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华,杨 倩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体育部,上海 201600;2.上海体育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8)
国家已将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来扶持。发展体育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即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快提高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以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重视并激烈追逐的焦点。然而,提高本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明确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内涵及其评价方法。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要对各个区域的体育服务业强弱有个综合的了解和评判,寻找影响其发展的优势和短板。而了解和评判的前提是探寻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以及建立一个能科学合理地评估出各个区域体育服务业向市场提供服务能力强弱的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只有这样才能为了解区域体育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针对体育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工作打好基础和提供保证。
1.1 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尽相同,所以对其概念内涵理解不同,研究方法也是形式各异的。但目前对于产业竞争的概念理解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竞争力在层次上分为:国家竞争力(宏观层)、产业竞争力(中观层)、行业竞争力(亚中观层)和企业竞争力(微观层)。其中产业竞争力位于国家竞争力和行业竞争力之间,既与企业联系紧密,又与国家的竞争力息息相关。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具体表现,提高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则促进产业竞争力发展,促进国家竞争力提升,此四者相互融合、环环相扣,彼此联系。
第二,在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内容分类方面分为:产业间竞争力和产业内竞争力。产业间竞争力主要是指特定环境中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情况,而产业内竞争力则是指不同环境中针对同种特定产业的竞争力表现。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都属于产业内竞争力的研究。
第三,产业竞争力在区域空间上分为:国际区域产业竞争力、国家产业竞争力和国内区域产业竞争力[1]。国际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没有国家主权上的限制说明,如东南亚地区与中东地区信息产业竞争力。国家产业竞争力属于国际区域产业竞争力一种特殊形式,它有明确的国家主权的界定,如中美的体育产业竞争力。国内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内特定区域间的产业竞争力。这里“特定区域”既可以指行政划分的地区板块,还可以指不同经济区域划分、甚至是自然地理位置上的划分。
本研究的对象为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首先在层次上属于中观层次视角研究;其次,它属于具体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因为只针对体育服务业这个业态而言;第三,属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既可以是指自然地理区域,也可以是指人文区域或经济区域,但研究时界定的区域必须属于同一维度同一级别上才具有可比较性,如中国5个直辖市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
1.2 体育服务业的界定
1.2.1 体育服务业。目前各界关于服务业的概念尚没有定论,学术界一般认为:生产、销售服务产品组织的集合即服务业。然而根据相关规定,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都将服务业视为第三产业,即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所有生产部门。一般按照服务业的产业性质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按照产业特征分类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综合以上则可知体育服务业应该属于现代消费性服务业,既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又有消费性服务业特性。
国内关于体育服务业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进入21世纪以来,相关的研究文献正在迅速增加。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体育服务业的结构及特征方面的研究;二是国家或地区体育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三是体育服务业在产业集聚方面的研究;四是体育服务业基本概念与标准化及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根据本研究需要笔者对国内体育服务业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梳理了分析。
本研究是按照时间序列对国内体育服务(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详细如表1,相关参考文献[2-8])
表1 国内关于体育服务(业)概念内涵与外延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
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体育服务业发展水平通常较高,且其中很多地区体育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体育产业的支柱,其GDP贡献值相当高。所以与体育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多,大多是围绕各类体育赛事展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的理论为基点进行研究,研究的角度多,研究范围广,但是非常分散。尽管学术界对体育服务业有学者做过一些明确的界定,但是在实际国家统计工作中却没有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业态进行专门的统计。我国虽然已经开始了体育产业的统计工作,其中也有关于体育服务的统计部分但由于起步晚统计工作并不是很完善,相关数据很难获取。同时,尽管美国也没有将体育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业态进行统计,但是统计工作起步早,相关数据较为完善。所以本研究通过外国网站查询到北美行业分类体系整理获得NAICS行业中与体育服务业(Sport Service Industry)相关的产业分类供研究使用。(详细如表2)
