(系)体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阳光品牌赛事与音乐文化,如创办院(系)体育音乐节;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或人工智能AI技术,成立学校品牌赛事,如从传统走向实景互动式的AR(Augmented Reality)定向赛等。国内外竞赛与交流,如各项锦标赛、大学生运动会等。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内容可以音乐为元素,开发如篮球啦啦操、太极舞蹈、音乐网球、节奏足球、悦动APP长跑等特色项目。课外体育活动由教师和骨干学生共同组织管理。在组织过程中搭建互联网智能数据信息化平台,建立学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增强赛事的趣味性、可参与性和操作性,扩大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满足音乐学院广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生在发展两大课堂协同育人过程中,一方面是实现自我发展,能够较多地自我主动投入和具有实际行动,产生追求拓展自身素质本身的驱动力,超越自我;另一方面对社会、团队利益作出贡献,富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努力与他人或团队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创造团队合作氛围与实现绩效的驱动力,富有进取心,努力挑战强者,超越他人。
3.2.4 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体育与音乐有效协同。常规意义上的体育教学主要集中于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学习,而体育的运动乐趣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忽略。音乐院校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注重个人感受,心理上情感丰富,容易情绪化、焦虑,行为上创造性强,实践活动能力强,从调查来看如果延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灌输式技能教学显然不适应音乐院校的体育教学,也不利于实现其教学目标。根据美国泰勒(Ralph W. Tyler, 1902-)的课程目标模式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其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再者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这对于音乐学院的学生极为适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性别差异、专业需求等,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包括身体目标、心理目标、运动技能目标、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及其专业目标等。再根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如探索合作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法,小组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在小组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根据课程目标提前布置学习内容,学生课前自主模仿和深入学习,教师课中帮助学生发现动作原理,设计教学活动,营造自主、互助学习情境,将教学流程和教学结构逆序创新,扩展教与学。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授课满意度,另一方面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协同发展。
体育课程是音乐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研究来看,一是音乐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体制尚不够规范。多数学校体制尚不健全或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体育相关工作开展乏力的现象。二是音乐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球类项目居多,项目设置单一,课程内容资源缺乏,与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相关性较小,鲜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设置协同融合。三是音乐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近半数学校沿用“体育必修课+选修课”的常见的课程模式,但还有学校沿用传统的随班教学模式。通过调查有45.2%的同学认为对体育课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较为有兴趣。四是大部分学校采用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通过相关矩阵分析显示,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程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授课满意度呈显著性相关(r=0.375,P=0.000、r=0.487,P=0.000)。五是学生体育认知及参与度不高,男女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呈显著性差异(P=0.000),有32.9%的女生认为不重要或一般。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次和时长明显高于女生。
根据音乐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特性及体育课程教学特点,应当以音乐类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基于协同理论“系统内部各要素、子系统通过协同机制发生作用,从而超过各子系统的功能总和”的原理,将音乐院校的体育课程与专业设置进行有效地协同,探索出适合学生特点及办学特色的全新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一是加强体育教学管理,提高对体育与专业协同育人的认识。二是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角度,基于协同理论,构建融养生、健身、体育、娱乐、欣赏于一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各专业需求的素质拓展锻炼方案。同时开发与建设课程项目资源,如传统体育项目、休闲体育项目、特色体育项目等。三是从课程教学模式的角度,构建层次清晰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两大课堂协同育人机制,课内专项选课、“翻转课堂”,课外阳光体育锻炼与活动、阳光品牌赛事与音乐文化创办、国内外竞赛与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对社会、团队利益的贡献。四是从教学方法角度,结合实践教学,改变传统常规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基于心理学理论,运用建构主义的某些教学方法如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尝试法等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与实践,凝练音乐学院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