1.2.2 体育服务业的产业属性分析。由上述诸多研究中可以看出,体育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又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必定具有现代服务业和体育产业的一般共有产业属性,又具有区别于领域中其他业态的特殊产业属性。
1.2.2.1 一般属性分析。
第一,体育服务业本质上是一种需求引导和制约产业,发展必须以发达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社会经济基础、以及消费者需求为基础;
第二,体育服务业一般市场属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市场上是以商品货币交换关系存在的;其次,在市场上存在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又存在产业内部的竞争关系;再者,市场化的资本经营运作方式为主。
表2 NAICS行业分类体系中与体育服务业相关的产业分类
注:资料来源于美国普查局官网2012NAICS整理获得[9]
第三,它是一项绿色低能耗产业。它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消耗的自然资源少、效能低,而且产业关联性很强,能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1.2.2.2 特殊属性分析。
第一,从产品的性质方面看。体育服务业提供体育服务产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存在很强的主观认识差异性,且其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时相关需求的。体育服务产品具有区别于一些实物产品的特性,如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统一性等。
第二,从产品的市场需求方面看。在一定阶段内相对于衣食住行等市场行为活动,人们对于体育服务的需求弹性较大.然而随着目前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社会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大。同时对于已经将体育服务消费活动作为生活一部分的高忠诚度消费者来说,其需求弹性很小。
第三,从产品价值增殖方面看。体育服务产品的原始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劳动者在进行劳动生产将劳动转化为价值的过程中,其中价值增殖部分很大。具体表现有:一是劳动生产者的工资(可变资本)相对其他产业或行业要高;二是整体产业或行业所获得的利润率相对也较高。这一点从当前NBA奢侈税上调,球员巨额合同漫天飞就可以看出来。
第四,从产品生产的劳动者方面看。体育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属于知识技能密集型群体,因为劳动者的智慧或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所以对从业人员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产品核心生产环节上人才的要求特别高。
1.2.3 体育服务业的界定。根据以上相关研究以及本研究需要,这里我们将体育服务业界定为:一切向社会提供非实物性的、不可储存的、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体育服务产品市场行为活动的集合。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隶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核心部分包括:观赏性体育或竞赛体育表演业(Spectator Sports)、体育培训与指导业(Sports and Recreation Instruction)与娱乐休闲体育业(Other Amusement and Recreation Industries)三大部分[10]。
1.3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界定
目前国内关于省(市)、国家间的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是相当丰富的。但总整体来说,对于区域体育服务业研究尚存在空白,尤其是在区域体育服务业关键概念内涵的逻辑分析与界定上,在指标体系、形成机制、数据统计等基础问题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模糊、争议乃至误解,并且与现实发展的结合也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根据产业竞争力评价的一般性定义,结合服务业、体育服务业和体育产业的特点和内涵,在此研究中我们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界定为:特定区域内的体育服务业相比于其他同维度同等级区域的体育服务业而言,具有更持续地、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体育服务并获得盈利和产业发展的能力。本研究所指的同维度同等级的区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域,当然根据具体研究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区域概念的界定。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产业比较的概念,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界定:
第一方面,从比较对象说。首先,“区域”指的是区域间的概念,并且两个比较对象的范围处于同一维度同一级别。“区域”的概念存在经济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社会人文区域等之分。如长三角经济区与某自然地理区域(东西经相差10°,南北纬差10°)的产业竞争力比较就属于不同维度了。又如一个国家与其下属省(州)的产业竞争力比较就属于同维度不同级别,这样进行比较就都不存在意义了。所以说区域只有在同一维度同一级别上的比较对象才具有可比性,根据研究需要一般我们将这种区域界定为经济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维度内;其次,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是指体育服务业这一业态在不同区域上所表现出来的差距,是产业内部的一种比较而非产业间的比较,即产业A1与产业A2的比较而非产业A与产业B的比较。
第二方面,从比较内容说。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竞争的优势,就是不同区域体育服务业向市场提供体育服务的一种能力,而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影响性因素和体现性因素两方面,所谓“体现性因素”是指该产业发展的一个现有水平的现期量,“影响性因素”是指助力该产业发展将到一个预定水平的其他方面综合条件但目前还没有在该产业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存量。
第三方面,从比较主体来说。最关键的需要理解体育服务业的内涵,体育服务业才是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的概念主体。体育服务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业态,它既有体育产业、服务业的一般产业性质,又有着区别于体育产业、服务业而为本产业所特有的产业属性。
2.1 构建思路
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来源范围广、分类多,既可能产业内部也可能来自是外部,既有直接性影响又有间接性影响。这些都给指标体系的建立制造了难度。本研究依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科学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指标选取原则,参照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中指标体系共进行两轮筛选。(具体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2 指标初选
以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层次分析法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上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通过查询现有的文献资料,并借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区域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汇总(指标汇总如附件一)。根据《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将竞争力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并且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基础体育设施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潜力、政府投入和科技水平八个维度,初步拟构建“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雏形,其中准则层一级指标3个,子准则层二级指标8个,方案层三级指标25个,各个指标全部来自于12篇文献,并根据体育服务业产业特性对部分指标进行了修正。(具体如下表3所示)
表3 初拟建构指标体系的文献来源列表
说明:“原”表示原量表指标;“修”表示原量表中指标经过修正后的指标;“增”表示根据研究需要认为应该增加的指标
2.3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不同区域里的同一个产业或行业的竞争力可以通过竞争力评价指标来进行评估。本研究在选取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时既要考虑到其直接影响因素,还需要考虑到其间接影响因素。前期很多学者设计过一些关于服务业的相关指标体系,充分借鉴《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将竞争力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这三个部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托、相互补充,较为全面地构建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研究也将从这三个方面考虑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从这三个方面构建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其中核心竞争力是该区域内体育服务业所表现出的竞争实力直接体现性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服务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的发展潜力;基础竞争力是市场上出现体育服务业的必要条件,是间接影响性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基础体育设施;环境竞争力是也是间接影响性因素,是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府投入和科技水平。
2.4 德尔菲法调查结果
根据本研究需要,寻找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学领域内权威专家共15名,分别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表4)。采用两轮德尔菲法,对初步拟构建指标体系进行修正。
图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计 数职 称工 作 单 位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合计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1001博士研究生5117合计6118副教授学历博士研究生7007合计7007合计学历硕士研究生1001博士研究生121114合计131115
两轮调查问卷主要采用Likert5级量表对评价指标进行度量,专家评判的指标分值越高,则表示对该指标认可度越高。问卷设计完成后进行了小范围的专家效度检验,一致认为效度较好。两轮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具体见表5。
表5 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
在第一轮调查后主要通过专家打分的指标数据,采用均数界值法[22]筛选指标,界值=均数-标准差(由于采用的Likert5级量表所以界值约为1.41)。将指标得分均值高于界值的指标视为非问题指标以入选,将得分均值低于界值的指标设为问题指标挑选出来,同时结合专家修改意见加以修改,并将修改结果附在第二轮调查问卷上反馈给专家,第一轮修改结果。(详细见表6)
表6 第一轮德尔菲法指标“增删改”结果
在第二轮将指标体系修改处做标注和说明,并且将新修正体系指标让专家再次对其进行打分评定。并且通过SPSS计算专家协调系数和一致性检验(又称为肯德尔和谐分析),检验两轮德尔菲法中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具体见表7)
表7 两轮专家咨询调查的意见协调系数
从表7可以看出第一次Kendall W值为0.205,协调程度偏低,第二次Kendall W值为0.508,具有相当高的协调程度,且两次P值都小于0.025,拒绝原假设,则说明两轮专家意见协调都具有一致性。
2.5 确立指标体系
两轮德尔菲法后最终增加方案层1个三级指标、删除方案层2个指标、修正子准则层1个二级指标和方案层1个三级指标,并确定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准则层3个一级指标、子准则层8个二级指标和方案层24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8)
表8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3.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图3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标层次结构图
先根据确立的指标体系建立层次结构图(具体如图3),同时利用yaahp软件建立层次模型(具体见图4)。
3.2 构造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层次上的各指标变量对上一层相关指标变量的影响作用,所以并不是把所有因素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是将同一层同维度的指标变量进行两两对比。根据1—9九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共包括准则层中1个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子准则层中3个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和方案层中8个三级指标判断矩阵(具体AHP调查表见附件四)。并且采用电子问卷形式(电子邮件、问卷星和yaahp专家调查软件)和纸质问卷形式,向专家团队发放问卷,共发放15份问卷,回收12份,回收率80%。
3.3 确定指标权重与一致性检验
3.3.1 计算权重的方法比较。层次分析法(AHP)最重要环节是专家对两两指标的定性化的判定,最关键环节是AHP计算,而AHP计算的主要问题就为了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即权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和积法、方根法和幂法三种,但前两种都必须通过手动计算得到近似值的特征向量,但幂法是可以通过计算机运算的。其中和积法基本原理是取判断矩阵各列(行)向量归一化后的算术平均值近似地作为权重;方根法将判断矩阵各列(行)向量求几何平均后归一化近似地作为权重,由于两者都需要手动计算则可能产生误差。幂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可以得到任一精确度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因此本研究将利用yaahp软件(幂法)对其进行计算,同时利用该软件中的“群决策功能”生成“AHP专家调查软件”收集专家打分的判断矩阵,极大地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最终计算出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权重图以及各个层次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权重。(具体见图5与表9)
表10 准则层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从表10可以看出该指标评价体系赋予核心竞争力较大权重,权重值为0.5727,而基础竞争力影响次之,权重值为0.3262,环境竞争力影响最小,权重值为0.1010。这样的权重分配符合评价不同区域的体育服务业向市场提供体育服务与产品能力的目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性因素而且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从产业内部对该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所以核心竞争力权重值最大应该是遵循一定逻辑原理的。第二,基础竞争力是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体育服务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人口因素)以及基础体育设施水平都是体育服务业发展基础必备条件,所以这些基础条件作为间接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理应比直接影响因素的核心竞争力权重要小;第三,政府投入和社会科技环境同样是直接影响与作用于体育服务业上,又间接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所以环境竞争力相对于基础竞争力是作为外围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可以推断出这个刺激作用的效果会出现延时效应,但是仍旧不能忽视这个因素。
从表11中看出产业规模的权重最大为0.353,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紧随其后为0.2084,再者依次为产业绩效、产业机构、政府投入、体育设施水平、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绩效和产业结构都属于体育产业的内部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因素,但看出表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仅仅比产业规模的影响程度小,从这点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这个因素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同时,政府投入因素和基础体育设施水平因素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相当。
图4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图5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基础竞争力(0.3262)经济发展水平(0.2084)人均GDP(0.111)人均消费支出(0.0518)人均实际收入(0.0443)GDP增速(0.0178)城市化水平(0.0431)城市人口比重(0.0287)公共交通车辆数量(0.0077)公路总长度(0.0062)基础体育设施水平(0.0748)体育用途类车辆数量(0.007)区域体育场馆数量(0.029)体育体育场馆的总容纳量(0.0228)服务核心竞争力(0.5727)产业规模(0.353)体育服务业GDP贡献值(0.2579)业竞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0.0408)争力体育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0.0524)产业结构(0.0885)体育服务业GDP贡献值占地区总GDP比重(0.0542)体育服务业法人单位比重(0.0137)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0.0147)产业绩效(0.1312)体育服务GDP贡献值增长速率(0.0424)体育服务人员增加速率(0.0177)体育服务GDP贡献值占地区总GDP比重增速(0.0788)环境竞争力(0.1010)政府投入(0.0764)一般性公共性服务支出(0.0211)教育医疗健康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0.056)科技水平(0.0246)人均科技经费支出(0.0117)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0.008)地区拥有的专利数量(0.0042)
表11 子准则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从表12中看出体育服务GDP贡献值权重排名第一,且关于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直接体现性影响因素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均位列前几名,所以得出在考虑和衡量区域内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水平时必须要考虑其该产业的规模、内部结构及发展速率等相关直接体现性指标,重点考察产业生产总值,但不能唯产值而论。同时,看到人均GDP紧随体育服务业GDP贡献值其后,说明经济因素是区域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此外,教育医疗健康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这一指标属于政府投入方面,其重要程度排第四,说明区域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3.5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权重即为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具体见表13)
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评分模型。通过运算可以得到区域体育服务业的竞争力指数的综合得分函数,具体计算表达式如下:
即
其中Fi表示评价对象i的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0≤Fi≤100)。
ZPj(j=1,2,3…24)是表示评价对象i的某指标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归一处理)的标准指标数据值。
表12 方案层中要素对决策目标的排序权重
4.1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将美国各州相关数据代入得到各个地区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并进行排序。(表14)
同时,根据表14中美国50个行政州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出,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前列的地区大都分布于东西沿海岸,而中西北部地区整体排名相对靠后。
表13 各评价指标权重一览表
综合排名靠前的东西沿海岸的一些州,如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得克萨斯州(Texas)、佛罗里达州(Florida)、纽约(New York)、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俄亥俄州(Ohio)、北卡罗莱纳(North Carolina)、伊利诺斯(Illinois)、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华盛顿(Washington)、新泽西(New Jersey)、密歇根(Michigan)、马里兰州(Maryland)、弗吉尼亚(Virginia)、佐治亚州(Georgia)等等。并且可以从表14中看出这些州的基础竞争力指数与核心竞争力指数都比较高,说明他们在消费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基础设施等等方面为本地区体育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体育服务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尽管他们其中有些在环境竞争力方面因子指数排名靠后,但是综合总排名依旧靠前。从自然地理环境看,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多为平原丘陵地形,矿产资源丰富,海洋湖泊众多,气候多为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些优势地理条件都为该区域体育服务发展创造了天然的地理条件。从社会人文环境看,在东西沿海的一些州人口相对密集,拥有发达的陆地交通与众多海运港口,而且基础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所以综合比较起来其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自然比较强。
表14 美国各行政州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与排名
综合排名处于中下游的多为中西部的一些州,如阿肯色州(Arkansas)、俄克拉何马州(Oklahoma)、堪萨斯(Kansas)、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犹他州(Utah)、怀俄明(Wyoming)、蒙大拿(Montana)、北达科他(North Dakota)、南达科塔州(South Dakota)、爱达荷州(Idaho)、洛瓦(Iowa)等等。尽管这些州中总有些环境竞争力排名靠前,但是综合排名依旧靠后,说明环境竞争力并不是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决定性因素。从地理环境条件上看这些州内多为山地或高原地形,如喀斯喀特山脉哥伦比亚高原与大峡谷等等,都是美国西部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以农牧和大山区为主,且人烟稀少,地理环境条件上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该地区的基础经济,交通运输、通讯和场馆等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存量准备与发展基础不好,基础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表现相对落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相对比较不足。体育服务业是现代社会服务业中的一个业态分类,只有社会经济必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体育服务业才会呈现出一定的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基础条件的限制性因素会阻碍其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在美国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本研究又将各行政州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与其地区GDP和人口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果(具体如表15):
表15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得分与GDP、人口数量的相关系数
注:**. 双侧置信度检验P值小于为 0.01 时,表示相关性是显著的
同时,将美国各州人口数量分布与各州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分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存在相似之处[24]。这就说明两者存在相关,从一方面证实了前面构建指标体系时考虑到将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中的“地区GDP”改为“人均GDP”、“人均实际收入”以及“人均消费支出”是科学合理的。
4.2 对评价与提升我国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启示
根据前文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一系列研究,以及对美国各行政州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在学习美国发展经验中得到在今后评价与提升我国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几点启示:
4.2.1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中对体育服务业现期量的考量是第一要义。所谓体育服务业的现期量即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从对美国各州的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中可以看出,尽管有些地区的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在该时间段内相对不是很强,但是其现期的体育服务业发展情况很好,产业规模大、结构合理、绩效也显著,则其综合竞争力排名仍然靠前。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有一个时间上的延迟性,即前期基础投入和环境作用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在产业的规模、结构和绩效上有所作用。
4.2.2 提升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重点是做好产业发展的基础投入和发挥好政府的正向刺激干预作用。以北卡罗莱纳州为例,其核心竞争力排名第十,但是其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分别位于第十和第七,则最终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七。这就说明牢固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是一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评价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时候不可忽视这一点,不能唯产值论英雄。
4.2.3 综合地区经济基础条件、地理位置情况以及城市人口等因素针对性制定发展体育服务业规划以提升各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从美国各州的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看,东南西沿海地区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相对比较强而中北部比较弱。所以我国沿海各省市要在经济基础上考虑重点发展体育服务业,争取将本地区体育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起点,在对体育服务业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界定为:特定区域内的体育服务业相比于其他同维度同等级区域的体育服务业而言,具有更持续地、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体育服务并获得盈利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从比较对象、比较内容和比较主体三个方面对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5.1.2 本文从基础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地阐释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中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直接表现的显性因素,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是其间接作用的隐性因素。在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标,又根据体育服务业的属性分析,通过文献资料和德尔菲法从3个准则层指标(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8个子准则层指标(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基础体育设施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绩效、政府投入和科技水平)以及24个方案层指标构建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5.1.3 对各个指标两两重要程度进行定性化评判、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化研究,最终求得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即准则层中核心竞争力0.5727、基础竞争力0.3262、环境竞争力0.101,以及下属各层次指标权重),最终得到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综合得分函数。
5.1.4 将美国各行政州的数据代入得分函数,发现美国50个行政州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发展存在不均衡情况,即东西沿海岸的各州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整体排名靠前,中西部地区整体排名相对靠后。同时,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存在高度关联。地区的经济基础是区域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基础经济水平确实对其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有些州尽管在基础经济水平发展并不是很好,然而其在基础体育设施水平、政府投入和科技环境方面比较好,使得其体育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对GDP贡献值比较大,最终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也靠前。
5.1.5 从研究美国各行政州中得到评价和提升我国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三点启示:一是评价的关键要把握住对体育服务业现期量的考量;二是重点要注重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与政府干预作用;三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体育服务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5.2 对提升我国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建议
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就是为了打赢提升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这场仗的一个知己知彼、知根知底、知强知弱的先锋战,就是为了弄清各区域实际竞争力的大小强弱和影响竞争力的长短优劣要素,从而为竞争力的保持和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回归到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上来是要对我国内部各省(市)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以及我国体育服务业与其他国家体育服务业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并对规划和发展我国体育服务业提出政策性建议。但是本研究由于国内数据的缺乏,使得定量化的研究无法继续进展,所以在界定了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概念、构建评价体系后以美国各行政州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为实证对象。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结合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针对我国目前体育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从发展体育服务业以提升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
5.2.1 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和观念,优先发展体育服务业。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亟需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扶持。体育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潜力股更是如此。它的发展与壮大,不仅可以对产业本身的发展与壮大有着举重若轻的影响,更能为有效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加快我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转变,促进经济转型,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可忽视。有道是,产业发展,理论先行,规划先行。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就是学术研究价值追求和要义所在。从研究中可以看出“人均GDP”这一指标对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排名第二,因此政府在发展规划体育服务业时务必将该地区、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以体育服务业发展贡献经济增长,又由经济增长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
5.2.2 政府加大政策投入及资金引导投入,加强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建设。从前文研究中,政府投入中“教育医疗健康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作为紧随“人均GDP”之后的间接影响因素就可以看出,政府在提升体育服务业竞争力、对发展体育服务业有着重要的干预作用。同时,从美国各行政州的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情况看,间接影响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指数的基础条件(如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体育设施水平等)对发展体育服务业有着很大的影响。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五万亿体育产业规模”,极大地激发了体育市场的激情,紧接之后的一年里商业资本纷纷入驻体育产业,如百度、腾讯、阿里、万达等等纷纷在体育产业内进行布局。因此政府在这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体育的改革力度、加大改革政策的投入、加大引导性资金扶持而非包办型总揽,加强体育服务业的基础建设,随后逐渐将体育服务转交社会资本进行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5.2.3 因地制宜发展体育服务业,优先发展与带动发展相结合。根据美国经验可以看出美国各行政州的体育服务业发展并非是一种齐头并进、全面均衡的发展状态。所以我们在发展自己各地体育服务业前要做一个综合评判与评估用以了解自身的长短优劣,再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如基础体育设施水平、经济水平、地理形势、人口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发展自己的优势部分、补齐劣势部分或者针对部分优势地区重点发展。这一点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先富带动后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不谋而合。
5.2.4 规范体育服务业发展,培养消费者市场。明确体育服务业市场经营主体,积极鼓励和倡导群众参与体育服务消费。美国的体育服务业完全由市场主体负责经营运作,我国应该借鉴其优秀经验,逐步转变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首先要创造公平竞争的体育服务业市场环境。公平竞争是各行各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政府各个部门必须做好自身定位,提高管理业务水平。其次要大力培育为人民体育服务的消费市场。从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尤其在沿海开放城市生活水平更有甚者达到中产、富裕水平。所以地方政府要大力培育大众的体育服务意识,倡导体育服务消费行为,增加体育服务消费创收。
5.2.5 建立完善的体育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落后归根结底还是体育服务业的人才问题。目前体育服务业内人才都是单领域的人才,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各地区的体育服务业发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人才体系建设。首先,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如引进国外体育服务企业优秀的人才,直接向他们学习外国发达体育服务业的优秀经验。其次,加强体育类院校、商学院、行政学院间的合作,学科间的交流互动能为体育服务业培养综合性人才。第三,加强体育服务类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建立专业体育服务业培训和实验基地,全面开展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人才的职业教育,如近期乐视体育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建新媒体实践基地,这种合作方式值得全国高校体育类院校推广和学习。
本研究作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既有自身科学研究能力不足方面的主观限制,又有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限制,在研究成文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有待改善之处,因此将本文研究不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6.1 国内外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研究资料的匮乏。由于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无论在理论在方法,还是在应用上都非常丰富,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研究资料的不足。然而这些研究量表也不可以完全照搬照抄,它们必须是与我们评价的价值取向一致并且符合区域体育服务业竞争力评价要求的。因此,还需要对体育服务业的属性进行充分研究,并通过专家深度咨询和调查来避免研究的片面性,尤其是初步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
6.2 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以及对指标重要性打分的主观性。由于国内体育产业统计开始较晚,进行体育产业统计始于2004年,中断于2008年。缺少我国体育服务业连续数年的统计数据,无法完全收集到比较齐全的国内体育服务业的统计数据直接进行因子分析从而构建评价模型。
6.3 验证研究时数据的局限性。一是评价模型建立后收集美国统计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尽管美国相关统计数据比较完善,但是由于目前并没有仍然对体育服务业进行行业界定与分类,关于体育服务业的统计数据并不是十分完整,对于那些与体育服务业部分相关的企业数据则不能很好地确定,为了避免对体育服务业相关数据的估算失真,则用体育服务业中三大核心产业的数据来估算体育服务业的统计数据。(这三大产业包括:观赏性体育业Spectator Sports、体育培训与指导业Sports and Recreation Instruction与娱乐休闲体育业Other Amusement and Recreation Industries);二是由于美国相关部门对一些数据的统计有个为期5年的统计周期,所以收集的数据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则将2010年到2014年五年看成一个相对静态的统计年,并且所有数据按照该统计年内的所能获得年份的均值计算。